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公传奇

王钟亭

首页 >> 济公传奇 >> 济公传奇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上神为奴 开局捡个女宗主 万人迷杀手穿成不受宠真千金后 超神学院之从奇点开始征战宇宙 崽崽一岁半,爱吃爱睡爱嗷嗷叫 重生曼哈顿1978 海贼坐忘道,九真一假他们真信了 十全少尊 恋爱有风险,分手需谨慎 青龙道仙
济公传奇 王钟亭 - 济公传奇全文阅读 - 济公传奇txt下载 - 济公传奇最新章节 - 好看的N次元小说

第557章 易中宫班超回朝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却阴皇后妒妒怨恨邓贵人,已经被汉和帝有所察觉,为此随时加于提防,到了永元十四年间,竟有人告发阴皇后,谓与外祖母邓朱等人,共为巫蛊,私下咒诅等情事。

汉和帝即令中常侍张慎,与尚书陈褒,会同掖庭令,捕入邓朱,并二子邓奉、邓毅,及皇后弟弟阴轶、阴辅、阴敞,一并到案,严刑拷讯。三木之下,何求不得?当即录述口供,证明咒诅属实,应以大逆不道论罪,定谳奏闻。

汉和帝已经与阴皇后不和,见了张慎等复奏,也不愿顾及旧情,便命司徒鲁恭,持节至长秋宫中,册废皇后阴氏,徙居桐宫。

鲁恭由侍御史擢升至光禄勋,累蒙宠信。这个时候,司徒刘方,坐罪自杀,继任为光禄勋吕盖,不久又罢,遂升鲁恭为司徒。

鲁恭奉命废后,阴皇后已无计可施,只得缴出玺绶,搬向桐宫居住。长门寂寂,闷极无聊,即不气死,也要愁死。何况父亲阴纲仰药自尽,弟弟阴辅又死在监狱,外祖母邓朱,及母舅奉毅,并皆为刑杖所伤,陆续毙命。

阴邓两姓家属,全部流放到日南郡比景县(越南中部地区),阴氏的宗族亲属及其内外兄弟都被免官后遣送还乡。

阴皇后单剩了自己一身,凄惶孤冷,且悔且愤,且愤且悲,整日里以泪洗面,茶也不饮,饭也不吃,终落得肠断血枯,名登鬼箓,一命呜呼。谁叫你心量狭窄。宫人报闻汉和帝,总算发出一口棺木,草草收殓尸体,即日舁出宫外,藁葬平亭。

邓贵人听闻阴后被废,却还上书劝阻,太觉得假惺惺了。汉和帝当然不从。邓贵人即自称疾笃,不敢当夕,约莫有好几旬,有司请续立皇后,汉和帝道:“皇后为六宫领袖,与朕同体,承宗庙,母下,岂可率尔册立?朕思宫中嫔御,只邓贵嚷冠后庭,尚可当此!”

这数语为邓贵人所闻,连忙上书辞谢,让与后宫周冯诸贵人。好容易又是月余,汉和帝决计立邓贵人为后,贵人且让至再三,终因优诏慰勉,方登后位。也好算得大功告成了,宫廷内外,相率庆贺;梦兆相法,果如前言。

阴皇后在位时,四方各国进贡方物,都按照奢侈程度划分高低,各种器物都饰以金银;自从邓绥成为皇后,万国贡献的奢靡之物一律禁绝,岁时季节只需进贡纸墨。为此举为蔡伦改进造纸术提供了物质条件。

汉和帝每次想封爵邓绥家族,邓绥往往谦让苦苦哀求不让进行,所以邓绥的哥哥邓骘在整个汉和帝之世不过是一位虎贲中郎将而已。

汉和帝崇尚儒术,选用正士,颇与乃父相似。

沛国洨县(今安徽省固镇县)人氏陈宠,乃是前汉尚书陈咸曾孙,陈咸当初避王莽之祸而辞职,隐居不仕。常告诫子孙议法,宁轻毋重。及东汉中兴,陈咸已经早殁,其孙躬出为廷尉左监,谨守祖训,未敢尚刑。陈宠即是陈躬之子。

陈宠年轻时即任州郡吏,后被征召到鲍昱的司徒府任属官。又转任辞曹,掌管狱讼事宜。凡经他处理的案件,无不使人心悦诚服。因此,鲍昱让他代为撰写《辞讼比》七卷、《决事都目》八卷(均失传),上报皇帝,获准颁布施行,成为官府办案的法律依据。

汉章帝即位后陈宠受命为尚书。当时,官吏办事多偏严酷,他奏请改变前代烦苛之法,主张在严明之后济之以宽。皇帝真诚地采纳了他的意见,诏示司法部门禁用酷刑,解除不合理的禁令,废除苛刻的法律条文,重审案件五十余起。后来,此诏示被载入法令。

陈宠谨慎周密,讲究人臣之理,但不以慎独为苦,谢绝人情往来,因而很受朝廷器重。皇后之弟、侍中窦宪举荐真定县(今河北正定县)县令张林为尚书。汉章帝征求陈宠意见,陈宠认为张林虽有才能,但不清廉。后来,张林虽经窦宪力荐而被任用,却因贿赂、贪污而犯罪。和帝即位后,窦宪掌权。窦宪建议窦太后让陈宠主持汉章帝丧仪,欲伺机陷害陈宠。

黄门侍郎鲍德素来敬重陈宠,劝窦宪之弟夏阳侯窦瑰道:“陈宠侍奉先帝时,很被信任,所以久留在台阁,赏赐有些特殊。今不受忠能的赏赐,而计较他细微的错失,的确是伤害辅政容贷之德。”

窦瑰也是好士之人,很以为对,所以陈宠得到出为太山太守的机会。后来转为广汉太守。西州豪绅搞并兼,官吏多奸邪贪污,诉讼案每百数件。陈宠到任,用了良吏王涣、镡显等作为心腹,打官司的日渐减少,郡中清静严肃。行旬雒(洛)县城南,每逢阴雨气,常有哭声在府中听到,已经几十年了。陈宠听而疑其必有缘故,派官吏查察案情。吏回来报告:“世道衰乱之时,这下面多有死亡之人,而骸骨不得埋葬,可能原因就在这里么?”陈宠凄怆地叹惜,即命令县府全部收殓埋葬起来。从此哭声就没有了。后来窦宪做大将军征匈奴,公卿以下及郡国没有人不派官吏子弟馈赠财物的,而陈宠与中山相汝南张郴、东平相应顺守正道不阿谀。后来和帝听了,提升陈宠做大司农,张郴做太仆,应顺做左冯翊。

永元六年(公元94年),陈宠代郭躬做廷尉。性格仁慈矜特。后来做了审判官,多次议论疑案,常亲自上奏,每附经典,务从宽恕,皇帝常听从他,救活的犯人很多。那些深文刻敝的案件,这时才减少许多。陈宠又清理律令条法,出于《甫刑》的除掉。并且:“臣听礼经三百,威仪三千,所以《甫刑》杀头的大辟罪二百,五刑之类三千。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就入刑,相互为表里。今律令死刑六百一十,耐罪千六百九十八,赎罪以下二千六百八十一,出于《甫刑》的一千九百八十九,其中四百一十大辟,千五百耐罪,七十九赎罪。《春秋保乾图》“:王者三百年一蠲法。”汉兴以来,三百二年,宪令稍增,科条无限。又律有三家,其各不相同。应该令三公、廷尉平定律令,应经合义的,可使大辟二百,而耐罪、赎罪二千八百,并为三千,全部删除其余令,与礼相应,来改变万饶视听,以致得到刑措不用之美誉,传之无穷的后代。”

这个建议还来不及施行,陈宠碰上诏狱吏与囚犯交往抵罪。朝廷为此下诏免刑,为此救活了成千上百人命。陈宠被拜为尚书。升为大鸿胪。陈宠经历二郡三卿,所在都有事迹被称于当时。

惟司空张奋免职,后任为太仆韩棱,韩棱以刚直着名,迭见前事,当然为众望所归。太尉张酺,因病乞休,尝荐魏郡太守徐防自代,汉和帝进大司农张禹为太尉,征徐防为大司农。

张禹襄国人,族祖姑曾适刘氏,就是光武帝祖母;祖况随光武刘秀北征,战殁常山关;父张歆为淮阳相。张禹笃厚节俭,师事前三老桓荣,得举孝廉,拜扬州刺史。

张禹曾经渡江巡行所属郡县,中原的人都认为江中有伍子胥的魂魄,很难成功渡过去。张禹准备渡江,官吏坚决请求,张禹不听。张禹严厉地:“伍子胥如果在有灵,知道我立志要审理冤案错案,难道会危害我吗?”张禹于是就挥动船桨,成功过了江。

徐县北部边界有个蒲阳坡,附近有许多良田,可是都淤塞荒废,没有人修整。张禹带领百姓修建水闸,疏通沟渠,引水灌溉,于是开垦出几百顷常年耕种的良田。劝勉率领官吏和百姓,供给他们种子,并亲自参加劳动,于是田地大丰收。邻近郡县贫穷的人,投靠张禹的有一千多户。屋子一栋接一栋,蒲阳坡的下面成了一个城镇。后来一年多,开垦的田地达一千多顷,老百姓解决了温饱,能自给自足。功曹戴闰,是前太尉的属官,权势可使郡内震动。犯有的罪过,张禹命令他主动到徐县的狱中去,然后依法治他的罪。自长史以下的官吏,没有不感到震惊收敛的。

后来张禹历行郡邑,决囚察枉,民皆悦服。嗣转兖州刺史,亦有政声。入为大司农,吏曹整肃,及擢拜太尉,正色立朝,为朝廷所倚重。

徐防,沛国铚(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人,亦有令名,祖父宣,为讲学大夫,以《易》教授王莽。父宪,亦传宣业。祖宣父宪,皆通经术,至徐防世承家训,举孝廉,乃入为郎。

《后汉书》徐防“体貌矜严”,也就是我们今所的有气质。热心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的汉明帝刘庄看见他气质非凡,十分欣赏,升他为尚书郎,掌管机要。《后汉书》卷四十四《徐防传》中有这样的记载:防体貌矜严,占对可观,显宗异之。

徐防这个人做事心谨慎,侍奉皇帝毕恭毕敬。汉和帝永元初,徐防迁任司隶校尉。司隶校尉负责监察在京百官的各种不法行为。皇帝召集朝会的时候,司隶校尉与御史中丞、尚书令三人有单独的席位,称“三独坐”。

后来,徐防出任魏郡太守。按照东汉制度,皇子封王,以郡为国。每国置傅、相各一人。傅主要负责王府事务;相就是郡太守,主要负责各类政务。

永元十年,徐防先后迁任少府、大司农,掌管钱谷之事。

永元十四年,汉和帝因为张酺的推荐引召徐防拜为司空。

东汉的中央政府组成沿用西汉制度,以三公领九卿为基本架构。三公分别为太尉、司徒、司空。东汉任命三公多以知名经师为之,以宣扬经术治国的理念。三公掌谋议国之大政。东汉唯以太傅为上公,三公的地位仅次于上公。司空领宗正、少府、司农三卿,主要负责水利工程、城防建筑、宫室营建等事务。司空与太尉、司徒共同讨论皇帝交议的国政,定议后会衔上奏。

刚好这个时候,司空韩棱逝世,太常巢堪代任,未能称职,于是汉和帝进升徐防为司空。

徐防留意经学,分析章句,经训乃明。就是司徒鲁恭,亦以通经致用。鲁恭的弟弟鲁丕更是好学不倦,兼通五经。

汉章帝初年时,诏举贤良方正,应举对策,约有百余人,独不同时应举,得列高第,除为议郎,迁新野令,视事期年,政绩课最。擢拜青州刺史,后复调为赵相。门生慕名就学,追随辄百余人,关东人互相传语云:“五经复兴鲁叔陵。”叔陵即是鲁丕的表字。

东汉自光武修文,历三传而并尚经学,故士人多以此见誉,亦以此致荣。旋复调任东郡陈留诸太守,坐事免官,侍中贾逵,独奏称不道艺深明,宜加任用,不应废弃,和帝乃再征为中散大夫。

永元十三年,汉和帝亲幸东观,取阅藏书,召见侍中贾逵,尚书令黄香等,讲解经义,丕亦在粒

贾逵为贾谊九世孙,累代明经,至贾逵复专精古学,尝作《左氏传国语解诂》五十一篇,献入阙廷,留藏秘馆,入拜为郎;又奉诏撰《尚书古文同异》,及《齐鲁韩诗与毛氏异同》,前汉时,辕固为齐诗,申公为鲁诗,韩婴为韩诗,毛苌为毛诗。并作《周官解诂》,凡十数卷,皆为诸儒所未及道,因此名重儒林。

汉和帝迁贾逵为左中郎将,改官侍中,领骑都尉,内参帷幄,兼职秘书,甚见信用,盈廷俱推为经师。贾逵以经学成名,故特从详叙。

黄香为江夏人,九岁失母,号泣悲哀,几致灭性,乡人称为至孝。年十二,为太守刘护所召,使居幕下,署名门下孝子,黄香得博览经典,殚精道术,京师称为下无双,江夏黄童。嗣入为尚书郎,超迁至尚书令。试想!这贾侍症黄尚书两人,一个是累代家传,一个是少年博学,平时讲贯有素,一经问答,统是口若悬河,不假思索。

偏鲁叔陵与他辩难,却是独出己见,持论明通,转而使贾、黄两位宿儒无词可驳,也不免应对支吾。汉和帝顾视鲁丕,不禁称善,特赐冠帻履袜,并衣一袭。

此时却难为贾黄。鲁丕谢赐而退,越日复上疏道:

臣以愚顽显备大位,犬马气衰,煨得进见,论难于前,无所甄明,衣服之赐,诚为优过。臣闻经者传先师之言,非从己出,不得相让;相让则道不明,若规矩准绳之不可枉也。难者必明其据,者务立其义;浮华无用之言,不陈于前,故情思不劳,而道术愈章。法异者各令自师法,博观其义,览诗人之旨意,察《雅颂》之终始,明舜禹皋陶之相戒,显周公箕子之所陈,观乎人文,化成下。陛下既广纳謇謇以开四聪,无令刍荛以言得罪,既显岩穴以求仁贤,无使幽远独有遗失,则言路通而人才进,人才进而经明,下可不劳而理矣!

为此一疏,汉和帝乃下诏求贤,令有司选举明经洁行,使侍经筵,且敕边郡各举孝廉。敕书有云:

幽并凉州户口率少,边役众剧,束修良吏,进仕路狭。

朕惟抚接夷狄,以人为本,其令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

阅此,应疑汉和帝既令边郡各举孝廉,何故限人限岁,严格如此?哪知孝不易得,廉亦难能,且边郡人民,华夷杂处,性质多半愚蒙,尚未开明文化,能有几个孝子,几个廉士呢?这且无容细叙。

且凉州西偏,屡有寇患,叛羌迷唐,自被刘散赵世等打击而走,奔往塞外,汉兵引归。

廷议且谓刘散赵世畏懦,不敢穷追,应该坐罪,乃逮入诏狱,并令免职。此议亦太过苛薄。谒者王信,代为领导刘尚军营,屯驻枹罕;谒者耿谭,代领赵世军营,屯驻白石。

耿谭复悬赏购募,招诱羌人,羌众又陆续来归。下无难事,总教现银子。迷唐见部众离散,复起惊慌,因此遣人乞降。耿谭令迷唐自至,方可允许。

迷唐不得已来到汉营,耿谭与王信会同接受投降,且派遣迷唐诣阙投诚;余众不满二千,统皆饥饿体乏,暂入居金城,拨给衣食。

到了迷唐入京,朝谒已毕,汉和帝令他还居榆谷,不得再叛。

迷唐未便多言,拜辞西校奈何复纵之使去?到了塞下,却不肯再回故地,他想榆谷附近,汉人已造河桥,往来甚便,如何保守得住?因此致书护羌校尉吴祉,托言种人饥饿,不肯远归。

吴祉得书,还道他是真言,多赐金帛,令得籴谷购畜,便即出塞。不料迷唐立刻心变,到了金城挈领部众,顺便钞掠湟中诸胡,满载而去。

王信、耿谭、吴祉,统皆坐罪,又致夺职还乡,改用酒泉太守周鲔为护羌校尉。

永元十三年秋季,迷唐复至赐支河曲,率众犯塞。周鲔与金城太守侯霸,调集诸郡兵士,湟中月氏胡,合三万人出塞,行至允川,未见羌踪。

鲔安营驻扎,使侯霸前往探哨。侯霸骁勇敢战,在途巡逻,忽然与迷唐相遇,毫不畏缩,即向前突阵,锐不可当,羌众慌忙退走,已晦气了四百多人,做了枉死的无头鬼。

侯霸复驱兵追剿,急得羌众走投无路,多半匍伏乞降,共计有六千余口。迷唐只带了数百残骑,奔往赐支河北,伏匿岩谷间。及侯霸飞章告捷,汉朝廷因周鲔逗留,未曾与战,饬令还都论罪;擢升侯霸为护羌校尉。置校尉如奕棋,也属不宜。既而安定郡兵攻灭烧何羌,由郡守发兵剿灭,没入妇女,尽为奴婢。于是西海(青海湖)与大榆谷之地不再有羌寇。

曹凤上书献议道:

西戎为害,前世所患,臣不能纪古,且以近事言之:自建武以来,其犯法者常从烧当种起事。所以然者,以其居大榆谷,土地肥美,又近塞内,诸种易以为非,难以攻伐,南得杂种以广其众,北阻大河,因以为固,又有西海鱼盐之利,缘山滨水,以广田畜,故能强大。常雄诸种,恃其权勇,招诱羌胡;今者衰困,党援坏沮,亲属离叛,余兵不过数百人,窜走穷荒。臣愚以为宜及此时,建复西海郡县,规固二榆,广设屯田,隔塞羌胡交通之路,遏绝狂狡窥伺之谋;又殖谷富边,省委输之役,国家可无西顾之忧矣!

汉和帝刘肇览书,发交公卿会议,俱云可校乃复修缮故西海郡,派金城郡西部都尉驻守西海郡,同时拜曹凤为新一任金城郡西部都尉,驻兵于龙耆城,于是东汉在青海湖一带广增屯田,沿河驻扎的兵营共三十四部。

功将垂成,后因汉安帝永初元年,诸羌复叛,竟至中辍。惟迷唐孤弱失援,终至病死。有一子款塞来降,户口不满数千,西陲暂得少安。至若西北一带,自从班超抚定西域,各国归命,变乱不生。

惟班超由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奉命西行,直至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尚未得归,先后约三十载,班超年将七十,思归故里。

刚好这个时候,班超掾史甘英,奉班超令欲赴大秦,即罗马国。行至条支,即阿剌。西临大海,为安息人所劝阻,中道折回;安息国献入狮子,及条支大鸟,班超因而派遣儿子班勇偕同外使,共诣洛阳,特拜疏乞归道:臣闻太公封齐,五世葬周;狐死首丘,代马依风。《韩诗外传》云:“代马依北风,飞鸟扬故巢。”夫周齐同在中土,千里之间,犹且如此,况远处绝域如臣,能无依风首丘之思哉?蛮夷之俗,畏壮侮老,臣超犬马齿歼,常恐年衰,奄忽僵仆,孤魂弃捐。昔苏武留匈奴中,尚十九年,今臣幸得奉节,带金银,护西域,如自以寿终屯部,诚无所恨;然恐后世或因臣沦没西域,举以为戒。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老病衰困,冒死瞽言。谨遣子勇随献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勇目见中土,亦所慰心。望阙哀鸣,伏冀垂鉴。

这篇疏文呈入,汉和帝因班超居西域,得外人心,急切无人可代,只得暂从搁置,俟后再图。

转眼间又是二年,班超久待朝命,杳无消息。但听闻妹妹班昭入宫续写史书,为后宫之师,因此特寄与一书,浼令设法求归。班昭本就善写文章,援笔立就奏章,伏阙上陈。略云:

妾同产兄西域都护定远侯超,幸得以微功特蒙重赏,爵列通侯,位二千石,恩殊绝,诚非臣所当被蒙。超之始出,志捐躯命,冀立微功,以自陈效。会陈睦之变,道路隔绝,超以一身奔走绝域,晓譬诸国。因其兵众,每有攻战,辄为先登,身被创痍,不避死亡,赖蒙陛下神灵,尚得延命沙漠。至今积三十年,骨肉生离,不复相识,所与相随时人士,皆已物故。超年最长,今且七十,衰老被病,头发无黑,两手不仁,耳目不聪明,扶杖乃能行,虽欲竭尽其力,以报塞恩,迫于岁暮,犬马齿索。蛮夷之性,悖逆侮老,而超旦暮入地,久不见代,恐开奸宄之源,生逆乱之心。而卿大夫咸顾目前,莫肯远虑,如有猝变,超之气力,不能从心,便为上损国家累世之功,下弃忠臣竭力之效,诚可痛也!故超万里归诚,自陈苦急,延颈遥望,三年于今,未蒙省录。妾窃闻古者十五受兵,六十还之,亦有休息,不任职也。缘陛下以至孝理下,得万国之欢心,不遗国之臣,况超得备侯伯之位?故敢触死为超求哀,匄超余年,一得生还,复见阙庭,使国家永无劳远之虑,西域无仓猝之忧,超得长蒙文王葬骨之恩,子方哀老之惠。子方姓田,为战国时魏文侯师,文侯弃老马,子方为弃马非仁,收而养之。诗云:“民亦劳止,汔可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超有书与妾生诀,恐不复相见。妾诚伤超以壮年竭忠孝于沙漠,疲老则便捐死于旷野,诚可哀怜。如不蒙救护,之后有一旦之变,如国家何?妾冀幸超家蒙赵母卫姬先请之贷,赵母谓赵括母,惧括败,先请得不坐罪。卫姬系齐桓公姬,桓公与管仲谋伐卫,桓公入,姬先请卫罪。并见《列女传》。愚戆不知大义,触犯忌讳。无任翘切待命之至。

汉和帝见了此奏,不禁感动,乃召班超还朝,命中郎将任尚接替班超,继任西域都护之职。代为都护。班超欣然奉命,与任尚交代。

任尚问班超道:“君侯您在外国三十多年,而由我接替您的职务,责任重大,但我的见识短浅,希望您能予以指教!”

班超喟然道:“我年纪已老,智力衰退,而您多次担任高官,难道我班超能比得上吗!一定要我提建议,我就想贡献一点愚见。塞外的官吏士兵,本来就不是孝子顺孙,都是因为犯有罪过,而被迁徙塞外,守边屯戌。而西域各国,心如鸟兽,难以扶植,却容易叛离。如今您性情严厉急切,但清水无大鱼,明察之政不得人心,应当采取无所拘束、简单易行的政策,宽恕他们的过,只总揽大纲而已。”

任尚虽然谢教,心下却未以为然,待班超走后,任尚私下对自己的亲信:“我以为班君会有奇策,而他今所的这番话,不过平平罢了。”

平淡中却寓至理,奈何如此轻视?任尚遂把班超之言置诸脑后,不复记忆。

此时有一修仙者钟离权正在遨游人间各个国家,经过班超上空,以顺风耳神通听得任尚对班超自以为是的看法,不由地感到鄙夷,自言自语道:“这个任尚真是自以为是,狗眼看韧,将来征羌无功,滥杀无辜,被朝廷用囚车征召到京师,在闹市斩首,尸体暴露街头,财产都被没收。也是这个任尚的因果报应。”

这个钟离权,是何人物。乃是八仙之一,又叫汉钟离。作者在前文第358章到362章都了汉钟离的出处经历故事。

在这里再简单介绍明,让读者加深印象。

《列仙全传》则,钟离权乃是东汉时期的人,一出生的时候就像三岁的孩一样大了,生得顶圆额广,耳厚眉长,目深鼻耸,口方颊大,唇脸如丹,一看就是福相。

据这位将门虎子自幼就能掂量出一件东西的轻重,好像手里有一个“权”(古代的秤砣),他的父亲便给他取名叫钟离权。

长大以后身长八尺,俊目美髯,进入仕途没多久就当了谏议大夫。后来吐蕃(应该是羌人)造反,他的哥哥(又是叔叔)钟离简举荐他当大将,当今子见他相貌不凡,奇才神勇,便让他挂帅西征。不料被权臣所忌,“发羸卒二万”随他西征。结果钟离权的部队刚到前线,就被羌人趁夜劫营,败得一塌糊涂,钟离权落荒而逃,在深山密林中迷失晾路。后来遇到了东华帝君王玄甫,点化他修校他明白自己前世是太上老君的看炉童子,因为不心让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逃下凡,被贬下凡的。从此钟离权就修校因为打了败仗,已无法向朝廷交待,于是钟离权偷偷回家,让家人搬家,而钟离简也和他一起去修道,后来在华山修行法术,用铁石炼成黄金帮助当地的穷苦老百姓,救了很多人。随后东游泰山,遇到华阳茅真人把太乙刀圭、火符之诀传授给他,修成后号“正阳真人”。又入崆峒山谒见太上老君,老君赐号“云房”。

汉钟离救苦救难,曾经飞剑杀死吃饶老虎。后来经太上老君的推荐,玉皇大帝封他为“太极左宫真人”,钟离权从此正式名列仙班。

话回正题,班超回到洛阳,诣阙进谒,汉和帝慰劳数语,令为射声校尉。班超素患胸疾,至是日益加剧,入朝不过月余,便致病重告终,享年七十一岁。汉和帝遣使吊祭,赗遗颇厚,令长子班雄袭爵。有诗咏道:

久羁外域望生还,奉诏登途入玉关;

老病已成身遽逝,此生终莫享余闲!

班超在西域三十一年,在内平定诸国内乱,对外抵御强敌,人心向附,威信很高。他在西域进行军事活动,主要依靠当地兵力。为政宽简,吏士团结,人心向附,正确地执行了汉王朝“断匈奴右臂”的政策,不仅维护了东汉边疆地区的安全,而且加强了与西域各属国的联系,为西域的回归做出了卓越贡献。自汉置西域都护以来,以班超功绩最为卓着。

班超如此大功,生虽封侯,死不予谥;那宦官郑众,居然得加封为鄛乡侯,真是有汉以来,闻所未闻了!

欲知后事,试看下回续叙。

喜欢济公传奇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济公传奇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人在美漫,我是女英雄们的白月光 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 末世国家:面前是末世,背后是我 恋爱有风险,分手需谨慎 海贼坐忘道,九真一假他们真信了 巫师追逐着真理 大梁贵婿 来自阴间的鬼夫 刀镇寰宇 特种高手在都市 玉佩食缘:陈圆梦的烹饪霸业 噬源 道长好凶猛 极道武学修改器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极品戒指 庶女攻略:重生为后 绝色美女的贴身兵王 我在异界种田封神 全职法师之暴力火法
经典收藏 综影视:尊重他人命运 摄政王竟是我的男宠 惊!村里的福运娇娘被当朝首辅拐跑了 快穿:漫漫人生路 木叶:海贼归来的鸣人 校花她打游戏超强 快穿:宿主手持空间一心囤货 穿越成NPC开局设计勇者 快穿拯救女主后,恶毒女配崩人设 红楼之黛玉今天也在怼人 重回九零,我只想赚钱 成年男团混进来一个小学生?! 寻回的璀璨人生 我化身天幕剧透历史 舔狗十年,我抽身而退她却疯了 大佬今天也在给真千金递刀 开局捡个女宗主 七零,军王彻底被医学博士拿捏了 零点四秒 剑道至尊,我出剑即无敌
最近更新 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 谁进了异世不蹦跶 修仙之青墨珠 爱去跳舞的生活 异界星途 CV大大要成仙 综穿之初昕 八零老太有空间,夺回气运成团宠 异域纵横盲人按摩师成妖帝 婚后动心陆太太很美 法之修罗铠甲,开局无敌 四合院一大宝儿 关于我在异世界当女仆的日子 三界争斗之地府讨公道 双世浮生录 契约到期,她消失了 综穿,我成了万人迷 流放怀孕父不详,边关深山盖大房 脱单进行曲 我来,爱你
济公传奇 王钟亭 - 济公传奇txt下载 - 济公传奇最新章节 - 济公传奇全文阅读 - 好看的N次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