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啊……”杨建国摇了摇头,似乎对他们的妄自菲薄有些无奈。
“杨叔,真不是我们谦虚。”
赵大宝苦着脸,一副人微言轻的样子,“我们今年才13岁,毛头子一个。您,我们这个岁数,跑出去自己搞了个多了不起的东西,谁信啊?人家肯定觉得我们吹牛不上税!”
“技术的好坏,不该看年龄。”杨建国道。
“杨叔,也只有您这样有文化、有见识、有格局的领导,才能出这么有水平的话!”赵大宝适时地送上一顶高帽,“要是多几个像您这样慧眼识珠的领导,咱国家的科技进步肯定更快!”
“你子,别给我戴高帽子了。”
杨建国指了指他,眼里却带着笑意,“吧,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他已经看出来了,对面这三人里,真正拿主意、有想法的,是这个叫赵大宝的子。
赵大宝坐直了身子,表情变得认真了些:“杨叔,之前我们还真没想过这炉子还能替国家省下材料,这会听您一讲,有个想法。我年纪,话可能不太成熟,您多担待。如果…我是如果,这炉子和蜂窝煤,真像您的那么好,有那么点价值,想要上报的话……恐怕还真得麻烦杨叔您帮我们递上去。”
“哦?为什么?”杨建国饶有兴趣地问。
“我们街道那边,认识的最大领导就是街道主任了。但层级有多高,我们心里没底。街道能不能发现这东西的好,是一;发现了,愿不愿意、能不能顺利报上去,又是另一。没准报上去了,还会被人成是劳民伤财的瞎胡闹,随手就给扔犄角旮旯里了。但有您出面就不一样了,您见多识广,知道这东西的价值,话也有分量,这事成功的把握就大太多了!”赵大宝分析得头头是道。
“嗯,有道理。还有吗?”杨建国点点头,继续问。
赵大宝深吸一口气,出了最关键的一点:“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事。真要是上报,得把姐夫——学成哥的名字加进来,而且,必须放在最前面!”
这话一出,不仅杨建国愣了一下,连旁边的华子和大迷糊都惊讶地看向赵大宝。
杨建国压下心中的惊讶和满意,故作不解地问:“哦?为什么一定要把学成放在里面?还放在最前面?这好像…没他什么事吧?”
“怎么就没姐夫的事了!”
赵大宝立刻反驳,语气甚至带着点不平,“杨叔!这炉子最关键、最值钱的材料——铁皮,就是姐夫提供的。这在…在这科研界,那就相当于提供了最核心的‘科研母本’!我们三个,最多也就是负责了个组装、测试的活儿!要是没有姐夫提供的铁皮,我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什么都做不出来,怎么好意思往上报?更不好意思写自己的名字!所以,必须把姐夫的名字写在最前面!这是经地义的!”
杨建国看着赵大宝那义正辞严的样子,忍住笑意,摆摆手:“石头啊,你这话…杨叔听着,怎么像是硬要给你姐夫送功劳啊?这不能这么干。”
“杨叔!您听我完!”
赵大宝语气更加诚恳,“我是这么考虑的:把姐夫写在前面,第一,名正言顺。材料是他提供的,他是源头。第二,有您这尊大佛在后面,别人就算想加塞、想抢功,也得掂量掂量,看您几分薄面,不敢轻易把姐夫从第一的位置上挤下去。但如果把我们三个毛头子的名字写在前面…您,那些想摘桃子的人,是会客气地加在我们名字后面,还是会毫不客气地直接挤到我们前面去?甚至有可能直接把我们三的名字给划掉了。”
杨建国沉默了,他确实没想到这一层。眼前这子,心思之缜密,远超他的年龄。
“你这孩子…”
杨建国叹了口气,语气复杂,“让你这么一,杨叔倒觉得今不该邀请你来,倒让你把这‘第一’的功劳给让出去了。”
赵大宝笑了笑,忽然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杨叔,您知道为什么楚霸王的坐骑乌骓,能号称下第一骏马吗?”
“嗯?”杨建国一时没跟上他的思路。
“因为它是项羽的坐骑。”
赵大宝自问自答,眼神清亮,“也正因为有了项羽这位英雄,乌骓才心甘情愿供他驱使一生,成就了千古佳话。不然,它再神骏,也可能只是一匹无人识得的野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樱杨叔,您就是我们的伯乐。没有您发现它的价值,它就是个烧火的铁皮桶。”
杨建国听完,久久没有话,只是看着赵大宝,目光里充满了欣赏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慨。这子,太会话了!既捧了自己,又把事情的本质点透了。
过了好一会儿,杨建国才缓缓开口,语气更加温和:“子…你帮了学成这么大忙,有没有什么需要杨叔帮你做的?”
赵大宝挠了挠头,露出一个符合他年龄的、有点不好意思的笑容:“要这个…还真有一个。等过两年,华子到了能工作的年龄,要是到时候有合适的机会,麻烦杨叔您帮着句话,给他找个靠谱的师傅就成。”他拍了拍旁边还在发懵的华子的肩膀。
杨建国有些意外:“嗯?帮你兄弟了,那你自己呢?”
“杨叔,我这就已经跟着混了一波功劳了,再大,我们家这门户的,福薄,承受不起。”赵大宝得非常坦然。
杨建国看着他,越看越是喜欢。
这子,懂事得让人心疼。他还没开口,这子就已经把他所有的顾虑、所有的打算,甚至他想要为儿子争取的东西,全都提前想到了,并且用一种极其漂亮、极其仗义的方式了出来,保全了所有饶颜面,还把最大的功劳和人情送给了自家。
‘这子,将来绝非池中之物!’
中午这顿饭,吃得格外丰盛。赵大宝和大迷糊放开了吃,很是开心。只有华子吃得有些心不在焉。
要不是他们才13岁,杨建国真想让他们陪自己喝几杯。
下午,在杨建国提前准备好的材料下,赵大宝三人带着杨学成,从头到尾完整地演示了一遍如何制作蜂窝煤炉和蜂窝煤。
结束后,杨建国一家把三人送到家属院门口,看着他们走远。
回到家,杨建国的老伴忍不住问:“老头子,和那三个孩子聊得怎么样?”
“聊得怎么样?”
杨建国哼了一声,“要是聊得不好,那三个孩子能那么实心实意地带着学成从头做一遍?能把到手的功劳主动让出来,还把学成推到头一份?”
“那就好,那就好!”
老伴松了口气,“那你可得好好帮学成规划规划,把材料弄扎实了报上去。”
“嗯,我知道。”
杨建国点点头,又看向儿子杨学成,郑重叮嘱道:“学成,以后…那石头要是遇到什么难处,只要是合理合法的,能帮的,帮一把。”
杨学成老实点头:“嗯,爸,我知道,石头这孩子确实不错,挺仗义的。”
杨建国看了儿子一眼,心里叹了口气:‘你知道?你知道什么啊!那子恐怕是看你爹我拉不下脸来直接开口求他个辈,提前把你爹我想的话、想办的事,全用他的嘴了出来!还得那么漂亮,让你爹都觉得亏欠的慌!’
喜欢1952,我带全家搬入南锣鼓巷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1952,我带全家搬入南锣鼓巷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