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星的华国,局势如同一团乱麻,越理越紧。“清道夫” 组织臭名昭着,执行任务时不择手段,为了那所谓的 100% 完成率,常常将人质的生死置之度外,甚至随意把任务外包给雇佣兵,搞得各地鸡飞狗跳。高层面对国际反恐势力的施压,虽满心不愿,却又无计可施,只能无奈下令让方柯暂停行动。可方柯岂是坐以待毙之人?他深知,若是让国外势力拿走教廷的圣血技术,亦或是暗影禁术,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整个世界都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经过深思熟虑,方柯心中渐渐勾勒出一个大胆而缜密的计划,核心策略便是制造 “被迫反击” 的既定事实。既然被禁止主动清剿,那就精心打造一个让 “阴影组织 \/ 教廷主动袭击方柯” 的公开事件,毕竟他们想要解决他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如此一来,方柯便能在 “自卫” 的名义下,巧妙调动那些未被禁令束缚的力量,比如忠诚的盟友、隐藏的私人力量,甚至其他立场模糊的部门。同时,也能迫使上级在舆论和局势的双重压力下,“默许” 他展开反击。
为了实现这个计划,方柯第一步便是精心泄露 “致命弱点” 信息。他如同一位顶级的情报大师,通过多重伪装渠道,有条不紊地向阴影组织传递 “虚假情报”。一方面,他利用被策反的低级教廷成员,让其在组织内部悄悄散播消息:方柯因内部清洗行动被停职,如今正处于极度愤懑的状态,手中掌握着大量组织核心机密,正急切地计划叛逃,寻求其中一方国外势力的庇护。另一方面,方柯在深网匿名论坛上,发布了一条看似不起眼,实则极具诱惑性的帖子,声称方柯因得罪高层,已被当作弃子,然而他手中握有一个对教廷 \/ 阴影组织具有毁灭性打击的 “黑匣子”,里面存储着加密数据,只是如今他的保护力量已被大幅削弱,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这些假情报就像一颗颗精心埋下的种子,旨在极度刺激对方的神经,让他们深信 “这是千载难逢铲除方柯并夺取机密 \/ 泄愤的机会”。甚至连国外势力都开始蠢蠢欲动。
紧接着,方柯开始着手创造绝佳的 “猎杀” 环境。他经过多日的勘察与筛选,最终选定了一个看似利于刺杀的地点 —— 郊区的一座废弃工厂。这座工厂地处偏僻,周围荒草丛生,废弃已久,平日里鲜有人至。工厂内部空间开阔,布局复杂,有许多废弃的厂房和高耸的烟囱,离那边不远,还有一个防空洞,十分适合设伏与隐藏。方柯提前秘密派遣心腹,在工厂内布置了大量的监控及精神监察设备,确保能实时掌握敌饶一举一动;还安装了先进的干扰设备,一旦战斗打响,便能干扰敌饶通讯,让他们陷入混乱。同时,他还安排了一批精锐,隐藏在工厂的各个角落,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为了进一步吸引敌人上钩,方柯开始故意暴露行踪。他以 “私事” 或 “调查个人事务” 为名,巧妙地避开禁令,公开或半公开地出现在该地点。行动模式刻意显得低调但疏于防护,只带了施国康和赵龙,甚至有时独自出行,给敌人营造出一种有机可衬假象。他还故意在一些场合露出疲态,或是 “不心” 被拍到正在治疗伤口,暗示自己受伤,处于脆弱状态,以此来降低敌饶警惕心,强化诱饵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方柯还利用其在对方组织内部埋下的(或未被发现的)暗线,精心地 “引导” 刺杀计划向可控方向发展。他通过暗线传递消息,确保对方派出足够分量的 “大鱼”,比如区域负责人、核心行动队,而非无关紧要的卒。同时,暗线也在努力让刺杀行动显示出教廷和阴影组织的 “联合” 迹象,即使只是表面上的,这样便能坐实其勾结关系,为后续的反击提供更有力的证据。此外,方柯还严格控制行动规模,确保敌饶刺杀行动不会超出预设战场范围,防止大规模附带伤亡,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终于,在方柯一系列精心布局下,刺杀行动如预期般发生了。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废弃工厂周围一片死寂,只有风声在耳边呼啸。突然,一群黑影如鬼魅般从四面八方迅速靠近工厂。他们或手持先进的枪械,或拿着本命书籍自带的武器,眼神中闪烁着凶狠的光芒,显然是有备而来。方柯早已通过监控设备察觉到敌饶动向,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低声道:“鱼儿,终于上钩了。”
随着敌人逐渐靠近,方柯及其提前埋伏的精锐力量瞬间展开行动。一时间,枪声大作,火光四溅,整个工厂瞬间变成了一片战场。方柯身先士卒,凭借着强大的异能,在枪林弹雨中穿梭自如。他手中的武器不断喷射出火焰,每一次射击都精准地命中敌人,敌人纷纷倒地。而敌人也不甘示弱,利用工厂内的废墟和障碍物作为掩护,不断向方柯等人发起反击。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但短暂可控的交火。
在战斗中,方柯刻意留下足够多的活口和物证,并安排人员实时记录(录像、通信录音)袭击者的身份、行动意图。只见一名敌人在被击中腿部后,倒在地上痛苦地呻吟,口中大喊:“方柯,今就是你的死期!” 这一切都被隐藏在暗处的摄像机清晰地记录了下来。
为了让遇袭过程更具服力,方柯本人也承受了可控风险。他故意让自己的手臂被敌人攻击擦伤,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衣袖。但他没有丝毫退缩,反而更加勇猛,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令权寒的杀意。
袭击发生瞬间,预设机制立即启动。远程触发装置向媒体、内部监督机构、议会 \/ 高层盟友发送袭击信息及初步证据。证据内容详实,不仅揭露了阴影组织和教廷策划刺杀的阴谋,还强调了 “被停职的地区安全负责人” 仍遭报复,充分证明了组织威胁未减反增,同时暗示方柯拥有令对方恐惧的 “关键证据”。
消息一经传出,瞬间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公众震惊于恐怖分子对前执法者的猖獗报复,纷纷义愤填膺,要求政府严惩恐怖组织。盟友们因 “黑匣子” 威胁而焦虑不已,开始积极与方柯联系,商讨应对之策。体制内同情方柯或被事件激怒的力量也迅速汇集,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
在巨大舆论压力和 “组织恐怖性” 的铁证下,上级 “暂停行动” 的禁令形同虚设。为平民愤、自保、防止事态恶化甚至抢夺潜在 “关键证据”,上级不得不立即恢复方柯的行动权限,至少是针对本次袭击的自卫及后续追查。同时,上级还投入更多资源进行清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被迫与方柯进行有限合作。
方柯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迅速展开行动。他利用恢复的权限,第一时间审讯活口。在他强大的心理攻势和特殊手段下,俘虏们纷纷开口,交代了组织架构、据点、资金来源等重要情报。
紧接着,方柯借势清剿。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包括施国康,墨影队等人,以 “报复反制” 和 “保护公共安全” 为名,对已知的阴影组织和教廷关联据点、资产、人员进行了迅雷不及掩耳的定点清除或抓捕。行动过程中,他们争分夺秒,打时间差让对方来不及应对。每一个据点的突袭都经过精心策划,迅速而果断,敌人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一一击破。
至于 “黑匣子”,方柯可选择性 “泄露” 部分最能使对手瓦解或激起更大公愤的情报。这些情报如同重磅炸弹,在敌人内部引发了混乱和恐慌,彻底击溃了对手的心理防线,让他们陷入了绝境。方柯的这一计策,可谓是险中求胜。
喜欢晓晓,我们走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晓晓,我们走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