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墨色江南

首页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穿越到大梁国从落水开始 零点四秒 毒医白娘子 十全少尊 上古卷轴:火与光之龙 群星之烨 一代天骄武无 左丧事,右喜事,嫡女她从地狱来 紫袍大佬误闯无限游戏,boss1秒跪 凡游神之千面如意的百世千生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墨色江南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全文阅读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txt下载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最新章节 - 好看的N次元小说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私设祭台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太子已非当年那儿,除夕夜,该是他与内眷共守明。”

黄祁恭声应是,却忽然低声补上一句:“只是……王爷真的要渐退了吗?”

朱瀚轻轻一笑:“春祭既成,国策已定。此后便是他与朝廷之间的棋局,我若再立于他前头,不是扶他,而是压他。”

“我朱瀚虽无心称帝,却不该因忠而成‘负担’。”

黄祁躬身沉声道:“属下明白。”

除夕之夜,紫禁城灯火通明,千宫百阁皆张灯结彩,宫人忙碌,宫灯红艳似火。

东宫大殿内,朱标披锦袍而坐,左右宗亲依次落席,朱棣亦在其列,眉眼冷静,看不出喜怒。

“今夕佳节。”朱标举杯,望向满堂宗亲,“诸位皆我朱氏骨血,不论年长年幼,今日在此,是兄弟,是叔侄,是一家。”

众人起身共饮,一时间杯盏交错,其乐融融。

朱棣举杯看向朱标,忽而问道:“殿下可还记得,幼时我们于凤阳同登山观雪?”

朱标含笑点头:“记得,你那时便顽劣得很,三次将我从雪坡上推下去。”

朱棣大笑:“那是我年少不懂事,如今早已知错。”

众人亦随之大笑,气氛和乐。

而在景福轩的“静夜席”上,顾清萍素衣雅坐,朱标执壶为她温酒。

屋外是万家灯火,屋内却只二人相对。

“这么多年,每逢除夕皆在宫宴间应酬。”

朱标低声笑道,“今夜终于得片刻清静。”

顾清萍笑而不语,只静静看着他。

“你在看什么?”朱标问。

“看你,何时成了这般沉稳。”

顾清萍轻声,“那年你初入兵部,面色青涩不堪,如今,却真有了君王之气。”

朱标轻轻握住她的手,低声道:“这一年多亏皇叔,也多亏你。若无你助我审兵议政,我哪能独掌大典?”

顾清萍眼波微动,轻声应道:“殿下如今独立,顾萍不求声名,但愿能陪你至登极那日。”

朱标默然片刻,轻声应道:“若有一日,我得临下,第一杯酒,定与你共饮。”

夜色渐深,宫城千灯不息,钟鼓已响。

初一清晨,寒风已息,雪融如霜,朱瀚着一袭青衣抵达东宫。

朱标早已在宫门外候迎,身后随行百官列于两侧。

“皇叔能来,标心中大安。”朱标恭敬行礼。

朱瀚微笑颔首:“你如今贵为储君,我若不来,岂不显得你皇叔心虚?”

二人相视而笑,步入东宫主殿。

入内,朱标亲自引朱瀚至主座左首,吩咐设酒设宴,三杯后,百官离席,殿内只留叔侄二人。

“皇叔。”朱标正色道,“春祭已过,元日亦至。我愿请皇叔为我再布一局。”

朱瀚眼神微动:“你还有未解之结?”

朱标点头:“朝中虽已归顺,但外藩子弟、王府将领、多依仗皇威。若父皇退位之时,他们未归我心,恐生枝节。”

朱瀚沉吟片刻,缓缓道:“你要借谁为引?”

朱标目光坚定:“朱棣。”

朱瀚轻轻抬眉:“他?”

朱标眼中寒芒闪现:“他若真归心,便由他号召王藩共庆;若不归心,便趁此试探。”

“皇叔,”他轻声道,“我不能将太子之位守成温室,终究还是要淬一场铁火。”

朱瀚放下酒盏,缓缓道:“你既有此意,我便替你添一笔。”

正月初三,未亮,宫城之内尚笼于晨雾之中,太和门前却已立满甲士。

今日东宫将以太子之名主持“武艺大观”,由奋武三营演练阵法、披甲比武,同时邀请诸王诸侯观礼——这是明面上“庆节”,骨子里却是朱标“扬威”之举。

朱瀚身着玄色便袍,立于西厢台阶之上,面色冷静,看着朱标披甲上台,步履稳健,未有一丝犹豫。

昔日那在他面前低眉顺眼的孩童,如今已成一国储君,眼神中有了锋芒,也有了守成者的隐忍。

黄祁立在一旁低声道:“王爷,诸侯之中,晋王朱棡未至,燕王朱棣遣容话称病不来。”

朱瀚淡声:“不来才是真来。”

黄祁愕然:“王爷之意?”

“他们不来,是在观。”朱瀚负手而立,声音轻得如同薄雪覆瓦,“看朱标是否真能以一己之威,统三军、压诸王。”

黄祁低头不语。

而此刻场中,朱标已经步入中阵,他身披亮银胸甲,头戴纶巾,衣甲皆素,无半点奢饰,唯独腰间那柄“诰命佩剑”显露锋光。

“诸军将士,今朝乃贺岁之日,亦是检阅之时。”朱标朗声,“若我令不孝旗不动,便当自退!”

此言一出,三营齐呼,旗动如林,枪戟起落,整齐划一。

随即朱标一声令下,演阵开始。三营列阵,如潮起潮落,铠甲碰撞,鼓声如山崩雷动。

看台之上,不少藩王子弟虽未亲至,但早遣心腹暗中旁观。

当看到朱标立阵如山、调兵如水时,消息迅速传出,直至奉殿前,传入朱元璋耳郑

朱元璋正于寝殿酌,得闻汇报后放下酒盏,眼角泛出难掩的欣慰。他未言语,只抬手指了指南窗外。

“他终于站住了。”

他身边的李善闻声道:“陛下,今日演阵,各部兵将无不俯首,京营三校之校尉更请托东宫留训一月,称太子指挥有法,众心悦服。”

朱元璋缓缓点头:“再过一年,朕便可完全退了。”

演阵之后,朱标没有急于谢恩,而是登上太和前殿,亲自检阅三军,逐一过目各部演示之法,甚至亲手校射,为偏将指错。

有韧声感叹:“太子殿下真是将相之才。”

吴琼立于众人之后,目光含笑:“那是你们今日才见。我在兵部时,他一纸调令,能让五百校尉连夜动身;一口号令,可使两千骑兵夜行百里。”

众人默然。

演阵告一段落,朱标却并未退下,而是命奏鼓三通,再启“文策问对”。

百官哗然。节日观武已是惯例,但当朝太子借节设策问政,这可是前所未樱

而朱标站在高台之上,声音清朗:“今朝之阵,乃兵威之实。但下之治,不止在兵。诸位大臣可于太和殿正阶之下,自陈所策,吾愿听之!”

杜世清当即出列:“臣有一策,关于三营兵器调度……”

朱标点头:“请言。”

于是,台前议者接踵而至,策言连绵,一日之间,朱标立于高处,不倦不怒,皆一一记之、答之、辩之,整整四个时辰。

他心头一震,抬手高声道:“今日政与兵,皆诸公所献,非太子独能,实赖众心共持。此为国之基、民之本、君之戒。”

殿前百官齐呼:“殿下圣明。”

夜幕初临,宫灯渐明,朱瀚缓步走出太和门。

黄祁紧随其后,低声道:“王爷,今日诸王皆有回音。”

“朱棡遣子入京,表称愿奉东宫为主;朱橚朱桢两人传讯各部,称愿开书院,行太子兵学为模本;至于燕王……”

“他呢?”朱瀚淡淡问。

黄祁面色微沉:“燕王未有回书,只遣人口头问安,但拒绝入京。”

朱瀚静默片刻,轻声道:“他不会来。”

“为何?”

“因为他自知,今日之后,已不再有可比。”朱瀚的声音缓缓,“他若入京,便是投降。”

“可他若不来,便是抗衡。”

黄祁沉声:“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朱瀚停步,望着夜色中已隐去的太和殿光辉,眼神沉静。

“我们不应对。”

“让朱标来。”

腊月将尽,宫城上空积雪未融,长街残灯半明半暗。

年关将至,京城内外一派祥和喜气,百官回乡,庶民酬年,唯独王府与东宫,戒备愈紧。

朱瀚立于王府后堂,披鹤氅未解,手中细细翻着一份从通政司递来的名册。

“再查一遍。”他低声道。

黄祁恭敬回道:“王爷,属下已将兵部录用、礼部审核、内卫备案三条渠道比对,确有数名新晋官员,履历多处重复、出身不明。”

“是谁引荐的?”

“东平侯门下,一位名叫周恒的幕僚。”

朱瀚目光陡冷:“周恒……原为燕王军府簿吏,三年前入都,先附高煦,再转至礼部。”

黄祁轻声道:“其与朱棣幕中旧人有密往,近年常游走于礼部与太学之间,表面清廉,实则暗结数位吏。”

朱瀚阖起名册,沉声道:“他们已经明着走文臣路线了。”

“谁?”

“燕王一系。”

他转身走至窗前,北风卷过廊檐,吹得琉璃声响微颤。

他负手立于窗侧,语气如霜:“先是军中,后是庶学,如今入礼部……若放任下去,明年开春后,他们就能牵动朝议。”

黄祁神色微动:“那要不要先行弹劾周恒?”

“不。”朱瀚回头,眼神冷静,“打草惊蛇。他不是主谋,是诱饵。”

“那王爷打算如何动手?”

朱瀚淡声道:“从太学下手。”

“太学?”黄祁一愣。

“燕王想要借学士之口立声势,便让他们在讲堂里露真形。”

他拈起案上朱笔,在案卷最下一行圈点:“召东宫舆策馆,移两名副正至太学为讲官。”

“然后呢?”

“然后让他们‘误讲’太祖律制,讲‘宗室议政’,讲‘储君若不配德,应由宗亲立监’——”

黄祁猛地抬头:“王爷是要设一个局?”

朱瀚点头:“以讲诱言,以言成罪。”

黄祁倒抽一口冷气:“这等谋局,若非亲王之手,谁敢设?”

朱瀚面色平淡:“不是为我设,是为太子留道。”

“圣上年岁渐长,若让宗亲以‘言礼’之名搅动朝局,太子之位将动摇根基。”

“既如此,我便先替他,斩断这一根根试图缠上的藤蔓。”

次日,太学祭酒堂内,一道密旨传至,礼部以“迎春讲课”之由,设“太祖律讲新章”,东宫两名副正由舆策馆抽调,列入讲席。

消息传开,士林震动。太祖律制乃国朝纲纪之首,非正使不得开讲。而“新章”之,又未见官诏,可谓空前。

三日后,讲堂初开,士子云集。

讲官之一,名曰杜弼,本为朱瀚旧部,擅长春秋之学,机锋百出。

他甫一登台,便道:“今讲太祖律制,不讲‘因’,只论‘变’。”

其开口便抛出一道命题:“君子议政,若太子无德,宗室可否奏立辅政之监?”

顿时,堂下哗然。

台下数名为朱棣一系幕僚的士子当即附议,称“宗室非为辅政不祥也,实权有继承,理可延代。”

讲官却忽而问道:“既言辅政,则辅政之法出自何条?”

有人答曰:“源于唐制,宗室得监国。”

讲官微笑,反问:“若按唐制,玄宗三子皆在,太子李亨亦在,为何安史之乱后,宗室无一得立?”

对方一时语塞。

讲官继而冷声道:“所谓宗亲监国,不过是谋之所借。大明建国,奉太祖一统,父为君,子为嗣。若今日讲堂之上尚可言‘废立’,明日朝堂之上,便可挟乱政’。”

堂下沉默。

而就在这一场讲论之后,礼部密报呈上,指数名太学生于讲堂之后纠众散播“太子德薄、应辅宗亲”之言,语涉僭越。

朱瀚收报后,未急未怒,只淡淡道:“送给陛下。”

次月,朱棣在北平私设祭台,为母亲马皇后祭日。

原本合礼制之内,然其后设堂论礼,引数名幕僚讲论《春秋公羊传》“君位不立、国人自议”的篇章。

密报飞回京中,朱元璋一夜未眠。

翌日晨朝,朱元璋破例传王府与东宫入内。

殿中寂静,群臣退避,唯有朱瀚与朱标跪于御前。

朱元璋目中寒光未褪:“朱棣言‘立者当能守邦’,是太子不能守?”

朱标垂首不语,面色铁青。

朱瀚却不卑不亢:“陛下,此言虽未明指,然其意已通。臣弟以为,不能再纵。”

朱元璋缓缓道:“朕一手扶他封王,他竟敢设堂言谋?”

朱瀚叩首:“若陛下再宽他一次,世人便知——太子之位,可以言废。”

朱元璋闭目良久,忽然开口:“传朕旨意——撤北平幕府,收回朱棣府下文馆、讲堂之权。”

“令其子入京,随太子受学,不得推辞。”

“若违者,削亲王品阶一级。”

朱标震惊抬首:“父皇——”

朱元璋淡淡看他一眼:“这是你皇叔替你争来的,你不谢?”

喜欢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港片:开局带着五十亿回国 黑神特战队 披荆斩棘的赘婿:从扮演傻子开始 修为无限翻倍:鸿钧都懵了 师徒双双重生,再续孽缘可否? 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 寡妇娇又魅,帝王把持不住了 人在美漫,我是女英雄们的白月光 开局桥上救下轻生女,系统激活 刀来启示录 绝色美女的贴身兵王 恋爱有风险,分手需谨慎 身穿后,系统开局让我攻略女帝 老婆给了一巴掌,宿主说爽到了 滚!东山再起你是谁? 吞噬圣尊 宿舍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 圣杰武尊 二十四异 看见未来厄运,国家追着我喂饭
经典收藏 我以正法镇万妖,邪祟竟是我自己 收手吧阿度,外面全是警察! 成年男团混进来一个小学生?! 惊!村里的福运娇娘被当朝首辅拐跑了 八零娇娇二婚被嫌,洞房后真香了 毒医白娘子 甄嬛传之娘娘重生归来 镜像多元宇宙 人在大宋当国师,被逼破碎虚空 假结婚装恩爱,事成离婚他却疯了 上神为奴 汉代名相录 一代天骄武无 七零,军王彻底被医学博士拿捏了 王子的征途 甜蜜婚宠:高冷男神任意撩 综影视:尊重他人命运 帐中宠:腹黑王爷太高冷 重回九零,我只想赚钱 天才成长实录
最近更新 四合院:开局从拜师开始 我走后,渣男一夜白头 战地摄影师手札 一个面板闯综漫 恶女娇娆,诱哄阴鸷大佬为她痴狂 爆改摄政王妃,从当血包开始 精灵:开局捡漏玉虫石板 救命,她捡的家人都超凶! 八零随军:大小姐认错老公被亲哭 清冷师尊爬我墙,满门疯批哭红眼 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 恶媳无情?世子大人你腰带开了 斗破:焚穹九幽 九河漕案 穿书女配之作死挖坑埋女主 疯批师叔她杀疯了,全宗火葬场! 苍澜玉牒录,桃桃洛主着 嘉平关纪事 心声泄露,满朝文武吃不完的瓜 八十岁老太勇闯娇宠虐文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墨色江南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txt下载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最新章节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全文阅读 - 好看的N次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