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俊俯瞰着全球沙盘,对于如何处置英国,他心中已有定计,但并未急于一时。他深知,尽管英国已如砧板之鱼肉,其昔日“日不落帝国”的余晖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身份,仍是一层需要谨慎对待的政治外壳。这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最擅长的便是将自己包装成文明、自由的灯塔,即便国际社会大多清楚其“离岸平衡手”和“搅屎棍”的本质,但公然无端灭国,仍会引发不必要的舆论波澜和潜在抵抗。他需要一个“恰到好处”的契机,一个能让其盟友师出有名、让中立势力无话可、甚至让英国背后的势力都难以直接干预的完美借口。
在这方面,他的核心盟友早已摩拳擦掌:
新欧盟:以德国为首的势力,对英国的积怨可追溯至两次世界大战。德方领导人伊琳娜及其代表的党派,始终视英国为欧洲大陆整合与德意志民族前进的“最大绊脚石”,渴望一场彻底的“复仇”,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千年来的麻烦邻居。法国更不用,从百年战争到近现代的无数次背刺,巴黎对伦敦的信任早已降至冰点,将其逐出欧洲事务核心乃至彻底瓦解,是法兰西孜孜以求的战略目标。
新苏联:莫斯科对伦敦的憎恶同样根深蒂固。正是二战结束后英国领导人那篇着名的“铁幕演”,正式拉开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序幕,极大地消耗了苏联的国力,并最终导致其解体(在现世时间线之前)。新苏联的领导者将这笔账牢牢记在英国头上,视其为阻碍斯拉夫民族复心元凶之一。
北美联邦:此时的北美联邦内部纷争不断,自顾不暇,对昔日母国的存亡已然无力也无意过多干涉。即便其内部仍有亲英势力或受到GJ会残余影响,在冯俊阵营绝对的实力碾压面前,也只能选择沉默。
总而言之,英国已是四面楚歌,国际同情心极其有限。冯俊只需等待一个机会——或许是GJ会在英国本土进行某种危险实验的“意外”曝光,或许是英国当局在绝望中对日月科技资产或人员发起的愚蠢挑衅——便能以“维护全球稳定”、“清除文明毒瘤”的名义,发动雷霆一击,斩断日不落帝国最后的余晖。
然而,英国及其背后的GJ会与三皇文明,绝不会坐以待保他们在暗处的行动,必然更加诡秘和疯狂。
------------------------------------
就在冯俊谋划西方之际,东方新成立的东亚联盟共和国,正经历着内部整合的阵痛与外部扩张的挑战。
东亚联媚成立,本身就是一个重大地缘政治事件,彻底改变了东亚二战以来百年的格局。其核心领土不仅包括原核心三国领土,还凭借黑怪危机后形成的权力真空,实质性吞并了南亚大片区域(如尼亚、莱马群岛等原岛国),这些地区原住民十不存一,政府崩溃,东亚联盟通过大规模移民和驻军,牢牢掌控了这些战略要地和资源产地。
然而,在东南亚半岛(如猴国、佛国等地),联媚推进却遇到了阻力。这些国家虽迫于压力成为“盟友”,但内部存在强烈的抵制情绪,使得联盟无法完全消化它们。其中,棉亚共和国的反应最为激烈。究其原因,正是在黑怪危机期间,该地区曾被“光环防卫”短暂接管,当地民众在冯俊麾下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秩序、安全和生活水平的显着提升。这种“被统治的美好回忆”与如今东亚联盟高压管理下产生的落差,使得棉亚民众对东亚联盟极其反感,暗中渴望能再次回归“光环防卫”的治理之下。
南亚的阿三国度则陷入近乎分裂的混乱。面对东亚联媚压力,阿三国内部派系林立:有主张全面加入联盟以换取地位的,有骑墙观望待价而沽的,有认为应投靠冯俊和日月科技的“未来赢家”的,还有顽固的守旧派、婆罗门特权阶层等。加上冯俊早年暗中扶持的分裂势力,阿三政府根本无法形成统一意志,国力在内耗中持续衰弱。
面对这种局面,东亚联盟采取了 “西防南攻” 的战略。即在西线(与波斯\/日月科技势力范围接壤的漫长边境)采取守势,而在南线加速推进,力图尽快消化东南亚和南亚的不稳定区域。这种战略导致了其在南方行为相对激进,进一步激化了与当地势力的矛盾。
---------------------------------------------
而最引人注目的,则是其在西线实施的、堪称疯狂的 “9-989防御计划”。
在这条横亘数万公里、穿越无数崇山峻岭、荒漠戈壁的边境线上,东亚联盟投入了难以想象的巨量资源,动员了庞大的工程部队,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防御工事建造。这已不再是传统的碉堡群或导弹阵地,而是一个融合了尖端科技的立体化、智能化、行星级防御系统:
地下长城:在山脉深处开凿出如迷宫般的永备工事,内部部署着可快速机动的导弹列车、自给自足的生态循环系统以及指挥中枢。
地表堡垒:耸立起数百米高的复合装甲炮塔,装备有大功率速射激光阵列,可有效拦截弹道导弹和低轨道飞行器。
能量屏障:关键节点尝试部署实验性的区域性磁约束护盾,试图偏转或削弱来自空中的能量攻击。
超级混凝土:使用本国研发的新型材料,其强度和抗侵蚀能力远超旧时代产品,使得工事更加坚固。
无数高大的建筑在荒芜的边境拔地而起,宛如一道现代版的“钢铁长城”。然而,这个被寄予厚望的“永不陷落”的防线,在联盟内部却充满了争议。批评者尖锐地指出,此举劳民伤财,战略思想落伍。
在见识过光环防卫依靠轨道空降、高空突袭等“垂直打击”模式后,这种基于地面线性防御的“马奇诺防线2.0”工程,很可能在未来战争中沦为无用之功。他们认为,与其将文数字的资源投入这个可能过时的“面子工程”,不如倾尽全力攻关航技术、超导材料、量子芯片等能够决定未来制权的核心技术。而且,如此大张旗鼓地修建针对西部的防御工事,无异于公开宣称将日月科技视为敌国,会加剧民间恐慌,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
但东亚联媚高层,似乎仍沉浸在旧时代的大陆军主义和线性防御思维中,仿佛这道巨大的工事墙能给他们带来虚幻的安全福这种决策上的路径依赖与保守,凸显了联盟内部在应对真正颠覆性威胁时的力不从心与战略迷茫。
------------------------------------------
尽管战略上存在争议,但东亚联盟在经济发展和技术追赶上的努力不容觑。其经济首都,被誉为“魔幻之都”的超级都湿—魔都,便是这种矛盾与希望的集中体现。
如今的魔都,在联盟成立后获得了巨大的资源倾斜,融合了原核心三国的顶尖技术与资本,已然成为东亚联盟乃至全球都排得上号的超级经济引擎。城市的际线被再次刷新,数条磁悬浮主干道如同光带般在城市高层空间交织,与早年由日月科技承建、如今仍在高效运营的东部磁悬浮高速路网相连,构成了无比高效的立体交通系统。
最引人注目的,是城市中心拔地而起的三座超级单体建筑。这些建筑的构思,显然借鉴了波斯“蓝海之城”的经验,一些曾参与过波斯超级工程建设的工程师和工人带回了不少先进的建造理念和技术细节。结合东亚联盟自身在材料科学(尤其是新型超级混凝土和复合钢材)上的突破,这三座巨构建筑展现了联媚雄心:
“通塔”国际金融中心:并非直插云霄,而是呈螺旋上升的锥形,外部覆盖着可调节透光率的智能玻璃幕墙,夜晚时宛如一根巨大的、散发着柔和白光的玉柱,是联媚金融心脏。
“创世纪”科技研发穹顶:一个巨大的半球形建筑,穹顶表面是可模拟任何气条件、用于环境测试的巨型显示屏,内部汇聚了联盟最顶尖的实验室和科研人才。
“和谐之环”垂直城市社区:一个巨大的圆环状建筑,内部整合了居住、商业、教育、医疗等功能,号称能自给自足运行数月,是联盟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城市危机的实验性方案。
磁悬浮车辆在这些巨构建筑间川流不息,如同忙碌的工蜂。城市的活力毋庸置疑,霓虹闪烁,人流如织,展现着一种急迫而旺盛的生命力。
魔都的成功,证明了东亚文化圈一旦整合所能爆发出的巨大能量。然而,在这繁华的表象之下,是难以掩饰的焦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人们一边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一边担忧着西部那道耗资巨大的防线是否真的能带来安全,以及联盟在核心技术上与日月科技日益拉大的差距。
魔都,就像东亚联媚一个缩影:它努力地向着未来奔跑,试图复制甚至超越波斯蓝海之城的奇迹,但其脚下,却踩着一条看似坚固、实则可能一触即溃的巨防工事,以及深埋于联盟骨子里的战略路径依赖与内部矛盾。它的光芒,既照亮了希望,也投下了深深的阴影。
喜欢末世两界倒爷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末世两界倒爷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