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京城的烟火气重新升腾,李睿阳却在医农轩的书房内彻夜未眠。案头摊开的不仅有厚厚的疫情卷宗,还有他绘制的京城舆图,密密麻麻的红点标记着曾爆发鼠疫的区域。“娘,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晨光初现时,他将连夜拟好的防治方案递给苏晴,墨迹未干的纸页上,每一行字都凝结着对疫病的深刻反思。
李家祠堂内,族老们围坐在檀木长桌前,烛火将李睿阳手中的竹简照得透亮。“设立疫病监测点只是第一步。”他用朱砂笔在舆图上圈出京城九门及十二个市集,\"这些地方每日人流如织,需派驻医农轩弟子与衙役组成联防队,凡体温异常、咳嗽不止者,立即隔离观察。\"苏晴补充道:“每个监测点都要配备特制的测温玉片与应急药箱,确保能在第一时间控制病情。”话音未落,秦霄已起身承诺:“商学阁会连夜赶制三百套监测设备,三日内送达各点。”
与此同时,京城的街巷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商学阁的伙计们扛着沾着硫磺的扫帚,在青石板路上划出醒目的消毒线;挑着石灰桶的工匠攀上城墙,将防虫涂料刷成整齐的白色条纹。最热闹的城西菜市场,李明泽亲自监督改造工程:原本污水横流的地面铺上了带排水孔的青石,活禽区与水产区被彻底分隔,每日闭市后都要用特制的草药水冲洗三遍。“以后每季度都要评比‘卫生模范街巷’。”李静言在告示上加盖李家印鉴,“做得好的商户,商学阁将减免三成税赋。”
医农轩的扩建工程在城南破土动工。李睿阳手持图纸,向工匠们详细明:“主殿要设五间隔离病房,窗户必须朝南;药房的药柜要用金丝楠木,既能防虫又能保持药香。”为充实医疗队伍,李家广发英雄帖,重金聘请各地名医。每月十五,医农轩的大讲堂座无虚席,李睿阳亲自讲解《瘟疫论》,苏晴则演示最新的针灸疗法,台下的年轻医者们边听边记,沙沙的书写声与窗外的鸟鸣交织成曲。
文渊馆的学子们也没闲着。他们将晦涩的医理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谣:“饭前便后要洗手,通风换气莫闭窗;若有发热早就诊,莫信偏方把命伤。”这些歌谣被刻成木版,印成数万份传单,随着商队运往大宣各地。街头的宣讲台上,学子们戴着绘有医药图腾的面具,用生动的短剧演绎疫病防治知识,引得围观百姓时而捧腹大笑,时而点头称是。
为确保防治机制长效运行,李家与朝廷联合成立了“太医院监查司”。监察使们手持鎏金牌令,随时抽查监测点的记录、医馆的药材储备和街道的卫生情况。曾有位三品官员因纵容家人随意倾倒垃圾,被当场摘去顶戴花翎。此事一出,整个京城震动,百姓们自发组成护街队,连最顽皮的孩童都知道要将果皮扔进特制的竹篓。
深秋时节,新落成的医农轩前,李睿阳抚摸着门前的石狮子。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与夜市的喧嚣融为一体。这场历时数月的抗疫之战,不仅让李家的医术与担当名满下,更在京城的血脉中注入林御疫病的“抗体”。当第一片银杏叶飘落时,他知道,这座重生的城市,已经做好了迎接任何挑战的准备。
喜欢全家穿越:带着空间改写家族命运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全家穿越:带着空间改写家族命运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