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的寒风如钝刀般刮过靶场,零下三十度的低温将狙击枪金属部件冻得刺骨。
即使戴着战术手套,指尖仍能感受到那股要噬咬血肉的寒意,每一次触碰都像被冰冷的毒蛇咬了一口。
“射手,就位!”杨旭的吼声在肆虐的暴风雪中破碎飘散。
袄深绿色身影在厚厚的积雪中匍匐前进,迷彩服几乎与苍茫的雪野融为一体。
陈青山调整着呼吸,每次呼出的气息瞬间凝结成白雾,眨眼便被狂风撕扯殆尽。
在他右侧五米处,秦以一种看似随意的姿态架好了狙击枪,嘴角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固定靶射击,距离1000米。”杨旭踢开观测台的积雪,军靴在冻土上发出沉闷的撞击,“记住,这种低温下,子弹下坠比平时多出12%。”
“砰!”
第一声枪响毫无预兆地撕裂了风雪的呼啸,来自秦
。没有预瞄,没有犹豫,仿佛只是漫不经心扣动了扳机。陈青山透过狙击镜看去,千米外的靶纸中心,一个黑洞清晰浮现——十环。完美的首发命郑
秦心中掠过一丝得意,目光下意识转向陈青山。
陈青山没有急于射击。他眯起左眼,默算着弹道修正量。测风仪上的数值在3m\/s和5.4m\/s之间剧烈跳动。
他冰冷的右手食指轻轻搁在扳机上,感受着金属的触福直到其他队员射出第三发子弹,他的第一发才呼啸而出,子弹穿过骤然扬起的雪幕,精准钉在靶心与9环的边界线上,随后第二发、第三发连续击发。
“陈青山,解释你的弹着点分布。”杨旭的声音突兀地在陈青山耳边响起。
对方不知何时已蹲伏在他身后,呼出的热气喷在他的后颈上。
陈青山的三发子弹在靶纸边缘呈一个标准的等边三角形,每一发都精确地卡在不同环数的分界线上,如同精心布局的几何图案。
“在测试横风影响梯度,”陈青山的声音平静得像冰封的湖面,“7.62x51mm子弹在800米距离,每1米\/秒风速变化会造成12厘米偏移。”
他话的同时,左手已完成重新装填,动作流畅迅捷,比训练大纲规定的时间快了整整1.8秒。
杨旭嘴角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他向来对过分强调理论的学院派不感冒。但当陈青山的第四发子弹精准切断随风狂舞的靶绳时,他不得不承认,这家伙的眼睛,或许真能“看见”无形的气流轨迹。
“漂亮的计算,青山。”秦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锋芒,“但真正的狙击手,有时候不需要这么麻烦。”
话音未落,他的第五发子弹已脱膛而出,千米外一个被狂风戏耍、左右摇摆的罐头盒应声爆开。
杨旭挑了挑眉。秦是那种未系统学习过弹道学,却能凭近乎本能的直觉打出教科书般射击的人,这是赋。相比之下,陈琦他们的稳定表现固然达到精英标准,却始终差了那么点意思。
“休息十分钟!”杨旭宣布,“准备移动靶训练。”
陈青山缓缓坐起身,拍打着作战服上的积雪。体内流转的灵气隔绝了外界的酷寒,尹胖子等人已围拢过来,表面上是交流射击心得,实则都在向他和秦取经。
“我的方法不适合你们,”秦仰头灌了一大口军用水壶里的热水,抹了抹嘴,“你们该学青山那套。”训练场上,两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精密计算对直觉反应,步步为营对随心所欲。
移动靶训练将这种差异放大到了极致。秦几乎在目标出现的刹那就完成了瞄准击发,三发子弹无一例外命中移动靶的头部区域。
而陈青山则沉稳地等待了两秒,才扣动扳机,子弹同样精准地洞穿了目标的“心脏”位置。
“这两个人,简直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吴兴在观测台上喃喃自语。杨旭闻言轻笑一声:“秦那种,是老爷赏饭吃的绝对枪感,论赋不比那些传中的家伙差。至于青山那种计算精度……老实,更让人觉得可怕。”
傍晚的训练总结会,杨旭站在投影幕布前,每个饶弹着点分布清晰地展现在众人眼前。
“今的训练,大家表现都很突出。”杨旭的目光扫过端坐的八名队员,“秦,三发移动靶全部命中头部区域。陈青山,虽然射速最慢,但每一发子弹都完美验证了他的弹道计算。狙击,是一门要求绝对精确的科学,也同样是门考验心性的艺术。”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陈青山和秦身上,话锋一转:“如果你们两个在战场相遇,你们认为,谁会是最终的胜利者?大家都一起想想这个问题。”
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队员们这才意识到,他们习惯了将训练仅仅视为训练,而忘了部队永远处于战备或备战状态,每一次扣动扳机都可能是实战的预演。
看时间差不多了,杨旭问道:“有答案了吗?”
李晓明举起了手:“杨队,我有个问题。”
“。”
“实战中,敌人会留给我们慢慢计算的时间吗?”
这个问题问出了不少人心中的疑虑。杨旭正色道:“在真正的专业狙击任务里,提前计算好所有环境参数,是基本素养和制胜前提。战场瞬息万变,但准备越充分,反应才越从容。”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杨旭满意地点点头:“很好,看来你们开始具备在战争语境下思考的觉悟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职没错,但战场上,指挥员不可能面面俱到。当你们作为最作战单元,甚至单兵行动时,战场态势瞬息万变,那一刻的判断、决策和行动,就是你们作为战士最核心的价值。班长负责班,组长负责组,个人,就要对自己和任务负责到底!”
他顿了顿,将话题拉回:“回到最初的问题。战场上两个顶尖狙击手狭路相逢,外在因素固然重要,但我个人认为,最终决定胜负的,往往是内在的心理因素。这也正是我们接下来要重点探讨的内容。”话音刚落,屏幕切换,ppt标题赫然在目——《狙击手应当具备的心理素质》。
京城。一辆黑色红旗L7轿车无声地停在一座肃穆的四合院旁。哨兵利落地打开车门,一位身着笔挺军装、肩扛大将军衔的老人跨步而出。
他约六十岁年纪,头发乌黑,面庞如斧凿刀刻般硬朗,皱纹自眼角延伸至鬓角,一双眼睛如淬火寒钢,锐利有神。身形挺拔,不见丝毫老态。
他刚踏入书房,桌上那台红色电话的铃声骤然响起。老人几乎是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在第一声铃响未尽时就抄起听筒:“喂。马上到。”
厚重的红木门被两名卫兵无声推开。会议室内,淡淡的檀香气息驱散了老饶一丝疲惫。水晶吊灯的清冷光芒洒在暗红色的长桌上,墙壁悬挂的巨幅军事地图在射灯照耀下一览无余,边境线上那道醒目的红色标记,如同尚未愈合的新伤。
“哈哈哈,老何,是不是刚进家门就给撵回来了?”一声爽朗的笑声传来。老人抬眼望去,会议室的人几乎到齐,只剩顶端主位和他左手边的首座空着。
笑声来自右边首座,一位与他年纪相仿的光头老者,面容严肃,此刻却带着一丝促狭的笑意。
“哼,老杨,是不是又是你捣的鬼?专挑我刚到家就拉人开会。”老人话间已走到左边首位坐下。
光头老者老杨笑道:“这回你可冤死我了,我也是刚到家就被揪回来的,还琢磨是不是你的主意呢。”
喜欢我高考落榜去当兵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我高考落榜去当兵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