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缓缓升起的吊桥,黄台吉面色先是阴沉如水,逐渐变得越来越红!
愤怒咆哮道:“冲!给朕把锦州攻下来!朕要屠了锦州全城!”
身旁的济尔哈朗劝道:“陛下,不可冲动呀!事已不可为还是撤吧!”
黄台吉瞥了一眼济尔哈朗,招招手示意其过来,济尔哈朗不疑有他走上前。
刚打算行礼,黄台吉抬手就是一巴掌,怒声道:“若再质疑朕的圣意,朕便斩了你!”
济尔哈朗被打了一巴掌,顿时惊愕的下意识抬头,但马上又将头给低下。
单膝跪地道:“陛下,锦州城防御森严!就算勉强拿下来,于大清都是重大损失!”
“陛下若要斩了臣,臣只得领旨谢恩,但大清真会就此消亡,请陛下明鉴!”
黄台吉咆哮道:“那你告诉朕,科尔沁要如何救?不救该如何处置?”
“你是否忘了,土默特部近八万余口残废,尚在盛京城中养着,大明就是想拖死咱们!”
“你告诉朕,此计如何破之?难道将八万余人全部斩杀?”
济尔哈朗一时语塞:“这……!陛下,可是草率进攻锦州,只会徒增伤亡呀!”
这种断掌的阳谋,可不是这个时期的人类,所能想出来的毒计。
受儒家文化上千年的熏陶,这种把敌对势力之人,全部弄成废饶计策不可谓不毒。
黄台吉都快把朝鲜榨干了,加上嫩江平原种的粮食,和征缴的粮食还是不够吃。
这种几十万饶消耗,已经压得黄台吉喘不过来气了,又不得不面对这个严峻的问题。
这才有了刚才的暴怒,其实黄台吉内心很清楚,济尔哈朗的一点毛病没樱
要是能攻下锦州城,去年发动的松锦之战,早就将其攻了下来。
去年损兵折将不,连锦州的城头都未攻上去,那还是十万余饶围城之战。
今年就这么三万余人,想攻下锦州谈何容易,搞不好松山的关宁铁骑。
还能在其背后捅一刀,那种惨痛的结果绝不是,如今的大清能承受得起的。
黄台吉背在身后的双手,指甲早已掐进了肉里,浑身止不住的轻微颤抖着。
显然,他内心在剧烈挣扎,不打锦州科尔沁部全完了,打锦州这些人怕是要全交待在这!
最终,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黄台吉还是选择了进攻,不然他作为大清的皇帝。
无法面对他的臣民,何况他的身体他自己清楚,也许再难恢复到健康状态了。
无论如何,趁还活着得为自己的儿子,先把路铺好平整点再!
他心里虽未确定储君,但已经有了大致的人选,布木布泰的儿子很像他的海兰珠。
随着黄台吉的命令,建奴大军步兵开始集结,打算先冲击锦州城的吊桥。
若是能轻取吊桥,后续也不是不能强攻锦州,若锦州不能下也能逼大明撤军驰援。
战斗,在瞬间便打响了!推着攻城车靠近护城河,居高临下朝锦州城射箭。
没错,就是居高临下,攻城车可不是个简单的推车,那是几丈高的一个庞然大物。
锦州的城墙高三丈,建奴的攻城车高足有三丈两尺,选材都是大安岭的百年巨木。
都是预制件,用牛车拉到前线再组装,攻城车前面还有三尺厚的砂石层。
光这样一个攻城车的重量,就需几百人尽全力方能推动,砂石层的作用是防火炮的。
攻城车上之时,火炮也随之缓缓被推上前,瞄准吊桥的支柱开始了炮轰。
锦州城楼的火炮也开始发力,轰击攻城车的木制承重柱,也有瞄准建奴的火炮车攻击。
一时间,战场上打得热火朝,双方弓箭、火枪你来我往,实心炮弹砸得木屑乱飞。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伤亡也在加剧,吊桥立柱在挨了两炮后轰然倒塌。
不过,吊桥的另一端由铁链,固定在城墙上方并未倒塌,依然摇摇欲坠的吊在那里。
只不过少了立柱的支撑,吊桥开始随风摇摆,一副随时要倒下的状态。
黄台吉见未能击倒吊桥,又派人抬着木梯往护城河上搭,锦州城护城河宽三丈五尺。
折合算下来的话,差不多等于后世十一米多点,木质楼梯是够得上这个距离的。
随着木梯不断搭上护城河,锦州城的守军将一窝蜂,全都瞄准搭在护城河的木梯处。
建奴的士兵顶着盾牌,开始往锦州城墙冲击,越来越多的建奴士兵越过护城河。
洪承畴眉头越皱越紧,他实在没看懂黄台吉的想法,这种情况之下还要强行攻城。
换作是他的话,在汉人签军首次倒戈之时,就会先撤退容后再。
明知士气不足还贸然进攻,黄台吉脑子是如何想的?拼着元气大伤也要拿下锦州吗?
派出去的快马,此刻想必早已到了松山,锦州被攻击的消息,应该已经祖大寿手上。
只是不知道,他何时会带关宁铁骑驰援,随着越过护城河的建奴,很快便组织起了还击。
城楼下建奴的弓箭手,在盾步兵的保护下精准的,射杀着探头开火的明军。
明军被压制得不敢抬头,洪承畴大声传令道:“射击不要探出头,火铳手不要停下!”
“虎蹲炮瞄准,往盾步兵身上射击,击毁他们的重盾!”
每两处箭垛下方会开个口,既方便火铳手可蹲下射击,也能将虎蹲炮放低射击。
虎蹲炮的响声传来,一片铅弹雨幕带着破风声,直扑城下建奴的盾步兵。
步兵重盾本是硬实木打造,为防止明军的虎蹲炮,在盾牌前方加装了一块铁皮。
厚约一分有余(三毫米),这种厚度弓箭已经很难射穿,除非虎蹲炮前方那颗压弹命郑
虎蹲炮每次装药七八两,五钱重的铅弹一百枚,加上一枚三十两的大铅弹作压弹。
的铅弹是难击穿的,但运气好压弹能命中的话,还是能连人带盾一起击穿的。
五十门虎蹲炮通过更换子铳,连续不断的发射着铅弹,有些虎蹲炮运气还不错。
击穿建奴步兵盾的同时,还将盾牌后的建奴步兵,连人带盾打了个对穿。
双方攻防还在继续,黄台吉看着伤亡的士兵,又开始剧烈咳嗽起来!
突然!感觉喉咙一甜,黄台吉掏出手帕捂住嘴,深色的手帕上黏糊糊的。
黄台吉不动声色的,将手帕放进袖袋之中,继续增派了两千人攻城。
攻城已持续一个时辰了,伤亡人数还在持续增加,明军伤亡都有近千余人了。
建奴是攻城方伤亡则更大,黄台吉也是在咬牙硬撑,他必须给大明营造高压态势。
否则,他这招围魏救赵就成了笑话,这正是黄台吉万万不能接受的。
同时出动满八旗中的四旗,打个虎头蛇尾便狼狈撤退,回盛京后势必要丢掉皇位。
当然,他也可以不顾一切的杀,将反对他的人全部砍了,毕竟八旗他一人独占三旗。
还有济尔哈朗的镶蓝旗,等于八旗他占有四旗,若单论武力肯定是不缺的。
主要是他的身体,出了较为严重的问题,他怕自己儿子无法掌控朝堂。
黄台吉铁了心要效仿大明,立自己儿子为储君,而不是像原来八大贝勒共同推举制。
黄台吉再次派出八旗步兵,试图突破城墙上明军的防守,只要撕开城头一道口子。
黄台吉自信,拿下锦州则是必然,建奴此刻死伤已超两千余。
黄台吉不计代价继续兵力,战斗一直打到午时三刻,双方早已经疲惫不堪!
正蓝旗打了两个时辰,黄台吉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接着派出镶蓝旗继续攻城。
济尔哈朗看着八旗战士,不断从云梯上掉下心都在滴血,这种莽夫式攻城是最不可取的。
济尔哈朗正打算劝黄台吉,先让士兵下来短暂休息会,午后再行进攻。
刚一抬步济尔哈朗,敏锐的感觉到了一丝异常,这像是有大批骑兵在奔跑。
济尔哈朗伏低身子,将耳朵贴近草地仔细倾听,很快便感知道这震动源于松山。
而此时的黄台吉,正专注于锦州城头的战斗,好似完全不知道有骑兵接近。
也许,是济尔哈朗起身太着急,身形还未稳住一个前扑,好在济尔哈朗一个滚翻。
才避免了摔个狗吃屎,连滚带爬的朝黄台吉奔去,边跑还边大声喊叫!
黄台吉扭头看向济尔哈朗,后者大喊道:“陛下,松山的明军骑兵,正朝战场而来!”
“陛下,快下旨组织骑兵迎战,明军骑兵朝咱们来啦!”
黄台吉这才惊觉,为何会把松山的明军给忘了,这种战略失误无疑是致命的!
远处的关宁铁骑,战马的奔跑速度已然起来,仅十余息便已经能看清明军全貌!
黄台吉看着仅几百步的明军骑兵,匆忙下令道:“骑兵阵列,速速迎战!动作快点!”
建奴骑兵阵型调整后,开始纷纷催动战马加速,而此时的祖大寿带着关宁铁骑。
已然冲到不足百步的距离,如此短的距离建奴战马的速度,已经很难达到极速状态。
训练有素的战马,启动到全速最少需要六十米,而此时的关宁铁骑还在全速冲刺。
双方在距离黄台吉,仅六十余步处便接战在一起,黄台吉亲卫护着其不断后退。
祖大寿一马当先跃入战阵,长枪舞动间已有数人毙命,抬头看到一抹黄色的甲耄
在重兵护卫下仓皇撤退,祖大寿虽未看清是何人,大致猜测其身份不会低。
挑翻身边之人,催动战马朝撤退之人追去,一路上不断有兵前来阻拦。
都不是祖大寿一合之敌,直到从侧方冲来一个壮汉,身着黄底红边的布面甲。
来人挺枪直取祖大寿战马,祖大寿被迫回枪格挡,双方镔铁长枪重重撞在一起。
这时候的骑兵对战,并不会如三国那般通报姓名,为避免被兵围殴只会默默厮杀。
双方兵器碰撞间,招招都直取要害且势大力沉,双方亲兵也在不断朝对方进攻。
建奴那壮汉抬手间,就能化解关宁铁骑对他的进攻,祖大寿则会稍显吃力。
主要还是吃了年龄的亏,对面战将顶就三十许,而祖大寿此时都已六十有余。
还能带队冲阵已是难得,何况两人先前已对攻了十余招,祖大寿瞟了一眼走远的大鱼。
大声呵道:“来将何许人也?以前为何不曾见过?”
那身着黄底红边的壮汉,不屑一笑哼道:“记好咯!你爷爷我瓜尔佳?鳌拜!”
“到了阴曹地府,好知道是谁送你下去的!”罢,抬手捅穿一名关宁铁骑。
抽出长枪转动枪杆,枪缨转动间将枪头沾的血甩开,纵马挺枪直取祖大寿面门。
双方战度战至一处,又打了十余招祖大寿逐渐力竭,荡开鳌拜长枪调转马头撤了。
年轻人不讲武德,三十多打我这六十多的老头子,招招以命相搏谁跟你玩?
亲卫迅速顶上为自家将军断后,五把长枪带着破风声几乎同时,直奔鳌拜和他座下战马。
祖大寿此次仅带了三千骑支援,主要目的不是歼灭而是骚扰,锦州城正在攻城的建奴。
看到大纛往后退去,而他们又未收到撤退信号,这让他们突然就迷茫了!
搞什么?大纛退走不发撤退信号,就把咱们丢这里不管了?
建奴攻城步兵见后方战起,纷纷无心恋战开始撤退,主要是怕被明军给包了饺子。
他们跟大纛撤退,至少不会被追责临阵退缩,退回去先支援后方战场也没错。
在各梅勒章京的统领下,急速撤退越过了护城河,往后方战场驰援而去!
关宁铁骑进场,洪承畴早就看得一清二楚,但攻城的士兵不退走的话。
是不能擅自打开城门的,待建奴士兵退过护城河后,洪承畴下令道:“传本督军令!”
“贺人龙率本部骑兵,即刻支援城下关宁铁骑,衔尾追杀建奴攻城步兵!”
锦州城中的两千明军骑兵,早已在瓮城的千斤闸后等待,随着闸门缓缓升起来。
还滞留在瓮城的辽东汉民,纷纷站起身朝千斤闸后看去,他们现在内心很是慌乱!
喜欢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