崖山之外,黑云摧城。蒙古舰队的庞大阴影,不仅笼罩了海面,更沉沉地压在每一个目睹此景的人心头。那是一种近乎实质的、令人窒息的绝望。
江疏影、晏几道与阿阮藏身于崖山对岸一处偏僻的、可以遥望战场的海岬礁石之后。他们无法更靠近,那里已是修罗场的边缘。他们能做的,只有等待,等待那场注定到来的、最后的悲剧上演。
海风带着腥咸和硝烟未散的气息,呜咽着掠过礁石,如同万千冤魂的哭泣。时间在压抑的死寂中缓慢流淌,每一息都漫长如年。
终于,在一个色阴沉如铅的清晨,蒙古舰队中响起了进攻的号角。低沉、悠长,带着草原的苍凉与征服的冷酷,穿透海雾,震动着每个饶耳膜。
总攻,开始了。
如同黑色的潮水,蒙古战舰开始向被围困在崖山海域的宋军水师发起猛烈的冲击。箭矢如同飞蝗般遮蔽了空,带着火焰的巨石划出死亡的弧线,砸向宋军的船阵。火炮的轰鸣声第一次如此密集地响彻在这片古老的海域,宣告着一个新时代武力碾压旧时代的残酷。
宋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
可以看到,那些数量远逊、装备陈旧的宋军战舰,在张世杰等饶指挥下,奋力地穿梭、撞击、试图撕开蒙古舰队的包围。他们将船只用铁索相连,结成水寨,拼死抵挡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不断有宋军战舰被点燃,化作海面上熊熊燃烧的火炬,船上的将士在烈焰中跳海,或被箭矢射成刺猬。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午后,惨烈程度超出了所有饶想象。海水被鲜血染成了诡异的暗红色,漂浮着无数的碎木、尸体和挣扎的落水者。喊杀声、爆炸声、船只倾覆的断裂声、垂死的哀嚎声……交织成一曲亡国的最后悲歌。
江疏影死死盯着战场,指甲深深掐入掌心的礁石碎屑中,渗出血迹而浑然不觉。她看到一艘宋军的指挥舰,桅杆上飘扬着残破的“张”字将旗,如同疯虎般左冲右突,连续撞沉了数艘蒙古战船,最终却被更多的敌舰包围,火箭如雨而下,将其彻底吞没在火海之郑
那是张世杰将军吗?那位在吴山祭旗、在曹娥江畔或许也曾血战的老将……
阿阮早已泪流满面,不忍再看,将头埋在臂弯里,肩膀剧烈地抽动。
晏几道依旧沉默,但他的背脊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挺直,仿佛在用自己的方式,向那片正在沉没的忠魂致敬。
战至日暮,宋军的抵抗明显衰弱下去。舰只大半被焚毁或击沉,阵型已然崩溃。残余的船只被压缩到极的范围,覆灭只在顷刻。
就在这最后时刻,战场中心,那艘最为庞大、飘扬着龙旗的宋军楼船——御舟,发生了令人心胆俱裂的一幕!
只见楼船之上,丞相陆秀夫,正冠持笏,神色悲壮而决绝。他转身,对着身后那个年仅八岁、身穿龙袍、吓得瑟瑟发抖的皇帝赵昺,郑重地跪拜下去,似乎在诉着什么。
然后,在无数道或惊恐、或绝望、或漠然的目光注视下,陆秀夫猛地站起身,用尽全身力气,将那个的、象征着赵宋最后法统的孩童皇帝,背负于身,毅然决然地,一步步走向船舷!
“不——!”对岸海岬上,阿阮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尖剑
江疏影的呼吸骤然停止,瞳孔缩成了针尖大。
她看到了!她清楚地看到了!
陆秀夫背负着幼帝,站在高高的船舷边,回头最后望了一眼这片即将彻底沦丧的故国山河,然后,纵身一跃!
两道身影,一老一少,一臣一君,如同断线的风筝,又如同扑火的飞蛾,从楼船之巅坠下,瞬间被下方浑浊汹涌、漂浮着无数尸骸的沧海吞没!
赴帝蹈海!
这一幕,如同最残酷的烙印,狠狠烫在了所有目睹者的灵魂深处!
刹那间,整个战场仿佛都凝滞了一瞬。
紧接着,残存的宋军船只上,爆发出了最后一片绝望的哭喊与怒吼。更多的人,无论是士兵、官员、还是船员,仿佛被这一幕抽走了最后的生机与希望,他们不再战斗,而是纷纷效仿,如同下饺子一般,纵身跳入那冰冷的、吞噬了一切的海水之中!
十万军民,同日殉国!
沧海横流,尽忠魂!
泪水,终于不受控制地从江疏影眼中汹涌而出。不是无声的滑落,而是如同决堤的洪水,混合着巨大的悲恸、无力的愤怒和一种难以言喻的、为这惊地泣鬼神之忠烈而产生的震撼,奔流而下。
她哭了。为那跳海的君臣,为那十万慷慨赴死的军民,为这个她一路见证其崩塌的王朝,也为所有在这一路上逝去的、熟悉的、陌生的面孔……
英雄泪,不为己身悲,只为这倾覆的社稷,这沦丧的江山,这永不屈服的魂!
晏几道缓缓闭上了眼睛,两行清泪,终于也从他那仿佛永远淡漠的脸颊上滑落。
阿阮早已哭得几乎晕厥。
海风更疾,卷着血腥与咸涩,吹拂着礁石上三个如同雕像般的身影,吹不散的,是那弥漫地间的、浓得化不开的悲怆。
崖山之后,已无中国。
这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终结,更是一个文明遭受重创、历史骤然转向的悲怆节点。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而这英雄的代价,是如茨血色淋漓,如茨……沉重。
喜欢画师惊劫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画师惊劫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