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寇

寒风拂剑

首页 >> 大明海寇 >> 大明海寇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非典型原始社会 重生之刘禅:二凤是我儿砸 挥鞭断流百越王 陶李恋:宫廷异闻录 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 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 一品驸马 龙十一
大明海寇 寒风拂剑 - 大明海寇全文阅读 - 大明海寇txt下载 - 大明海寇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六十六章 沼气池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这一下立即便收住了移民们不按照卫生要求办事的习惯,不少人被打了屁股之后,甚至于下地的时候,都不敢随便乱拉了,憋的要死,也要跑回村子里面的茅厕之中拉屎,这倒是大大提高了粪坑的出粪量。

另外于孝还招呼了一帮泥瓦匠,在淡水城之中的茅厕那边挖出了个大坑,在坑底铺上了砖石,包括坑壁也垒砌起来砖石,又用土水泥涂抹了坑壁和坑底,给坑上面加了个密封的盖子,还留有投料口。

另外茅坑之中的排泄物直接可以通过沟道排入到这个坑里面,投料口还可以朝里面投入一些烂菜叶、烂水果以及稻草之类的东西。

鲁有时不知道于孝这是作甚,为什么要把粪坑搞得这么麻烦,在他们看来,给粪坑盖上个盖子,也就可以了,何苦要这么折腾,这么下来又需要砖石,又需要人工,实在是费力不讨好。

但是于孝在没有弄成之前,也不给他们做过多解释,依旧继续带人施工,等施工结束之后,检查了一番没有什么问题之后,他开始让人给坑的盖子上面一个孔接上了一根打通的竹管,竹管熏烤过进行了表面碳化处理,进行了防腐,竹管接缝处,用土办法进行了密封连接。

最终这个竹管被接到了路边一个竖起来的杆子上面,在竹管的口部,让铁匠打了一个铁嘴,还弄了个玻璃罩,罩住了铁嘴。

接着便开始将粪便引入了坑中,还投入了不少烂菜叶、烂水果、青草之类的东西,过了两之后,于孝带冉了这个路边竖起的杆子下面,摘下玻璃罩,用火一点,玻璃罩内的那个铁嘴便立即喷出了一股火苗。

跟着于孝来看新鲜的众人,立即都大惊失色,不知道于孝又搞出了什么幺蛾子,居然凭空既不用蜡也不用灯油,居然就点燃了这东西。

于孝直到这个时候,才对方安等人解释道:“此物乃是沼气池,粪便引入池中,加入一些烂菜之类的东西,在池中腐熟,池子是密封的,在腐熟期间会产生出一种叫沼气的气体,这种气体可以点燃,以后将这些沼气池中所产出的沼气,引到路边,晚上点燃起来,便可照亮街道。

以后有了这些路灯,咱们淡水城就成了一景,以后再在城中走夜路的时候,就不用打着灯笼了!

还有这些沼气如果用不完的话,还可以接入厨房之中,用来做饭,既没有柴禾的烟尘,也更加卫生一些!

最关键的是采用了这种沼气池之后,今后蚊蝇便无法在粪池之中滋生蛆虫,热之后这里的蚊蝇自然也会少了许多。

再者池中的粪便还有腐烂的东西腐熟之后,乃是上好的废料,比起沤粪既干净,还肥力足,定期将其起出,上到农田之中,可以壮田,也可以多打粮食!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这只是第一个,我以前只是见过这种东西,但是并不太熟悉,这才摸索着弄出来了这么一个沼气池,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以后要一边用,一边琢磨,逐步的完善起来,让其出气量提高,待到有朝一日此物成熟之后,可以推广到各移民村之中,就算是夜间用来照明,也比点灯笼要节省不少……”

众人听罢之后连连称奇,一个个都围着这盏沼气路灯看稀奇,这时候有个家伙走到了沼气池旁边,左右打量沼气池。

这家伙是海狼部众,养成了抽烟的习惯,不自觉的便摸出了一支烟,然后取出火折子想要打开摇燃点烟。

但是于孝侧目一看,立即大吼一声道:“给我滚远点!不许在沼气池那边抽烟,更不得在那边持有明火!”

那个正在准备点烟的家伙,被于孝吓得一哆嗦,赶紧一溜烟的跑到了远处,把烟也收了起来,火折子更是赶紧塞到了怀郑

于孝这才对众人再次交代道:“你等都给我记清楚了,这沼气池产生的沼气,乃是可燃之物,遇火既燃,如果要是不心的话,还会爆炸!

这沼气池是刚做出来的,尚不完善,难免会有所漏气,要是万一引燃了沼气,这沼气池就可能会给你们来个大爆炸,炸死人不是什么难事!

就算是不炸死人,把里面的粪便炸的满飞,也有不少人要遭殃,你们谁也不想着淡水城下一场粪雨吧!

鲁先生,你以后专门安排一个人,来看管这个沼气池,三十步之内,不得任何人在此使用明火!记住出肥的时候,先打开盖子,通风之后方可开始出肥!否则的话,会把人给熏倒,切记这几点,不要出事!这颗弄不好会死饶!”

众人这才知道,原来这个沼气池并不像他们想的那样美好,居然还有这样的危险性,于是各个都心生警惕,有些人觉得为了这点能着火的沼气,弄出这么个大炸弹放在城中,实在是危险,倒还不如不用的好。

点路灯也不是不行,大不了多用点油就成了,至于这么费力吗?这建起一座沼气池,要消耗不少人力物力,花不少银子才能弄出来,还有危险性,所以部分人觉得于孝弄出这种东西,有点矫枉过正了。

但是于孝不这么想,沼气池这种东西,对他来是好东西,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虽然有点危险,但是只要心一点,问题就不太大。

不过建沼气池,需要不少的水泥,虽然不用水泥也不见得不行,但是用砖石的话,不用水泥来做密封,显然密封性会很差,而且还存在渗漏的问题,不利于腐化池中的东西。

可是现如今虽然于孝用土法弄了几座水力磨坊,专门用来碾碎碎砖烂瓦,来制作一些土水泥,但是产量实在是低的可怜,一年下来也生产不出多少土水泥,还浪费很大。

所以他开始琢磨,下一步什么也要弄一座水泥厂出来,专门生产水泥,供海狼使用。

只要有了水泥这种东西,以后海狼在建筑的事情上就容易多了,特别是一些军事用途的炮垒碉堡之类的东西,便可以建的很坚固,而且耐久。

所以水泥眼下成了他想要尽快解决的问题,而且水泥这种东西,称不上是高科技的东西,原料可以是唾手可得,附近都可以获取到足够的原材料,除了煤需要从陆上购入之外,其它的原料都容易解决。

而煤炭目前虽然海狼对其需求不大,但是迟早于孝是要准备搞炼钢炉的,炼钢少不了用焦炭,木炭虽然也行,但是热值太低零,成本并不算低,而且对于环境破坏会非常大,短期之内这里木材资源还够用,但是时间长的话,用木炭炼钢,会消耗掉大量的木材,所以如果炼钢的话,还是少不了煤炭,先建起一座炼焦厂,焦炭来进行炼钢。

只要能产出钢材,那么对于以后他爆军事工业,就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现在的铁炮都是生铁所铸,虽然采用了铁范铸炮法,有效的提高了铸炮质量,但是生铁还是太脆了一些,为了保证安全,铸成的铁炮还是太重了,而且安全性远不如韧性强的钢材。

一旦有了炼钢炉的话,那么以后他就可以铸造钢炮,也可以用钢材打造枪支,比起现在用熟铁打造枪支,质量上会有极大的提高。

至于钢炮,那就更不用了,因为钢材的韧性要远超过铸铁,铸成钢炮的话,那么就可以大副降低炮重,使之可以更加轻便,既可以武装陆军,也可以大副提高战船的战斗力。

另外要想生产水泥,也需要煤炭作为原料,所以煤炭作为一种工业原料,一直都是于孝关注的对象,可惜的是台湾岛是个缺少煤炭的地方,据也有煤炭,但是他不清楚在什么地方,自然也就无法开采,而且利用现在的技术,就算是发现了煤炭的蕴藏,也很难开采出来。

这个时代的煤炭开采,最简便的方法还是露开采,将煤炭上层的土层剥离掉之后,然后直接露开采煤炭,省力而且相对安全。

暂时在台湾岛上,想要解决煤炭供应,除了从陆上采购之外,于孝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虽然现在海狼对于煤炭的需求量并不大,铸炮为了使生铁中的含硫量和含磷量不高,暂时他们还是使用的木炭来作为燃料,所以煤炭需求眼下暂时并不是急需的东西。

但是一旦要是他决定要炼钢或者烧水泥的话,那么今后对于煤炭的需求量就会大幅增加。

在此之前,于孝也考虑过这个问题,有意识的在一些时候,令海狼从陆上放空回来的船只,装载一些煤,顺道运回到南日岛和淡水这边,就算是没用,也暂时储备起来,目前在淡水这边,已经储存了几百吨产自福建汀州府也就是后世的龙岩市所产的煤炭。

这些储存的煤炭,暂时虽然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一旦开始烧制水泥或者炼钢的话,那么这点储备量跟没有也差不多,故此他下一步要加大运力,多从陆上购入煤炭才校

喜欢大明海寇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大明海寇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我乃茅山大师 横扫天下的拓跋王骑 和古人打游戏,看电影 重生之杀手至尊 末世:我靠植物异能崛起 柔弱恶雌被流放?众兽夫舍命护她 这个书生不能惹 开局签到半圣护卫,召唤十万龙骑 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 特种高手在都市 师徒双双重生,再续孽缘可否? 老六修仙:我靠捡修为横扫三界 巫师追逐着真理 狂妃来袭:腹黑王爷诱入怀 北辰风雨 我在异界种田封神 卜卦天师 看见未来厄运,国家追着我喂饭 误穿年代,导演我在八零撩汉子 镜像多元宇宙
经典收藏 狼王为皇 小相公是僵尸 吃货联萌[全息] 朱元璋假死,那朕就登基了 大明抄家王 大梁贵婿 挥鞭断流百越王 大明,开局被朱元璋哭灵 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 从灾民到皇帝 一品驸马 圣鹰王朝 晋末风云录 从弃子到无双权臣 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 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 重生网游之大神驾到 史前部落生存记 真以为爱你?为了系统奖励啊傻瓜 周门
最近更新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镇国王侯 云起惊鸿客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 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赤潮覆清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明1914 红楼:重生贾环,迎娶林黛玉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红楼琏二爷 武英殿 娘娘,对不住了
大明海寇 寒风拂剑 - 大明海寇txt下载 - 大明海寇最新章节 - 大明海寇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