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棵屹立在海边院中的古榕树,从此成为了林清玥连接两个世界、维系此生最重要羁绊的“界树”与“通讯站”。她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栋带着院子的屋,决定在此定居。这里远离都市的喧嚣,唯有海风的低语与榕树的静默陪伴,正是进行跨越时空对话的理想之地。
她重新规划了自己的生活。一方面,她重拾了科研工作,但不再是参与高度保密、节奏紧张的国家重点项目,而是选择了更为自由独立的学者路径。她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知识储备,将研究方向聚焦于生物能源的转化利用以及生态可持续农业技术。这并非随意选择——她内心深处期望着,这些关于清洁能源、土壤改良、作物优化的研究,或许有朝一日,能通过某种方式,惠及那个她依旧深深牵挂的大齐王朝。每当在实验室里取得一点进展,或是在文献中找到一种可能适用于古代社会条件的技术思路时,她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慰藉,仿佛自己并非全然置身事外,依然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为她曾倾注心血的国度贡献着力量。
另一方面,她重拾了荒废已久的散打格斗。每日清晨,迎着初升的朝阳和海滥节奏,她在院子里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和招式演练。这不仅是为了强健这具因实验室事故和时空穿梭而略显孱弱的身体,更是为了保持那份在冷宫艰难岁月里磨砺出的、已刻入灵魂本能的警惕性与坚韧意志。拳风凌厉,身影矫健,仿佛这样,就能将她与那个金戈铁马、宫闱深深的世界联系得更紧密一些,也能提醒自己,无论身处何地,都不能失去自保的能力与强大的内心。
生活似乎就此步入了一种奇异的平静与充实。规律的科癣锻炼,以及定期通过古榕树水镜与子女们的“见面”,构成了她现代生活的核心。她继续系统性地向孩子们传授知识,内容已从基础科学理论,逐步扩展到更宏观的社会科学领域。她为他们剖析不同政治制度的优劣,讲述法治精神的核心,探讨社会管理中的公平与效率,强调基础教育对于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石作用。她希望这些超越时代的思想火花,能在大齐下一代乃至下下代的统治者心中播下种子,引导着那个帝国走向一条即使没有她亲自指引,也能持续繁荣稳定的康庄大道。
然而,每当夜幕降临,院归于沉寂,只剩下海浪不知疲倦的拍岸声与风吹榕树叶的沙沙响时,那被白日忙碌刻意压抑的、深入骨髓的思念,便如挣脱牢笼的猛兽,凶猛地啃噬着她的心。她独自坐在窗前,仰望这与大齐并无二致的浩瀚星空,眼前浮现的,永远是齐珩那双深邃含笑的眼眸,是他紧握她的手时传来的温度,是他批阅奏折时专注的侧影,是他与她并肩立于宫墙之上,俯瞰他们共同守护的万里江山时的伟岸身姿。
“一生一世一双人。”这是孩子们告诉她的,镌刻在他们合葬陵墓碑上的字句。简简单单七个字,却道尽了她与齐珩之间超越身份、超越时空的深情与承诺。可如今,这承诺却因生死的阻隔,显得如此苍凉。他们共同经历了宫廷的暗流汹涌,抵御了外患的刀光剑影,携手开创了四海升平的盛世,最终却没能战胜这最无情的别离。这认知像一把钝刀,反复切割着她的心脏,带来绵长而深刻的痛楚。
她在水镜中与子女相聚时,尽管努力维持着作为母亲的从容与智慧,但那份强撑的精神力消耗,以及眼底深处无法完全掩饰的落寞,还是被细心敏感的孩子们捕捉到了。
“母后,您近日似乎又清减了些。”仁慧亲王齐凌云,如今已是大齐首屈一指的医学大家,他隔着水镜,忧心忡忡地端详着林清玥的面色,“观您气色,眉宇间隐有倦色,脉象虽不可及,但依儿臣经验,似有长期忧思、郁结于心之兆。母后定要保重凤体,勿要过于劳神。”
长安公主齐安宁更是直接,她扑闪着依旧清澈的大眼睛,心翼翼地问道:“母后,您……您是不是又在想念父皇了?”
林清玥望着水镜中孩子们关切的脸庞,心中一酸,无法再强装无事。她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投向水镜那端仿佛依旧留存着齐珩气息的坤宁宫暖阁,眼中是无法掩饰的深切思念与哀伤,最终,缓缓地点零头。
一次例行的“通话”即将结束时,一向沉默寡言、更擅长与自然万物沟通的康宁亲王齐定国,却罕见地沉吟了许久,仿佛在仔细感知着什么。最终,他抬起头,目光沉静而带着一丝不确定,看向水镜中的林清玥,缓缓开口:“母后,儿臣近日于王府静室冥想,尝试引动地自然之气,无意间……似乎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缥缈难寻,但其本源气息……与父皇龙气极为相近的波动。”
此言一出,不仅林清玥瞬间屏住了呼吸,连水镜对面的齐安邦、齐凌云等人也立刻投来了震惊而急切的目光。
齐定国继续斟酌着词句,语气带着探索未知的谨慎:“这丝波动并非凝聚一体,而是如同风中残烛,星辉流散,分布於无尽虚空之中,仿佛……仿佛父皇的灵魂印记并未如常理般彻底消散归于地,而是因某种我们尚未可知的原因,化作了极其微的碎片,散落在时空的缝隙之间。”他顿了顿,看向眼中骤然爆发出惊人光彩的林清玥,声音低沉却带着一丝希望的火苗,“或许……只是或许,父皇亦有归来的可能。但这需要难以想象的莫大机缘,以及……或许需要与引发这种状态同等层次的力量,才能将其重新汇聚。”
齐定国的话,如同在漫长无尽的黑暗寒冬中,骤然投入了一颗微弱却顽强不灭的火种。瞬间点燃了林清玥那颗几乎被绝望和思念冰封的心!尽管理智告诉她,这希望是何等的渺茫,如同大海捞针,虚空摘星,但这毕竟是一线希望!是比彻底的虚无和永别,要好上千万倍的消息!
从那一刻起,林清玥的生活似乎又多了一层隐秘的目标。她开始更加留意身边发生的一切不寻常的迹象,观察星象的变化,感受气流的涌动,甚至研究起现代物理学中关于平行时空、量子纠缠的一些前沿假,尽管她知道这与定国所的“气”和“龙气”很可能是不同体系的认知。她期待着那虚无缥缈的“机缘”能够突然降临。
每一次滴血连通水镜,除了与子女交谈,她都会在心中拼命地、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齐珩的名字,将全部的精神意念集中於那个伟岸的身影上,希望能像齐定国那样,捕捉到哪怕一丝一毫属于他的气息。然而,水镜对面,波纹稳定映照出的,始终是坤宁宫的景象和五个担忧望着她的子女。那镜面,仿佛一道无法逾越的堑,隔绝了她与爱人,只能传递声音与影像,却无法传递灵魂的触碰。
希望与失望,如同交替潮汐,反复冲刷着她的心岸。时而因一个模糊的梦境或一丝莫名的感应而雀跃,时而又因长久的无果而陷入更深的失落。这种反复的煎熬,让她即使在传授知识时,也偶尔会显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神不宁。
她只能将更多、更深的精力投入到对子女的“远程教学”以及自己那带有特殊目的的科研中去。她用高强度的工作和学习填满每一的每一分钟,试图用身体的疲惫和大脑的专注,来麻痹那份一旦空闲便会汹涌而至、几乎要将她淹没的思念狂潮。
她知道,前路迷茫,归期难卜。也许穷尽她这一生,也只能通过这面水镜,遥望着那个她深爱过的世界,牵挂着她挚爱的子女,然后在无尽的思念与这微乎其微的希望中,等待着或许永远也不会到来的重逢。但只要有这一线希望,她便会坚持下去。为了孩子们,更为了那个曾与她许下“一生一世一双人”诺言,如今却踪迹渺茫的帝王,她的珩郎。
-
喜欢凤鸣九宵听心宠妃的五宝乾坤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凤鸣九宵听心宠妃的五宝乾坤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