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车行驶在返程的公路上,窗外的春日风光徐徐倒退,车厢内却依旧洋溢着未散的热烈气息。孩子们紧紧攥着胸前的铜奖牌,有的互相交流着交流节上的精彩瞬间,有的低头翻阅着随手记录的笔记,还有的围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讨论着改良皮影戏的新想法。
“我觉得可以把青山学剪纸的镂空技法用到皮影造型上,这样灯光照过来,影子会更有层次感!”安安摊开画纸,上面已经勾勒出几个新的皮影草图,笔尖还在不停地补充细节。
乐乐立刻附和:“对!还有水乡学苏绣的配色,那种淡青和柔粉的搭配,特别适合做皮影精灵的新服饰。我回去就试试用彩木雕刻,让皮影的颜色更自然持久。”
宇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这次多亏了安安和大家,我以后一定会更心,还想跟着张师傅学习幕布和灯光的调试,让我们的表演更专业。”
苏晚坐在车厢前排,听着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讨论,脸上满是笑意。她拿出手机,将孩子们刚才的想法一一记录下来,又翻出交流节上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心中已经开始构思校园非遗文化推广的新方案。
周师傅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模样,欣慰地对苏晚:“这些孩子是真的爱上非遗了,这次交流节没白去,不仅开阔了眼界,还学会了主动思考和合作,比拿金奖更有意义。”
张师傅点点头:“是啊,以前孩子们只知道照着我们教的做,现在懂得借鉴其他非遗的优点,还能自己创新,这就是传承的力量。”
大巴车缓缓驶入阳光学的校门,早已等候在操场上的校长和老师们立刻迎了上来。孩子们刚下车,就迫不及待地举起手中的奖牌和证书,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欢迎孩子们载誉归来!”校长接过苏晚递来的交流节总结报告,笑着,“我已经听文化馆的老师了,你们的表演非常精彩,尤其是应对突发状况的默契配合,更是赢得了大家的一致称赞。”
“校长,我们虽然只拿了铜奖,但学到了好多东西!”乐乐抢着道,“我们还想把学到的新方法用到皮影戏里,再创作几个新剧目呢!”
校长眼中满是赞许:“好啊!学校全力支持你们。我已经和老师们商量好了,准备在校园里举办一个‘非遗文化分享周’,让你们当老师,把皮影戏、剪纸、苏绣这些非遗项目介绍给更多同学。”
孩子们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欢呼起来。安安激动地:“真的吗?那我们可以搭建一个临时的皮影剧场,还能教大家做简单的剪纸皮影呢!”
“当然可以!”校长笑着,“学校会给你们准备场地和材料,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
接下来的几,阳光学的校园里掀起了一股非遗文化热潮。孩子们在苏晚和两位师傅的指导下,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非遗文化分享周”。
乐乐和几位同学负责制作展示板,他们把交流节上拍摄的照片打印出来,配上文字明,详细介绍了皮影戏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表演技巧。安安则带领着大家设计制作简易皮影,他们选用彩色卡纸、冰棒棍和丝线,制作出一个个造型可爱的动物皮影,让低年级的同学也能轻松上手。
宇和张师傅一起搭建临时皮影剧场,他们利用学校的阶梯教室,调整幕布的高度和灯光的角度,还特意准备了麦克风,让配音的同学声音能更清晰地传递到每个角落。表演组的孩子们则重新排练了《皮影精灵的非遗之旅》,并加入了新学到的特技动作和剪纸元素,让剧目更加精彩。
分享周的第一,阶梯教室就被同学们围得水泄不通。乐乐拿着话筒,当起了讲解员:“大家看,这是我们的皮影道具,它是用软木雕刻而成的,关节处可以活动,通过拉动丝线就能做出各种动作……”
安安则在一旁指导同学们制作简易皮影:“先把喜欢的图案画在卡纸上,然后用剪刀剪下来,注意不要剪到边缘,再把冰棒棍粘在背面,最后系上丝线,一个简单的剪纸皮影就做好了!”
低年级的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动手尝试。有的同学跟着乐乐学习操控皮影,虽然动作还很生疏,但脸上满是认真;有的同学则围在展示板前,仔细阅读着非遗文化的相关知识,时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原来皮影戏这么有意思,我也想加入非遗传承队!”一位三年级的同学道。
“我也要学!我想和安安一起设计皮影造型!”另一位同学也举手道。
看着越来越多的同学对非遗文化产生兴趣,苏晚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非遗文化的传承,正是需要这样一代代饶热爱与接力。
分享周的最后一,孩子们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非遗汇报表演。改良后的《皮影精灵的非遗之旅》融入了剪纸的镂空技法和苏绣的配色理念,幕布上的皮影造型更加精美,动作也更加流畅。当龙皮影再次上演“空中翻转”的特技时,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表演结束后,校长走上舞台,激动地:“同学们的表演太精彩了!通过这次分享周,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更看到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常我宣布,阳光学‘非遗文化社团’正式成立!”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孩子们纷纷举手报名加入社团。苏晚看着眼前的一幕,心中感慨万千。她想起了在非遗文化馆的约定,想起了孩子们在交流节上的成长与收获,更想起了非遗文化传承的意义。
周师傅拍了拍苏晚的肩膀:“苏老师,你看,这些孩子就像春日的新叶,充满了生机与希望。非遗文化在他们身上,一定能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
苏晚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他们还会探索更多的非遗项目,创作更多精彩的剧目,让非遗文化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在孩子们心中代代相传。
夕阳透过窗户,洒在孩子们一张张充满朝气的脸上。非遗文化的薪火,在校园中悄然燃烧,照亮了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也照亮了传统文化的未来。
喜欢时光织就的网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时光织就的网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