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耳李唐之言,李绛的心顿时猛地一跳。
来了!
他知道,这才是此行真正的戏肉。前面的一切,无论是兰州城的震撼,还是李唐平和的态度,都只是铺垫。
现在,这位西北王终于要亮出他的獠牙了。
“王爷请讲。”
李绛强自镇定,声音却不免带上了一丝干涩。
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准备迎接任何狮子大开口的条件,无论是索要更多的地盘,还是要求朝廷承认其治下一切政令的合法性。
李唐伸出了一根手指,神情淡然,仿佛在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第一,我需要人。”
“人?”李绛一愣,这个条件出乎他的意料。
“对,人。”
李唐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幅巨大的地图,眼神变得深邃悠远,缓缓道:
“西北地广人稀,百废待兴。无论是开垦农田,兴修水利,还是建设工厂,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本王治下虽有百万之众,但对于这片广袤的土地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
他转过头,看着李绛,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力量:“我需要朝廷在未来三年内,向西北输送至少五百万关症河南之地的百姓。男女老少,皆可。本王保证,但凡来到西北者,皆可分得田地、获得工作,衣食无忧,安居乐业。”
“五百万?!”
李绛倒吸一口凉气,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个数字,已经相当于中原好几个道的总人口了!
而且还是在三年之内完成。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移民,这简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人口大迁徙!
他立刻明白了李唐的意图。这比索要地盘和官职要狠辣百倍!
土地没有了人,就是一片荒芜。人,才是一切的根本!
李唐这是要釜底抽薪,将中原腹地的人口,这个大唐王朝最核心的根基,源源不断地吸纳到他的西北王国来!
一旦这一百万人来到西北,落地生根,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见识了这里的富足与公平,他们还会愿意回到那个苛捐杂税、土地兼并严重的中原吗?
答案不言而喻。
这等于是在不动刀兵的情况下,一点点地掏空大唐的国本!
“王爷,这个条件……恕下官直言,实在是强人所难。”
李绛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百万人口迁徙,耗费之巨,难以估量。朝廷……恐怕无力承担。”
“不,朝廷有能力。”
李唐摇了摇头,很是认真地纠正道:
“据我所知,关症河南之地,因为连年战乱与灾,流民不下百万。与其让他们流离失所,成为匪患,倒不如给他们一条活路。
本王不需要朝廷出一文钱的安置费,只需要朝廷开具路引,沿途官府给予方便即可。甚至,西北王府可以支付一笔‘转运费’,就当是为朝廷分忧了。”
李绛哑口无言。
李唐把话到这个份上,已经不是在商量,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他连朝廷的财政困难都考虑到了,甚至愿意自己出钱“买人”。
这哪里是求朝廷办事,这分明是在用皇帝的性命,逼着朝廷卖掉自己的子民!
“尚书大人可以好好考虑一下。”李唐没有逼迫他立刻回答,而是伸出邻二根手指。
“第二个条件。西北王府正在修筑的这条从兰州直通长安的铁路,我需要朝廷授予西北王府这条铁路的合法修筑权、运营权,以及铁路沿线五十里内,所有矿产资源的独家开采权。”
“铁路?矿产开采权?”
如果第一个条件是釜底抽薪,那这第二个条件,在李绛听来,简直就是方夜谭。
“你们不是已经在修筑吗?”
李绛忍不住问道。
难不成你西北王府是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
“是在修筑,但朝廷一直没有出具相关文书。”
李唐一本正经地答道:“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兰长铁路关系到朝廷西部大开发战略,是连接新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是我大唐帝国发展一带一路战略方针的重要组成。因此,它必须在法理上得到朝廷的正式批复。”
“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战略方针?!”
李绛的脑子“嗡”的一声,彻底被这两个概念给震懵了。
他戎马半生,深知后勤补给对于一个国家,尤其是对于战争的重要性。一条日行千里、运力惊饶“铁路”,其战略价值,简直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但这显然还不是眼前这位西北王所看重的。
李唐王爷的眼界和格局显然更远更大。他是要以这条铁路为纽带让大唐的疆域继续西扩。
他想要的似乎只为大唐开疆拓土,而非逐鹿中原!
兰长铁路修成后的好处是明摆着的。
这意味着,西北的军队和物资,可以在两之内,兵临长安城下!
而朝廷想要调兵西进,同样可以借助这条铁路。
这似乎是一把双刃剑。
但李绛瞬间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修筑权、运营权都在李唐手里!这意味着,这条大动脉的开关,完全掌握在西北王府手郑
他想让谁用,谁就能用。他不想让谁用,谁就只能望路兴叹。
更可怕的是,后面那个“沿线五十里内矿产独家开采权”!
一条从兰州到长安的铁路,绵延上千里,沿线五十里,那是一个何等庞大的范围!这片区域内所有的矿产,都将归属西北王府。
煤、铁、铜、金、银……这些都是立国之本,是铸造钱币、打造兵器的命脉!
李唐这是要将整个大唐西北最重要的经济命脉,牢牢地攥在自己手里!
李绛的嘴唇发干,他看着眼前这个温润如玉的年轻人,第一次感觉到了一股发自骨髓的寒意。
这位西北王,他的每一步棋,都落在了最关键、最致命的位置上。
他不跟你争夺那些虚名和浮华,他要的,是人口、是资源、是足以改变时代格局的生产力!
相比之下,皇帝陛下所谓的“龙气被夺”,是何等的幼稚和可笑。
“王爷这两个条件,任何一个,都足以动摇国本。”
李绛艰难地开口,声音嘶哑,“恕下官斗胆,我无法替陛下答应。此事,必须回禀陛下与朝中诸公,共同商议。”
“这是自然。”
李唐点零头,似乎对他的回答毫不意外,“本王可以等。不过,陛下的身体,恐怕等不了太久。”
他从容地站起身,走到大厅一侧的药柜前,取出一个精致的白玉瓷瓶,递给李绛。
“这里面是三十粒药丸,名为‘生命一号’。每日一粒,可以有效缓解陛下的痛苦,让他恢复部分精气神。但这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长期服用金石丹药,铅汞之毒早已深入骨髓,想要根治,非寻常手段可为。”
李绛接过瓷瓶,只觉得它重逾千斤。
他明白了,这是李唐给的“定金”,也是催命符。
有了这药,皇帝就能暂时续命,朝堂诸公也就有了商议的时间。但同时,皇帝一旦尝到了这药的好处,就会产生依赖,就更迫切地想要得到后续的治疗。
到时候,李唐的两个条件,朝廷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不答应,皇帝的性命堪忧。
答应,则无异于饮鸩止渴,将大唐的未来,一步步地拱手相让。
好一个阳谋!
好一个西北王!
李绛紧紧攥着玉瓶,心中翻江倒海,一时间竟不出话来。
“好了,正事谈完,也该用膳了。”李唐仿佛没看到李绛脸上复杂的表情,微笑着道,“本王已备下薄宴,为尚书大人接风。请。”
喜欢晚唐:开局一条船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晚唐:开局一条船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