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首页 >> 大唐储君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穿越三国之蛮王传 重生之刘禅:二凤是我儿砸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在澳洲建国1796 乱世:整活小砖家 大秦:逆子你要父皇怎样才肯继位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三国:乱世枭雄,建立最强王朝 非典型原始社会 明末从武昌开始崛起
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 大唐储君全文阅读 - 大唐储君txt下载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7章 唐商赴倭 开设商铺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博多湾的晨雾还没散尽,王元宝已站在刚租下的铺面门前,指挥着伙计卸下最后一箱蜀锦。铺面是仿长安西市的样式,青瓦灰墙,门楣上挂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宝昌号”三个大字苍劲有力,是他特意请长安的书法名家题写的。

“东家,这博多湾的人气,可比咱们预想的旺多了!”伙计李擦着汗,指着街上往来的人群,“你看那倭国武士,腰间挂的佩刀鞘,竟是用咱们大唐的鲨鱼皮做的;还有那妇人,头上插的珠钗,分明是登州的样式!”

王元宝捋着胡须笑了。他在长安西市做了二十年生意,靠着丝绸和瓷器发家,是出了名的“活算盘”。去年听倭国平定内乱,又与大唐联姻,当即断定“海东必有商机”,带着十万贯本钱和五十名伙计,坐着楼船直奔博多湾。

果不其然,船刚靠岸,就有倭国商人找上门来,捧着黄金求购蜀锦。王元宝摸准了他们的心思——如今倭国上下追捧唐物,贵族们以穿唐衣、用唐器为荣,连太学的学子都要模仿唐人喝 tea(茶),这生意,稳赚不赔。

“宝昌号”开业那,博多湾的百姓挤破了门槛。王元宝特意摆了个“唐物展”:橱窗里挂着蜀锦、吴绫、越罗,货架上摆着邢窑白瓷、越窑青瓷,角落里堆着龙井、普洱,连伙计们都穿着长安最时心圆领袍,引得倭人啧啧称奇。

“这蜀锦多少钱?”一个穿着唐式襕衫的倭国贵族挤到柜台前,用生硬的汉语问道。他是中大兄皇的远亲,听来了长安大商,特意带着家丁赶来。

王元宝指着一匹绣着牡丹的锦缎:“大人好眼光!这是蜀地贡品,一尺要一贯钱。不过您是头客,算您八百文。”

贵族眼睛都不眨:“给我来十匹!再要两柄邢窑的酒壶,我要送给二皇子做贺礼。”

这样的场面,王元宝每都能遇上。不到一个月,带来的蜀锦就卖出去大半,白瓷更是供不应求。他赶紧让人回长安补货,特意嘱咐:“多带些《女诫》《千字文》,还有教唐话的册子,倭人现在就认这些。”

博多湾的唐商不止王元宝一家。登州的张五郎开了家“唐味楼”,卖长安的胡饼、洛阳的水席,连店二都得会几句倭语;明州的李大夫则开了家“回春堂”,用针灸和汤药治病,门口排着长队,据连奈良的贵族都慕名来求医。

最热闹的要数“唐市街”。这条街原本是博多湾的旧码头,如今被唐商们租下来,清一色的唐式铺面,酒肆、茶馆、绸缎庄、书坊应有尽樱每到傍晚,街上就飘起胡饼的香气,传来唐商与倭人讨价还价的声音,偶尔还有醉汉唱着长安的曲,活脱脱一个缩版的长安西剩

王元宝的“宝昌号”很快成了唐市街的核心。他不仅卖货,还做起了“代购”生意——倭国太学要《十三经注疏》,他让人从长安国子监抄来;乐师要大唐的七弦琴,他托人从扬州定制;甚至有贵族想求一幅吴道子的画,他也敢应下来,“三个月内必到”。

“王东家,这是太政官的订单。”中臣藤原的管家送来一张单子,上面用汉文写着:“需蜀锦二十匹、青瓷百件、茶叶五十斤,用于招待新罗使者。”后面还特意注明,“要最好的,钱不是问题。”

王元宝接过单子,心里乐开了花。如今的倭国朝廷,办公用品几乎全是唐物:皇的案几是紫檀木的,大臣的笏板是象牙的,连盖印的印泥,都要从长安的“一得阁”采购。他算过一笔账,光是给倭国朝廷供货,一年就能赚回本钱。

生意越做越大,王元宝索性在博多湾买了块地,盖起唐式宅院,把家眷也接了过来。宅院仿照长安的布局,有正房、厢房、花园,甚至挖了个池塘,种上从江南带来的荷花。倭国百姓路过,都要扒着门缝往里看,“这是长安的皇宫”。

他的儿子王二郎在院里开了个“唐话班”,教倭人汉语、写汉字。来学的有商人、武士、甚至还有贵族姐,课堂上“之乎者也”的声音,与院外的倭语叫卖声交织在一起,竟格外和谐。

“爹,昨有个倭国武士,想用他的佩刀换咱们的《孙子兵法》。”王二郎拿着本倭人写的汉字作业,笑着,“我‘书不卖,但可以借你抄’,他高忻给我鞠了三个躬。”

王元宝点点头:“做得对。生意不只靠钱,还得靠情分。你看这博多湾的倭人,以前见了唐商还躲着走,现在见了就喊‘唐兄’,这就是进步。”

奈良的贵族们也常来“宝昌号”串门。二皇子和安乐县主甚至微服私访过一次,指着货架上的《农桑辑要》:“王东家,能不能多进些这样的书?太学的学子都抢着看。”

王元宝当即拍板:“殿下放心!我已让人在长安开了家书局,专门印刷倭人需要的典籍,以后每月送一次货。”

安乐县主笑着:“那我替太学的孩子们谢过王东家了。对了,他们想学大唐的算盘,你能不能捎些来?”

“没问题!”

随着唐商越来越多,倭国的“唐物热”也烧到了民间。博多湾的渔民开始学着做唐式鱼丸,山南的农夫用起了唐式曲辕犁,连街头的乞丐,都能哼两句《秦王破阵乐》的调子。有个倭国吏在日记里写道:“晨起饮唐茶,午食唐饼,暮读唐书,不知是在倭国,还是在大唐。”

王元宝把这日记拿给伙计们看,感慨道:“咱们来倭国,不只是为了赚钱,更是把大唐的日子过给他们看。日子过得好了,谁还愿意打仗?这生意,做的是买卖,结的是善缘。”

年底盘点时,“宝昌号”的账本上记着:全年销售额达五十万贯,盈利二十万贯,比在长安时翻了一倍。更让王元宝得意的是,他促成了三桩唐倭商饶联姻,还帮着博多湾建了座唐式码头,连薛仁贵路过时都特意来看他,“你这商铺,比水师的楼船还能安人心”。

消息传回长安,西市的商人们炸开了锅。张五郎的弟弟、李大夫的表亲,都带着本钱往倭国赶,“要去博多湾分一杯羹”。李承乾听后,笑着对裴炎:“商人逐利,却也能载道。他们把丝绸卖过去,把安稳日子也带过去了,这比朕派十队宣讲使都管用。”

他下旨,在博多湾设立“唐商公所”,由王元宝担任所长,负责协调唐倭商人纠纷,还赐了块“海内存知己”的匾额,挂在公所大门上。

春日的博多湾,“宝昌号”的伙计们正在卸货,最新一批货里,有安乐县主要的江南丝绸,有太学要的《史记》,还有倭国工匠订的唐式工具。王元宝站在门口,看着街上往来的唐商和倭人,忽然觉得,这海东的海,和长安的河,真的连在了一起——用丝绸、瓷器、茶叶,用商铺、酒肆、书坊,用无数个像他这样的唐商,一点点连起来的。

夕阳落在“宝昌号”的匾额上,金光闪闪。王元宝知道,他的生意还会做大,还会有更多唐商来倭国,把大唐的烟火气,带到这片海东的土地上。而这,或许就是最温柔的征服——不是靠刀枪,是靠日子,靠那些让人想起来就觉得温暖的烟火气。

喜欢大唐储君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大唐储君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披荆斩棘的赘婿:从扮演傻子开始 双生星火 邪道鬼尊 极道武学修改器 老婆给了一巴掌,宿主说爽到了 极品戒指 死亡奖励神器!全服玩家求我别死 蛊事奇谈 海贼坐忘道,九真一假他们真信了 玉佩食缘:陈圆梦的烹饪霸业 恶雌身娇体弱,四个兽夫轮流喂养 天兽鼎 恋爱有风险,分手需谨慎 末世:我靠植物异能崛起 全职法师之暴力火法 巫师追逐着真理 道长好凶猛 明末亲军锦衣卫 重生之杀手至尊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经典收藏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马谡别传 让你去和亲,你在敌国登基了? 一字并肩王杨林 极品皇太子 日月双悬 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 大乾杀猪匠 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 朱元璋假死,那朕就登基了 明末,天黑请闭眼 周门 从弃子到无双权臣 大明:躺赢公主,皇后求我做驸马 重生之刘禅:二凤是我儿砸 我在秦时开辟玄幻武道 商末三国志 真以为爱你?为了系统奖励啊傻瓜 从灾民到皇帝 江山,美人
最近更新 门西双榜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九两金 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 大唐十万里 我的AI我来养 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 三国凭实力截胡 红楼新君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穿越大唐发现被人戴了帽子 康熙正史 神话版三国 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 魂穿李承乾,李世民被整麻了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 洛神仙界篇 三国:西凉狼王 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
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 大唐储君txt下载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 - 大唐储君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