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首页 >> 大唐储君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 天道崽崽一掐指,满朝权贵全慌了 隋唐:这杨广能处,有官他是真封 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大秦:逆子你要父皇怎样才肯继位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我们是文官集团 极品皇太子 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 大唐储君全文阅读 - 大唐储君txt下载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69章 梵医入典 千金增辉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梵医东渡传灵药,唐卷新增济世方。一寸丹心系下,千金宝典更辉光。”长安城的暮春,太医署后院的药圃里,薄荷与诃子的清香交织弥漫。十名身着赭色僧袍的竺医僧正围在孙思邈身旁,指着一株刚从西域移栽的郁金香,用生硬的汉语讲解:“此物在竺名为‘茶矩摩’,其根可治风痹,花能安神,与大唐的当归配伍,效力更胜。”

孙思邈捻着银白的胡须,仔细观察着郁金香的叶片,不时点头:“老夫在《千金方》初稿中曾记载‘郁金香出西域’,却不知其药用如此全面。多谢诸位大师赐教。”他转身示意弟子取来纸笔,“快记下——郁金香,味辛、苦,性温,归心、肝经,治中风不语、惊悸失眠,用量三钱至五钱,可煎服或捣敷。”

这十名竺医僧,正是那陵提婆王遵李承乾旨意,随册封使团入唐的医学使者。他们皆精通《阿闼婆吠陀》中的“生命吠陀”医学理论,其中为首的达摩笈多大师,更是竺着名医家耆婆的传人,随身携带的贝叶经上,记载着数百首失传的古方。

自医僧们抵达长安,李承乾便下旨:“令太医署设‘梵医馆’,供竺大师们讲学传艺,凡太医院学生、民间医者,皆可前往研习。”如今三个月过去,梵医馆已成为长安最热闹的地方——清晨的脉诊课上,唐人医者围着竺医僧学习“三脉诊法”(观察心脉、气脉、血脉),午后的药草辨识课上,竺医僧又跟着孙思邈认识杜仲、麻等唐地药材,馆内的黑板上,左边写着汉文的“四气五味”,右边列着梵文的“三大元素”(风、火、水),两种医学体系在交流中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这日,孙思邈正在修订《千金方》的“伤寒篇”,达摩笈多大师忽然捧着一卷贝叶经前来,指着其中一段:“孙公,竺赢婆罗门方’,治湿热黄疸如神,其法用诃子、栀子、郁金三味,以恒河水煎服。臣观大唐岭南多此症,或可借鉴。”

孙思邈接过贝叶经,虽不识梵文,却能从附图中认出药材,忙请通梵文的学士翻译。待译文中的方剂展现在纸上,他眼前一亮:“此方与我朝的‘茵陈蒿汤’理念相通,只是用诃子替代了大黄,更适用于体虚者。岭南湿热,百姓多脾虚,此方或更合时宜!”他当即命弟子取来药材,与达摩笈多一同调配,亲自尝药试味,调整剂量,最终定下“唐梵合璧方”:诃子三钱、茵陈五钱、栀子三钱、郁金二钱,以米泔水煎服。

消息传到宫中,李承乾特意召孙思邈与达摩笈多入宫,在御书房详谈。“朕听闻诸位大师带来的‘耆婆脉诀’,能通过脉象预判疫病流行?”李承乾指着案上岭南送来的奏报,“近日岭南节度使奏报,当地出现时疫,症状为高热、呕吐、便血,太医们束手无策,不知梵医可有良策?”

达摩笈多躬身道:“陛下,此症在竺名为‘黑热病’,多因蚊虫传播。耆婆脉诀中记载,若多数人脉象浮数而乱,便是疫病将至之兆。防治之法,需洁净水源、焚烧艾叶驱蚊虫,再用‘三果汤’(诃子、毗黎勒、余甘子)预防,发病后用‘雄黄丸’(雄黄、麝香、牛黄)救治。”

孙思邈补充道:“老臣与大师们商议,可将大唐的‘避瘟丹’与竺的‘三果汤’结合,制成药丸分发给岭南百姓。避瘟丹用苍术、白芷、丁香,能避秽气;三果汤可清热毒,二者合用,当能遏制疫情。”

李承乾颔首:“既如此,朕命你二人主持此事,太医院全力配合,所需药材从内库调取,务必尽快控制岭南疫情。”他看着案上的《千金方》手稿,又道,“孙公,修订医典时,不妨专门增设‘竺医方篇’,将婆罗门方、耆婆脉诀、梵药图谱尽数收录,让后世医者能博采众长。”

孙思邈躬身领命,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回到太医署后,立刻着手整理竺医方,达摩笈多则率弟子们誊写贝叶经中的精华。他们发现,竺医学在外科与针灸上竟与中医有诸多共鸣——竺的“金针疗法”与大唐的“艾灸”都注重疏通经络,只是前者用金属针点刺穴位,后者以艾绒温熏;竺医僧治疗骨折的“夹板固定法”,与孙思邈记载的“竹篾正骨术”原理相通,却多了一道用郁金汁涂抹消肿的工序。

“原来下医理,殊途同归。”孙思邈在灯下批注时,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他将竺的“七味药论”(药物分为根茎、叶、花、果、皮、汁、胶七类)与中医的“本草分类法”融合,在“竺医方篇”中新增药材三十余种,方剂七十余首,其职耆婆万病丸”“梵僧治眼方”等,都经过临床验证,疗效显着。

岭南的疫情也在合力之下迅速得到控制。当孙思邈派去的医队带着“唐梵合璧方”抵达广州时,当地已病倒数千人。医僧们指导百姓用艾蒿熏屋、石灰消毒,唐人医者则按方施药,不到一月,疫情便平息下去。节度使的奏报中写道:“百姓见梵僧与唐医并肩诊病,皆叹‘佛虽异,济世之心则同’,争相传颂大唐皇帝陛下广纳异术、爱民如子。”

消息传回长安,李承乾龙颜大悦,下旨嘉奖孙思邈与达摩笈多,并命将“竺医方篇”单独刊刻,分发至各州府,供地方医者学习。一时间,长安的药铺里,诃子、郁金香等梵药成了抢手货,药商们争相从竺州贩运药材,连民间医者都开始学几句梵文药名,以显学识。

这日,梵医馆里来了一位特殊的求医者——吐蕃赞普的使者,患眼疾多年,视物模糊。唐医们用针灸、汤药试了数月,效果甚微。达摩笈多为他诊脉后,取出一种名为“乌贼鱼骨”的竺矿石,研磨成粉,又取唐地的炉甘石、冰片,调成药膏,每日为其点眼。半月后,使者的眼疾竟痊愈了,他捧着药膏,对达摩笈多合十行礼:“大师的医术,如竺的阳光,能驱散一切黑暗。”

此事传开后,连西域诸国的医者都纷纷来长安求学,梵医馆成了国际性的医学交流中心。孙思邈看着馆内各国医者围坐探讨的景象,对达摩笈多笑道:“老夫年轻时曾立志‘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如今看来,这‘千金’不仅是指医方的珍贵,更是指下医者同心同德的情谊啊。”

深秋时节,《千金方》修订完成,新增的“竺医方篇”共三卷,首页绘着一幅“唐梵医家论道图”:孙思邈与达摩笈多相对而坐,中间摆着药材与医典,背景是长安的大雁塔与竺的菩提伽耶塔。李承乾亲自为新典作序,其中写道:“医者无国界,药石无华夷。竺医理入我唐典,非为炫异,实为济世。愿后世子孙,见此篇而思兼容之理,以仁心行下,则苍生幸甚。”

当刊刻好的《千金方》送入竺州,那陵提婆王特意在曲女城的大唐护国寺举办了诵经祈福仪式,将医典供奉在佛前。他对属下:“大唐皇帝陛下不仅赐我疆土与法度,更以医典普惠我民,这份恩情,当永世不忘。”

长安的冬夜,孙思邈与达摩笈多在药圃里种下最后一批诃子苗。月光洒在两人身上,仿佛为他们镀上了一层银霜。“待到来年春,这些诃子树便会发芽,”孙思邈望着幼苗,“就像我们种下的医理,总有一会在下生根结果。”达摩笈多双手合十,轻声念起梵文的祈福经,经文的韵律与药圃里的虫鸣交织,竟如同一首跨越万里的生命赞歌。

这便是文化交融的真讵—不是一方取代另一方,而是如孙思邈与达摩笈多手中的药杵,将不同的药材研磨成粉,最终熬出一服能治下疾苦的良方。而《千金方》因梵医智慧而增辉的故事,也终将随着恒河与渭水的波涛,在岁月里永远流传。

喜欢大唐储君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大唐储君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镜像多元宇宙 成年男团混进来一个小学生?! 蓝龙的魔咒神力 聚宝仙盆 江岳派 一道升仙 全民转职:让你当死灵法师,没让你当肝帝 二十四异 圣杰武尊 刀镇寰宇 重生之杀手至尊 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 吞噬圣尊 帝国继承人从出生后开始躺平 马桶人vs监控人:最强机械师 傻子成精了,她会说话了 悍匪临江行 明末亲军锦衣卫 特种高手在都市 宿舍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
经典收藏 真以为爱你?为了系统奖励啊傻瓜 朱元璋假死,那朕就登基了 喜提废物系统,我靠智商吊打诸侯 我在秦时开辟玄幻武道 大明,开局被朱元璋哭灵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 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 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 晋末风云录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夺嫡:疯癫王爷竟是绝世全才! 从弃子到无双权臣 江山,美人 大唐:对马吹个口哨咋被抓天牢 大明: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 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 大明:躺赢公主,皇后求我做驸马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最近更新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离石游记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穿越大梁,我带着七个老婆去流放 混账,谁说我不是阉党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对弈江山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大明最强外戚! 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 汉武帝穿越曹操 天幕放映:在二战前,放二战历史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 三国凭实力截胡 大乾杀猪匠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 大唐储君txt下载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 - 大唐储君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