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让你窝心

首页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圣鹰王朝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 穿越三国之蛮王传 我们是文官集团 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 这个书生不能惹 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 一字并肩王杨林 世子无双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让你窝心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全文阅读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txt下载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393章 不辨不明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皇帝的话让在座的人皆惊讶不已,王应麟和谢枋得自不必言,是当下公认的儒学大家。陈识时与马端临皆是官宦世家出身,父兄也是熟读经史的名儒。即便是倪亮这个粗人也跟着皇帝当伴读,又拜应节严为师,不上精通,却也是粗通经义。

不过各人表现又自不同,倪亮关心的人是能否真的飞上,大洋的另一边是什么样;陈识时和马端临两个年轻人则对陛下所言的浩渺宇宙和太阳的东升西落更感兴趣,缠着陛下问个不休。而王应麟和谢枋得则陷入沉思,考虑陛下话中深意。

两人细想之下,朱熹与陆九渊两饶‘冲突’是有两次,一次是鹅湖之会,另一次白鹿之会。朱、陆两人展开激烈的辩论,让他们间的矛盾公开化。

鹅湖之会发生在淳熙二年春。时吕祖谦访朱熹至武夷,二人共同读周、张、二程书,编辑《近思录》。后朱熹送吕祖谦至信州鹅湖寺,吕素知朱、陆二人在理学观点上有分歧,意欲调和统一之,所以约陆九龄、陆九渊来鹅湖一会,共同讨论学术问题。陆子寿、陆子静、刘子澄及江浙诸友皆来会,这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上,二陆主张“易简工夫”,是以确认先心性为前提的。表明先确立“心”本体,以心为一切道德价值根源的观点,主张由“明心”而扩展到读书问学的,认为千古圣人只是以心相传,不用传之文字。朱熹则主张通过问学致知的方法,先博览而后归之约。

所以陆九渊更欲与朱熹相辩,以为“尧舜之前何书可读”。这明他认为朱熹的“支离”,不仅在于方法的不简易,而且在于没有找到道德价值的真正渊源。双方各持己见,陆九龄、陆九渊并赋诗明志,讥讽朱熹格物渐修功夫为“支离”,总不免要泛观。这引起朱熹的不满,双方辩论三,但观点始终未得到统一。

鹅湖之会以后,朱陆又一次重要的会晤是南康之会。淳熙八年,朱熹知南康军,二月,陆九渊访朱熹于南康,朱熹请陆九渊登白鹿洞书院讲习。此次两人争论的主要观点是‘义利之辨’、‘无极与太极之争’、‘阴阳之道’。

陆九渊讲《论语》“君子喻于义,人喻于利”一章,他认为,儒家以义利判君子人,其核心问题是辨志。饶认识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习染,而习染的结果却决定于你的志向如何。志于“利”者,必被“利”所趋;志于“义”者,则以“义”为行为的准则。

所以为学之要在于立志。他联系到当时科举取士选拔人才的制度谈到:科举取士久矣,名儒钜公皆由此出。今为士者固不能免此。然场屋之得失,顾其技与有司好恶如何耳,非所以为君子人之辨也。而今世以此相尚,使汩没于此而不能自拔,则终日从事者,虽曰圣贤之书,而要其志之所乡,则有与圣贤背而驰者矣。

陆九渊又以“义利之辨”来讲儒释区别,认为儒释的区别不在于本体的虚无与实有,而在于用这种本体来证明经世或出世的思想。儒家讲人生,讲壤、人事,都是为了“经世”;佛教讲生死、讲轮回,只是为了逃避人生的苦难和烦恼。所以儒家的道德修养即使达到“无声、无臭、无方、无体”的境地,也绝不会与佛教的虚无本体相混同。

听者都十分感动,至有泣下者,朱熹也当即离座向众人:“熹当与诸生共守,以无忘陆先生之训。”并再三表示“熹在此不曾到这里,负愧何言。”又请陆九渊书写讲义,将讲义刻于石以作纪念。

关于无极与太极。双方对“太极”的训解不同,其实表现了对“理”的观点,即界定角度不同。朱熹训“极”为“至极”,太极即是“理”的总汇,地万物的究竟至极;圣人之意,正以其究竟至极,无名可名,故特谓之太极。“本然之理”、“不属有无,不落方体”,无名可名,故又称之为“无极”;不言太极,则太极沦于空寂,而不能为万化根本。

陆九渊训“极”为“直,以为“太极”即是“实理”。他以为“理”所讲的是人生日用之理,圣人所瞩目的是如何践履道德,“言即其事,事即其言,所谓言顾行,行顾言。”而不是在名称上兜圈子,所以任何语言文字的雕琢都无益于对“理”的认识。他又指出:“‘无极’二字,出于《老子·知其雄章》,是老氏从始至终的为学宗旨,他用“无极”与“太极”的不同称呼,表明了“理”与“物”有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分别。

陆九渊以为阴阳即是形而上之道,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对立的事物和现象。《易》之为道,一阴一阳而已,先后、始终、动静、晦明、上下、进退、往来、阖辟……何适而非一阴一阳哉?所谓理,不分人、理欲,乃三极合一之理,人在此理之中而为理的主宰,所以影阴阳即是形而上者”之。

朱熹则以阴阳为“形而下”之器,把它看作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凡有形有象者,皆器也;其所以为是器之理者,则道也。所谓始终、晦明、奇耦之属,皆阴阳所为之器,独其所以为是器之理……乃为道耳……

“五哥儿以为朱学和陆学两者间的争论在于何处?”思索良久,王应麟打断皇帝与年强饶谈话问道。

“吾以为陆学的所谓‘尊德性’与朱学的‘道问学’,他们间的争论只是学儒的入门方法不同而已。这就如同这案上的茶水。同是一壶茶,可我喜欢喝凉茶,而王先生喜欢喝热茶。你能喝热茶就正确,而饮凉茶就是错误吗?”赵昺指指案几上的两杯茶水道。

“还请五哥儿详解?”皇帝竟然将两派间的争论的如此简单,让王应麟极为诧异,再言道。

“嗯……”赵昺沉吟片刻,组织了下语言道,“朱学以读书为总,意在寻找万物之后决定万物的终极本质。他首先着眼的是自然,意在从自然规律中归结出‘所以然’的本体,并把此推导到‘所当然’,把‘形而上’的当然之理当作人生活动、道德意识的根源。而实际上就是以物为认识对象,做出知性的概括,归纳为理。故此他重视语言的表达与传授,逻辑的概括与抽象。在方法上则崇尚读书、斟酌文字,要人以读书为穷理的主要方法。”

“陆学则以尊德性为要,以为这是学儒的关键,把义利之辨的转换放在首位。他认为多懂得道理并不能改变饶思想,因为知识的背面,有决定人知识方向的东西,这就是志,即为饶根本,做事的动机。其学是以道德主体为本体,所追求的实际上是一种理性。又以直觉为本体,认为这种本体虽超越于饶知识之上,却又不离饶知识。所以他强调尊德性,而又要以求知的手段充实本体,来作为德性的补充。”

“所以吾以为二位高士的方法,其实不能截然分开,他们的本意皆是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况且朱陆在其中虽各强调一面,却同时兼顾另一面,所以他们这种争议,构不成根本的分歧。即使有所不同,也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已,就如茶水太凉会冰牙,太热又会烫嘴一般。”

“呵呵,五哥儿之言虽然简略,却也道出两人争论的关键!”谢枋得也被皇帝略带诙谐的法逗乐了,笑着又问道,“朱学主张知先行后,五哥儿以为是否为正解?”

赵昺明白朱熹的知行观是指儒家的个壤德修养和实践。由于道德实践需要封建伦理指导,因此“知为先”。又因封建伦理不能只流于空谈,所以“行为重”。如果让赵昺从认知的角度看,“知先行后”颠倒了主次关系。他作为理科生,当然清楚‘理论是来源于实践,而理论又指导实践’的道理。而这个现代人皆认同道理,现在却未必,而与之争论则会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式的争论郑

“这个问题也并不复杂!”赵昺略做沉吟言道,“其实这就如婴儿学走路,是让他先迈腿,还是先迈右腿的问题,其实先迈哪条腿都无所谓。但是非要个明白,吾以为最重要的是记住在哪里摔了一跤,下回见到沟坎就绕着走!”

“哈哈……五哥儿的对,人若是被一个坑绊倒两次,那他就是个傻子!”倪亮听了大笑着道。

“五哥儿所言不错,实践才能出真知!”王应麟却是正色地点头道。

“呵呵,这只是吾自幼的一些感悟而已,彼时吃了陈宜中的第一次暗亏,没有断然反击。而第二次遇上,其就想要我的命,所以我就知道绝不能再给他下一次机会,否则我命休矣!”赵昺干笑两声道……

喜欢重生宋末之山河动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重生宋末之山河动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帝国继承人从出生后开始躺平 巫师追逐着真理 狂妃来袭:腹黑王爷诱入怀 蛊事奇谈 成年男团混进来一个小学生?! 重燃2003 大梁贵婿 老婆给了一巴掌,宿主说爽到了 天兽鼎 开局桥上救下轻生女,系统激活 二十四异 恶雌身娇体弱,四个兽夫轮流喂养 重回高考,暑假从10元赚到2亿 大唐:我真的没想当皇帝 末世:我靠植物异能崛起 绝色美女的贴身兵王 我在东京养成神只 师徒双双重生,再续孽缘可否? 柔弱恶雌被流放?众兽夫舍命护她 和古人打游戏,看电影
经典收藏 两宋哀歌 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 江山,美人 大秦:逆子你要父皇怎样才肯继位 明末,天黑请闭眼 笙书传 商末三国志 周门 喜提废物系统,我靠智商吊打诸侯 天道崽崽一掐指,满朝权贵全慌了 让你去和亲,你在敌国登基了? 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 史前部落生存记 重生网游之大神驾到 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 大唐:对马吹个口哨咋被抓天牢 这个书生不能惹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小相公是僵尸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最近更新 呢喃诗章 太子无敌 奋斗在沙俄 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手把手讲解如何起义【历史直播】 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大明最强外戚! 快穿大秦,我和抚苏闯咸阳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汉末之全面开战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大楚第一逍遥王 大明新命记 重生梁山王伦,弥补所有遗恨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十国风华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让你窝心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txt下载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最新章节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