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墨色江南

首页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成年男团混进来一个小学生?! 上神为奴 舔狗十年,我抽身而退她却疯了 大佬今天也在给真千金递刀 左丧事,右喜事,嫡女她从地狱来 零点四秒 修仙从烧火童子开始 忘羡之风云变幻 聚宝仙盆 我来酒厂找琴酒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墨色江南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全文阅读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txt下载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最新章节 - 好看的N次元小说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替太子补缺?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庞衡须发皆白,拄杖而行,目光却锐利不减:“太子殿下竟唤老夫为‘师’,老夫倒不敢当。”

“若我将来是为君者,您今日就是为师者。”

朱标坦然应对,目光直视。

庞衡凝视他片刻,忽然一笑:“你是想试我,还是想收我?”

朱标一拱手:“不敢试,不敢收,只求一问:庞师如何看太子之道?”

庞衡落座,拈起茶盏,道:“太子之道,非止学问,亦非止仁义,而是明权衡、识人心。学得多不如用得巧,用得巧不如断得准。”

“殿下若想做一个以书御人、以德服众的太子,那老夫便劝你早些放弃。”

朱标不动声色,静静听完,才道:“若我偏要做一个让人信服的太子呢?”

庞衡沉吟片刻,忽然一指桌案:“那你得有一样本事——能听下你最不愿听的声音。”

“若连你不喜欢的人,你也能纳其言、用其才、制其功,那你才是个有气度的储君。”

朱标微微一笑:“我请庞师来,正是为此。”

庞衡冷笑:“你不怕我嘴硬,日后常揭你短?”

“我怕我身边都是嘴软的人。”

庞衡一怔,复又大笑:“好,好,好个朱标,不枉老夫走这一遭。”

入夜,朱瀚得信,庞衡已正式进观讲堂,不入太学,而列为“独讲”。

他只轻轻地合上书卷,对石安子道:“三月之初,庞衡入堂;到六月,恐怕满京文士都要向东宫折腰了。”

石安子低声:“那太子殿下,日后会不会走得太快?”

朱瀚斜睨他一眼:“树再快,也得根扎得深。根不稳,不管往哪走,都是倒的。”

他负手立于窗前,望着京城灯火万点。

“我已护他至此,接下来,便得他自己走出那一步。”

“下一步……便是让皇兄,真正放心。”

“不是我放心,是朱元璋放心。”

三日之后,东宫忽然传出一道敕命:朱标自请巡学,遍访京畿各书院,四月初启程,计划七日返宫。

这一道敕命不经朱瀚手笔,却传至王府。

朱瀚默然良久,轻声道:“他,终于开始走出东宫的门了。”

石安子迟疑道:“王爷可要随行?”

朱瀚摇头:“这一步,不该我走。我只需站在他背后,等他走回来。”

“若他走丢了呢?”

朱瀚淡淡一笑:“那就我亲自去,把他找回来。”

四月初二,京畿西郊,清晨微霭未散。

一队从东宫而来的骑队已行至阳和书院门前。

朱标一身青袍素服,腰束玉带,身后随从不多,唯梁温与几名内官。

他缓步而行,神色温润,面带谦和,不似一国太子,倒像初入讲堂的清秀书生。

书院诸生已早候于门前,见太子降临,无不肃然起敬。

书院山长是位年逾花甲的老儒,名为俞广言,素以刚直着称。

东宫使者三日前来通报时,他虽应下接驾,却未设宴、未布喜,反只命院中师生照常读书。

朱标踏入讲堂,俞山长起身一礼。

朱标回礼,亦不多言,只温声道:“学生朱标,今日来听一课,望俞师勿因我在场而更课。”

俞广言目光如刀,盯了他片刻,忽朗声大笑:“东宫学子若皆如殿下这般,老夫死也瞑目。”

他拂袖而坐:“那便请太子殿下听听,今日讲的,正是《左传·僖公》‘春王正月,晋侯伐我’。”

讲堂中鸦雀无声。

一炷香时间转瞬即逝,朱标凝神听讲,眉头微蹙,对晋侯伐虢而不先言礼深有感触。

俞广言忽然停讲,抬眼看向朱标:“殿下以为,何为‘君子之道’?”

朱标起身,拱手答道:“君子之道,在于敬德修身,尊礼守义。然于乱世,或有所不得,则应权变以济道,不失其本,不乱其终。”

俞广言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复问:“若君主以‘不得已’之名,行非礼之实,当如何?”

朱标沉吟片刻,坦然答道:“当谏之;谏而不纳,当退之;退而仍为之,当书之,以戒后人。”

俞广言眼神锐利,忽而大笑三声,起身道:“殿下可敢留于书案,与我共论‘子失道,当否之法’?”

朱标微笑:“敢。”

两人相对而坐,辩论自午后直至酉时。

梁温立于堂外,手中书册翻得皱起,却无一人出声。

入夜,朱标手执笔墨,于学舍留下一段札记,赠与书院生徒:

“君子非畏强权,乃畏不知义也。若不识义,即强大亦无用;若识义,即卑弱亦可尊。愿诸位共勉。”

翌日一早,东宫车驾离开阳和书院,学生数百人自发相送,直至山门外,长跪不起。

朱标回首望去,双目熠然:“他们信我了。”

梁温轻声道:“东宫之名,从今往后,不止于宫郑”

朱标却道:“他们信我的言,但还不知我的校下一站,要让他们知我不只会。”

四月初四,东行至双桥镇外百草塾。

此塾虽不为名学,却以实学教人——不讲空理、不背八股,只讲如何种田、记账、制秤、量地。

朱标甫一踏入,便被三名学子簇拥着拦住,拦路的少年不过十六七岁,衣衫整洁,神色坚毅。

“殿下此来,是讲仁义,还是讲活法?”

朱标一怔,拱手答道:“皆讲。”

“那请殿下入田试耕,入灶试火,若不能识米分两,便莫来此讲仁义。”

随行内官顿时色变:“大胆!你敢如此对太子?”

那少年不惧:“若连我都不敢直言,怎配讲‘实学’二字?”

朱标轻轻抬手,止住内官:“此言有理。”

他脱去外袍,卷袖入田,至灶间熬浆、量米、磅盐、配药,一一不拒。

傍晚时,朱标坐在土台之上,汗水濡湿衣襟,衣摆沾泥,但面带笑意。

那少年终于俯身行礼:“我等,愿听太子讲一课。”

朱标道:“你叫何名?”

“赵良田,双桥镇人。”

“赵良田,”朱标顿了顿,“你我之后再见,我会记得你今日一言。”

夜半,朱瀚得报,朱标入田、灶间之事已传至京中茶馆,坊间皆道“太子能屈能伸,不耻下问”。

朱瀚闻之,轻哼一声:“不过是临场应变,不算什么。”

石安子却低声道:“王爷,不是每个临场应变的人,都敢让衣服沾泥的。”

朱瀚沉默一会,忽然起身。

“备一份礼,送去双桥赵家,别惊动太子,只‘东安伯赠’。”

“东安伯?”

“正是我七年前在云南时曾封的一个号。赵家不识我,但这情,我记着。”

四月初六,朱标行至香山下宁川学堂,此处乃官之子多聚之地,虽学问不深,但颇通俗务。

朱标设一讲座,不论生籍贵贱,只问一句:“若你为吏,先做何事?”

一名年幼生徒举手道:“先查田地册。”

朱标笑:“为何?”

“因为田是人命,若田出错,税就错,人便怨。”

朱标点头,又问:“若上官不许查?”

那生徒犹豫一下,答道:“便……想法子查,悄悄查。”

朱标大笑:“好!便是这‘悄悄’,才是吏之能。”

夜中归营,他对梁温道:“京中有才者多,但心明者少。今日这一课,不是我教他们,是他们教我。”

四月初七,朱标回宫。

宫门外早有朱瀚候着,一袭便袍,面含微笑。

“这一遭,走得如何?”

朱标行礼:“收获甚丰。”

朱瀚点头,忽而语锋一转:“既然丰了,就该剥些皮。”

朱标一愣:“什么意思?”

“你已得文士之心,接下来,该惹些不顺眼的事。”

朱瀚盯着他,缓缓道,“该让朝堂里那些老狐狸,知道你不是好拿捏的。”

朱标沉声:“皇叔可是要我……用‘实权’?”

“你只管走。”朱瀚眼神锐利,“权,我替你挑。”

五月初,暮春将歇,京城日渐燥热。

太子朱标巡学归宫不过十数日,朝堂却已暗流汹涌。

自朱标归京之日,问古堂改为“学政议礼堂”,敕准太子在其中设日讲、月议,旁听诸学子之言事议法。

这一变动在朝中引发诸多目光。

但最先感到不安的,并不是那些一向与东宫意见相左的宿老重臣,而是——礼部。

礼部尚书郑昌以六旬高龄执掌礼制大权二十年,自认为“国体门槛”,得知东宫日议礼政之事,当夜便失眠。

第二日一早,他着朝服直入文华殿求见皇上,却被朱元璋留在暖阁外整整一个时辰。

这消息转至朱瀚耳中时,他正在王府后园中喂鹤。

石安子道:“礼部果然坐不住了。”

朱瀚将一撮饲料撒下,淡淡道:“他们要是坐得住,那才不正常。”

石安子笑道:“王爷料事如神,果真一语中的。”

朱瀚缓步而行,语声清清淡淡:“东宫若不触动权柄,那不过是个读书匠。如今一动礼制,便是挪了祖宗的老牌位,礼部怎能不急?”

“他们不如先掂量掂量,朱标到底是不是能把那个牌位抬得稳。”

“他现在,正需要一场‘怒火’。”

石安子躬身:“王爷可是要借礼部之怒,成东宫之势?”

朱瀚点头:“人总要在风头浪尖上立住脚,才配得起那一身紫袍。”

而此时,朱标亦非浑然不觉。

于是,他每日亲临议礼堂,与学士生徒共议“朝会礼”、“册拜礼”、“宗庙礼”等等。

某日更提出一言:“礼者,非束人之绳,乃修身之镜。人可依礼改己,不可为礼所奴。”

一时之间,朝中学人纷纷撰文附议,言“太子之言,颇合新儒之旨”。

朱瀚看到这些议论,轻嗤一声:“新儒?这些人也配称‘新’?”

他却未多言,只暗中召人——

不日,一位名为陈宗的年轻士子,受朱瀚举荐,登上东宫议礼讲席。

此人年方三十,却曾留学于金陵三大书院之一的“玉麓书堂”,以“辩礼非礼”闻名,擅用新论解经,常常一言搅动旧学。

陈宗甫一登堂,便直言质问朱标:“太子以礼为镜,然镜必有形,礼之形在何?若无形之镜,何以照人?若形不正,照出的,不过是假影!”

堂中顿时鸦雀无声。

朱标并未恼怒,反而拱手为礼:“先生高论,愿闻其详。”

两人唇枪舌剑,一辩至夜。

朱瀚听闻陈宗言辞凌厉,亦未阻止,只笑道:“朱标若连这种嘴都堵不住,日后如何堵得住朝堂群雄?”

然而,真正的风暴,不在这场辩论之郑

风暴,从朱元璋一句话开始。

五月初七,朱元璋忽召东宫入内,未设仪仗,未摆座席,只一道短旨:“太子可愿出巡畿南?”

朱标一愣,立刻应道:“愿往。”

朱元璋盯着他,声音低沉:“此次非巡学,而是代朕巡民。”

朱标面色微变,低头沉声应诺。

消息传出,满朝哗然。

“太子代巡”?这可是实打实的“摄政前奏”。

朝臣纷纷私议,有忧心忡忡者,也有跃跃欲试者。

而朱瀚,在王府中听完这道旨意之后,静默良久。

石安子忍不住道:“王爷……皇上这是……”

朱瀚摆手,缓缓道:“不是放权,是试胆。”

“朱元璋最信朱标,也最怕朱标。”

“他怕他温良到软,怕他柔弱到被人吃尽。”

“所以才给他个刀柄,让他去山野民间,真正接触‘人’——不是学子、不是书生,是百姓,是刁民,是老汉,是骂饶,是哭穷的,是偷税的,是叫苦不迭的。”

石安子低声问:“王爷打算做什么?”

朱瀚轻轻一笑:“我不动。此去畿南,我让他一人走完。”

“但我会在他身后,暗设三人——一个官,一个匠,一个商。”

石安子点头:“替太子补缺?”

“不。”朱瀚缓缓道,“是替我看清,他是否能自己补。”

“若能,他就是我愿全力相托之人。”

“若不能——”朱瀚顿了一顿,目光寒光乍现,“那我便不惜一切,替他守这江山。”

五月十一,太子朱标,简服轻骑,率数十人出京,向畿南而去。

无鼓,无号,无封册,无仪仗。

但京城坊间,却早已热议沸腾:

“东宫出行,代巡民。”

“太子要亲眼看百姓吃何米、穿何衣。”

“朱标不再只是读书人了。”

喜欢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 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 披荆斩棘的赘婿:从扮演傻子开始 至尊鼎 柔弱恶雌被流放?众兽夫舍命护她 开局签到半圣护卫,召唤十万龙骑 我建立了收容组织 开局桥上救下轻生女,系统激活 诱妻入室:冷血总裁深深爱 聚宝仙盆 快穿之战神大人等等我 江岳派 儿砸养成指南[综基三] 重生之杀手至尊 极品戒指 我在综武召唤第四天灾 帝国继承人从出生后开始躺平 寡妇娇又魅,帝王把持不住了 噬源 老婆给了一巴掌,宿主说爽到了
经典收藏 快穿:宿主手持空间一心囤货 倒霉蛋重生后变身农家小福女 重回九零,我只想赚钱 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 双面蜜谋 寻回的璀璨人生 青龙道仙 剩女的奇遇记 穿到四合院我有签到系统 零点四秒 十全少尊 群星之烨 天才成长实录 误穿年代,导演我在八零撩汉子 拥有随身空间,我卖山货暴富了 剑道至尊,我出剑即无敌 甄嬛传之娘娘重生归来 舔狗十年,我抽身而退她却疯了 [重生]之邪不压正 电竞顶A队长成了现队长的心头宠
最近更新 异世界跑腿:终点别是魔王城啊 小师妹明明超强却阴的发邪 他比前夫炙热 谍战:红色特工之代号不死鸟 枫缘城 奥特幼崽的反派修养 末世丧尸皇快穿了 穿越牧马人,截胡秀芝做老婆 人与鬼之间,只差了一张面具 分手后,傅总才知情根深种 我收服了宝可梦 天赋异禀的少女之无相神宗 荒年空间满仓粮,假嫡女她破防了 三角洲:刚上大一阿萨拉最强军阀 穿越六零我带系统为祖国创外汇 熵海溯生录 快穿女配她又有啦! 少帅又把老婆气跑了 捡了小福星后,将军府旺疯了 重回七零,搬空养父母家库房下乡了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墨色江南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txt下载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最新章节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全文阅读 - 好看的N次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