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闻言,缓缓闭上眼,喉头微微滚动,似在咀嚼这绝望的现实。
忽然,他睁开眼,眼中竟闪过一丝异样的神采,那是一种近乎狂热的笃定。
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不会死的!清妖围困过多少次?你知道吗?我都记不清楚了!从金田起事,到永安被围,再到武昌、南京……哪一次不是千钧一发?哪一次不是上帝显灵,耶稣护佑,让我太平国化险为夷?什么江南大营、江北大营,百万清军,层层包围,结果呢?全是纸魔鬼!不堪一击!一触即溃!父的荣光,岂是凡人能挡?”
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一种宗教般的狂热与偏执。
李秀成沉默不语,心中却如刀割。
王早已不问军情,沉溺于“父下凡”的神谕之中,活在自己构建的神权幻境里。
那些过去的胜利,早已被他神化为“神迹”,而眼前的绝境,却被他视为“考验”。
“王!”李秀成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却清晰。
“此次与从前不同。从前,敌人在城外防御之外,我军尚可调度,尚有退路,尚有粮道。可如今……如今湘军就在城墙之外,地道已掘至城根,炮火日日轰击,城垣多处崩裂。我们……已无退路,无粮草,无援军。这不是考验,是覆灭。”
大殿陷入死寂。
良久,洪秀全没有话。
只是静静地望着李秀成,眼神空洞,仿佛穿透了他,望向某个虚无的彼岸。
李秀成甚至以为他已神志不清。
忽然,洪秀全的眼中,毫无征兆地,迸发出一种奇异的光——那不是理智的光,而是一种近乎孩童般的、纯粹的、温暖的信仰之光。
那光如此炽热,如此坚定,仿佛能融化一切黑暗与绝望。
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安详的微笑,仿佛已看见堂的门扉为他开启。
然后,他缓缓开口,声音轻柔得如同梦呓,却又带着一种穿透灵魂的力量,仿佛那声音并非出自他的喉咙,而是从九之上、云端之巅传来:
“朕有上帝、耶稣保佑,朕不怕!”
那声音飘渺而坚定,回荡在死寂的大殿中,像一首末日的圣歌。
李秀成跪在地上,抬头望着那张在烛光下显得既神圣又荒诞的脸,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悲凉。
他忽然明白,眼前这位“王”,早已不是那个带领百万教众揭竿而起的洪秀全,而是一个被神权与幻象彻底吞噬的孤魂。
他不怕死,因为他相信自己将升入堂,与父神同在。
可这城中十万百姓,这未竟的事业,又算什么?
李秀成讶然,其实他听过无数次这种话——“朕有上帝保佑”
“父自会拯救”
“清妖终将覆灭”……
这些话语如咒语般在京城的每一个角落回响了十余年。
可今,当洪秀全在昏黄烛火下再次出“朕不怕”时,那声音却像一根锈蚀的铁钉,深深扎进李秀成的心底,有了别样的味道。
他凝视着洪秀全那双在幽光中熠熠生辉的眼睛,忽然间,一个遥远的画面攫住了他——
他曾听洋教士讲过,耶稣被钉于十字架上时,遍体鳞伤,却仍高呼“父啊,赦免他们”,神情宁静而悲悯,仿佛已超越尘世之苦。
而今日的洪秀全,虽未流血,却同样在死亡的阴影中昂首,眼中燃烧着同样的狂信与超脱。
那一刻,李秀成几乎要以为,眼前这位枯槁的“王”,真如他自己所言,是上帝之子,是人间的救主。
可这幻象尚未凝实,洪秀全却忽然动了。
他微微前倾身体,枯瘦的手指缓缓抬起,向李秀成招了招,动作缓慢而神秘,如同圣经中上帝在伊甸园召唤亚当,又像深渊中的幽灵在引诱迷途之人。
“你凑来,”他声音压低,带着一种久违的、近乎私密的蛊惑。
“我告诉你个秘密。”
李秀成心头一震,迟疑片刻,终究还是依言上前。
他心翼翼地凑到洪秀全面前,铠甲摩擦发出轻响,像怕惊扰了某种神圣的仪式。
“再近点!”洪秀全突然低喝,那声音里竟骤然迸发出一丝久已消逝的威严,如同沉睡的猛兽在临死前最后一次咆哮,震得李秀成耳膜发痛。
李秀成一凛,将耳朵贴近了洪秀全的嘴。
他闻到一股腐朽的呼吸,混杂着药味与香灰的气息。
屏息凝神,以为将听到什么机、神谕,或是对国最后的安排……
却只听到一句——
“我不相信你们任何人!”
那声音,低沉、沙哑,仿佛从地底深处传来,像一头被封印万年的史前怪兽在黑暗中低吼,带着无尽的怀疑、孤绝与怨毒。
它不似人语,更像是一道来自地狱的诅咒,撕裂了方才“上帝保佑”的神圣幻象。
李秀成如遭雷击,浑身血液瞬间凝固。他猛地抬头,惊骇万分,踉跄着后退半步,随即慌忙跪倒,额头触地,双手颤抖,却一个字也不出来。
大殿死寂。
烛火猛地一跳,映照出他伏地的身影,如同被抽去了脊梁。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那些年高喊“兄弟同心”
“共扶国”的誓言,那些“下一家”的教义,那些“共享太平”的许诺,都不过是这垂死帝王手中的一张面具。
在他内心最深处,竟是一片荒芜的沙漠,没有信任,没有温情,只有孤家寡饶猜忌与绝望。
他信上帝,却不信人;他仰望堂,却已对人间彻底失望。
李秀成伏在地上,脑海中翻江倒海。
他想起自己千里奔袭救京,血战破围;想起陈玉成孤军奋战,终被出卖;想起韦昌辉血洗东王府,石达开愤然出走……多少忠魂埋骨,多少兄弟相残,原来在王眼中,都不过是“不可信”的棋子?
他忽然觉得可笑。
他们用命守护的,是这样一个连自己人都不信的“王”?
他们用血浇灌的,是这样一片没有信任的“国”?
可笑,可悲,可叹。
喜欢太平天国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闹革命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太平天国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闹革命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