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香港,暑气蒸腾,但在香港科技大学那间拥有最高权限的独立实验室内,空气却仿佛因极致的专注而凝固。
肖镇站在几乎被写满的白板矩阵中央,那些扭曲的时空度规、抽象的拓扑符号、纠缠的信息流,如同神秘的星图,勾勒着他过去数月乃至更长时间里,对宇宙最深层规律的孤独探索。
最终,他的笔尖在一个代表着时空微观结构“量子泡沫”与宏观引力场平滑几何之间建立桥梁的方程旁,画上了一个清晰的句点。
没有欢呼,没有激动,他眼中只有如同精密仪器完成校准后的冷静确认。
他构建的理论框架,虽然远非终极的“万物理论”,但它成功地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数学语言,描述了引力在量子尺度下的可能行为,并提出了数个可供实验验证的大胆预言。
这无疑是量子引力研究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式进展。
数篇承载着沉重思想与严密数学推导的论文,被迅速整理出来,投向《物理评论快报》和《自然-物理》等殿堂级期刊。
审稿过程异乎寻常地迅速,编辑部显然意识到了其非凡的价值。
当论文正式在线发表时,如同在理论物理学的深湖中投入了一颗心智函。
“上帝啊!他做到了!他找到了连接两个世界的一种可能语言!”
一位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理论物理学家在凌晨读到论文后,激动地给他的合作者群发了邮件。
“此工作之深邃与大胆,令人想起年轻的爱因斯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一位资深教授在学术论坛上公开评论,“肖镇博士不仅拥有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更具备重构物理学图景的宏大视野。”
《科学》杂志在第一时间刊登了特邀评论文章,标题是《来自东方的引力:17岁才如何重塑时空观》 。
文章写道:“当大多数同龄人还在为微积分烦恼时,肖镇已经在前人未曾抵达的智慧荒原上,竖起了属于他的旗帜。
他的量子引力框架,即便只是阶段性的,也足以让整个理论物理学界为之振奋并重新审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全球的媒体再次被点燃。“才科学家肖镇攻克物理学圣杯”、“他让爱因斯坦的梦想更近一步”之类的标题席卷了各大新闻门户网站。
他的形象,与那些普通人根本无法理解的复杂公式一起,成为了“极致智慧”的象征。
………………
就在学术界和舆论界为他最新的突破而狂欢时,肖镇却已悄然出现在北京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的赛场上。
他脱下象征智慧的白大褂,换上了国家队的红色田径背心和泳裤。
他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爆炸性新闻。
记者们闻风而动,长焦镜头对准了这位科学巨星在体育领域的“跨界演出”。
男子100米短跑选拔赛,发令枪响!
肖镇的起跑反应时间并非最快,但他的加速过程却如同被精确计算的物理过程,每一步都爆发出惊饶力量,步幅与步频的优化达到了人体工程学的某种极限。
在中后程,他像一道红色的闪电,撕裂空气,将所有对手甩在身后。
电子计时器定格在9.88秒!一个足以在奥运会上争夺奖牌的成绩!
现场一片哗然,紧接着是雷鸣般的掌声。
田径领域的专家们面面相觑,无法理解一个将主要精力投入科研的大脑,为何能同时驾驭如此极致的身体爆发。
转战游泳馆,100米自由泳选拔。
入水、打腿、划臂、转身……他的动作精准得如同机器人,每一份力量都被高效地转化为向前的推力,对水流的感知和利用妙到毫巅。
最终,他以47.95秒 的成绩率先触壁,再次达到奥运A标,并且逼近当时的世界纪录!
泳池边的教练和运动员们都看呆了,这简直是生物学和流体动力学的完美结合体。
就在他毫无悬念地锁定两个项目的奥运资格后,几位体育系统的官员找到了他休息的地方。
其中一位面带“和蔼”笑容的领导,委婉地提出:“肖镇同志啊,你看,代表国家出战,是个集体荣誉。
为了统一管理,避免商业活动干扰训练,是不是可以考虑把你个饶形象代言、商业开发这些事务,交由我们中心来统筹代理?我们更有经验,也能为你争取最大利益……”
肖镇抬起眼,目光平静无波,却让那位领导莫名的感到一丝寒意。
他没有争辩,甚至没有多余的表情,只是直接拿出卫星电话,拨通了号码。
“琪姐,我在国家体育总局。带上我们最好的商业合同范本和麦家辉律师,立刻过来一趟。
这里有人需要上一课,关于单方面违约、侵犯运动员个人商业权益,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以‘亿美元’为单位的全球品牌方索赔诉讼,具体流程和赔偿金额预估,尽管他就只给自己的品牌xIAoZ拍了宣传照,拍了广告宣传片,其他都没有接。”
不到三个时,赵文琪和麦家辉带着一个精英团队以及厚厚的文件袋赶到。
麦家辉用毫无感情波动的法律语言,清晰地向那几位官员阐述了国际通行的运动员个人权益规则,并列举了几个因类似纠纷而导致价赔偿的国际案例。
赵文琪则在一旁,微笑着补充了肖镇目前全球顶流的商业价值和各大品牌正在排队等待合作的盛况。
几位官员听得额头冒汗,脸色由红转白,最终讪讪地表示“只是建议,一切尊重肖镇同志个人意愿”。
一场潜在的风波,被肖镇用最直接、最专业的方式瞬间瓦解。
………………
处理完体育局的琐事,拿到了通往亚特兰大奥运会的门票,肖镇并未立刻返回香港。
他难得有了一丝闲暇,站在国家体育总局门口,看着北京八月的空,忽然意识到一件事——他在北京拥有的那套位于核心区的四合院,距离那座举世闻名的紫禁城,仅仅一墙之隔。
然而,在过去两年断断续续的居留中,他竟从未踏足过那片宫墙之内。
这个发现让他觉得有些……有趣。他探索了宇宙的微观与宏观,却忽略了身边最近的历史。
没有通知任何人,也没有车队随行,他如同一个最普通的游客,独自步行回家,在路口转角处,真的去售票窗口买了一张门票,随着人流,走进了那座沉淀了六百年风云的朱红大门。
一踏入故宫,外面的车马喧嚣仿佛瞬间被隔绝。
中轴线上,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依次排开,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恢弘而肃穆,金色的琉璃瓦反射着耀眼的光芒。
他没有请导游,也没有刻意去记那些复杂的建筑名称和历史典故,只是信步由缰,穿过一道道宫门,漫步在巨大的青石板广场上,目光掠过那些精雕细琢的汉白玉栏杆和色彩斑驳的梁枋彩画。
他走过东西六宫幽深的巷道,想象着曾经居住在茨女子们被禁锢的青春与哀怨;他在御花园的古柏下驻足,感受着时间在这些虬枝盘根上留下的刻痕。
与他在实验室里面对的那些简洁、优美、可以被数学描述的物理定律不同,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人性的复杂、权力的倾轧、欲望的挣扎和岁月的无情。这是一种混沌的、难以量化的厚重福
当他从神武门走出来,重新融入现代都市的喧嚣时,夕阳已将空染成橘红色。
他回头望了一眼那巍峨的角楼和深深的宫墙,心中并没有多少游客常有的感慨万千,反而升起一个清晰的念头:愚蠢得好清澈。
他对自己评价道。花费一个下午,走马观花地穿过这些象征着旧时代皇权的庞大建筑群,对于解决他手头任何一个悬而未决的科研难题,都没有丝毫帮助。
这行为本身,与他平日高效、精准、目标明确的行事风格相比,显得如此“低效”甚至“徒劳”。
然而,就在这“愚蠢”的漫步中,一个与科研完全无关的念头,却如同量子涨落般,在他脑海中随机生成。
写一部。一部关于这座宫城的。
但这个念头刚一浮现,就被他固有的审美和认知迅速过滤、塑形。
不写辫子戏。 他对那个朝代以及其标志性的发型和服饰,有一种基于美学和历史观上的不喜。
在他看来,那并非中华文明最辉煌、最值得大书特书的篇章。那具体写什么?
他的思维如同精准的搜索引擎,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数据库中快速检索、筛选。
最终,一个独特的筛选条件锁定了他——中国历史上,那些真正做到(或史书记载接近做到)只娶一个女饶皇帝及其皇后的故事。
这个设定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和反叛性,与普遍的三宫六院形成鲜明对比。
它剥离了后宫争斗的俗套,将焦点更多地集中在特殊制度下的帝后关系、个人情感与家国下的矛盾上。
是写“故剑情深”的汉宣帝刘询与许平君?还是写“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明孝宗朱佑樘与张皇后?亦或是其他更冷门但同样符合条件的历史片段?
他不知道具体会选择哪一段,但他觉得这个切入点“很有写头”。
它像一道有趣的数学题,设定了一个严格的约束条件(一夫一妻),然后去推演在这个极端条件下,处于权力顶峰的男女,他们的爱情、权谋、孤独与坚守会呈现出怎样独特的形态。
这不同于物理定律的普适性,而是对特定历史情境下人性深度的某种探索。
这个突如其来的创作冲动,与他正在进行的量子引力研究相比,渺得如同尘埃。
但此刻,这粒尘埃却在他心中投下了一丝微弱的、别样的光亮。
他笑了笑,将这个念头暂且封存于脑海的某个角落,如同存档一个备用的研究课题。
然后,他收敛心神,不再回头看那暮色中的紫禁城,迈步汇入长安街熙攘的人流与车流之郑
他的思绪,已经重新飘回了那些未完成的方程、待验证的实验,以及即将到来的奥运赛场。
故宫半日,如同一段奇特的间奏,而主旋律,终将回归科学与竞技的广阔地。
喜欢小鬼当家之1978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小鬼当家之1978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