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挤到前面,胳膊肘怼了怼旁边锻工车间的老邱,拍着他的肩膀问:
“邱师傅,劳驾问一句,这竞赛是啥规矩?真能拿五十块?别是逗咱们玩儿呢吧?”
老邱扶了扶头上的棉帽子,帽檐边上有热气冒出,哈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飘了会儿才散,
他笑着:“何师傅你消息够不灵通的!昨儿厂领导就开了会,是要提高生产效率,
谁能琢磨出省料的法子,或者超额完成任务,就能评先进!还有那学徒工名额,
听要考试,考钳工基础,你子要不要试试?”
何雨柱摸了摸后脑勺,头发都被揉乱了,跟鸡窝似的,心里犯了嘀咕:
自己在食堂当师傅,虽会点修理的手艺,可跟正经钳工比还差着远呢,
这不是狗咬刺猬 —— 没处下嘴嘛!再者,四九城的爷们儿都好面子,
要是去了考不上,多丢份儿!
正琢磨着,厂里的大喇叭 “吱呀” 一声响了,先放起了《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曲子,
震得人耳朵嗡嗡响,紧接着是于海棠清凉的嗓门:“全体职工注意,
般准时到各车间开会,传达技术革新竞赛细则,迟到者按旷工处理!”
听到广播的工人们,也都不再看公告了,撒丫子往各自车间跑,
脚步声 “噔噔噔” 的跟敲鼓似的,生怕晚了一步被算旷工。
何雨柱转身往食堂走,嘴里还嘟囔:“这当车间工人就是不赖,随便参加个竞赛,
就有五十块奖金可拿,嘿,早知道当初就不学厨子了!”
到了食堂后厨,主任已经在门口等着了,手里拿着厚厚的竞赛细则,
手指头都快把纸捏皱了,眉头皱得紧紧的。
见冉齐了,他清了清嗓子开始念:“咱们食堂虽然不是生产车间,但也要参与竞赛!
主要考核两个方面,一是节约粮食,杜绝浪费,二是提高服务质量,
让车间职工吃得满意。月底要是评上先进,食堂全体职工都有奖金,每人五块!”
“五块?” 食堂的王师傅眼睛一亮,跟见了肉似的,搓着手,“那也不少了!
平时省着点,五块钱都能买几十斤白面,够家里吃好些日子的!”
何雨柱也来了精神,拍着胸脯:“主任您放心,节约粮食这事儿包在我身上!
我琢磨着,以后蒸馒头可以少放半勺糖,熬粥的时候多加点红薯,
既省粮食,又顶饱,职工们肯定不介意!要是有人闲话,我跟他们掰扯去!”
主任点零头,笑着:“傻柱这主意不错!就按你的试试,要是效果好,
到时候评先进的时候,我给你多好话!”
这边食堂正热闹地讨论着,钳工车间里,刘海中正跟徒弟们讲解竞赛的重点,
唾沫星子横飞,手还不停地在机器上比划:“咱们车间是主力,这次竞赛能不能拿第一,
就看咱们的了!大家多琢磨琢磨,怎么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锻件的损耗。
还有,新来的学徒工,要是能早点上手,也能帮咱们分担点任务。”
一个学徒凑过来,屁颠屁颠地给刘海中递了杯热水,杯子都递到脸跟前了,
脸上还堆着笑:“师傅,您放心,我肯定好好学,争取早点帮您干活。
那学徒工考试,您可得多指点指点我,别让我到时候脚底下拌蒜、掰不开镊子!”
刘海中接过水杯,手指头在杯沿上蹭了蹭,水温刚好,点零头:
“我已经跟厂部打过招呼了,考试的时候会重点考基础操作,你这几多练练基础,
别成了废物点心!到时候可别跟我耍啥哩格儿楞,没用!”
那学徒连忙点头,脑袋跟拨浪鼓似的:“哎哎,我知道了师傅,
我晚上回家就练,肯定不让您失望!您放心,肯定能学好!”
轧钢厂里的热闹劲儿,没到晚上就传回四合院里了。
下午出去修自行车的闫埠贵,刚把自行车停在廊檐下,
车把上还挂着修自行车师傅给的零件,没来得及卸后座的工具包,
就听见中院里刘海中跟邻居们竞赛的事儿,他得一板一眼跟评书似的,
连口气都带着劲儿,时不时还拍着大腿喊:“嚯!五十块奖金,板上钉钉的事儿!”
杨瑞华正好从外面回来,手里还拎着块抹布,看见闫埠贵,连忙凑过去:
“他爸,厂里要搞竞赛,拿了先进有五十块奖金呢!还有学徒工名额,
咱家解放要是没去食堂后厨,这不就有机会了?白让易中海占了咱家这么久的便宜,
要我啊,解娣往后就别去给易中海和那老聋子干活了,纯属瞎耽误工夫!”
闫埠贵皱了皱眉,一边卸自行车后座的工具包,拉链 “刺啦” 响,一边:
“你还别,还真是这么个理儿!那成,反正咱家跟他易中海也两清了,
打今儿起,解娣就别去后院了,易中海那边也不用管他,甭提他!
他还真以为自个儿多能耐呢,院里丢了东西他都不管,还一大爷呢!”
杨瑞华听了,也点头:“就是!平时他跟夜壶嘴儿镶金边儿似的,就会耍嘴皮子,
真有事了,怎么变没嘴儿葫芦儿了?过年那次就赖他,这回可别让他再占咱家便宜!”
闫埠贵哼了一声,把工具包往台阶上一放,拍了拍手上的灰:“放心,
以后咱家跟他井水不犯河水,他要是再敢来叨叨,我直接怼回去。
他姥姥的,真当我好欺负,又是逼着我交备用金,又是帮傻柱难为我。”
四月初的《北京日报》头版,黑体字印着“坚决开展‘破四旧、立四新’运动”的报道,
油墨味还没散,轧钢厂门口的阅报栏就被围得水泄不通。
有人用粗粝的手指点着“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标题,念得字正腔圆;
也有人缩着脖子凑在旁边嘀咕:“这事儿怕是要动真格的,告儿你,
城外好些老宅子的牌匾都被摘了,连胡同口的石狮子都蒙了布。”
刚上班的工人们路过,脚底下都放慢了步子,好些人连自行车都忘了锁——
车座上搭着今早从家里带的粗布干粮袋,里头塞着两个硬邦邦的玉米面窝头,
是晌午的口粮——车铃铛被风刮得“叮铃”响,竟没一个人回头瞅。
日子一过着,厂区里倒还热闹,门旁的青砖墙上还贴了张新的大红纸,
毛笔字写得遒劲有力,老远就能瞧见“技术革新竞赛阶段性表彰”几个字。
喜欢四合院里的镇宅之宝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四合院里的镇宅之宝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