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旭日东升,驱散了弥漫在合肥上空的硝烟与血腥气,将金色的光芒洒在这座刚刚经历浩劫的古城之上。阳光之下,战争的创伤显得愈发触目惊心。
残破的城墙,尤其是东南角那个巨大的缺口,如同一道狰狞的伤疤,无声地诉着昨日战斗的惨烈。城墙上下的血迹已然变成深褐色,与泥泞混在一起。民夫和辅兵们在军官的指挥下,开始清理废墟,搬运尸体,修复工事。一车车魏军俘虏被押送出城,送往后方看管;吴军阵亡者的遗体被心收殓,准备集中火化或安葬,他们的名牌将被送回建业,魂归英烈祠。
城内,秩序正在逐步恢复。庞统彻夜未眠,主持大局。安民告示早已贴满各主要路口,宣布吴公仁政,减免赋税,严禁扰民。一队队军纪严明的吴军士卒巡逻于街巷之间,弹压趁乱打劫的宵,也安抚惊魂未定的百姓。军医官们在临时设立的医护营里,忙碌地救治着双方的伤员,呻吟与药草的气味混杂在一起。
太守府已被接管,成了临时的指挥中枢。魏延卸去沉重的甲胄,只着战袍,与庞统、邓艾等人齐聚一堂,听取各项汇报。
“禀都督、军师,初步清点,此战我军阵亡三千七百余人,重伤逾千,轻伤无算。”军需官的声音带着沉重,“魏军守城兵马约五千,阵亡约两千,被俘近三千,主将张特重伤被俘,目前仍在昏迷,军医言其生死在五五之数。”
数字是冰冷的,但其背后是无数破碎的家庭和消逝的生命。帐内一时沉默。即便是魏延,听到如此惨重的伤亡,眉头也紧紧锁起。这些大多是跟随他日夜攻城、血战缺口的精锐。
“厚待俘虏,全力救治伤员,无论敌我。”庞统率先打破沉默,声音虽轻却不容置疑,“阵亡将士名录速速整理,抚恤加倍发放,不得有误。城防修复谋务之急,征用民夫需给予钱粮,不可强征暴敛。”
“诺!”
魏延看向邓艾,沉声道:“士载,水攻破城,虽伤城墙,亦伤及部分民宅,善后事宜,由你一并负责,协助军师安抚百姓,统计损失,酌情补偿。”
邓艾起身,肃然应命:“末……末将领命!定当妥善处置,不……不使百姓怨望。”
经此一役,邓艾的谋略与执行能力已获全军公认,魏延虽傲,却也知人善任,开始将更多的民政与后勤重任交付于他。
八百里加急的捷报,以最快的速度传回了建业。
当信使高举露布,冲入城门,高喊“江淮大捷!我军攻克合肥!”时,整个建业城再次陷入了沸腾的海洋!比之前次连克成德、逡遒的欢庆,此次气氛更加狂热而震撼!
合肥!这可是合肥!江东子弟心头萦绕数十年的梦魔之城,孙策、孙权两代雄主倾尽全力未能攻磕坚城!如今,竟在吴公陈暮登位后不久,由魏延、邓艾等将领一举拿下!
“苍有眼!合肥终于拿下了!”
“魏都督威武!邓将军奇才!”
“主公英明神武!佑江东!”
酒水再次被抢购一空,鞭炮声响彻大街巷,士民百姓自发走上街头,载歌载舞,欢庆这足以载入史册的辉煌胜利。合肥的攻克,不仅仅是一座城池的得失,更象征着一种打破宿命、开拓新局的强大信心!
朝堂之上,气氛更是热烈到了极点。张昭、顾雍等老臣激动得老泪纵横,他们经历过太多次合肥城下的挫败与屈辱,此刻唯有连连高呼“主公圣明”。年轻官员们则个个意气风发,深感生逢其时。
陈暮高坐于吴公之位,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喜悦与豪情。他接过内侍呈上的详细战报,仔细阅看,当看到魏延血战缺口、邓艾掘水定计、张特重伤被俘等细节时,眼中精光闪烁。
“好!好!好!”陈暮连道三声好,声震殿宇,“文长浴血奋战,士载奇谋破敌,士元统筹帷幄,将士用命,方有此不世之功!合肥既下,淮右门户已开,江北尽在我手!此乃佑我大吴!”
他当即宣布:
“擢升魏延为前将军,增食邑千户,赐金帛无数!”
“擢升邓艾为合肥督、扬威将军,假节,总领合肥地区军事防务及屯田事宜!”
“庞统总督之功,加封县侯,赏赐等同!”
“所有参战将士,按功论赏,抚恤从优!大赦下,免除江淮新占之地三年赋税!”
一连串厚重的封赏,彰显了陈暮对此战的极度满意与对功臣的不吝犒赏。尤其是邓艾,以新进之身,获封方面督帅,假节,可谓一步登,足见陈暮对其的看重与期望。
合肥易主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下各方势力中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许都,司马懿府邸。
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空。司马懿面无表情地看着手中的战报,手指微微颤抖。下方跪伏着从淮南逃回的败军之将和信使,人人噤若寒蝉。
“张特……尽忠了。”司马懿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但熟悉他的人都知,这平静之下蕴藏着何等惊涛骇浪,“合肥……终究还是丢了。”
他闭上眼,脑海中飞速计算着此战带来的连锁反应。淮河南岸屏障尽失,寿春直接暴露,整个淮南防御体系需要重构。吴军士气如虹,下一步兵锋会指向何处?颍水?还是直接威胁徐州?
“满宠到何处了?”他蓦然睁开眼,问道。
“回太傅,满征东大军已至汝阴,闻合肥已失,已暂停前进,就地布防。”
“传令满宠,固守汝阴、慎县一线,严防吴军继续北进。另,奏请陛下,迁扬州州治于寿春,加满宠征东大将军,都督青、徐、扬诸军事,全权负责东南防务!”司马懿迅速做出调整,他知道,此刻必须稳住阵脚,不能再给吴军可乘之机。同时,他对那个提出水攻之策的邓艾,投去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邓艾……又是此人。江东人才,何其盛也!”
汉中,丞相府。
诸葛亮手持军报,久久不语。他面前的棋盘上,黑白子交错,局势微妙。
“合肥……竟真被陈明远拿下了。”他轻轻放下军报,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魏延之勇,邓艾之奇,庞统之谋,陈暮之决……缺一不可。江东之势,已成矣。”
他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扫过淮南,又看向陇右。
“司马懿重心必东移,此乃我军北上之良机。”诸葛亮喃喃自语,“然江东既强,日后……恐非益州之福。”他意识到,一个比曹魏更年轻、更具活力、且同样雄心勃勃的对手,正在东方崛起。未来的下之争,将更加错综复杂。
“传令下去,陇右诸军,加紧备战!”诸葛亮最终下定决心,无论未来如何,把握当下,增强自身实力,才是根本。
十日后,陈暮的銮驾抵达合肥。
旌旗蔽日,仪仗威严。陈暮身着戎装,亲自前来犒劳浴血奋战的将士,并视察这座新得的战略要地。
残破的城墙正在进行紧张的修复,但依然可见战斗的痕迹。魏延、庞统、邓艾率领众将,出城十里相迎。
“臣等,恭迎主公!”众人齐声行礼,声震原野。
陈暮快步上前,亲手扶起魏延和庞统,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年轻却已显沉稳的邓艾身上。
“诸位辛苦了!孤在建业,日夜期盼捷报!今日得见众卿,见我将士雄壮,心下甚慰!”陈暮声音洪亮,充满感染力,“此战之功,非止克一城,乃扬我国威,定我江北!文长血战破敌,当居首功!士载奇策定鼎,国之干城!士元运筹帷幄,孤之肱骨!”
他当众再次肯定了众饶功绩,让所有参战将领都与有荣焉。
随后,陈暮在尚未完全修复的合肥城头,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与犒军仪式。美酒、牛羊、钱帛,源源不断地赏赐下去,三军欢呼,士气高昂到了顶点。
仪式后,陈暮召集核心几人,于临时行在密议。
“文长,江淮都督府,可考虑前移至合肥,簇今后将是我北上之前哨,万不可失。”陈暮指示道。
“末将领命!必使合肥固若金汤!”魏延慨然应诺。
“士载,”陈暮又看向邓艾,“合肥督之责,重于千钧。不仅要守城,更要屯田、安民、练兵,将簇方为我军前进基地。假你节钺,遇紧急军务,可相机决断!”
“臣……臣必竭尽全力,不负主公重托!”邓艾激动地跪下,声音虽依旧有些磕绊,但目光坚定无比。
陈暮扶起他,又对庞统道:“淮南新定,人心未附,士元还需多费心,选派得力官吏,推行新政,务使百姓归心。”
“统,义不容辞。”
最后,陈暮走到城墙边,眺望着北方广袤的淮北大地,沉声道:“合肥已下,淮右定鼎。然此非终点,正如孤所言,乃是新的起点!曹魏虽遭重创,根基犹在。司马懿老谋深算,必不会善罢甘休。下之争,方兴未艾!”
他的目光锐利如鹰,充满了对未来的雄心与期待。
“诸卿,且与孤一同,整军经武,等待时机!这万里江山,终将尽入我彀中!”
魏延、庞统、邓艾闻言,皆心潮澎湃,齐齐躬身:“愿为主公效死,开创万世基业!”
夕阳的余晖再次洒落,将合肥城、以及城头这群决定下命阅人们,染成了一片辉煌的金色。淮右之地,因合肥的易主,迎来了新的主人,也注定将卷入更加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
喜欢魏砥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魏砥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