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军主力悄然让开正面、化整为零后,日军各师团在表面上“势如破竹”,一之内便占领了多个空无一兵的重要城镇。然而,胜利的狂喜迅速被无休止的袭扰所冲淡。
在打虎山至盘山一线,情况尤为明显。曾经在九州山区与日本工农红军周旋过的第14、第10师团指挥官,对这种“打了就跑”的战术有着痛苦的记忆。虽然他们内心轻视东北军的战斗力,认为其远不及国内的工农红军顽强,但刻在骨子里的谨慎让他们不约而同地放慢了推进速度,开始心翼翼地巩固后方,清剿侧翼。他们的谨慎,使得整个日军进攻阵型发生了扭曲。
相比之下,由岛本正一指挥的独立守备队第2大队则显得异常狂妄。这支部队作为“九一八”事变中攻打北大营、以寡“胜”众的“功臣”,从上到下都弥漫着一种对华夏军队极赌蔑视。在他们看来,华夏军队无论怎么变化,都不堪一击。看着友军变得“畏首畏尾”,岛本正一在军事会议上公然嘲笑:
“诸君何必被几只苍蝇扰乱了心神?支那军已然丧胆,慈股骚扰,不过是他们溃败前的最后挣扎!我部精锐,当直取锦州,再现沈阳之辉煌!”
周亦云的手指精准地点在地图上那个孤军深入的箭头——岛本正一的独立守备队第2大队。它像一把刺出的利刃,锋芒毕露,却已远离炼柄(日军主力)的支撑。
“少帅,”周亦云的声音沉着而有力,“狂傲之师,必露破绽。我们先砍掉日军这根最突出的手指,让坂垣征四郎知道,东北的土地,是会咬饶。”
少帅眼中精光一闪,多日来的压抑与退却积累的闷气,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他深知,这是一场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的战斗,他需要用一场干净利落的胜利来向全国乃至世界证明:东北军仍在战斗,并且能够给予侵略者沉重的打击!
灯光在指挥部的帐篷里投下晃动的光影,将校们的身影被拉长,映在粗糙的帆布上。少帅肃立在铺满地图的长桌前,周亦云手持指挥棒,正为与会将领剖析敌情。
“诸位,”周亦云的声音清晰冷静的道,“据确切情报,日军独立守备队约五千余人,在其大队长岛本正一率领下,正沿凌河南下,其前锋已进抵二十家子乡。”
接着指挥棒精准地落在地图一点对着众人强调道:“这支敌军,是‘九一八’之夜进攻北大营的元凶,气焰极为嚣张。他们自恃‘赫赫战功’,孤军深入,现已脱离其主力达半日行程之遥。”
周亦云看向了帐中诸将,目光锐利的道:“骄兵必败。日军守备大队,就是我们为日军准备的第一个祭品。”
帐内一片肃杀,只闻灯花轻微的爆响。所有目光都投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少帅。
少帅缓缓抬头,眼中寒光乍现。他向前一步,双手撑在桌沿,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铁:
“我命令,”军官们瞬间全部站了起来,
“独立第8旅——你部为铁砧,在搬吉镇构筑正面防线。我要你像钉子一样钉死在那里,一步不退,把岛本大队的头给我撞烂!”
“独立第9旅——即刻出发,利用机动优势,远距离迂回至敌军侧后。你的任务是扎紧口袋,切断一切退路,并坚决阻击任何方向的日军援兵!”
少帅每喊一个·人便由一个响亮的声音。此时作为秘密北上的武汉部队已经抵达看战场。
随后便将秘密北上的武汉44师作为主攻的主力并且配属所有的炮兵由他们秘密进入凌河西岸预设阵地。待正面接敌,从侧翼发起毁灭性打击。炮火要猛,攻击要狠,打碎他们的脊梁,目标就是全歼。
在由1武汉13师接替12旅的阵地,他们的任务就是牢牢的挡住日军第2师团的增援,他们也是离战场最近的一支部队
少帅直起身,冰冷的目光扫过每一位将领的脸。
“这一仗,不要俘虏,不贪缴获。我只要一样东西——”他的手掌猛地拍在地图上岛本大队的位置,“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独立守备大队! 让日本人用血记住,踏入中国土地的那一刻,他们就已签下了死亡状。”
当东北军全线投入战场的时候,源于两个至关重要的保障,首先,是周亦云承诺的弹药补给已突破万难,成功灾。在红党东北党组织的全力动员下,成千上万的百姓组成了一支支支前运输队。
他们冒着日军飞机的频繁轰炸,推着独轮车,赶着骡马,甚至肩扛手抬,硬是穿越了被炮火封锁的区域,将宝贵的弹药送到了前线将士手郑这条由人民血肉铺就的“补给线”,是支撑少帅打一场歼灭战的生命线。
其次,连周亦云自己都未曾料到,换装并急行军的第44师、第13师先头部队,竟能以如此速度抵达战场。日军推进迅猛,周亦云原以为这两支队伍最多只能赶上锦州失守后的残局。然而,将士们抗日心切,热情高涨,以惊饶毅力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行军任务,终于在准备合围吃掉日军守备大队的最后时刻,将一把锋利的生力军,送到了少帅手郑
喜欢我的元帅生涯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我的元帅生涯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