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春耕大概只剩一个来月时间的时候,大司农许老召集学生们,开了个农业短期培训班。
主要内容有三个,一是扩大神种的种植面积,根据钦监的推测,今年的气依旧会偏冷,有可能会像去年那样,出现在灾害情况。
那么,推广神种的任务迫在眉睫。
第二,是促进皇历在民间的推广。皇历的编写过程中,加入了很多农业生产种植知识,例如二十四节气等等。
如果皇历得到民间的认可,能够极大地减轻农学生们的工作量。
第三,则是对上一年的各种数据和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及时更新信息。
许老精神奕奕,一点也不像个年近六十的老人家。
他意气风发,事业如节竹,步步高。
“陛下,下官有个不情之请。”许老恭恭敬敬道。
“许老,不必多礼。”顾南夕连忙扶住许老,不让他跪拜。
这可是专业人才,大宝贝!
许老的请求很简单,就是想成立一家独立的农学院,不是挂靠在太学名下的农学,而是单独的农学。
“招揽下农学之士,教下之农人。”
在许老的规划中,农学院里要包含种子培育,动物饲养,气象研究等等,产研一体,一方面向各个州郡输送农官,一方面自主研究,尤其是在杂交这一块。
许老还记得,陛下曾经提过杂交水稻。
这个想法一直在许老脑海里晃荡。也许,他这辈子都摸不到杂交水稻的边,但他可以为后来人提供研究的环境!
听完许老的规划,顾南夕二话不,不仅批准他的奏折,还大手一挥,划出500亩农田,交给农学院。
200亩上等农田,100亩中等,100亩下等,100亩山地湖泊。
这些,足以让农学院进行对比实验。
“多谢陛下。”许老喜出望外,脚下生风,离开皇宫。
与此同时,方隐年一家坐着马车,慢悠悠地来到京都。
方大娘掀开车帘子,探出头去,左顾右盼,脸上写满了惊诧:“这里就是京都啊,人可真多!”
方大郎和方二郎不如方大娘那般自在,束手束脚的,总觉得自己像个乡下人:“阿弟,咱们以后,就要住在京都了吗?”
句实话,他们不想来京都,想继续在云州呆着,那里有他们熟悉的规矩,熟悉的环境和熟悉的人。
京都虽然好,但不属于他们。
方隐年是来汇报工作的,但更多的是打着汇报的幌子,来看看在历史上几经破坏的京都。
京东果然如实书上记载的那样,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
“我们在京都过完冬,再回去。反正冬,没有什么活干。大哥,你们倒是可以把盘火炕的生意做到京都来。”
方大郎和方二郎对视一眼,脸上具是无奈。
除夕已过,转眼就快要到立春,哪里是冬?
罢了,权当是来京都见见世面,长长见识。
没想到,这见识,也太吓人了。
顾南夕得知方隐年带着家人来了,便让宋知州去帮忙招待。
宋知州半个月后,就要去相州赴任,担任相州刺史一职。
这半个月时间,属于休假。
他便带着方隐年一家人去京都酒肆之甲的樊楼。
“樊楼集吃喝玩乐,休闲,购物于一体,是京都最受欢迎的商圈。”
樊楼位置紧临皇宫,五座三层楼高的建筑,楼栋之间,用空中走廊链接。
站在樊楼上,可俯瞰京都,遥望皇宫。
宋知州等着方家饶惊呼,确实等来了,不过惊呼的是:“哇撒,这么多人!如果我们怀朔镇的商业中心,也有这么多客人,恐怕,第三期工程都已经建起来了。”
嗯?
这反应,不大对头。
隔壁路过的客人,好奇道:“你们自云州来?”
方大娘挺起胸脯,骄傲道:“没错。”
“云州可有酒楼可媲美樊楼?”
方大娘哼哼:“当然有,往来客商皆爱去商业中心,不比你们樊楼差呢。”
客人不信:“也有这么多三层楼?”
“这算什么?我们云州早就掌握了三层楼技术,不少人家都在建三层楼呢。”
有吹的成分,但确实有人家建三层楼了,耿大娘就是这个时髦者。
耿大娘不想回京都,决定定居云州。
用她的话,京都虽大,且繁华,但太过吵闹,不自在。
在云州呆久的人,总是不愿意挪窝。即便陛下已经定都京都,但他们打心眼里认为,陛下总会回云州的。
就算生前回不来,死后也会回来。
他们总不能等陛下回来的时候,发现云州已经人走楼空。
他们要叫陛下看着,云州依旧繁华,那些年的汗水没白流,乡亲们的牺牲没白费。
他们要在云州那片土地扎根,好好活着,开开心心地活着。
客人又问了许多,脸色越来越惊讶,嘴巴就没合拢过。
在京都还在为登基大典忙碌不休,在为礼制争吵不断的时候,云州已经撩蹄子狂奔,发展得叫人看不懂了!
……
方隐年带来了云州发展规划图,画红线的部分是已经完成的。
“马车轨道已经铺通朔州全部城池。物流速度提速度吗2.5倍。”
“纺织局除了制作棉花制品,还发展了洗毛,防毛技术。”
以前的羊毛大多用来做垫子,毛线衣,毛线袜。
现在羊毛制品就多了很多,羊绒衣,呢子大衣等等。
尤其是染色技术的改进,让原本灰扑颇羊毛,变得鲜艳靓丽,颇受草原牧民,西域商饶喜爱。
“各地区矿山,都在高炉炼铁中,加入石炭,取代木炭,大幅提升了产量和炉温。”
“兵工坊研制出灌钢法,生产出来的钢铁质量上乘,已经应用于兵器,铠甲,农具刃口。”
“扁鹊安成功提取青霉素,正在初步实验阶段,据他,目前效果良好。”
“医学院经实战研究,配置出一款止血效果极好的粉剂。他们称其为云州白药。”
顾南夕和诸位官员认真听着这一条条好消息。
这是顾南夕在云州多年的栽树浇水,终于结出的果实!
喜欢绑定慈母系统后,我摆烂了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绑定慈母系统后,我摆烂了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