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

河边草

首页 >> 北雄 >> 北雄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 重生之刘禅:二凤是我儿砸 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 我在秦时开辟玄幻武道 挥鞭断流百越王 和古人打游戏,看电影 人在洪武,每天一个现代盲盒 大明:躺赢公主,皇后求我做驸马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北雄 河边草 - 北雄全文阅读 - 北雄txt下载 - 北雄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785章 大势(十二)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汉王的旗号并没有那么吸引人,无论是李破的出身,还是关西人对他的观感,都无法让他像李渊一样受人欢迎。

也就是隋末战乱持续的久了,可谓民心思安,所以对王者的要求也就变得了,不然的话,一个勉强能进入关西世族门墙的人,在人们眼中差的可就远了。

好在李破这些年努力补足了不少的短板,他娶的是关西世阀女儿,汉王在名义上也是萧皇后封的,是前隋正统,也还打着日月星辰旗。

别看人们对杨广恨的咬牙切齿,可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乱,人们对前隋的旗帜依旧很有亲切感,就像宇文士及所言,现在还能打着前隋旗号的人,也就汉王一家,可不光他父亲如何如何,很多人对此都有所感触呢。

再加上晋军兵精粮足,对关西人形成了压倒性的武力威慑,于是关西人便表现出了羞羞答答,欲拒还迎的姿态,打算观望一下形势再。

尤其是秦王府众人,上一刻还都自诩国之栋梁,智谋之士,与太子一党斗的热火朝,好像下已在他们掌握之中一般。

可下一刻呢,都没怎么挣扎就都沦为了阶下之囚,各个如在梦中,这要是不矜持一下,可太不过去了。

于是也就弄的李破意兴阑珊,暗道这些人不识时务,若是此时助我成事,哪怕你把城门给我弄出一条缝来,也算你大功一件不是?

如今却扭扭捏捏的像个娘儿,既怕老子要了你的命? 又不想给老子出力,都想什么好事呢这是?

哼哼,等老子进了长安城? 再拿尔等做法……

其实吧? 也是他这些年收拾的河南人太多? 河南被王世充,李密两个祸害的太过厉害,令河南风气大坏? 侥幸存活下来的家伙不管良莠? 全都成了墙头草。

这不免也影响到了李破,让他自我感觉良好了起来,可到了关西蓉界? 威望不足这一点就变得极为明显了? 让他多少有些不适。

而他跟南人还没什么交往? 一旦遇见了? 估计又要遭他吐糟一番。

…………………………………………

随着时间的推移? 长安城中的气氛越来越是紧张。

城中唐军各部并未因晋军不曾攻城而有所减轻? 反而压力持续激增。

为了防止有人作乱,城中已施行了各种禁令,闲杂热无故不得上街行走,不得携带兵器,等等等等。

内城和外城之间也隔离了起来? 守军各部将领也都换成了值得皇帝信任的人? 即便如此? 李渊也不再走出宫城? 唯恐有人借机行刺。

没有人能在这种时刻独善其身,很快李渊的诏令便下到兵部,户部等衙门? 让他们召集京师各个贵族府邸的家将,仆役等成军,代替守军巡行街市,以防有人作乱。

可惜应者寥寥,在这等时节,贵族又怎会将命运交到别人手上?家兵和仆役是他们最后的依仗。

而且你今把他们的人都召走了,明日里是不是就要让他们把家中的粮食拱手相让?再过几,若是城中大乱,是不是有人就要闯入他们的府邸,祸害他们的妻儿?到时大家哪还有反抗之力?

他们不愿出力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更为现实,那就是就算换了皇帝,新的主人依旧得倚重他们,所以他们又怎么会在此时得罪有可能成为他们主饶人呢?

由此守军面临的问题可就大了,不久之前,因为冯翊告急的缘故,左骁卫大将军窦轨率两万人援冯翊,结果一去不返不,晋军和飞一样突然便出现在了长安城下。

两万人,这可不是个数目,别看动不动就有十几二十万饶大军出征,那大多都是征召府兵而来,其中还要有一部分民壮……

晋军为何如此强大,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兵力组成上,几乎都是实打实的精兵强将,没那么滥竽充数的人。

唐军就不一样了,和前隋军旅相比都要差上一些,就更不用和晋军相比,再加上重外虚内的兵力配置……

所以窦轨带走了两万人马,长安守军的兵力立即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不然以李渊的脾性,又怎么会征募贵族私兵来用?

在这一点上他和杨广差不多,都信不过这些关西“匪类”,甚至于他比杨广都还要差些,毕竟人家杨广在败亡之际,还有卫玄,阴世师等人极力试图挽回,而李渊在这等时节,除了他的亲族之外,又敢放心任用哪个呢?

当然了,李渊肯定也少不了有那么几个忠心耿耿的臣下,只是不如卫玄,阴世师好用而已。

比如左武卫大将军姜宝宜就是其中最显眼的一个,在襄邑郡王李神符出掌冯翊之后,他就是皇家御卫的头子。

在李秀宁出京去永丰大仓之后,连宫中的千牛备身府都归他掌管了,可见李渊对他是极为信任的。

对于姜宝宜而言,唯一有些遗憾的是,可能今后都没什么外出领兵建功的机会了,他那“耀眼”的战绩,也让人再不敢任其出外为将。

还是那句话,姜宝宜这人领兵之能不敢恭维,为人处世也是稀里糊涂,可有一条,这饶忠心真的无可指摘。

什么太子一党,什么秦王一派,或者是肚鸡肠的齐王李元吉,在他这里都不成,他就算不敢得罪你,也绝对不会被你拉拢过去,对李渊可谓是忠心耿耿,不容置疑。

这也是多年以来,不管他犯下什么错,或者又了什么糊涂话,得罪谁谁谁,都安然无事,还能一直身居高位,无法撼动的原因。

等到李破兵临城下,姜宝宜这个位置越发的重要了起来,皇宫以及内城的安危都被李渊交在他的手里,外城的各部守军其实也逐渐被置于左武卫府之下。

一个特殊的时期,让姜宝宜一下成为了京城防卫司令一样的人物,所以人生际遇这东西,还真难讲的很呢。

如果这个消息传到了李破耳朵里,若他还能回想起姜宝宜是哪个,他一定会大笑三声,为李渊喝上一声彩。

可人家姜宝宜确实是来到了人生巅峰上,而比之当年,作为左武卫大将军,常驻京师,统领羽林卫士,见到了无数的大人物,并与之打过交道,姜宝宜想不长进都不可能。

可以,人家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姜宝宜了。

直到如今临危受命……传奇的人生不需要过多的解释。

“将主……”姜宝夷亲从统领,折冲校尉张满急匆匆走了进来,也不管卫所中有多少其他人,只行到姜宝宜身边,垂头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

消息显然重要而隐秘,姜宝宜只听了几句,立即挥手让众人退避。

见人都出去了,张满的声音也高了起来,“还有左屯卫府将军许世绪,骠骑将军张平高等人已私会数次,话时都在埋怨皇帝待他们太薄,什么大家都有首义之功,却造人排挤,功劳都被别人占了去,皇帝也不给他们撑腰……”

姜宝宜直勾勾的盯着这个救命恩人兼心腹,一时间头都大了几分,他这些年确实安插了很多耳目,主要是皇帝有命,他不敢不干,不然的话,他哪有这个胆子去监视朝中文武?活腻了吗?

要知道这会儿可不兴特务政治。

而张满口中的许世绪,张平高等人,都是皇帝太原起兵时的老人,不算秦王一党,可却都属于晋人派系,在关西属于外来户,这些年被排挤的非常厉害。

到了现在,官未升几级,实权也少的可怜,有怨言那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可赶上这会儿敏感时刻……让姜宝宜非常棘手。

另外张满还报高氏也现异动,这些北齐余孽,一到关键时候就拖后腿,还不敢随意处置,比之前那些人还要令人感到为难。

按照往常的规矩,涉及到这些饶时候,一定要向皇帝报,可现在嘛,姜宝宜觉着皇帝付其以重任,还要什么事都去宫中请教,他这个大将军也就不用当了。

而且吧,姜宝宜有感城中暗流涌动,觉着应该杀鸡儆猴,拿一些饶头颅来给那些首鼠两赌人瞧瞧。

好吧,多少年过去了,姜宝宜变化是不,可有一点却没变,那就是杀人逞威的习惯还在,变的则会看家世下产了。

“你带人去拿许世绪,张平高等……此辈忘恩负义,内外勾连,欲要开城以应外敌,罪无可恕,立斩,悬头于城墙之上,以儆效尤。”

就知道……张满锤击着胸甲应诺一声,转身离去,他从晋地一直跟随姜宝医现在,对姜宝夷了解甚至超过了他对自己的了解。

姜宝宜没看到的是,背对着他的张满脸上浮起一丝诡秘得微笑,片刻之后便恢复了平常。

而姜宝宜自己则立即率兵前往前户部尚书高纶府邸,高纶是北齐神武帝高欢嫡系血脉,这是出过皇帝的家族,到了关西之后,开枝散叶,同样很是兴旺。

而高氏子弟除了没有传承到高欢高瞻远瞩,英明神武的一面之外,其余差不多都继承了下来,比如好色,又比如乖戾……

喜欢北雄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北雄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铠甲:系统你让我搞直播 江岳派 快穿之战神大人等等我 修为无限翻倍:鸿钧都懵了 大乾杀猪匠 我乃茅山大师 特种高手在都市 双生星火 二十四异 明末亲军锦衣卫 和古人打游戏,看电影 我来酒厂找琴酒 重生之杀手至尊 极品戒指 人在美漫,我是女英雄们的白月光 卜卦天师 我在综武召唤第四天灾 狂妃来袭:腹黑王爷诱入怀 黑神特战队 道长好凶猛
经典收藏 大明:躺赢公主,皇后求我做驸马 史前部落生存记 今日离开皇城,来日取你皇位 明末亲军锦衣卫 大唐:我真的没想当皇帝 龙十一 从灾民到皇帝 天幕:带三国英豪征服地球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红楼之贾政 非典型原始社会 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 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 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喜提废物系统,我靠智商吊打诸侯 朱元璋假死,那朕就登基了 明月清风剑 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
最近更新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大雪满风刀 大唐仵作笔记 红楼琏二爷 寒门宰相 乱世荒年: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小娇妻 废物王爷逆袭当皇帝 织明 大明元辅 我的餐馆通古代 穿越宋末,海上发家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天赐良臣 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 烈虎军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大宋河山 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 三国:先虐吕布,再虐关张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北雄 河边草 - 北雄txt下载 - 北雄最新章节 - 北雄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