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青红

首页 >>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商末三国志 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 大秦:逆子你要父皇怎样才肯继位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 江山,美人 两宋哀歌 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 从弃子到无双权臣 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青红 -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全文阅读 -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txt下载 -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50章 我的岳丈是徐达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酒席宴间武将们频频敬酒,连带着李青这个钦差也喝了不少。

菜没吃几口,净喝酒了,他郁闷够呛,这根本不符合他吃席的宗旨。

朱棣兴致很高,下属敬酒来者不拒,不到半个时辰,就有喝高的架势。

布政使两颊通红,他饮了不少,这次大胜,他也得了部分好处,心里美滋滋的,不时咧着嘴笑。

朱棣不是朱元璋,不用顾忌什么子威严,喝的兴起,索性直接去了张玉、朱能那桌,和众将勾肩搭背,打成一片。

众将也放的挺开,毕竟和燕王只是从属关系,并不是君臣。

酒宴从半晌午,一直喝到下午申时才散,众将喝的东倒西歪,被亲兵搀着出了王府。

一场酒宴下来,除了李青和胖,就没一个能走直线的,包括朱棣。

李青见众人走的差不多了,起身告辞。

朱棣给好大儿打了个眼色,后者连忙道,“青哥,喝杯茶再走吧!”

“嗯…也好。”李青点头答应。

喝了一肚子酒,喝杯热茶也不错,作为老干部,他经得起考验。

三人来到阁楼,不多时,三宝送上热腾腾的极品西湖龙井,告退离去。

温热的茶水下肚,肠胃舒适不少,三人有有笑,但大部分时间都是胖和李青在聊,朱棣都插不上话。

没办法,两个饶世界容不下三个人。

“李青。”朱棣强行插话,“本王已有两年未见过父皇,他还好吗?”

“皇上安好。”李青回了一句,便和胖继续刚才的话题。

朱棣再次打断,一脸自责道,“身为人子,不能侍奉在父皇身边,实在是……有违孝道。”

“王爷守好边,就是对皇上最大的孝了。”李青一招接化发,将朱棣后半句噎了下去。

李青知道老四打的什么算盘,笑道:“王爷若实在思念皇上,可以写一封书信,下官这就让属下加急送往京师。”

“本王……”朱棣一滞,索性不装了,直接摊牌,“本王思念父皇甚重,相思之苦远非一封书信能解,本王…想去京师拜见父皇。”

不等李青话,他又道:“你是知道本王的,本王向来重情义。”

潜台词不言而喻,李青自然明白,也知道老四在想什么。

皇储未定,他只要去了京师,进入父皇视线,什么都不用干,就能达到目的。

这些年来,众皇子之中数他最出彩,加上刚打了一场大胜仗,他一去,争嫡大战势必会重新洗牌。

但这终究只是朱棣的臆想,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殿下……”

“李青。”朱棣抓起李青的手,情真意切的……画饼道,“若能让本王一解相思之苦,本王一生铭记。”

都是场面人,犯忌讳的话谁也不会,但在语言艺术的加持下,意思谁都懂。

李青知道朱棣不甘心,也理解他的心情,但老朱已经下定决心立皇孙了,事情已成定局,即便老四去了,也不会有丝毫改变。

“殿下的思念之情,对皇上的孝心,感动地,然……”

“李青。”朱棣的手抓得更紧了,“是本王想见父皇,若事后父皇责罚,我一炔下,绝不让你担丁点儿责任。”

李青暗暗无语,得好听,朝堂之上哪个不是人精,一个也忽悠不过去。

他索性也摊牌了,“下官若带殿下回京师,那就等同于表明态度、表明立场,文臣不是傻子,勋贵也不会看不出来,何况圣明的皇上?”

朱棣老脸一红,但又实在不甘心,只得继续画大饼:“李青,本王最重情义,你只要同意带我去京师,他日……你懂的。”

李青苦笑摇头,知道今儿这茶没法再喝下去了。

起身道:“下官还有些事情要忙,失陪了。”

“你不能走。”朱棣一把拽住他,旋即又觉得这样太过失礼,干笑道,“就是聊聊儿,本王不会勉强你的。”

是不勉强,但手一直拽着李青,就是不松开。

这要是换个人,李青都要大耳瓜子扇上去了,但朱棣毕竟是藩王,他还真不能动粗,只好无奈坐下。

李青知道,今儿不让朱棣死心,无论如何也不走了,于是道:

“殿下,文臣的态度你可知晓?”

朱棣呆了呆,脸色有些愤懑的点头,“知道一些。”

文臣嚷嚷削弱藩王势力,甚至让老朱停止分封,这些不是一两了,朱棣又岂会没有耳闻。

他也明白,文臣绝不会支持他一个藩王入主大宝,可他并非毫无优势。

朱棣深吸一口气,甩出自己的筹码:“我的岳丈是徐达!”

大明第一武将,可不是白给的,尽管徐达不结党营私,但影响力不是一般的大。

“……”李青翻了个白眼,徐达影响力是大,但常家也不遑多让,何况还有个风头正盛的蓝玉,你这根本不行啊!

再了,人徐家一向低调,根本不玩这套,愿不愿帮你还在两可之间,你有个屁优势。

这些话不好明,李青想了想,举了个不算很恰当的例子:

“树上结了一个桃子,两个人都想要,于是决定比斗一番,谁赢谁摘桃子,却在这时,忽然有个人要加入,前两个人会作何感想?

摘桃子的机会,一下从二分之一,变成了三分之一,他们会接受吗?”

李青断然道:“这搅局的第三人,非但没可能摘到桃子,还会被两人联手一顿毒打!”

“你……!”朱棣气得直哆嗦,却又找不出观点来反驳李青。

李青趁机抽出手,抱拳道,“下官告辞。”

罢,不带一丝犹豫,转身离去。

朱棣那个气呀,在李青这儿,他就没得过一回好。

气得直接把桌子掀了。

胖是个灵活的胖子,早有准备,在老爹掀桌子的那一刻,他就闪到一旁,并未被波及。

不过,他也有些不满老子,皱眉道:“父王,到此为止吧!”

“你个混账。”

朱棣跳脚,在李青那儿受的气再也压制不住,大耳瓜子甩了上去。

但就在离胖脸不到一厘米的时候,又硬生生停了下来。

朱棣变脸极快,上一刻还怒不可遏的他,转眼又是一脸和气,把胖都给整不会了。

胖紧绷的脸皮放松下来,开始担忧老爹的精神问题,声道:“父王,你没事吧?”

“没事儿。”朱棣不在意的笑笑,亲热的拉起他的手,“儿砸,咱爷俩好久没聊了,今儿咱们好好叙叙旧。”

着,从胖穿开裆裤开始,絮叨起来,浓浓的父子情。

胖愣愣的听着,不久,他明悟过来,立即道,“父王如果是让我劝李钦差,那这旧不叙也罢!”

“你他娘……呵呵,炽儿~”

朱棣拉着胖的手,宠溺且深情,“炽儿,爹这么拼为的什么,还不是为了你吗?”

胖无语:不怕老子败家,就怕老子要创业,爹呀,你让儿子省点儿心吧!

“其实做个世子就挺好,爹你不用这么拼。”

“你……”

朱棣看着眼前的儿子,瞬间就想到了刚才李青,这性子,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都他娘的油盐不进。

他忍了又忍,硬生生憋住了,继续宠溺且深情,“炽儿,你是知道的,爹最疼爱的就是你。”

“不是老二吗?”胖拆台,“爹你不常老二像你,我这一身膘瞅着就烦吗?”

朱棣脸一板,佯装不悦道:“什么一身膘,你这叫稳重,老二能跟你比吗?

瞧瞧他那尖嘴猴腮,他哪里及得上你半分。”

胖一脸受用,大马金刀地往椅上一坐,示意再讲两句。

朱棣也没令其失望,嘴巴抹了蜜,叭叭个不停。

最后见火候差不多了,道出真实目的,“炽儿啊,你和李青关系好,以后多走动走动。”

胖摇头,“爹啊,大局已定,你稳重点儿行不?”

朱棣都惊呆了,这还是他的崽儿吗?

拿人不手短,吃人不嘴软,这分明就是李青第二。

朱棣一再忍耐的怒火,终于再也压制不住,连带着在李青那儿受的气,一并发泄出来:“混账!混账啊……!”

怒火加上酒劲儿上来,他都有些失心疯了:“李青你个狗日的,你他娘的混账!”

“爹呀。”胖被揍得死去活来,“麻烦你搞搞清楚,我不是李青,我是你儿砸,哎呦哎……”

胖仰痛呼,悲愤道:“我是炽儿啊……!”

喜欢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大乾杀猪匠 道长好凶猛 极品戒指 修为无限翻倍:鸿钧都懵了 儿砸养成指南[综基三] 大唐:开局邀请皇后前往草原做客 铠甲:系统你让我搞直播 恶雌身娇体弱,四个兽夫轮流喂养 史前部落生存记 误穿年代,导演我在八零撩汉子 双生星火 蓝龙的魔咒神力 黑神特战队 和古人打游戏,看电影 末世:我靠植物异能崛起 夺嫡:疯癫王爷竟是绝世全才! 成年男团混进来一个小学生?! 大梁贵婿 师徒双双重生,再续孽缘可否? 重生之杀手至尊
经典收藏 纽约1847 朱元璋假死,那朕就登基了 隋唐:这杨广能处,有官他是真封 朕,崇祯挽救大明 人在洪武,每天一个现代盲盒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 做个驸马太难了 让你去和亲,你在敌国登基了? 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 商末三国志 精灵普及大唐,李二跪求一条龙! 圣鹰王朝 风入邺 大明抄家王 陶李恋:宫廷异闻录 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 今日离开皇城,来日取你皇位 红楼之贾政 笙书传
最近更新 这个开局有点惨啊! 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 手搓弓弩养娇妻,竟要我黄袍加身 明末:从松锦大战首逃开始 汉官 红楼从砍杀开始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大乾最狂驸马爷 学名张好古 大明:三天后穿越,满门被抄斩 犁遍荒山:从养娇妻到封王之路 姐夫帮你打天下 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 大唐:开局掏出真理,李二吓懵了 大明第一墙头草 我为大隋延运三百年 乱世兵户,入伍领取绝色美娇娘 大明伪君子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青红 -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txt下载 -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最新章节 -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