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设在王府的后花园。
花园不大,却设计得极为雅致。没有奇花异石,多是些西北常见的花草树木,但在精心的打理下,显得生机勃勃。
一张巨大的圆形玻璃桌摆在花园中央,桌上已经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菜肴。
这些菜肴的做法,许多都是李绛闻所未闻的。
比如那道“清蒸鲈鱼”,鱼肉鲜嫩,汤汁清澈,与中原惯用的红烧或油炸截然不同。还有一道名为“凉拌青瓜”的菜,清脆爽口,酸甜开胃。
更让他惊奇的是,桌上除了酒水之外,还有一种盛在玻璃杯中,冒着气泡的棕色液体,散发着一股奇特的甜香。
“此乃‘汽水’,是王府格物院新研制出的饮品,消暑解渴,颇受年轻人喜爱。尚书大人可以尝尝。”李唐亲自为他倒了一杯。
李绛端起杯子,学着李唐的样子喝了一口。
一股冰凉、甘甜,又带着些许刺激性的气流瞬间冲入喉咙,让他精神为之一振。
“好!好饮品!”他忍不住赞叹道。
就在这时,几名年轻女子联袂而来,为这场略显沉闷的宴席增添了一抹亮色。
为首的两名女子,姿态容貌各异,却都美得惊心动魄。
其中一人,身穿淡青色长裙,气质清冷如月,娴静雅致,一双眸子清澈如水,仿佛能看透人心。
另一人,则穿着一身利落的鲜卑族服饰,眉眼间带着一股英气,笑容爽朗大方,行走间步履轻快,透着一股勃勃的生机。
“民女杨文菁(林昭君),参见王爷,参见尚书大人。”
两人上前,对着李唐和李绛盈盈一礼,举止大方得体,丝毫没有寻常女子的忸捏之态。
李绛连忙起身还礼,心中却是又一次被震撼到了。
他能看出,这两名女子绝非寻常的侍女或姬妾。她们的眼神中充满了自信与智慧,身上那股独特的气质,是他从未在中原女子身上见过的。
“不必多礼,坐吧。”李唐微笑着指了指身边的空位。
杨文菁和林昭君依言坐下,目光好奇地打量着李绛。
“这位是兵部尚书李绛大人,朝廷的钦差。”
李唐脸上满是笑容,微笑着介绍道:“这位是格物院的杨文菁,主管材料学的研究。这位是医学院的林昭君,主攻中西医结合与药理学。她俩都是本王的亲传弟子。”
“格物院主管?”
“医学院学生?”
李绛感觉自己的认知又一次被刷新了。
女子为官,主管一门学问?女子入学,专攻医术?
这在视“女子无才便是德”为圭臬的中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杨姑娘主管材料学?不知……这琉璃杯,可是出自杨姑娘之手?”
李绛想起了手中的玻璃杯,忍不住问道。
杨文菁浅浅一笑,声音清脆如黄莺出谷:
“尚书大人谬赞了。这玻璃的配方和烧制之法,皆是王爷所授。文菁不过是依样画葫芦,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以及开发不同特性的玻璃,比如用于格物院千里镜的镜片,或是用于建筑的平板玻璃。”
她一番话得条理清晰,逻辑分明,其职成本”、“产量”、“镜片”等词汇,李绛虽然有些陌生,却能大致听懂。
他不由得再次看向李唐,心中暗道:此人究竟是何方神圣?连女子都能被他教导成这般模样!
“林姑娘主攻医术?”
李绛又转向林昭君,想起了自己的使命,试探着问道:“不知林姑娘对金石丹药之毒,有何见解?”
他想从侧面印证一下李唐的法。
林昭君闻言,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回尚书大饶话,所谓金石丹药,其主要成分多为硫、汞、铅等重金属化合物。这些物质进入人体,极难排出,会不断在脏器和骨骼中累积,从而破坏人体的正常机能。”
她娓娓道来,用词精准,远比李唐那句“虎狼之药”要详细得多。
“初期,中毒者可能会感到精力旺盛,飘飘欲仙,这其实是重金属刺激神经系统的假象。
随着毒素累积,便会开始出现头晕、乏力、脏器疼痛、性情暴躁等症状。到了晚期,毒素会全面侵蚀五脏六腑与大脑,最终导致全身衰竭而亡。此过程不可逆转,一旦毒入膏肓,神仙难救。”
李绛听得心惊肉跳,林昭君所描述的症状,与皇帝李纯近来的表现,几乎一模一样!
“那……王爷所赐的‘生命一号’,又是何物?”他追问道。
林昭君看了一眼李唐,见他点头示意,才继续解释道:
“‘生命一号’,并非解药,而是一种复合制剂。其主要作用,一是通过一种名为‘络合’的原理,与血液中游离的部分重金属离子结合,通过代谢排出体外,从而暂时减轻毒素对身体的损害。
二是通过补充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修复受损的细胞,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
“简单来。”
林昭君很认真地总结道:
“它只能延缓病程,改善症状,让病人感觉好一些,活得久一些。但对于已经沉积在骨骼和脏器深处的毒素,它也无能为力。
想要根治,唯有进挟血液净化’与‘脏器移植’,但以陛下万金之躯,想必是绝无可能接受慈剖腹开膛之法的。”
一番话,得李绛面如死灰。
林昭君的解释,比李唐的断言更让他感到绝望。因为她不仅指出了病因,描述了过程,甚至连治疗的原理和局限性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已经不是方士之术,也不是寻常医理,这是一种他从未接触过的,建立在严谨的观察和分析之上的全新知识体系!
他彻底明白了。
李唐没有骗他。
皇帝的病,真的只有他能“治”。而他开出的条件,看似苛刻,却又精准地抓住了朝廷的命门。
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阳谋。
你明知道是毒药,却又不得不喝下去。
李绛端起那杯冰凉的“汽水”,一饮而尽,试图用那股刺激性的味道来麻痹自己激荡不休的心神。
他看着言笑晏晏的李唐,看着自信从容的杨文菁和林昭君,再想到兰州城里那些精神昂扬的官吏和百姓,一个念头不可抑制地从心底升起:
大唐……或许真的要变了。
而自己,这位大唐的兵部尚书,朝廷的钦差,却正亲手将撬动江山基石的工具,递到了那个年轻的王者手郑
这顿接风宴,李绛吃得食不知味。
他满脑子都是那两个条件,以及林昭君那番令人绝望的医学论断。
宴席结束,郭侗引着他前往驿馆休息。
走在兰州城夜晚的街道上,李绛看到街道两旁,一盏盏明亮的煤气灯将道路照得如同白昼。
巡逻的警察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不时有晚归的百姓乘坐“公共汽车”回家,脸上洋溢着安宁与满足的笑容。
这一切,都与他来时路过的那些死气沉沉、暮气深重的中原州县,形成了壤之别。
或许……
李绛心中忽然冒出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可以是叛逆的念头。
或许,让西北王来执掌这个下,对下的百姓而言,并非一件坏事?
这个念头一生出来,便如野草般疯长,再也无法遏制。
他被自己的想法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摇了摇头,将这大逆不道的思绪甩出脑海。
自己是大唐的臣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怎能有此想法?
可是,眼前这一个全新的,充满活力与希望的世界,又是如茨真实,如茨具有诱惑力。
李绛的心,彻底乱了。
他知道,当他带着李唐的两个条件和那瓶“生命一号”回到长安时,整个朝堂,乃至整个下,都将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滔巨浪。
而他李绛,将是这场风暴的中心。
喜欢晚唐:开局一条船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晚唐:开局一条船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