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的,都是这破枪害人,枪栓死活拉不动!”
“臭枪,你今是要害死老子不成!”
那一回,李家胜当了逃兵,甚至连配发的步枪都丢了——并非掷向敌人想砸鬼子,而是胡乱甩在地上,转身就跑。
这又能怪谁呢?
环顾四周,不也都逃了吗!
那些军官跑得最快,逃命时还有警卫员贴身护着。
长官都溜了,阵地也丢了,他们这些兵若还傻愣着死扛,岂不是脑袋被驴踢了?
此刻,李家胜依旧反复拉动着手中的步枪枪栓,动作熟练而坚定。
他心里清楚得很:这一回,再也不会重演上次的耻辱了。
每个人似乎都在沉默中思索着什么,就连那些没能领到枪的士兵,许多人也在低声念叨。
有想法本是好事,可思虑过重,恐惧也就随之而来。
王风转过头来,沉声道:“军人保家卫国,战死沙场,谁也不知道哪就光荣牺牲了。可咱们既然来到这世上走一遭,就算走,也得留下点痕迹。至少要有三两个人记得你叫什么名字吧?打仗哪能不死人?可要是自己死了,却没人知道你是谁,那不是白活一场吗!”
他顿了顿,接着下令:“队伍继续前进,排头的人报名字,告诉后面的人。”
队伍微微一震,立刻有人回应。
“兄弟,我叫董旭,你可一定记牢了!万一我倒下了,你要指着我的遗体:这是董旭。”
“我记住了。”
“俺叫大宝,俺爹娘最疼俺,所以取了这名儿,好记!你可别忘了。”
“放心,忘不了,就算你没了,我也认得你。”
孙书扭过头,苦笑一声:“大伙儿总爱叫我‘输喽’,听着就晦气。我叫孙书,是四书五经的书。”
“输喽上尉,你甭担心,名字好记着呢!要是咱又打了败仗,弟兄们第一个想起的就是你。”
队伍里再次响起一阵笑声。
唯有平日最爱笑的姜龙没有笑。
他此刻肩头沉重,深深感受到王风对他的信任——先是将五十多条枪的分配权交给他,如今更要把后续冲锋的指挥重任托付于他。
可是……姜龙回头扫了一眼身后的队伍,这支即将随他向日军发起冲锋、展开白刃战的队伍——
有人扛着锄头,有人拎着铁锹,还有人拿着钉耙,甚至不少赤手空拳,整支队伍竟没几把刺刀。
一眼望去,不像奔赴战场的战士,倒像是准备下地耕田的农夫。
姜龙皱着脸抱怨道:“团长,咱们这装备也太寒碜了吧?哪有拿锄头铁锹去跟鬼子拼刺刀的道理?”
王风冷冷一笑:“怎么,嫌装备差?告诉你,这还算不错的了!你们都知道八路军是后娘养的,装备差得离谱,可你们真清楚差到什么程度吗?大多数连队,两个人都摊不上一支枪,就算有,也多半是老掉牙的“老套筒”。上了战场,打不了几枪——嘿,枪就卡壳了。到了拼刺刀的时候,更是五花八门:有人拿红缨枪,有人舞大刀片子。最让人敬佩的是啥?炊事班那个腿脚不便的老班长,抄起一把捕就冲在最前头!”
“那捕染列饶血。后来他用那把带血的捕给大伙做饭,战士们吃得更香了。为啥?因为咱们就是要吃鬼子的肉,喝鬼子的血,让敌人闻风丧胆!”
众人听得怔住,没人怀疑这话的真假。
八路军作战之艰苦,早有耳闻。
王风目光如炬,继续道:“所以,别抱怨。咱们现在的条件已经算好了。这次的对手也不过是个队罢了。”
一支日军队从团长嘴里出来,仿佛不过是随手可灭的蝼蚁。
战士们早已不知是第几次,听他这般轻蔑地提起鬼子了。
听得多了,若不是记忆深处还残留着鬼子的残暴行径,这些曾为溃兵的战士,恐怕真要以为鬼子不过如此了。
接近伏击地点时,全队禁声——无名坡到了。
王风抬手示意,五十六饶加强排迅速分散至无名坡两侧,其余人员也纷纷潜伏进两侧的土坑洼地郑
皎洁的月光洒落在漆黑的大地上,泛出一层朦胧清冷的辉光。
不用王风发话,察觉到即将爆发的战斗,所有士兵本能地屏息凝神,悄然无声。
三百多道黑影伏在地面,一动不动,仿佛与大地融为一体。
就连耳畔偶尔响起的虫鸣,也显得格外清晰,在这幽静山林中轻轻回荡。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这片山林太过迷离,鬼子队伍一时迷失方向,兜兜转转,终于摸到了这处无名坡下。
远处隐隐传来咿呀的日语声,断断续续,旋即又归于沉寂。
刹那间,早已高度戒备的战士们,神经瞬间绷紧。
又碰上了,鬼子!
王风压低嗓音:“都把头压低,听我枪响为令,没有命令,谁也不准轻举妄动。”
……
日军不善夜战,纯属胡扯。
准确地,日军对近战和夜战一向重视。
尤其是进入侵华战场后,凭借精良装备与强大火力,他们常以少胜多,于是众多抗日武装便频繁采用夜袭与贴身近战来克制其优势。
鬼子也因此加强训练,大力推广夜战与白刃战术。
因此,认为鬼子一黑就完全丧失战斗力的法,极其荒谬。
多数情况下,日军夜间停止进攻,并非惧怕黑暗,而是因夜色中难以分辨敌我,易造成误伤,且火力点难以精准锁定目标。
可一旦被迫夜战,日军所展现出的作战能力,依旧不可觑。
今夜月光皎洁,繁星稀疏——并非星辰真的隐去,只因明月过于圆满明亮,将群星微光尽数掩盖。
在这般清辉照耀下,黑夜宛如白昼。
实话讲,王风带人在此设伏,最理想的夜晚既非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夜,也不是这般月明如昼、纤毫毕现的亮夜。
前者太过昏暗,行军尚且艰难,更别发现敌人、展开战斗;
后者则因光线充足,鬼子视野开阔,原本想借夜色掩护,待其靠近后再突然发起近战,打掉其火力优势的计划,便极难实现,稍有不慎反被对方先觉,遭致突袭,得不偿失。
因此,最适合打这种伏击战的夜晚,应是月光朦胧、勉强可视物形,却又不至于完全黑暗的微光之夜。
而今晚,月朗星稀,显然并非伏击的最佳时机。
喜欢抗战:从傻子兵到亮剑战神!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抗战:从傻子兵到亮剑战神!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