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改革

GX2500

首页 >> 明末改革 >> 明末改革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和古人打游戏,看电影 史前部落生存记 喜提废物系统,我靠智商吊打诸侯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天道崽崽一掐指,满朝权贵全慌了 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 在澳洲建国1796 唐奇谭 两宋哀歌 让你去和亲,你在敌国登基了?
明末改革 GX2500 - 明末改革全文阅读 - 明末改革txt下载 - 明末改革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8章 不打不相识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崇祯十七年的这场武举,在文化考核这一项上,彻底颠覆了传统。考题由皇帝朱由检亲自牵头,与兵部左侍郎卢象升、兵部尚书侯恂反复商议后敲定,其形式堪称前所未营—全数为选择题与判断题。

试卷共计一百道题目,每题一分,满分一百,六十分为合格线。

这看似简单的一纸试卷,实则蕴含着朱由检的深远考量。选择题与判断题,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考生文字表达能力和书法功底的要求,直指核心:考察其是否具备为将者所需的基本常识与逻辑判断。

题目内容包罗万象,远非死记硬背四书五经所能应对:

或有地理图示,让考生判断何处适合扎营,何处易遭水火之困;

或有简易算学,涉及粮草分配、里程计算,考察其统筹之能;

或有兵法典故,问“置之死地而后生”适用于何种情境;

更有一部分,涉及火器使用须知、军中律令条款,乃至简单的气、星象辨识等实用知识。

此规一出,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对于那些习惯了引经据典、书写策论的“文人型”武者而言,这无异于一道难关;而对于像李定国、刘文秀这般,识字有限却颇有实践经验和急智的考生,这或许是他们在文化课上唯一能与他人站在相对同一起跑线上的机会。

此刻,考场之内,李定国紧握笔杆,额头渗汗,正努力辨认着题目中的每一个字;而刘文秀更是抓耳挠腮,对着那些似是而非的选项瞪大了眼睛。

这第一道关卡,已然无声地开始了筛选,将真正具备潜质的璞玉,从徒具虚名者中初步剥离出来。

刘文秀对着那份书般的试卷,愁得几乎要抓破头皮。那密密麻麻的文字,在他眼中如同蚁群,那些文字认得他,他却认不得几个。

面对这困境,他倒也豁达,直接祭出了流传千古的终极秘法——蒙!

只见他口中念念有词,手指头在“甲、乙、丙、丁”四个选项上来回虚点,仿佛在进行一场庄严的仪式:“甲、乙、丙、丁点芝麻,点到谁谁就是……”

手指最终落定。

“嗯…………” 他歪着头,审视着这个“选之答案”,郑重其事地在那陌生的符号旁,画上了一个他唯一熟练掌握的、歪歪扭扭的圆圈标记,“选丙!”

这便是他应对大部分题目的通用策略。

当然,试卷中也不全是令他抓狂的文字。

偶尔出现配有简易地图或器械图形的题目时,便是刘文秀大展身手之时。他立刻化身“看图话”的高手,结合自己走南闯北的见识,对着图形比划、揣摩,竟也能猜出个七七八八,其判断往往还暗合兵家常识。

至于那些涉及数字计算的问题,反倒成了他的强项。

九宫算数的底子此刻发挥了作用,粮草计数、行程推演,他掰着手指头或者就地取材用石子辅助,算得比许多识字的人都快、都准。

一时间,他的考卷上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景观:需要文字理解的题目旁,布满了随机且虔诚的圆圈;图形题旁,则可能留下他因思考而无意识画下的、代表地形或兵器的涂鸦;而算术题区域,则干干净净,旁边或许还留着几颗用来辅助计算的石子。

这场考试对他而言,已非学识的较量,更像是一场运气、急智与有限赋的综合博弈。

考场另一隅,李定国的处境并未比刘文秀好上多少。

他紧握着笔,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死死盯着卷面上那一个个墨字,仿佛要将它们瞪出个窟窿。

他口中无意识地喃喃自语,声音低得只有自己能听见,试图从那有限的识字量里拼凑出题目的含义:“某日……(这个他认得)……这是啥?……两军……(嗯,两军对垒的意思)……这又是啥?……五十……”

句子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关键的动词、名词往往正是他目不识丁的部分。连贯的文意在他这里变成了一场艰难的破译游戏,而他能捕捉到的,仅仅是几个孤立的、无法串联的词汇。

其结果便是,与刘文秀一样,在面对大部分需要理解文字内涵的题目时,李定国也不得不依赖最原始的方法——连蒙带猜。

他依据着那几个认识的字,结合自己所能想象到的战场情境,去揣测题目的指向。

有时,他会因为认出了“山谷”和“火”字,而选择与火攻相关的选项;有时,看到“粮”和“尽”,便猜测此题与断粮危机有关。这种猜测,带着几分无奈的侥幸,也夹杂着他来自底层生活与行伍见闻所积累的、朴素的直觉。

他的考卷上,同样布满了各种不确定的标记,那是他在知识迷雾中艰难跋涉后,留下的充满疑虑的选择。

一个时辰的答卷时间,对于大多数需要在文字迷宫中艰难摸索的考生而言,或许尚且紧张。然而,对于李定国与刘文秀这二位“奇才”来,却显得过于漫长了。

考场内香才燃了不到一半,许多考生尚在蹙眉苦思,或谨慎地检查答案之时,只听一阵桌椅响动,李、刘二人竟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手持考卷,大步流星地走向前方交卷处。

那速度,快得让巡场的官吏都为之侧目。

无他,连蒙带猜,效率自然奇高。

既然深奥的文字理解不了,复杂的推演无从下手,那便全凭那一瞬间的“眼缘”与冥冥中的“手副。

单选?勾一个便是!判断?画圈或叉而已!整个过程毫无凝滞,行云流水,几乎不存在需要回头斟酌的题目——因为压根也无从斟酌。

将卷子递到考官手中时,刘文秀甚至还带着一种“终于完成麻烦事”的轻松,下意识地拍了拍手上并不存在的灰尘。李定国则依旧是那副沉静的模样,只是眼神中掠过一丝如释重负。

在满场考生或惊讶、或鄙夷、或若有所思的目光注视下,两人一前一后,昂首阔步地走出了考场,将一室的沉思与墨香抛在身后。

次日清晨,武举文化课的成绩便张榜公布。

榜文前挤满了焦急的考生,李定国与刘文秀也挤在人群中,踮脚张望。

当找到自己名字后的数字时,两人都不由得沉默了片刻——刘文秀,四十二分;李定国,五十一分。

这成绩,虽未达到六十分的及格线,却也比他们预想中全靠蒙题的结果要好上不少。李定国那稍高的分数,或许得益于他更多的识字量以及在算术题目上的稳定发挥。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按照此次武举的新规,文化课不过关,便意味着他们已被逼到了悬崖边上。

若想最终榜上有名,他们在接下来的弓马骑射、力量武艺、火器操作等所有武考项目中,必须门门优异,几乎不容有失——每一科都需考到九十分以上,甚至力争满分,方有可能凭借武科的绝对高分,弥补文试的巨大劣势,获得综合评定的通过。

周围的议论声、唏嘘声、庆幸声混杂在一起。有人对他们投来同情的目光,也有人带着几分看热闹的戏谑。

“若是吃饭也算一门考核,二位兄台怕是早已高中魁首,荣登榜首了!”

一句带着明显戏谑的调侃,从不远处轻飘飘地传来,声音清朗,却字字带刺,精准地戳中了刘文秀的痛处。

“嘿!谁啊你!嘴这么毒,早上起来忘漱口了是吧?!”

刘文秀正为那丢饶四十二分憋着一肚子火没处发,闻听此言,立刻像是被点着的炮仗,猛地转过身,瞪圆了眼睛就要上前理论,那架势仿佛要将话之人生吞活剥。

李定国虽未出声,眉头也瞬间锁紧,眼神锐利地投向声音来处。

只见人群稍稍分开,一位身着蓝色箭袖锦袍的年轻公子正抱臂而立,嘴角一抹毫不掩饰的、带着优越感的笑意。

他面容俊朗,身形挺拔,虽作武人打扮,但眉宇间难掩一股养尊处优的贵气,与周遭大多风尘仆仆的考生格格不入。

此人非是旁人,正是津卫指挥使、水师都督郑芝龙之子——郑森。这位郑公子,竟是瞒着父亲,偷偷离家,只身跑到南京来参加这武举,意图凭自身本事,搏一个不同于父辈海上基业的功名前程。

面对刘文秀的怒目而视,郑森非但不怯,反而愈发得意。

他好整以暇地抬起手,用一根手指,遥遥指向那刚刚张贴出来的榜文最顶端,那唯一一个令人瞩目的“满分”成绩后面,清晰地缀着两个字——郑森。

他刻意用一种云淡风轻,实则炫耀意味十足的语调道:“不才,不才。区区在下,郑森。侥幸得了个满分而已,实在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啊。”

那神态,那语气,仿佛在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可眼底的飞扬神采却暴露了他内心的志得意满。

这无疑是在刘文秀和李定国受赡心灵上,又撒了一把盐,还顺便点燃了一把火。

考场,

刘文秀,李定国,郑森三人扭打在了一起。

这三位出身迥异的年轻人,此刻竟以“拳脚”的方式相识了。

负责维持考场秩序的锦衣卫千户李国禄抱着膀子站在一旁,不但没有立刻制止,反而乐呵呵地看着三人扭打作一团,那神情活像在街边看猴戏。

“打!唉!对,就照那儿招呼!”

李国禄甚至饶有兴致地指点着,“唉,年轻人就是火气旺,在考场门口就敢动手,你们啊……”

他这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态度,反倒让扭打中的三人渐渐觉出不对来。

郑森虽有些武艺底子,但毕竟年纪尚轻,面对刘文秀这不要命般的扑打和李定国那沉稳却有力的钳制,已是左支右绌,发髻散乱,锦袍上也沾了尘土。刘文秀则是打红了眼,嘴里还不住地嚷嚷。

李定国虽也动了手,却还保留着几分理智。

李国禄觉得火候差不多了,这才慢悠悠地上前两步,清了清嗓子,“闹够了没有?”

他目光扫过三人,脸上那戏谑的笑容收敛了几分,虽然依旧带着点调侃,但语气已然不同:“本官,锦衣卫千户李国禄。再打下去,按律,可是要取消你们武举资格的。”

“锦衣卫千户”五个字如瞬间浇熄了三人腾起的火气。刘文秀举起的拳头僵在半空,郑森整理衣襟的动作顿住,连李定国也立刻松开了手。

三人迅速分开,各自站定,虽然依旧互相怒目而视,气喘吁吁,却再不敢有任何逾越之举。功名前途当前,这口气,不忍也得忍了。

食堂里,人声鼎沸,食物的香气与年轻武人们的汗味混杂在一起。

李定国与刘文秀二人,将文化课落榜的憋闷与方才打架未能尽心窝火,统统化作了汹涌的食欲。

他们面前的桌上已垒起了高高的空碗空盘,攻势却丝毫不减。

出乎意料的是,郑森也出现在了这里。

他本可去城中任何一家高档酒楼享用珍馐,却偏偏来到了这人声嘈杂的官办食堂。

无他,少年心性,争强好胜罢了——既然在文试上碾压了对方,在拳脚上未能彻底占优,那便要在“吃饭”这个最初引发口角的领域,再决出一个高下!

他定要证明,自己方方面面都比这两个陕西来的“土包子”强。

于是,一场无声的“饕餮之战”再次打响。

郑森刻意坐在了李、刘二人附近的桌子,点的菜品堆了满桌,尤其是那个油光红亮、硕大无比的炖肘子,成了他主攻的目标。他努力维持着世家公子的用餐仪态,但吞咽的速度和额角渗出的细汗,却暴露了他此刻的勉强。

良久,刘文秀满足地打了个响亮的饱嗝。

拿着一根细木签,慢悠悠地剔着牙,斜眼瞅着那边还在跟最后几口肘子皮“殊死搏斗”的郑森,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揶揄:“喂,我那位满分公子啊!”

他故意拉长流子,“跟自个儿的肚子较啥劲呢?不行就别硬撑了嘛,又没人笑话你……嗝……是吧,李兄弟?”

李定国没话,只是默默喝光了碗里最后一口面汤,用实际行动表达了立场。

郑森闻言,动作一僵,感觉那腻饶油脂味直冲喉咙。

他强忍着不适,放下筷子,拿起巾帕擦了擦嘴,努力维持着风度,却掩不住脸色的微微发白,嘴硬道:“哼,区区……食,何足挂齿。我只是……细嚼慢咽,品味其中真味罢了。”

喜欢明末改革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明末改革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柔弱恶雌被流放?众兽夫舍命护她 海贼坐忘道,九真一假他们真信了 我来酒厂找琴酒 双生星火 邪道鬼尊 滚!东山再起你是谁? 斗罗之拥有八奇技 镜像多元宇宙 大乾杀猪匠 绝色美女的贴身兵王 崽崽一岁半,爱吃爱睡爱嗷嗷叫 重回高考,暑假从10元赚到2亿 我在异界种田封神 开局桥上救下轻生女,系统激活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人在美漫,我是女英雄们的白月光 看见未来厄运,国家追着我喂饭 恋爱有风险,分手需谨慎 北辰风雨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经典收藏 江山,美人 太子之争 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 大梁贵婿 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 我在秦时开辟玄幻武道 我们是文官集团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做个驸马太难了 狼王为皇 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 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和古人打游戏,看电影 圣鹰王朝 乱世:整活小砖家 大明:躺赢公主,皇后求我做驸马 极品皇太子 龙十一 纽约1847
最近更新 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 红楼琏二爷 华夏英雄谱 重生1949海外争霸 亮剑:让你偷家,你登陆东京湾? 以捕快之名 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 大明博弈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我在明末修仙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三国无双:开局召唤霍去病 风雪持刀人 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 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
明末改革 GX2500 - 明末改革txt下载 - 明末改革最新章节 - 明末改革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