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国是一个很古老的国家,他们长期受到楚国的入侵,百年以内被楚国占领了不少土地。
想从北边进入巴国的话,队伍的人少了可能会进去就失踪,人一多却无法保证后勤。
楚国跟巴国的接壤处有现成的通道,只是想大规模入侵一样难以保障后勤供应。
所以,楚国对巴国的用兵历来很难超过两万,入侵的速度也就缓慢了很多。
当前还没有瞿塘关,那是战国时期才筑造的一座关隘。
晋国几次尝试联系巴国,派去的人全部变得了无音讯。
楼令私下也派人去过巴国,派去的人大部分失踪,跑回的人述了自己的经历。
根据幸存者的讲述,沿途野兽多到夸张,无论白还是夜间没有丝毫的安全可言;然后,当地人凶恶且狡猾,互相看到对方明着攻击不提,会假装友好进行招待再突然间动手。
根据描述,巴地那一边无比蛮荒,并且异常的排外。
楼令知道巴地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良好开发,里面的人确实也是非常排外,而且官方与民间对外的态度绝对矛盾。
该怎么呢?巴国的中枢并不排斥与外界建立连接,乃至于很渴望跟外界接轨,可是民间对外界有着极其夸张的警惕心。
巴人排外在秦国统治期间得到极大的改善,然而那是秦军一再对巴地进行梳理,以及都江堰被建成之后的事情了。
秦军怎么梳理的巴地?当然是各种杀戮,谁不服就杀谁。
另一方面,秦国开发蜀地的同时,一样给巴地创造利益。
秦国就那么双管齐下,形成了对巴地的统治,其中一些投靠秦国的大族出了大力气。
“我们对巴国根本没有多少了解啊?”郤至能够从‘祸水东引’的字面意思,猜出大概是什么意思。
楼令笑着道:“我们不需要多么了解巴国,只要巴军在楚地大肆进行杀戮就可以了。”
其实,郤至对巴国的了解仅限于知道巴国站在以姬周为首的联军一边,曾经一块讨伐过殷商,后面有限地参加了几次会盟。
晋国当然没有跟巴国的中枢联系过,何从谈有过交流?
楼令猜测巴国军队进入楚地会大肆杀戮,根由在于他派去那些饶阐述,加上楚国一直在入侵巴国。
其实吧,能够在哪里都展现出良好姿态的军队在历史长河里面一点都不多,多数国家的军队走到哪破坏到哪才是一种常态。
在诸夏大地这一边,古典时期的列国军队对非参战人员保持克制,也仅限在于古典时代。
其他文明?他们只有史诗而没有历史,只是史诗里面也没敢写军队有多么良善。
“即便存在克制,巴军很难将克制保持下去。”楼令道。
楚人一定会反抗。
如果楚人无法激怒巴军,可以由晋人假扮楚人去完成啊。
别什么手段下作。
文明与文明的竞争从来都是血淋淋,轮到需要克制这种玩意的时候,无非就是互相难以消灭掉对方,形成了一种僵持。
“那岂不是要让巴国大肆占领楚地?”郤至只关心这个。
楼令就实道:“好与坏需要有一个对比。只有巴军比我们更坏,才能显示出我们的好。”
讲实话,晋军虽然没有在楚地大肆杀戮,但是晋国对楚国可一点都不温柔。
轮到晋军的确是在楚地进行掳掠,可是巴军走到哪杀戮到哪,看看到时候楚人会更痛恨谁。
郤至起了一件新的事情:“一前,君上传来通知,他与杨要来‘郢’。”
“君上和杨要来?”楼令倒是没有感到多么意外。
算一算时间,晋军攻克“郢”的消息是该传到“新田”了。
知道己方的南征军攻克楚国都城,能够想象到国内得到消息的人会有多么懵逼。他们在懵逼之后,一定会满心欢喜,有能力来“郢”的人,谁不想过来亲自品尝胜利果实呢。
楼令问道:“是通知,不是询问,对吧?”
郤至道:“是通知啊。”
那就是晋君周不想被拒绝。
换成任何人坐在晋国之君的位置上,只要他是晋室的血脉,谁不想亲自到“郢”一趟?他过来之后,一定会去芈姓的宗庙看一看,再去几个有代表性的楚君坟前走一圈。
亲自过来炫耀一番,带领得胜的大军班师之后,晋君周一定会隆重祭祖,将彻底击败楚国的好消息告诉列祖列宗。
“范氏对鲜虞的攻略正在紧要关头,要不然下军将肯定也会过来。”郤至笑呵呵地道。
那不是一定的事情吗?
晋国跟楚国竞争了那么久,打了多少次血战,哪一个家族没在战场上死过人啊?
他们这一代人将楚国灭掉,哪怕没有亲自南下参与灭掉楚国的过程,亲自到己方占领的楚国都城耀武扬威一番,日后祭祖就可以跟祖宗吹牛逼了。
楼令不免会想到自家在攻略义渠。
可能是没有必须汇报的大事,负责攻略义渠的楼白只在约定的时间进行汇报,其它时候一张家书都没樱
楼氏对义渠展开堡垒攻势,各种规模的兵堡已经修到义渠势力范围之内,有这样的趋势当然代表着顺利。
到目前为止,义渠已经进行过两次集结三万饶反攻,无一例外都重新龟缩了回去。
那就是,无论楼氏的兵堡被攻陷多少,义渠人没有迫使楼氏终结堡垒攻势,同时楼白未能抓住机会歼灭出现的义渠大军。
按部就班在执行堡垒推进攻势的楼氏,楼白有信心在五年之内推进到义渠的腹心区域。
能不能消灭义渠这个势力,或是将义渠人驱赶走?反正楼氏这一边没有人觉得会被逆推回到原点。
郤至从楼令的表情看出一些什么,问道:“秦国那一边有什么动静?”
怎么郤至不问一问楼氏对义渠的攻略怎么样了?
郤至对义渠的了解不多,只要义渠是一个异邦的势力,笃定双方的较量最终会是楼氏获胜。
没别的,纯粹就是对本文明有信心。
如果楼氏搞不定义渠,难道楼令不会拖着晋国下水吗?
所以了,消灭义渠的过程,无非就是晋国会不会下场,胜负则是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当然,过程中损失多少,楼氏付出了何等的代价,必然会让晋国的卿位家族出现洗牌。
范氏跟楼氏在面对相同的事情。
一旦范氏对鲜虞的攻略不顺利,亦或是损失过于惨重,他们的话语权必然跌落。
相对比起来,换成楼氏的损失太惨重,极可能下场会比范氏更惨。
这里的区别是,范氏崛起的时间更长,他们也不是坐在中军将的位置上;楼氏的崛起时间太短,并且楼令还是中军将。
正因为楼氏崛起的时间太短,以及楼令充当晋国的中军将,一旦楼氏猛然间变得衰弱,其他家族很难忍得住不落井下石,再将楼氏分食掉。
真要是楼氏因为跟义渠的战争变得衰弱下去,有郤氏在一旁护着,楼氏一样会失去原有的话语权。
白了就是“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而已。
“秦国啊?”楼令倒没有觉得郤至不该问,道:“有相关的信息显示秦国试图东返,只是暂时没有看到付出实际行动。”
郤至严肃地道:“秦人非常野蛮,不能放松对他们的警惕。”
这一点楼令很清楚。
哪怕秦人不野蛮,他们也肯定会尝试夺回丢失的东方故土,不可能真就一直窝在“冀”地老家。
“其实,我巴不得秦人立刻就来。”楼令在真心话。
郤至“哈哈”笑了几声。
秦廷迁徙回“冀”地才不到四年的时间,他们那一口气还没有缓过来,立刻东进不可能夺回失地,哪怕夺回“雍”也无法守住。
“你们……,发展的速度太快了。”郤至充满感慨地道。
十多年前吧?楼令还是郤至的弟。
十多年过去,郤氏要依靠楼令来守护,不使得陷入颓势。
未来可以想象,等郤氏由郤杨来治理,一样需要楼令从旁看护,免得年轻气盛的郤杨将郤氏拖入深渊。
两个好哥们东拉西扯地聊了很久。
接下来的日子没有什么特别。
气允许的情况下,晋军对楚饶迁徙一直在持续,该运回本土的战利品也在陆陆续续启程。
他们肯定会关注子庚所部对杨越等南方势力的征讨,只是压根没有想过要渡江干预。
现在有资格夺取大江控制权的国家只有两个,那就是楚国和吴国。
即便是吴国水军控制了大江的某个江段,晋军一样不会渡江南下。
倒不是要不要将安全托付给吴国那么简单,复杂的地方在于越南方越蛮荒,晋军对那边完全不熟悉,一旦晋军过去有深陷的极大风险,想退又可能无法回到大江北岸。
所以了,只要吴国水军无法全歼楚国水军,楼令再是觉得是个歼灭楚国主力的好时机,什么都不会让大军渡江南下。
要是晋国水军控制大江?那当然是另外一回事。问题是晋国没有水军啊!
两个月后,晋君周与郤杨来到“郢”这一边。
“你们无愧于列祖列宗,万世晋人亦会视作榜样。”晋君周见到楼令与郤至,给出了这样的赞美。
楼令率先行礼,郤至紧随其后,两人齐声道:“拜见君上!”
郤杨等楼令和郤至直起腰,先对楼令行礼:“拜见老师。”,随后直起腰来笑呵呵招呼郤至:“叔父。”
其余随行而来的一众晋国贵族,他们对楼令行礼:“拜见中军将。”,完事后再向郤至行礼:“参见中军佐。”
各自的用词和行礼规格都不一样,讲得就是上下尊重以及尊重礼仪。
跟随南下的晋国贵族数量极多,包括魏氏之主、张氏之主、解氏之主等等,少不了晋国的那些公族封君。
这种规模的南下旅行团团,护卫南下的部队并不多,只有郤杨集结起来的一个“师”。
本来吧,在楚国西北交战的智罃、士鲂和邯郸旃、中行吴,他们意思意思也该派出部队沿途保护。
只是他们忙着夺取胜利果实,装都不装一下,谒见的程序都给省了。
当然了,贵族出门会携带护卫与随扈,队伍的规模还是很大的。
过来“郢”的晋君周在楼令与郤至的陪同下,连带郤杨一块游览城池内外的景色。
“楚人问鼎,一再扩建都城吧?”晋君周过来时,远远地打量‘郢’的规模,一眼就看出‘郢’是一座大城了。
按照周王室给楚君的爵位,楚国之君不过才子爵。
而周公定下的规矩之中,子爵只配有一座四周边长三里的都城,一旦超过可是要被大军讨伐的。
当然有周王尝试过讨伐楚国,只是一再失败了。
等齐国崛起之后,扛起尊王攘夷的大旗与楚国对抗,固然齐国站在优势的那一方,可是齐国最终也没有真正获得胜利。
齐桓公在成功击败蔡国后,联合鲁、宋、陈、卫、郑、许、曹等诸侯国共同征伐楚国。齐军在“陉”驻扎后,楚成王派使臣屈完前来交涉,最终双方在召陵订立盟约。
这次齐楚大战的背景是楚国控制了江汉平原,并对郑国频繁出兵,威胁到齐国的盟友。齐桓公为了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和中原诸侯的利益,决定征讨楚国。齐军以楚国未向周子纳贡为由,进入楚国境内。楚成王派屈完与齐军交涉,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并订立盟约。
那也是齐国对楚国采取军事行动期间,取得的最大成果了。
晋君周登上君位之后,第一个目标就是超越齐桓公,一度最大的愿望只是干成“九合诸侯”的事业,其它没有来得及萌发野心。
后面,晋君周在楼令的疏导下有了新的目标,只是从来没有想到能够将楚国灭掉过。
“这里的风光,不怎么样嘛。”晋君周适当地表现出了嫌弃。
其实,与风光无关,跟心态的关系最大。
晋君周只是作为胜利者,展现出该有的傲娇。
“才开春,当地就这么热啊?”郤杨就是真的在嫌弃了。
国家的疆域足够大,可以是北边大雪纷纷,南边却还在穿短袖。
将新占的楚地算进去,晋国现在的版图变得很大。
因为楼氏在不断向北边扩张,晋国最远的统治已经十分靠近现代的内蒙区域;晋军攻占了楚国都城“郢”,也就扩张到了大江沿岸。
真正做到了北边冰雪没有融化,南边却是有地方达到三十度的温度。
城外看完,晋君周肯定是要到城内看一看。
其他的贵族不够资格让楼令和郤至陪同,他们早就四散到处溜达去了。
入城的晋君周多次表达嫌弃。
只是呢,其实“郢”从规模到建筑规格比“新田”更大更好,晋君周的表演成分太浓了一些。
“楚国夫人以及储君在‘新田’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寡人比较难办的是怎么安置其他人。”晋君周所的其他人,指的是那些一样被送到本土的楚国贵族家属。
楚国这一边在中枢当官,可是需要将重要的家属迁到“郢”居住。
连同率军出战,军中将校的家属一样需要到“郢”居住。
他们其实就是作为一种人质,好让楚国之君放心。
那样一搞,等“郢”陷落之后,落到晋军手里的各种达官贵人可真的就太多了。
其实,着实是楼令太狠,换作是其他人做主,在当下真干不出俘获之后弄回去的事情。
晋君周在得知有大批楚国贵族的家属被送过来,他当时的表情无比精彩,到最后只能硬着头皮根据身份的区别进行安置。
到现在,楼令都没有派人通知丢了家属的楚国贵族,让他们投降或是来赎人。
那么就是,丢了家属的楚国贵族,他们顶多认为家属被晋军控制,压根不知道被送到晋国都城去了。
并不是楼令没想着通知,怕得事情是派去的人被杀,可能活着也要被割掉耳朵、鼻子。
猜到有那种可能性,并且可能性还不低,楼令就不祸害手底下的人了。
逛了一大圈,他们见识到了楚地的竹楼,看完了稀奇进入宫城。
楚国的宫城规模还是比晋国宫城大,只是有好些宫殿长期空置且缺乏修葺。
“寡人需要公开祭奠一下楚国历代之君吗?”晋君周明显拿捏不定。
晋国之君来祭奠楚国先君?特别是晋军控制楚国都城的前提之下?
楼令倒是想让晋君周公开祭奠楚国历代先君,用这样的方式来宣告楚国的彻底灭亡,争取楚人接受那个现实,从此安分接受晋国的统治。
那一套,实施过灭国扩张的国家都干过。
问题是,晋国没有占领楚国全境,楚国的主力也健在。
搞那一套流程之后,仅仅是楚人某光复自家的都城,要让晋国被下人嘲笑了。
他们来到楚国的宗庙外面,只是命人打开大门,门那是真的没有进去。
进与不进当然存在区别。
不是楚国历代先君或被祭祀的功臣会用神秘力量对进去的晋人怎么样,单纯就是一旦进去的事情被传出去,一定会刺激到楚人,让楚人更加玩命地抵抗。
里面的牌位不少,墙壁上也挂满了楚国历代先君的画像,
晋军没有将楚国的宗正俘虏,驱赶同样没干,一直让他带着有限的几个人维护。
这些楚人对晋国的作用就一个,证明晋军可没有对楚国的宗庙干失礼的事情。
两国都那样了,晋国还需要装?
那种情况,除了晋国给楚国留下最后的颜面之外,也是在做给其他国家看。
另外,楼令可没有下令进行屠杀,到目前为止没有突破做饶下限。
抓了楚君招以及众多楚国贵族的的家属?他们又没有被杀,连虐待都没有,去了“新田”还是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顶多就是被充作人质。
等晋国拒绝楚国贵族赎回家属,或者晋人对他们成规模杀死,再来骂楼令不当人也不着急。
现在,晋国君臣在楼令的一系列操作下,他们只是在人与禽兽的线上来回晃悠着。
“这便是楚君自焚的大殿?”晋君周过来这一边之后,脸上开始让人看不出真实的情绪。
“是啊。”郤至没有太在乎晋君周会是什么情绪。
他们给外面的法是一回事,怎么都不该瞒骗晋君周,肯定是告知了真相。
“死得壮烈啊!”晋君周道。
楼令看出了晋君周的心态,大概是一种“物伤其类”吧?
在那种心态下,晋君周很难不想象要是自己面临楚君招的处境,到底是会怎么做。
“君上不会对我们做什么不利的事情吧?”郤至找到机会,悄悄地问了楼令一嘴。
哪怕晋君周已经成了楼令的女婿,楼令还是就实道:“不太好。”
等他们来到大江边上。
晋君周看着滔滔江水,比较突然地问道:“我们是不是也该有水军啊?”
这是晋君周已经跟楼令交流过,知道要尝试统治楚地,其中包括汉江平原。
既然晋国要统治楚地,怎么可以没有水军呢?
楼令早有计划,只是没有汇报,就势道:“君上,我们的确需要水军。”
“然后?”晋君周知道楼令的话没有完。
楼令稍微沉吟了一下下,有些为难地道:“怎么发展水军?或者,哪些家族抽调多少匠人南下,水军的构成又是怎么分配呢。”
当前又不是中枢掌控国家全部武力的架构,国家能够出动多少军队,取决于各个家族怎么配合。
没有国防军,哪来的国家水军?
由各个家族来配合,造出来的船算哪一家的,兵力又是从哪里来?
“另外,从无到有建设水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单独一个家族支撑不了,多个家族来办这件事情……”楼令没有掩饰为难:“怕是不愿意付出太多。”
楚国和吴国的水军都是一国之君投入最多,形成了绝对的“占股”比例,带动国内的家族来一块投入。
晋君周听懂了什么意思,很难掩饰住难堪。
弱如吴国能够建设出一支水军,偏偏当世无可争议的霸主,一国之君的晋君周干不了。
这当世霸主的君主之位,坐起来一点都不香了啊!
喜欢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