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风云录

番番外闻

首页 >> 晋末风云录 >> 晋末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明末钢铁大亨 从弃子到无双权臣 重生网游之大神驾到 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 大明,开局被朱元璋哭灵 人在洪武,每天一个现代盲盒 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 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
晋末风云录 番番外闻 - 晋末风云录全文阅读 - 晋末风云录txt下载 - 晋末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73章 庾亮立意北伐;王导因病离世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正当桓温与南康公主如胶似膝,蜜里调油之时,成帝看着这位妹婿也特别喜欢,很快封他为驸马都尉,袭万宁男爵位,不久又加封授琅琊太守,没几就倒蹬到了徐州刺史,可真是连升三级,跟坐了火箭一样,滋滋上长。

也就在这时,他的妻舅公庾亮又支棱了起来,想要南征北伐,建立不世之功。

此时巴蜀雄主李雄逝世之后,成汉争位夺嫡之战也是乱作一团,李雄也不知道是咋想的,把皇位传给了侄子,那他的亲儿子们岂能善罢甘休,于是一顿乱杀,国力每况愈下。

而北方随着刘曜、石勒两位乱世枭雄先后离世,石虎与鲜卑,段氏,绞作一团,也无暇顾及东晋,起来这确实是个好时机。

征西将军庾亮,突然雄心暴起,想要收复中原失地,成帝虽然没有祖父和父亲的雄心壮志,但是也乐见其成,于是非常赞同他这个创意。

干就干,庾亮立刻上表奏请成帝出征准备事宜,他这个想法是好的,而且想在朝廷威望隆盛,也是讲究军功的,南征北伐建功立业,那就是最好的捷径。

成帝司马衍随即按照庾亮奏请,任命桓宣为司州刺史,镇守襄阳,襄阳直面北方石虎,军事位置至关重要。

任命庾亮之弟,临川太守庾怿,为梁州刺史,镇守魏兴,监察梁州、雍州诸军事。

任命庾亮另一个弟弟西阳太守庾翼,为南蛮校尉,镇守江陵,兼领南郡太守。

又奏请分出豫州一处,用来授予征虏将军毛宝。豫州曾经是祖逖的起兵之地,授予毛宝,可见庾亮对于毛宝的信任。

成帝一律准奏,下诏任毛宝为豫州刺史,主要监察长江以西扬州地段诸军事。

毛宝与西阳太守樊峻,共同率领精兵万人戍守邾城。

此时庾亮的心性又犯了,他本来因为这个心性逼反了苏骏,搞得下大乱,如今还是如此,可见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他素来看不上陶侃的儿子陶称,这位爷也是没有继承一点儿父亲的雄才大略,为人狡诈任性,还喜欢兄弟之间互相攻伐,一整集合个几千人打打这个兄弟,闹闹那个兄弟,倒也没惹出什么大乱子来,就是不怎么成器,倒是真的。

庾亮借机把南部中郎将封给了建威将军陶称,是要重用他,让他进入沔郑

陶称啥也想不到庾亮会对付他一个字辈,再有他父亲陶侃的威名震着,一般人也不能动他,结果稀里糊涂率二百人沿江而下,拜见庾亮,庾亮居然将他拘捕斩首了。

咱也不知道这是出的什么气,感觉就是没头苍蝇,征讨事宜还没开始,居然拿陶侃的儿子祭了大旗!

但是还未开战,庾亮之弟庾怿因为魏胸处边远,地势险恶,实在是又怕苦又怕打战,哭喊着哥哥庾亮给换个官当当,庾亮本来想让他带兵征讨巴蜀立下不世之功,可惜庾亮家人搞内政,争权夺利还行,真枪提上上阵就有点怂了。

没办法庾亮急调武昌太守陈嚣为梁州刺史,赶赴汉郑陈嚣率军进入子午道,庾亮又派偏师共同伐蜀,进入江阳。庾亮参军李松非常勇猛,攻打成汉国的巴郡、江阳等地。夏四月,李松大胜,抓获了成汉国的荆州刺史李闳和巴郡太守黄植,一同押送至建康。

庾亮有胜利,于是上疏:“蜀地的成汉国很弱,人心不齐,政令混乱,易于攻伐,而北方胡虏仍然强大凶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我想率十万大军移徙,镇守石头成,从中调度,派遣各军陈兵在长江、沔水一带,为北伐赵国,收复中原做准备。”

成帝没有主张,于是把庾亮的疏章下交朝廷,让大臣们评论。

丞相王导看了以后,请求允准。

太尉郗鉴是对阵过后赵石勒多年的,虽然石勒不在了,但是石虎也不是吃素的,连忙摇头道:“臣以为物资财用不足,不能大举行动,还是从长计议吧!”意思是不同意北伐。

太常蔡谟议侃侃而谈,评议:“时机有利与不利,大道之行也有伸有屈,如果不考虑强弱的形势,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妄动刀兵,那么就会迅速败亡,哪里有什么功业可谈!

当今之计,北方胡族势盛,不如自蓄威势,等待时机再行北伐之事。

时机的恰当可否,全在于胡虏的强弱,而胡虏的强弱又全在于石虎的强弱。

自从羯族石勒起兵,经略中原,石虎便为征讨武将,百战百胜。

其所占据的地域,幅员辽阔,与当年的魏国曹操相当。

石勒死后大家都觉得石虎可欺,那么咱们看看石虎继位都干了什么?

一是挟持君主,诛戮将相,在此期间,国内丝毫叛乱未起,没有出现别国诸子夺嫡,下大乱,国力衰微之像。

后石虎又翦灭诸边兵镇,削弱外寇,灭除段辽,四境之内尺土未失。

从哪里看出来石虎就不行了呢?”

众人一顿纸上谈兵,谈古论今,各种政策兵法横飞,对于庾亮支持的人少之又少,成帝不免犹豫起来。

大家都觉得太常蔡谟议得非常在理,成帝遂下诏不同意庾亮大规模北伐,移军石头城。

偏在这时,唯一支持庾亮的王导又卧病不起。

成帝过府探望,终究无力回,文献公王导终是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王导乃是成帝之师,两人共同患过难,感情自是不比别人,丧葬的礼仪比照前人,按照汉代博陆侯霍光,又参考了安平献王刘孚的旧例,一切参用子的礼节。

王导一生清简朴素,清心寡欲,善于因势利导,重大关头稳如泰山,对于司马睿建立东晋又有从龙之功,可以是辅政定国的典范,王导管理内政,反对铺张浪费,从不奢靡,对几位皇帝都极尽劝导,劝谏安民简政,把钱用在紧要之处,在他的管理之下,东晋虽无日用之益而岁计总有余钱。

王导过江东以后,笼络江东士族,统一内部,能够统和南北两种势力,抵抗外侮,民族因得以独立,在华夏文化得以续延这块功勋卓着。

东晋建立之初,百般空白,万般艰难,各行各业,百废待兴 。

王导却对教育极为重视,他建议司马睿若想王朝复兴,华夏延续,培养优秀人才是重中之重。因此上书请求修建学校。一方面可以教化百姓遵循礼法,忠君爱国;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贤才,方便朝廷日后征用。

王导本人也是诗书大家,对书法尤其痴迷,衣冠南渡之时,别的都不在意,却特意将书法大家钟繇的《宣示表》,嘱咐夫人缝入袖中,并誓言:“贴在人在,贴亡人亡”。

他对族中子弟的教化培育也是尽心尽力,很多子侄都是在他府中读书长大,他亲自教学,后将《宣示表》传与侄子,也就是书圣王羲之。

他也是个很有情趣的父辈,不是那种刻板严苛之人,嫡长子王悦聪慧异常,深得王导宠爱。

王悦时候,与王导下棋,虽然他还是孩童,王导却一步不让,最后落子定胜负时,王悦恼了,按着王导的手,不让他落子,王导见此笑着:“怎么可以这样粗鲁,咱们好像还有点亲戚关系吧?”由此可见他家的教育氛围是相当轻松的。

王导辅相三世,去世之时,自家仓无储谷,他也衣不重帛,粗茶淡饭,诗酒清谈过此一生。

可以王导是不世出的人才,难得一见的出将入相之人。

喜欢晋末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晋末风云录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毒医白娘子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我在东京养成神只 [重生]之邪不压正 我建立了收容组织 极道武学修改器 柔弱恶雌被流放?众兽夫舍命护她 镜像多元宇宙 绝色美女的贴身兵王 卜卦天师 我怎么成别人的外挂了 港片:开局带着五十亿回国 青龙道仙 巫师追逐着真理 刀镇寰宇 我在综武召唤第四天灾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庶女攻略:重生为后 开局桥上救下轻生女,系统激活 江岳派
经典收藏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大唐:对马吹个口哨咋被抓天牢 非典型原始社会 龙十一 我在秦时开辟玄幻武道 重生之刘禅:二凤是我儿砸 吃货联萌[全息] 两宋哀歌 大唐:我真的没想当皇帝 做个驸马太难了 商末三国志 我和正德闹掰了 小相公是僵尸 侯府庶子?开局攻灭高丽自封王! 天道崽崽一掐指,满朝权贵全慌了 今日离开皇城,来日取你皇位 乱世:整活小砖家 大明抄家王 明末从武昌开始崛起 红楼之贾政
最近更新 快穿乱世,我收齐所有古代美人 三国赵云传 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 十国风华 红楼:重生贾环,迎娶林黛玉 回到三国做皇帝:我刘禅称霸世界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神话版三国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北宋帝国兴亡史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雪月大明 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大楚第一逍遥王 赵聪的一生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呢喃诗章 盛唐华章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晋末风云录 番番外闻 - 晋末风云录txt下载 - 晋末风云录最新章节 - 晋末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