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的广府文化特色街开业庆典备受瞩目。广州市民早已从各大报刊的预热宣传中知晓这条特色街的诸多独特之处,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只为一睹这新鲜事物的风采。更有当红明星现场演唱并抛赠唱片,加之购买歌星专辑可享受开业八折优惠及歌手真人签名,吸引了无数市民热情参与。
省电视台的摄像机位早早架设在骑楼飞檐下,黑色三脚架与雕花栏杆相映成趣,工作人员调试设备的声响混着街边肠粉摊的蒸汽,将开业庆典的热闹氛围越烘越浓,因为是现场录像开业庆典活动,省电视台记者肯定要捕捉市民的每一个细节。
\"阿叔,您这么早就来排队,最期待特色街哪处啊?\"年轻记者举着话筒凑近鬓角斑白的老者,摄像机镜头立刻对准那张布满笑意的脸。老人晃了晃手中印着歌星海报的宣传单:\"看报纸这里有老茶楼的虾饺王,还有唱粤语金曲的明星!我带着老伴从越秀赶来,就盼着找回年轻时逛十三行的热闹劲儿!\"
正午时分,街道已被挤得水泄不通。寒风中,记者转身拦住两位裹着厚实棉大衣的姑娘,她们脖颈间的毛线围巾随着动作轻晃,手里紧紧攥着刚买到的八折专辑,兴奋得直跺脚:\"本来冲着路远的签名来的,结果发现每个摊位都有惊喜!那个手绘广彩的老师傅,当场给我画了个西关姐的瓷碟,描着金线的裙摆可好看了!\"其中一位姑娘着,还心翼翼掀起大衣下摆,从内袋摸出裹着棉布的瓷碟,在镜头前轻轻转动,釉面的金彩在阳光下流转,映得两人冻红的脸颊愈发鲜亮。
这是1979年12月29日正午,寒风裹着珠江水汽掠过广府文化特色街,却吹不散石板路上翻涌的人潮。省电视台的摄像师们裹着军绿色棉大衣,蹲在骑楼阴影下调试笨重的胶片摄像机,金属机身结着薄霜。记者踩着结霜的青石板挤过人群,在飘着姜撞奶甜香的摊位旁,拦住一位正往镜头哈气取暖的摄像师傅。
“台里特意派我们从越秀赶来,”师傅搓着冻红的手,睫毛凝着细冰晶,“你看这街——”他指向街心,戴雷锋帽的青年踮脚张望,穿大襟棉袄的阿婆怀里紧紧抱着铝饭盒,“国营单位的干部、下乡返城的知青,再加上这些唱歌的明星,广州多少年没这么热闹过了!”
突然,戏台传来二胡调音的呜咽。人群瞬间沸腾,戴毛线手套的工人扒开人墙,穿碎花棉袄的姑娘攥着报纸往前挤,报上“粤语金曲汇演”的铅字被折出深痕。摄像师立刻扛起机器冲进人潮,帆布包上“为人民服务”的字样在风中翻飞。记者跑着跟上,只见镜头里,几位戴着红袖章的老知青踮着脚扒住骑楼栏杆,褪色军大衣还沾着下乡时的泥渍,布满冻疮的手却紧紧攥着泛黄的歌谱——那上面手抄的《涯歌女》曲谱,边角早已被摩挲得发毛。
正午的阳光穿透云层,在摄像机金属外壳折射出冷冽的光。红色录制灯在涌动的人潮中明明灭灭,将蒸笼腾起的白雾、戏台上调试的三弦琴,连同人们眼中跃动的期待,尽数收录进这个属于广州的冬日狂欢。
喜欢穿越到1976年成痞儒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穿越到1976年成痞儒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