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的夜风裹挟着咸湿水汽掠过耳畔,凌晨的自行车铃在解放路的霓虹灯下清脆作响。卓群靓妈环抱着儿子后背,看着街边橱窗倒影里少年挺直的脊梁——那个初到广州时背着画饥裤脚沾着石坎泥土的男孩,此刻正载着她驶向灯火通明的字码头。
轮渡破浪而行,江面上倒映的海珠桥霓虹随波摇晃。靓妈望着凌晨倚在船舷的侧影,他工装裤口袋里还插着半截未完成的设计草图,发梢被夜风吹得凌乱。大半年前,这个少年还蜷在省图书出版社的仓库里画连环画,如今他的名字已随着广府特色街的灯笼,点亮了半座老城。
\"还记得你在雷锋亭摆画摊的样子。\"靓妈轻声开口,指腹摩挲着儿子外套上磨旧的补丁。凌晨转头笑了,露出虎牙:\"那会儿修自行车攒的钱,刚好够买第一台二手录音机。\"他抬手比划着,眼中闪烁着星光,\"再后来给乐队写歌、改造录音棚,其实也没什么秘诀,就是想到了就去做。\"
船靠中大码头,靓妈望着儿子推着自行车跃下甲板的身影,忽然想起他修旧电器时沾满机油的手,写歌时咬到开裂的铅笔头,还有搭建特色街那些彻夜未熄的灯光。原来那些看似突然的成就,都是少年一步一个脚印,把不可能踩成了现实。
寒意漫过指尖时,她不自觉拉紧羊绒围巾。这些年经历的悲怆突然翻涌——两任丈夫离世的深夜,独自抚养女儿的艰难,那些无人诉的眼泪仿佛还凝结在记忆深处。可当凌晨带着他们离开石坎,当艺术苑的雕花木门在中山大学南门缓缓推开,当自己站在展厅中央为画作布展,那些阴霾终于被照进生命的光一点点驱散。
\"靓妈,上车。\"凌晨的声音裹着夜风传来。靓妈坐上后座,环住少年温热的腰腹,突然想起他坚持把艺术苑钥匙塞进自己掌心的模样,想起他鼓励自己与蔡盛慧往来时认真的眼神。这个不是亲生却胜似亲生的孩子,不仅给了她新的事业,更教会她如何在命阅褶皱里重新舒展。
远处,广府特色街的霓虹在江雾中晕染成斑斓的虹。靓妈将脸颊轻轻贴在少年背上,听着自行车链条转动的声响,忽然觉得命运或许从不是一味苛责。那些失去的遗憾,终以另一种圆满悄然降临——有这样的孩子相伴,往后的路哪怕仍有风雨,心里也永远装着不落的暖阳。
珠江畔的夜风裹挟着寒潮掠过,凌晨弓着背踩着脚踏板,车轮碾过石板路的震动顺着车架传来。身后靓妈环抱着他的手臂又紧了些,体温透过磨旧的工装外套渗进来,让这个寒夜都变得柔软起来。
拐过中大南广场时,他瞥见江面上倒映的霓虹碎成点点金箔,忽然想起上次在艺术苑撞见蔡盛慧的场景——那个总板着脸的省工会副主席,望着靓妈时眼底却漫着化不开的温柔,连话的声调都不自觉放软。听那人坚守初恋几十年未曾婚娶,如今目光追着靓妈在展厅走动的模样,倒真应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链条在冷风中发出细微的吱呀声,凌晨捏闸避开巷口的积水。记忆里靓妈独自整理画作时落寞的侧影,与蔡盛慧捧着茶花来探班时局促的笑容交替浮现。如果能撮合他们成婚...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他就忍不住加快僚车的速度。寒风灌进领口,却吹不散嘴角的笑意——要是能让靓妈往后的日子,既有艺术苑的墨香,又有人疼有人念,才算真正不负她这些年的操劳。
喜欢穿越到1976年成痞儒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穿越到1976年成痞儒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