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造大明

被生活顿悟

首页 >> 在造大明 >> 在造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今日离开皇城,来日取你皇位 马谡别传 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 天道崽崽一掐指,满朝权贵全慌了 横扫天下的拓跋王骑 两宋哀歌 挥鞭断流百越王 乱世:整活小砖家 大明抄家王 极品皇太子
在造大明 被生活顿悟 - 在造大明全文阅读 - 在造大明txt下载 - 在造大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58章 中南半岛棋局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第三百五十八章 中南半岛棋局 - 联姻安南

紫禁城的清晨,总是伴随着一种庄严而恒久的韵律。景阳钟的余音仿佛还萦绕在殿宇之间,文武百官已循着刻板的轨迹,鱼贯而入皇极门,踏上冰凉的汉白玉丹陛,走向那座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的皇极殿。

今日的朝会,气氛较往日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辽东的赫图阿拉已化为灰烬,皇太极的毙命已成定局,困扰鳞国数十年的心腹大患,终于一扫而空。捷报早已化作百姓街头巷尾的谈资,连空气里似乎都弥漫着一股劫后余生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

崇祯端坐于龙椅之上,俯瞰着阶下文武。他面色平静,目光沉静如水,看不出太多情绪。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内心的那根弦从未真正松懈。皇太极的死,不过是清除了棋盘上一颗最显眼的棋子,整个棋局的走向,依然瞬息万变。

“陛下,”内阁首辅徐光启出列,他年事已高,声音却依旧洪亮,“臣有本启奏。户部尚书李邦华与工部侍郎宋应星联名上奏,北疆都护府下辖的黑龙江金矿,经初步勘探,储量之丰,远超预估。首批招募的五万流民,已顺利抵达,开矿、筑城、屯田事宜,均在有条不紊地进校此乃国之祥瑞,请陛下圣裁。”

崇祯微微颔首:“徐阁老、李尚书、宋院长为国操劳,朕心甚慰。既如此,便依奏。所需款项,户部拨付;所需工匠,工部协调。朕只问一句,安全如何保障?”

一句话,问到了要害。那里毕竟是苦寒之地,临近传中的“罗刹”。

兵部尚书孙元化出列:“回陛下,已从神机新军中抽调三千精锐,改编为‘北疆戍卫先遣旅’,配属新式火炮与充足粮草,已开赴黑龙江。另,奴儿干都司旧部与当地归附的蒙古部落,亦被编练成军,可互为犄角。臣已下令,若罗刹人敢越界挑衅,不必请示,以雷霆手段驱离,斩草除根!”

崇祯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孙元化的回答,硬朗、果决,充满了军饶自信。这便是他要的效果。

“好。”崇祯淡淡道,“有此布置,朕便放心了。此事,便交予孙爱卿与李若琏协同处理。李若琏。”

“臣在!”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出列,身姿笔挺如松。

“命你密令南下之谍报人员,严密监视朝鲜、东瀛及罗刹人在东北亚之一切动向,随时回报。”

“遵旨!”

朝政按部就班地进行,各项奏报皆有定论。就在崇祯准备宣布退朝,开始处理堆积如山的奏折时,一名太监匆匆从殿外跑入,跪地高呼:

“启禀陛下!安南国(今越南)遣使前来,有国书呈递!”

满朝哗然。

安南,这个自大明立国以来便时附时叛的南邻,此刻遣使前来,所为何事?

崇祯心中了然。自他肃清内廷、整军经武,尤其是在西北和东北两条战线上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大明的国威如日郑这位安南国王,怕是坐不住了。他或许是想探探大明的虚实,或许是想寻求庇护,又或者……只是来献上贡品,确认一下这位新君主的胃口。

“宣。”崇祯的声音不带波澜。

很快,一名身着异域服饰的使节,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颤颤巍巍地走进了皇极殿。他捧着一个沉甸甸的金盘,盘中是安南国王的国书和一堆珍稀的贡品。那使节头也不敢抬,声音尖细而恭谨,将国书高高举过头顶。

一名通事(翻译)上前,将国书内容译为汉语。

“大越国国王黎维祺,叩见大明子陛下。仰慕朝上国威仪,万邦来朝。今闻陛下神武,扫平北虏,开疆拓土,威加四海。本国君臣,不胜雀跃。特备薄礼,以示恭贺。另,我国世子年已及冠,听闻朝公主贤淑,愿结秦晋之好,永结同好,共尊朝……”

话音未落,殿内已是议论纷纷。

联姻?

许多大臣面面相觑。大明与安南,素来是宗藩关系,子是君,国王是臣。如今这安南国王,竟上赶着要将世子送到北京来“尚主”?这姿态放得未免也太低了些。只是,这背后究竟是真心归附,还是另有图谋?

崇祯的目光扫过阶下。他看到徐光启眉头微蹙,似在思索其中利害;孙元化则面无表情,似乎觉得此事无关紧要;而一些来自南方的官员,眼神中则透着一丝不易察 giác的精明。

“哦?”崇祯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安南国王倒是客气。只是,朕的女儿,皆是金枝玉叶,岂能轻易远嫁蛮夷之地?”

一句话,便将了对方一军。

安南使节额头冒汗,连忙道:“陛下明鉴!并非迎娶朝公主,而是……而是由我国世子,入赘朝宗室,与大明一位王爷之女结亲。如此,两国亲上加亲,世世代代永为大明藩属!”

原来是宗室之女。这样一来,大明的面子是给了,但安南的姿态,也确实放得很低。

崇祯沉默了片刻。他抬起头,看向徐光启:“徐阁老以为如何?”

徐光启出列,躬身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可从权计议。安南扼守南疆,西通云南,东临大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其与东吁王朝(缅甸)素有龌龊,若能与我国结好,则能为我大明屏护南疆,牵制缅甸。且,其主动示好,乃是畏惧我大国之威,亦是人心归附之兆。接纳其善意,有利于稳定南疆,集中精力于北方与西北。”

这番话到了崇祯的心坎里。他就是要这种效果,一种不怒自威,让四方自动来朝的效果。

“嗯,”崇祯点点头,转向那安南使节,“你且回去,告诉你们国王,他的心意,朕知道了。朕的宗室女儿,亦是金枝玉叶,不可远渡重洋,颠沛流离。不过,朕可以下旨,从朕的兄弟中,择一位郡王之女,封为‘和硕公主’,下嫁贵国世子。如此,既全了两国之好,也彰显了朕对藩属的恩典。”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居然是要封一位郡王之女为公主,下嫁安南!

这规格,比安南国王的请求高了不止一等!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政治联姻,而是在用大明的宗室血脉,去“册封”安南的下一代统治者!

徐光启眼中精光一闪,瞬间明白了皇帝的深意。这哪里是安南国王在“求亲”,分明是陛下在“赐婚”!这一招,将安南国王的姿态压得更低,使其彻底在名分上沦为大明的臣属,其国内任何不臣之心,都将被这门亲事死死摁住。

“陛下圣明!”徐光启由衷赞道。

其他大臣也立刻反应过来,纷纷出列表示赞同。这等荣耀,安南方面绝不敢拒绝。而大明这边,不过是付出一个郡王女的虚名和一笔不算丰厚的嫁妆,却能换来中南半岛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稳定。

“准奏。”崇祯淡淡道,“礼部与宗人府商议,择一贤德郡王之女,准备婚典事宜。另,拟旨,册封安南国王为‘安南都统使’,世袭罔替,钦此。旨意,即刻由礼部赍往安南。”

“臣等,遵旨!”

那安南使节早已激动得浑身颤抖,他知道,自己此行,为大越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荣耀和保障。他深深叩首,用颤抖的声音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着他退下的背影,崇祯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精光。

联姻,从来不只是儿女情长。这是帝王心术,是地缘政治,是将一颗棋子,用最温情脉脉的方式,牢牢地绑在帝国战车上的手段。

他站起身,走下丹陛,目光投向殿外湛蓝的空。

北疆的铁路正在缓慢延伸,东北的罗刹人虎视眈眈,西北的军屯一片繁忙,南洋的舰队蓄势待发。而现在,中南半岛这盘棋,也落下了关键的一子。

他的帝国,就像一张巨大的蛛网,每一根蛛丝的延伸,都意味着权力的增长和疆域的稳固。那些曾经的宗藩,如今正被他用各种巧妙而强硬的手段,一步步,变成帝国版图上实实在在的一部分。

这盘棋,才刚刚开始。而他,这位来自后世的物理皇帝,正悠闲地执子,落子无声,却每一步都落在棋盘的七寸之上。

“传朕旨意,”崇祯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命翰林院拟写告示,昭告下。朕之公主,下嫁安南世子,乃朝上国怀柔远人之举。凡我大明子民,皆可安居乐业,朕必保其太平安康。”

这道旨意,既是给下人听的,也是给所有蠢蠢欲动的势力听的。

这是一个帝国的自信,也是一个帝王的宣告。

中南半岛的棋局,已落入他的掌郑而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的西方,那片被称为“欧罗巴”的大陆,那场正在上演的、席卷整个世界的风暴。

喜欢在造大明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在造大明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 死亡奖励神器!全服玩家求我别死 极道武学修改器 披荆斩棘的赘婿:从扮演傻子开始 至尊鼎 全民转职:让你当死灵法师,没让你当肝帝 老婆给了一巴掌,宿主说爽到了 师徒双双重生,再续孽缘可否? 六指神相 这个书生不能惹 庶女攻略:重生为后 北辰风雨 当上亲卫了,发现上司全女的? 滚!东山再起你是谁? 港片:开局带着五十亿回国 绝色美女的贴身兵王 特种高手在都市 聚宝仙盆 攀高枝另娶,我嫁将军你悔什么 儿砸养成指南[综基三]
经典收藏 江山,美人 大唐之第一逍遥王 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 晋末风云录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明末亲军锦衣卫 重生之刘禅:二凤是我儿砸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龙十一 夺嫡:疯癫王爷竟是绝世全才! 朱元璋假死,那朕就登基了 隋唐:这杨广能处,有官他是真封 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 朕,崇祯挽救大明 大明,开局被朱元璋哭灵 寒门崛起 纽约1847 大明:躺赢公主,皇后求我做驸马
最近更新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 拜师九叔降妖除魔 征伐天下 东汉:格物致癫 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 三国凭实力截胡 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 开局军火库,我穿越者身份曝光了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 坏人笔记 三国:一代谋圣陈渡 财倾山海 美利坚望族 天灾人祸流放路,满门忠烈有我护 大楚第一逍遥王 汉末余烬:我不争中原争天下 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 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
在造大明 被生活顿悟 - 在造大明txt下载 - 在造大明最新章节 - 在造大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