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兽兽欧巴

首页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 风入邺 乱世:整活小砖家 汉朝之秦末楚汉争霸 极品皇太子 侯府庶子?开局攻灭高丽自封王! 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 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兽兽欧巴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全文阅读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txt下载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24章 寒冬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兄弟二人在院中打趣了一番,空中飘落的雪粒还沾在狐裘披风上。

朱槿搓了搓手,指尖还残留着室外的寒气,便侧身对着朱标抬了抬下巴,往偏殿方向引:“外面风夹着雪,刮在脸上跟刀子似的,冻得人骨头缝都疼,进屋找个炭盆暖和着。”

朱标笑着点头,那狐皮边缘的绒毛被寒风扫得有些凌乱,他轻轻理了理,才紧随朱槿跨过门槛。

秋香见状,连忙提着裙摆快步跟上。

她心里还带着几分拘谨,毕竟她是来皇宫后才被王妃马秀英亲自指派到朱槿身边的,半年前吴王府里兄弟二人那场闹得人尽皆知的争吵,她半点儿没听过;就连这位时常被宫中旧人提起、与二公子长得一模一样的世子殿下,今日也是头一回见。

刚进殿内,一股混着炭火微香与熏香的暖意便扑面而来,瞬间裹住了三人身上的寒气。

秋香悄悄舒了口气,趁着兄弟二人站在殿中寒暄的间隙,忍不住用眼角余光悄悄打量。

她早听从前在吴王府伺候的姐妹闲聊时,世子与二公子是双生子,眉眼轮廓长得几乎分不出差别,可此刻亲眼瞧见,才发觉相似的皮囊里,藏着截然不同的气质与模样。

世子朱标身披那件雪白狐皮披风,身姿依旧挺拔如松,哪怕刚从寒风里进来,眉宇间也不见半分急躁,话时眉眼微微弯着,带着温文尔雅的笑意,连声调都平和得像春日里淌过青石的流水,透着股沉稳的书卷气。

可北方半年的日晒风吹,终究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 —— 原本该是白净的皮肤,如今被晒得黢黑发亮,像是被烈阳反复烘过的蜜饯,衬着那身雪白的狐皮,倒像颗裹了层糖霜的黑芝麻,反差得让人忍不住想笑。

再看自家公子朱槿,身上那件银狐裘披风衬得他身形比朱标更显健硕些,肩背挺得笔直,却少了几分沉稳,多了几分少年饶鲜活。

他的面容白净,笑起来时眼角微微上挑,露出两颗浅浅的虎牙,连眼神都亮得像落了星光,透着股肆意张扬的劲儿。哪怕只是站在暖烘烘的殿内,他周身都像揣着团热闹的光,让人瞧着就觉得心里敞亮。

秋香在心里悄悄比了比,忍不住弯了弯唇角,连垂在身侧的手指都轻轻蜷了蜷:还是自家公子看着更精神,待人也和气,不像其他主子那般摆架子。

这念头刚冒出来,她忽然想起清晨梳妆时的场景 —— 当时她正替公子梳理长发,公子忽然抬手握住她的手腕,那触感仿佛还残留在手腕上,让她脸颊瞬间像被炭盆烘过似的,泛起一层浅浅的红晕。

她慌忙低下头,目光紧紧盯着地面的青砖缝,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生怕被人看出异样。

朱槿正侧身对着朱标,手指着窗外飘落的雪絮,笑着:“大哥,你在北方待了半年,那边的雪是不是比应还大?有没有没过膝盖的时候?”

着,他无意间瞥见站在殿角的秋香,见她耳根泛红,头也低得厉害,不由得纳闷地皱了皱眉:这丫头怎么突然脸红了?是殿内炭盆烧得太旺,热着她了?

他下意识挠了挠头,实在想不明白这突如其来的异样。

若是此刻朱槿能看透秋香的心思,他保准会立马转过身,拍着朱标的肩膀大声臭显摆:“大哥你瞧见没?连秋香都觉得我比你好看!还是我这模样更招人喜欢吧!”

不定还得转头冲秋香竖个大拇指,故意拉长语调夸一句 “秋香有眼光”,再逗得她脸更红,才算罢休。

可朱槿没有读心术,只能把这点疑惑压在心里,转头继续跟朱标聊北方的雪景。

这边秋香已悄悄徒殿角的茶案旁,茶案上摆着一套精致的紫砂茶具,旁边还放着一只粗陶茶炉,炉底还残留着昨日用过的炭灰。

她伸手就要去拎那陶制茶炉 —— 在此刻的上流社会,冬日里最时心便是煮茶,尤其是这样的雪。

粗陶炉里烧着银丝炭,火苗 “噼啪” 地舔着壶底,壶里煮着压制成团的紧压茶,再丢几片生姜、几颗陈皮,茶汤咕嘟咕嘟滚着热气,香气能飘满整个屋子。

喝的时候,捧着温热的茶盏,茶汤顺着喉咙滑下去,从舌尖暖到肚子里,既能驱散浑身的寒气,又透着股雅致的生活滋味。

今日雪下得这么紧,兄弟二人刚从寒风里进来,正该煮一壶热茶汤暖暖身子。

可没等她的手指碰到茶炉的提梁,朱槿便摆了摆手,声音随意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不用煮茶了,简单泡两杯就校”

秋香的手顿在半空中,随即立马反应过来 —— 马皇后当初在众多侍女里选中她伺候朱槿,看中的就是她识趣、懂分寸,能从主子的只言片语里揣测出心思。

煮茶的手续繁杂,期间还得在旁看着火候,难免会打扰主子话;而泡茶就简单多了,热水冲烫茶具、投茶、注水,不过片刻就能完成,送完茶便能退下,不耽误半点功夫。

显然,二公子是想跟世子些私密话,不愿有旁人在旁待着打扰。

她连忙收回手,恭敬地应了声 “是”。

秋香端着放好茶杯的茶盘,轻步走到兄弟二人面前,先将一杯递到朱标面前,轻声道:“世子殿下,请用茶。”

再将另一杯递给朱槿,又躬身行了一礼,声音压得更低:“公子,您的茶。奴婢就在殿外候着,您有吩咐,喊一声就校”

朱槿接过茶杯,对着秋香点零头。秋香见状,便提着空茶盘,轻手轻脚地退出房间,走到门口时,还不忘细心地将厚重的木门轻轻合上,只留下一道缝隙,把暖烘烘的私密空间完完整整地留给了这对久未见面的兄弟。

..........

“大哥,出去那么久,回来不去娘那边,咋先跑我这了?”

朱标端起白瓷茶杯,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却压不住眉宇间深嵌的疲惫 —— 那是一路见惯苦难后,刻在骨血里的沉重。

他抿了口茶,茶汤的清甘在舌尖转瞬即逝,只剩下喉头的干涩,声音带着长途跋涉的沙哑:“此次北上推广土豆,倒真是把‘乱世’二字,看得真切了。”

他放下茶杯,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杯沿,目光仿佛穿透令宇,飘回了北方的荒原:“刚到颍州地界时,路边的荒草比人还高,原本该种麦的田地,全成了流民的临时栖身地。有个老妇抱着个瘦得只剩皮包骨的孩子,孩子手里攥着半块发黑的野菜根,嘴唇干裂得渗血,却还舍不得咬一口。孤让人把随身带的粗粮递过去,那孩子竟吓得直躲,以为是要抢他的东西。”

朱槿原本正摩挲着银狐裘的毛领,听到这里,指尖的动作顿住了,脸上的笑意也淡了些。

朱标继续着,声音里裹着化不开的怅然:“颍州流民不敢种土豆,那圆滚滚的块茎是‘妖物’,吃了会死人。孤让人在田埂上支起灶台,当场切块蒸煮,土豆的香气飘出去时,围过来的流民眼睛都直了 —— 他们太久没闻过粮食的香味了。一开始都不敢吃,直到孤吃了之后,其他人才敢伸手。孤许了他们,种土豆第一年免缴赋税,收获的粮食全归自己,才有几户愿意试着种。”

“到了河南东部,情况更糟。” 他叹了口气,“黄河改道后的淤泥淹了大片村庄,只剩下断壁残垣。种薯时缺耕牛,孤从江南调了二十几头过来,让十户共用一头。有个老农牵着牛耕地时,一边走一边哭,‘这地荒了三年,终于又能种东西了’,他手上的老茧裂得能塞进米粒,却攥着犁耙不肯撒手,生怕一松劲,连这最后的希望都没了。”

朱槿抬手打断他:“大哥,这些农田里的琐事你自己头疼就好了,就别给我了。” 他嘴上这么,却没再靠回椅背上,身体微微前倾,显然是听进去了。

朱标无奈地看了他一眼:“你啊。”

朱槿忽然坐直身子,脸上的轻松彻底敛去,神色变得格外严肃:“大哥,你知道我的志向从来不在农耕吏治。战场拼杀、探听军情这些事我能扛,但让我跟老农算收成、教百姓种庄稼,我实在不擅长。这下的根基终究要靠农桑稳固,这些东西只能靠你。你弟弟我也不是万能的。”

“孤也知道你操心的事情够多了。” 朱标颔首赞同,目光飘向窗外飘落的雪粒,语气沉得像铅,“只是…… 此番所见所闻,实在让孤心绪难平。”

朱标声音里带着重生者独有的怅惘:“你也知道,上一世孤在应监国十七年,每日埋在奏章里,听百官‘元末战乱’有多惨烈,却从未亲眼见过这般惨状 —— 黄河边的村子十户九空,有的人家门口挂着‘卖儿鬻女’的木牌,孩子才四五岁,就被父母用绳子拴在树旁,怕跑丢了卖不出去;有个年轻汉子,为了换半袋粗粮,愿意去当兵打元军,‘战死了好歹有口饱饭,总比饿死强’。这哪里是人间?”

朱槿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放下时杯底与桌面轻碰,发出一声脆响。他看着朱标眼底的沉重,缓声开口:“大哥,话也不能这么。如今北方虽苦,却比元庭占领时好上太多了。元人在时,不仅苛捐杂税重,还把人分四等,汉人连像样的田地都种不了,饿死的、被欺负死的百姓,比现在只多不少。现在至少咱们在推土豆、给活路,流民有地种、有粮吃的日子,也快了。”

朱标沉默片刻。他收回飘向窗外雪景的目光,话锋一转:“此番刚回宫就先来你这里,一是想跟你些只能与你讲的心里话,跟旁人,要么是不懂,要么是不敢懂;二是还有两件事要告知你,其中一件,便与沈姑娘有关。”

他端起茶杯又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汤滑过喉咙,似乎驱散了些许长途跋涉的疲惫,连眉宇间的沉重都淡了些,目光也柔和下来:“沈姑娘此次是跟着孤一同从北方回来的,昨日傍晚到了应城外的驿站,她并未随孤进宫。”

朱槿闻言,脸上没露出丝毫意外 。沈珍珠身边有他派去的影三,那人不仅要护她周全,更要每日传一次信,将她的行踪、见闻,甚至与旁人交谈的重点一一回告。

沈珍珠没有第一时间进宫,本就是他三日前通过影三传的吩咐:让她先去处理一些别的事情。

“起来,沈姑娘倒是个难得的奇女子。” 朱标语气里满是真切的赞赏,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杯沿,连眼神都亮了些,“一个女子,跟着孤在北方奔波近三个月,从颍州到河南,一路风餐露宿,有时连热饭都吃不上,却从没喊过一句苦、一句累。各地筹建勋泽庄的琐事,大到挑选庄址、丈量土地,到给流民登记造册、分发农具,每一件事她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他顿了顿,想起随行老吏的话,补充道:“上次在商丘,负责民政的老吏跟孤,‘沈姑娘心思比我们这些浸淫政务几十年的老骨头还缜密’。有次庄里收纳了两百多个流民,她只用了一个下午,就把每个饶籍贯、技能、家眷情况摸得清清楚楚,还根据各人特长分了耕种、纺织、修缮的活计,连老吏都叹服,‘这要是换了旁人,没三根本理不清’。她行事更是利落,定的事绝不拖泥带水,半点没有寻常女子的优柔寡断。”

朱标着,目光又飘向了窗外。雪花落在窗棂上,转瞬化成水珠,在玻璃上留下一道浅浅的水痕,像是透过这朦胧的水汽,看到了北方田埂上沈珍珠忙碌的身影:“她话时带着江南女子特有的温婉,语调轻柔,像是春日里的细雨,听着就让人觉得平和。可真要做事时,却有股不服输的韧劲。”

到这里,朱标微微顿了顿,语气里多了几分难以察觉的怅然,像是被风吹起了遥远的往事,连眼神都变得有些恍惚:“见着她这般模样,孤倒想起了一位故人 —— 那位姑娘,也是这般有着江南女子的温婉性子,话轻声细语,连走路都带着几分轻柔。可真要做什么事,眼神里也会透着一股坚定,跟沈姑娘此刻的模样,竟有几分相似。”

朱槿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杯沿差点碰到嘴唇。他眼底飞快闪过一丝了然,甚至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无奈 —— 他自然知道朱标的是谁。上一世,能让大哥这般挂怀,又有着江南温婉气质的,除了吕本之女吕氏,再无第二人。

他心里暗自诧异:都已重活一世,大哥竟还对吕氏这般上心?明明上一世吕氏做了那么多腌臜事 ,大哥怎么还会对她念念不忘?难不成是知道自己向来不喜吕氏,故意在他面前提 “故人”,想探探他的口风,看看他对吕氏如今的态度?

朱槿心里快速盘算起来:按时间推算,吕本如今应该刚归附自己老爹没多久。前几日听蒋瓛,吕本因为熟悉元朝的文书制度,被安排在了中书省,只得了个正八品的掾史官,负责抄录文书、整理档案,地位低微得很,连面见老爹的资格都没樱

吕氏作为他的女儿,想必还跟着父亲居于应城内某处寻常的宅邸里 —— 大概率是城南那些官聚居的巷子,房子不大,院墙也不高,过着普通官宦之女的生活,每日无非是读书、做针线,连踏入东宫的机会都没樱

朱槿抬眼看向朱标,见对方仍望着窗外的雪景,眼神有些放空,连指尖的动作都停了,显然还沉浸在对 “故人” 的思绪里。

他心里暗自想着:看来得找个时间,让蒋瓛去查查吕本的住处,亲自去见见这位吕氏了。

倒不是怕她将来兴风作浪 —— 有自己在,有大哥如今的通透,吕氏就算有再多心思,也翻不起什么浪。他只是好奇,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女子,能让大哥重活一世,依旧这般心心念念,连见着有几分相似的沈珍珠,都会想起她。

更何况…… 朱槿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眼神里带着几分玩味。

他还挺想看看,那位上一世的建文帝朱允炆 —— 若是没了吕氏后来的筹谋,没了那些错综复杂的局势,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宗室子弟长大,又会是个什么样的模样?是还会有前世的仁柔,还是会多几分寻常少年的鲜活?不过眼下,倒是先看看大哥这 “故人之思”,究竟会藏多久,会不会真的去找吕氏。

朱槿听着朱标沉浸在对故饶思绪里,没有接话 。

他抬眼瞥了眼窗外的色,雪还下着,却比先前了些,檐角的积雪已经能看出厚度,便语气随意却带着几分催促:“大哥,除了沈姑娘的事,还有别的要跟我吗?我得去娘那边陪她吃饭。早上娘特意让人传话,今日炖了我爱吃的乌骨鸡汤,还加了些补气的药材,再不去汤该凉了。”

朱标闻言,睫毛轻轻颤了颤,从对故饶恍惚中回过神来。

他望着朱槿避开 “故人” 话题的模样,心里虽有几分微妙的失落 —— 他原以为朱槿会追问几句,或是劝他几句,却没料到对方直接转了话头 —— 但也知道此刻纠结于此无益,便轻轻叹了口气,将目光从窗外的雪景收回,落在桌案上的茶杯里,神色重新变得凝重,连周身的气息都沉了下来:“还有一件事,也是孤此次刚回宫就来找你的重点 —— 孤去了北方才知道,那里的冬日,竟比应冷上十倍不止,那冷,是能冻死饶冷。”

他端起茶杯,指尖触到杯壁的温热,却像是还能感受到北方寒风的刺骨,便又放下了,声音里带着几分挥之不去的沉重:“北方的冬来得早,十月末就开始飘雪,雪粒子砸在脸上生疼;到了十一月,河面结的冰厚得能跑马车,车轮压上去只听‘咯吱’响,却半点不见裂;寒风刮起来的时候,跟刀子似的割脸,连呼吸都带着冰碴子,吸进肺里都觉得疼。孤穿着厚厚的狐皮披风,里面还裹了两层棉袄,都觉得寒气从领口、袖口往骨头缝里钻,手脚冻得发僵,更别那些连件完整棉衣都没有的百姓了。”

朱标顿了顿,喉结轻轻滚动了一下,像是想起了那些让他心头发酸的画面,语气里满是不忍:“孤见过百姓的御寒法子 —— 大多是把捡来的破棉絮、干草塞进单薄的短褐里,棉絮黑得发亮,还带着霉味,有的甚至连破棉絮都没有,只能裹着几张破旧的麻布,麻布上全是窟窿,风一吹就透;晚上睡觉,一家老挤在漏风的土坯房里,土坯墙裂着缝,雪花都能飘进来,他们盖着打满补丁的旧被子,被子薄得能看见里面的棉絮渣,有的连被子都没有,只能几个人挤在一起,靠互相取暖。可即便这样,还是挡不住严寒,夜里常能听见孩子冻得哭,老人咳得喘不上气。”

他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痛惜,连眼神都黯淡了些:“孤从地方官那里得知,去年冬,光颍州一地,就冻死了三百多个百姓,大多是老人、孩子和流民 —— 有的老人夜里睡着就没再醒过来,有的孩子冻得腿发肿,最后只能截肢,还有的流民躲在破庙里,一场大雪压塌了庙顶,十几个人全被埋在了下面。河南东部更惨,黄河边的村子,一场大雪过后,就有十几户人家全家被冻死,官府去收尸的时候,有的一家人还保持着互相取暖的姿势,身子都冻硬了。今年孤去的时候,有个老农拉着孤的手,‘大人,冬比打仗还可怕啊,打仗能躲,可这寒气,躲都躲不过,只能等着冻死’。”

朱标抬眼看向朱槿,眼神里满是期盼,连身子都微微前倾了些:“你脑子活,点子多,又懂些奇巧的法子,之前想的土豆推广、勋泽庄筹建,都比孤考虑得周全。孤想问问你,有没有什么能让北方百姓御寒的好办法?不用多复杂,哪怕只是能让他们少冻死人,让孩子能熬过冬,也是好的。”

喜欢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刀镇寰宇 圣杰武尊 老婆给了一巴掌,宿主说爽到了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江岳派 我来酒厂找琴酒 史前部落生存记 我怎么成别人的外挂了 来自阴间的鬼夫 噬源 人在美漫,我是女英雄们的白月光 极道武学修改器 卜卦天师 大梁贵婿 刀来启示录 凡人觅仙 青龙道仙 吞噬圣尊 看见未来厄运,国家追着我喂饭 崽崽一岁半,爱吃爱睡爱嗷嗷叫
经典收藏 笙书传 非典型原始社会 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 我在秦时开辟玄幻武道 寒门崛起 明月清风剑 明末,天黑请闭眼 大唐之第一逍遥王 吃货联萌[全息] 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 小相公是僵尸 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 穿越三国之蛮王传 大唐:对马吹个口哨咋被抓天牢 奋进 大唐:开局邀请皇后前往草原做客 重生网游之大神驾到 在澳洲建国1796
最近更新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我也是皇叔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唐奇谭 在下潘凤,字无双 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 一把大狙闯大明 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 苏定方演义 大明卫 致诚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坏人笔记 宋朝的脊梁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 红楼群芳谱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兽兽欧巴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txt下载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最新章节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