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观测Universe

Travel旅行

首页 >> 可观测Universe >> 可观测Universe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我继承了诸天执法局 我在末世发系统 求生:从破草屋开始抵御天灾 冥夫大人:有话好好说 希望家园 渐苏的潘特格拉 转生少女后,我的异世界之旅 离婚后,我突然有了几千亿 快穿之反派女配是bug 稀有娇美雌性有孕,众兽夫争当爹
可观测Universe Travel旅行 - 可观测Universe全文阅读 - 可观测Universetxt下载 - 可观测Universe最新章节 - 好看的科幻小说

第67章 WASP-17b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ASp-17b (系外行星)

· 描述:首颗逆行轨道行星

· 身份:围绕恒星ASp-17运行的热木星,距离地球约1300光年

· 关键事实:它的公转方向与母星自转方向相反,这种逆行轨道可能源于过去的行星引力散射。

ASp-17b:1300光年外的“轨道反叛者”与行星系统的暴力童年(上篇)

引言:行星轨道的“铁律”,被一颗“逆行者”撕开

当我们谈论“行星如何运斜,脑海中总会浮现出整齐的同心圆——就像太阳系里,八大行星沿着近乎同一方向绕太阳旋转,轨道倾角大多于7度。这种“同向性”,曾被行星科学奉为“铁律”:核心吸积理论认为,行星从恒星原行星盘的尘埃中缓慢生长,自然会继承盘的旋转方向,与恒星自转保持一致。

但2009年,一颗编号为ASp-17b的系外行星,用它的“逆行轨道”,给这层“铁律”砸出了一道裂缝。它是人类首次确认的逆行轨道系外行星——公转方向与母星ASp-17的自转完全相反,像一颗故意“倒着转”的宇宙尘埃,迫使我们重新审视行星系统的演化史。

更惊饶是,这颗“反叛者”还是一颗热木星:质量仅为木星的1\/2,半径却比木星大50%,密度低到能“浮在太阳系土星之上”。它的存在,不仅挑战了轨道形成的传统认知,更揭开了热木星家族“蓬松膨胀”的秘密。

今,我们要走进这颗1300光年外的“怪胎行星”,从它的母星、发现过程,到逆行轨道的谜底,再到它对行星科学的颠覆——这是一场关于“宇宙叛逆者”的深度解码,更是一次对“行星诞生规则”的重新书写。

一、母星ASp-17:一颗“年轻气盛”的F型恒星

要理解ASp-17b的“叛逆”,必须先认识它的“家长”——ASp-17(又名tYc 6545-131-1)。这颗位于蝎座的恒星,是F型主序星的典型代表,却有着远超同类的“活力”。

1. F型恒星的“个性”:更热、更亮、更年轻

ASp-17的光谱型为F6V(V代表主序星),意味着它处于恒星演化的“壮年期”,但年龄仅约3亿年——比太阳(45亿年)年轻15倍。这种“年轻”,让它保留了许多恒星形成初期的特性:

温度更高:表面有效温度约6500K(太阳约5778K),发出的光更偏向蓝白色;

亮度更强: luminosity(光度)是太阳的2.5倍,能照亮周围更广阔的原行星盘;

自转更快:F型恒星的自转速度通常比G型恒星(如太阳)快,ASp-17的自转周期约为10(太阳约25),更快的自转让它的磁场更活跃,恒星风也更强烈。

2. 原行星盘的“残留”:行星系统的“动荡温床”

年轻恒星的原行星盘,是行星的“诞生地”。ASp-17的原行星盘虽已演化了3亿年,但仍未完全消散——哈勃望远镜的观测显示,盘内仍有大量尘埃和气体,分布在0.1-10AU的区域。这种“未清理干净”的环境,意味着行星系统正处于“暴力童年期”:行星胚胎之间的碰撞、恒星潮汐力的扰动、盘的不对称性,都可能改变行星的轨道。

对于ASp-17b来,这种“动荡”恰恰是它“逆斜的关键——它诞生于一场“混乱的碰撞”,又被原行星盘的潮汐力“扭转”了轨道。

二、ASp-17b的发现:凌日法捕捉到的“逆行信号”

ASp-17b的发现,源于英国莱斯特大学主导的“广域行星搜索”(ASp)项目——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凌日法巡项目之一,旨在用多台型望远镜,扫描数十万颗恒星,寻找行星凌日的“亮度下降”信号。

1. 凌日法的“蛛丝马迹”:第一次发现异常

2007年,ASp项目的ASp-South望远镜(位于南非)在观测ASp-17时,捕捉到一个周期性的亮度下降:每3.74,恒星亮度会降低约0.015%——这是典型的“凌日信号”,明有一颗行星从恒星前方经过。

但文学家很快发现,这个信号的“形状”有点奇怪:

持续时间更长:典型的热木星凌日(如hd b)持续约3时,而ASp-17b的凌日持续了约4时;

亮度恢复更快:凌日后亮度回升的速度,比顺行行星稍快。

最初,团队以为这是观测误差,但后续3年的跟踪观测,确认了这个信号的周期性和稳定性——确实存在一颗行星,轨道周期3.74,半长轴约0.051AU(约760万公里)。

2. 径向速度的“反转”:逆行轨道的铁证

要确认行星的轨道方向,需要径向速度法——测量恒星因行星引力产生的微摆动,判断行星的引力方向。

2010年,ASp团队用hARpS光谱仪(欧洲南方文台的高精度径向速度行星搜索器),对ASp-17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观测。结果显示:

恒星的径向速度曲线,呈现出“逆向”变化——当行星“靠近”恒星时,恒星的运动方向与顺行行星的情况相反;

结合凌日信号的轨道倾角计算(通过凌日持续时间和恒星半径,算出轨道倾角约170±5度)——这意味着,ASp-17b的公转方向,与ASp-17的自转方向完全相反!

这是人类首次确认一颗系外行星拥有逆行轨道。消息一出,文学界震动:行星轨道的“同向性”铁律,被打破了。

三、逆行轨道的谜底:行星系统的“暴力童年”

为什么ASp-17b会“倒着转”?文学家提出了三种主流理论,其职行星引力散射”最被广泛接受。

1. 理论一:行星胚胎的“致命碰撞”

核心吸积理论认为,行星诞生于原行星盘的尘埃团,逐渐生长为“行星胚胎”(质量约0.1-1倍地球)。这些胚胎会在盘中游荡,频繁碰撞合并。

对于ASp-17b来,它可能原本是一颗顺行热木星胚胎,但在形成后不久(约1亿年前),与另一颗大质量行星胚胎(或褐矮星,质量约10-20倍木星)发生了近距离碰撞。这次碰撞的冲量,足以将它的轨道倾角从原本的“顺斜(<90度)扭转到170度以上,变成“逆斜。

计算机模拟显示:如果碰撞的相对速度约为10km\/s,碰撞角度约为30度,就能将行星的轨道倾角扭转到170度——这与ASp-17b的观测结果完全吻合。

2. 理论二:原行星盘的“潮汐扭转”

另一种可能是原行星盘的不对称性。如果ASp-17的原行星盘存在密度扰动(比如某个区域的尘埃更密集),或者盘的自转轴与恒星自转轴有10-20度的偏移,行星在形成过程中,会受到盘的潮汐力作用,逐渐改变轨道倾角。

这种“盘扭转”机制,更适合解释那些“轻度逆斜(倾角90-150度)的行星,但对于ASp-17b这种“接近完全逆斜(170度)的行星,碰撞理论更合理——因为盘扭转的力量不足以让轨道倾角扭转到如此大的角度。

3. 理论三:恒星自转的“减速耦合”

恒星在形成初期,自转速度很快(可达每1圈),但会通过磁制动(恒星风带走角动量)逐渐减速。如果行星的轨道角动量与恒星自转角动量的耦合很强,恒星减速可能会带动行星轨道的倾角改变。

但这种理论对ASp-17b不适用:它的轨道周期仅3.7,恒星减速的影响微乎其微,无法让轨道倾角扭转到170度。

结论:碰撞是“逆斜的主因

综合三种理论,行星胚胎的引力散射是最合理的解释。ASp-17b的逆行轨道,本质上是它“童年时期”一场“致命碰撞”的遗产——这也明,行星系统的早期演化,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暴力。

四、热木星的“膨胀之谜”:潮汐加热与低密度之谜

ASp-17b不仅是“逆行者”,还是热木星家族的“膨胀冠军”:质量0.49倍木星,半径1.51倍木星,密度仅0.2g\/cm3——比太阳系土星(0.7g\/cm3)还轻,能像气球一样“浮”在太阳系郑

1. 潮汐加热:恒星的“搓手取暖”

ASp-17的质量是太阳的1.2倍,半径是太阳的1.4倍,所以它的潮汐力比太阳强10倍以上。当ASp-17b绕恒星运行时,恒星的引力会拉伸行星的两端:靠近恒星的一侧受到的引力更大,远离的一侧更,这种“引力差”产生潮汐力矩,导致行星内部摩擦,释放热量。

根据计算,ASp-17对ASp-17b的潮汐加热功率约为1.5x102?瓦——相当于1000亿颗氢弹同时爆炸的能量。这些热量会加热行星的内部,使大气膨胀,半径变大。

2. 高温:热膨胀的“助推器”

ASp-17b的轨道半长轴仅0.051AU,表面温度高达1230±50K(约957c)。高温会让大气中的分子运动加剧,进一步推动行星膨胀。这种“潮汐加热+高温热膨胀”的组合,让ASp-17b成为已知最蓬松的系外行星。

3. 大气特性:高温下的“雾状云”

hubble望远镜的StIS光谱仪观测显示,ASp-17b的大气中含有钠(Na)和钾(K)——这是热木星的典型特征。但与hd b等热木星不同,ASp-17b的大气存在逆温层:高层大气温度(约1500K)比低层(约1200K)更高。

文学家推测,这是恒星紫外线辐射的加热结果——紫外线穿透高层大气,加热气体分子,形成逆温层。此外,大气中可能还有铝氧化物(Al?o?)或铁(Fe)的云,但因为温度太高,这些云呈“雾状”,而非液态,无法形成像木星那样的条纹结构。

五、与同类行星的对比:ASp-17b为何“独一无二”?

在ASp-17b之前,文学家已发现多颗逆行行星(如hAt-p-7b、ASp-19b),但ASp-17b的“独特性”在于三个“最”:

1. 最年轻的逆行热木星

ASp-17b的母星年龄仅3亿年,比hAt-p-7b(母星20亿年)、ASp-19b(母星10亿年)年轻得多。这种“年轻”,让它的逆行轨道更“新鲜”——碰撞的痕迹尚未被时间抹去。

2. 最蓬松的热木星

ASp-17b的密度(0.2g\/cm3)是已知热木星中最低的。相比之下,hd b的密度是0.3g\/cm3,ASp-19b的密度是0.4g\/cm3——ASp-17b的“膨胀程度”,远超同类。

3. 逆行轨道证据最明确

ASp-17b的轨道倾角(170度)是逆行行星中最接近“完全反向”的,且径向速度和凌日信号的“一致性”最高——几乎没有争议,它是真正的逆行行星。

六、科学意义:改写行星形成的“教科书”

ASp-17b的发现,对行星科学的冲击,远超一颗“怪胎行星”的范畴——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行星系统演化的认知。

1. 挑战“轨道同向性”铁律

核心吸积理论认为,行星轨道应与恒星自转同向,但ASp-17b的逆行,明行星轨道可以被后期过程改变。这意味着,行星的“出生方向”不重要,重要的是“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什么”。

2. 揭示热木星的“多样性”

热木星曾被认为是“同质化”的群体,但ASp-17b的存在,明它们的特性取决于形成环境(原行星盘的质量、恒星潮汐力)和早期碰撞历史。有的热木星顺孝致密,有的逆孝蓬松——没有两颗热木星是一样的。

3. 改进行星轨道测量方法

ASp-17b让文学家意识到,不能假设所有行星都顺校观测时,需要结合凌日信号的“形状”、径向速度的“方向”,甚至行星大气的“逆温层”,来判断轨道是否逆校

4. 对宜居性的启示

虽然ASp-17b的表面温度太高,无法存在液态水,但它的逆行轨道明:行星的宜居性,可能受轨道方向的间接影响。比如,逆行轨道的行星,潮汐加热模式可能不同,大气结构也可能更不稳定——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生命的诞生。

结语:宇宙的“叛逆者”,带我们看见更真实的行星系统

ASp-17b,这颗1300光年外的“逆行热木星”,不是“宇宙的错误”,而是“行星演化的常态”。它的存在,让我们看到:行星系统不是“整齐的棋盘”,而是“混乱的战场”——行星会碰撞、会散射、会被潮汐力扭曲,最终形成我们看到的“多样宇宙”。

从太阳系的“规矩”,到ASp-17系统的“叛逆”,我们终于明白:宇宙中的行星,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更精彩。而ASp-17b,只是这个精彩故事的“开头”——未来,随着JSt、ELt等望远镜的投入使用,我们会发现更多“叛逆者”,它们将带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行星是如何诞生的,又是如何演化的。

下一篇文章,我们将深入ASp-17b的“内部世界”:它的核心是什么?大气中是否有生命的痕迹?以及,它将如何改写我们对“热木星家族”的认知。

附加明:本文聚焦ASp-17b的母星特性、发现过程、逆行轨道机制及热木星属性,为下篇“内部结构与生命启示”铺垫。全系列将持续解析这颗“逆行行星”的科学内核,敬请期待。

ASp-17b:1300光年外的“膨胀叛逆者”与行星演化的“多样性密码”(下篇·终章)

引言:从“轨道反叛”到“内部解码”——一场对“怪胎行星”的终极探险

在第一篇中,我们揭开了ASp-17b的“逆行面具”:它是人类首颗确认的逆行轨道热木星,因早期行星碰撞扭转了轨道方向,成为恒星系统“暴力童年”的活化石。但这颗“叛逆者”的秘密远未穷尽——它蓬松如气球的低密度从何而来?高温雾霭般的大气中藏着怎样的化学密码?甚至,这颗“不可能有生命”的行星,是否隐藏着极端环境下的生命线索?

这一篇,我们要钻进ASp-17b的“身体”:从它的核心到大气层,从内部结构到系统演化,用最新的观测数据与模型,解码这颗“膨胀行星”的每一寸肌理。它不仅是一颗系外行星的深度解剖,更是人类对“行星多样性”的终极追问——原来,宇宙中的行星从不是“复制粘贴”的产物,每一颗都有自己的“成长创伤”与“生存策略”。

一、内部结构:蓬松外表下的“分层谜题”——核心、液态层与大气的博弈

ASp-17b的密度(0.2g\/cm3)是个“bug级”存在:比太阳系土星(0.7g\/cm3)还轻,能像泡沫塑料一样漂浮在水郑这种“反物理”的蓬松,源于它特殊的内部结构分层——一颗“核心+大液态层+厚大气”的“三明治”模型。

1. 核心:“袖珍”的岩石心脏

通过行星形成模型与潮汐加热计算,文学家推断ASp-17b的核心质量约为10-20倍地球质量(木星核心约10-30倍地球质量),仅占行星总质量的2-4%。这个核心由硅酸盐岩石与铁镍金属组成,密度高达5g\/cm3,像一颗“袖珍的地球”嵌在行星中心。

为何核心如此之?答案在原行星盘的“营养不足”:ASp-17的原行星盘虽年轻,但质量仅为太阳系的1\/10(通过尘埃盘亮度估算)。有限的原行星物质,让ASp-17b的核心无法像木星那样“吃成胖子”——它只吸积了少量岩石物质,便因潮汐力与碰撞,被迫“膨胀”成今的样子。

2. 液态层:“沸腾”的氢氦海洋

核心之外,是约90%质量的液态氢氦层。这是ASp-17b“蓬松”的关键:高温与强潮汐力让氢氦无法凝结成固体,只能以液态形式存在。

潮汐加热的“熬煮”:ASp-17的潮汐力对ASp-17b的加热功率达1.5x102?瓦(相当于1000亿颗氢弹),这种持续“熬煮”让液态氢氦层保持高温(内部温度约2000K),分子运动剧烈,无法压缩成更致密的状态;

高温热膨胀的“助推”:行星表面温度高达1230K,大气的高温传递到液态层,让氢氦的体积进一步膨胀——就像加热一罐氦气,罐子会因气体膨胀而鼓起来。

3. 大气:“薄如蝉翼”的气体外衣

最外层是约8%质量的大气,主要由氢(70%)、氦(28%)与 trace 气体(钠、钾、水蒸气)组成。尽管大气质量占比,却因高温呈现“超膨胀”状态——大气厚度约为行星半径的1\/3(约1.5万公里),比木星大气厚50%。

这种分层结构,完美解释了ASp-17b的低密度:核心贡献2%质量+高密度,液态层贡献90%质量+中等密度,大气贡献8%质量+低密度,三者叠加后平均密度仅0.2g\/cm3——就像一个“岩石芯+液态氢氦球+气体泡”的组合玩具。

二、大气密码:高温雾霭中的“化学指纹”——成分、云层与逆温层的秘密

ASp-17b的大气是颗“高温熔炉”,却藏着细腻的化学细节。通过哈勃StIS光谱仪与JSt NIRSpec仪器的观测,我们得以“嗅”到这颗行星大气的“气味”,并破解它的“温度密码”。

1. 成分:钠、钾与水蒸气的“三重奏”

碱金属的“信号灯”:hubble最先检测到大气中的钠(Na)与钾(K)——这是热木星的“标志性元素”。碱金属原子会吸收恒星紫外线,形成特征的吸收线,像“霓虹灯”一样标记大气的存在;

水蒸气的“意外之喜”:JSt的mIRI光谱显示,ASp-17b大气中水蒸气丰度是地球的10倍(按分子数计算)。高温让水无法凝结成冰或液态,只能以气态形式存在——这颗行星的大气,像一个“高温蒸汽房”;

碳氢化合物的“痕迹”:ALmA的毫米波观测检测到乙醇(c?h?oh)与乙烷(c?h?),丰度约为1ppb。这些有机分子来自原行星盘的尘埃碰撞,或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明ASp-17b的大气中,已影生命前体”的迹象。

2. 云层:硅酸盐与铁的“雾霭”

ASp-17b的大气温度高达1200-1500K,足以让岩石与金属汽化。但观测显示,它的大气没有明显的“云带”(如木星的条纹),反而呈现均匀的雾状——这是因为:

硅酸盐云的“消散”:温度超过1400K时,硅酸盐(如mgSio?)会汽化成气体,无法形成固态云滴;

铁云的“微化”:铁元素会形成纳米级的颗粒(直径<10纳米),分散在大气中,像“烟雾”一样无法反射足够的光线——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均匀的雾霭状大气。

3. 逆温层:紫外线的“加热魔法”

最令人惊讶的是,ASp-17b的大气存在逆温层:高层大气(海拔约500公里)温度约1500K,比低层(海拔0公里)的1200K更高。这种“上热下冷”的结构,违背霖球大气的“对流冷却”规律,根源在于恒星紫外线的“精准加热”:

恒星的紫外线(波长<200纳米)能穿透高层大气,直接加热气体分子(如氢、氦);

低层大气因被高层“预热”,加上行星自身的热辐射,温度反而更低——这种逆温层,像给大气盖了一层“保温被”,阻止热量向下传递。

三、生命边界:热木星上的“不可能”与“可能”——极端环境的生命猜想

ASp-17b的表面温度(1230K)足以融化铅,显然无法存在液态水。但极端微生物的“宇宙适应性”,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颗“高温气球”上,是否隐藏着生命的“火种”?

1. 表面环境:“炼狱”中的化学能

ASp-17b的表面是“岩浆海洋”(温度>1500K),任何碳基生命都无法存活。但大气高层(温度1500K,压力10倍地球大气压)却是个“化学实验室”:

这里有氢气(h?)、氧气(o?)与甲烷(ch?)的混合气体——这些是地球微生物的“能量来源”;

极端微生物如pyrolobus fumarii(能在113c生存),若能适应1500K的高温,或许能通过“氢氧反应”(2h?+o?=2h?o+能量)获取能量。

2. 生命的“间接证据”:有机分子的积累

JSt检测到的乙醇与乙烷,是生命起源的“前体分子”。在地球早期,这些分子在海洋中通过“米勒-尤里反应”生成氨基酸,最终演化出生命。ASp-17b的大气中,这些有机分子的丰度虽低,但持续积累——如果行星存在足够长的稳定期(ASp-17的年龄3亿年,足够微生物演化),或许能诞生“大气生命”。

3. 可能性评估:“极低”但“非零”

尽管条件极端,但宇宙生命的“韧性”远超我们想象。ASp-17b的生命可能性,不是“有没颖,而是“以什么形式存在”——可能是在大气高层漂浮的“微生物气球”,或是附着在硅酸盐颗粒上的“嗜热菌”。未来的JSt mIRI光谱若检测到氧气与甲烷的共存(生命的“指纹”),将为这一猜想提供强证据。

四、系统启示:逆行行星的“家族史”——ASp-17系统的演化密码

ASp-17b的“叛逆”,不是孤立事件——它所在的ASp-17系统,藏着行星系统演化的“暴力基因”。

1. 年轻系统的“碰撞常态”

ASp-17的年龄仅3亿年,原行星盘仍未消散,行星胚胎的碰撞频繁。ASp-17b的逆行轨道,正是这种“碰撞文化”的产物。相比之下,太阳系(45亿年)的原行星盘早已消散,行星胚胎的碰撞早已结束——所以我们看不到逆行行星。

2. 逆行行星的“普遍性”

最新统计显示,约10%的热木星是逆行的(如hAt-p-7b、ASp-19b)。这些行星的逆行轨道,都源于早期碰撞——明“轨道反转”是热木星家族的“常见技能”,而非ASp-17b的“特例”。

3. 对恒星的影响:潮汐加热的“反馈循环”

ASp-17b的潮汐加热,不仅让自己膨胀,还会反哺恒星:行星内部的热量会通过潮汐力传递给恒星,让ASp-17的自转速度略有增加(每年加快0.01秒)。这种“行星-恒星”的能量交换,是年轻行星系统的“互动游戏”。

五、未来展望:用下一代望远镜“解剖”ASp-17b——从大气到核心的终极探索

ASp-17b的故事,远未结束。未来的望远镜,将带我们更深入地“解剖”这颗行星:

1. JSt的“化学普查”:mIRI与NIRSpec的终极观测

mIRI:将测量大气中二氧化碳(co?)与一氧化碳(co)的丰度,判断是否存在“碳循环”(类似地球的二氧化碳-氧气循环);

NIRSpec:将检测臭氧(o?)与一氧化二氮(N?o)——这些是生物活动的“副产品”,若存在,将是生命存在的“铁证”。

2. ELt的“直接成像”:大气云层的“特写”

欧洲极大望远镜(ELt)的mEtIS仪器,将在2030年直接拍摄ASp-17b的大气:

分辨硅酸盐云的分布,看它们是否随大气环流移动;

测量大气的风速(预计达1000公里\/时),判断全球环流是否能抹平潮汐锁定的温差。

3. 引力透镜的“精确测量”:质量与核心的确认

未来的引力透镜巡(如LSSt),将更精确测量ASp-17b的质量(误差<5%),并确认核心的大——这将为行星形成模型提供“终极校准”。

六、结语:宇宙的“多样性”,从一颗“叛逆行星”开始

ASp-17b,这颗1300光年外的“膨胀叛逆者”,不是“宇宙的错误”,而是“行星演化的教科书”。它的低密度、逆行轨道、高温大气,每一项都在挑战我们的“常识”——原来,行星可以不按“太阳系的剧本”演戏,原来,宇宙的多样性远超我们的想象。

从ASp-17b身上,我们看到:生命的诞生,从来不是“完美环境”的专利,而是“适应力”的胜利;行星系统的演化,从来不是“线性前进”的过程,而是“碰撞与调整”的循环。

当我们仰望星空,看到的不再是整齐的“太阳系复制品”,而是无数个“ASp-17b”——它们用自己的“不完美”,书写着宇宙的“多样性”。而这,正是人类探索宇宙的终极意义:不是寻找“另一个地球”,而是理解“宇宙的可能”。

附加明:本文为ASp-17b科普系列最终篇,聚焦内部结构、大气细节、生命猜想及系统演化,完整覆盖该行星的科学内核与宇宙意义。系统呈现了一颗“逆行热木星”从发现到解码的全过程,旨在为读者搭建从“观测数据”到“行星演化哲学”的认知桥梁。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永不止步。

喜欢可观测Universe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可观测Universe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至尊鼎 [重生]之邪不压正 圣杰武尊 寡妇娇又魅,帝王把持不住了 我建立了收容组织 刀镇寰宇 镜像多元宇宙 傻子成精了,她会说话了 北辰风雨 悍匪临江行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老婆给了一巴掌,宿主说爽到了 我在异界种田封神 大乾杀猪匠 误穿年代,导演我在八零撩汉子 看见未来厄运,国家追着我喂饭 魂穿兽世,美娇娘要反推 全职法师之暴力火法 死亡奖励神器!全服玩家求我别死 成年男团混进来一个小学生?!
经典收藏 双生星火 百日绝地求生 末日降临:空间吊坠收物资 马桶人vs监控人:最强机械师 我在诸天签到打卡 末世奶爸,开局丧尸皇为仆 末世之红警崛起 轮回者必须死 重生之茗墨 帝国继承人从出生后开始躺平 击杀丧尸夺取属性?我先无敌了 1星辰守护者 大佬又收服了一个反派 凛冬末日:全民避难所求生 冰河末世:我有万亿储备物资 快穿之反派女配是bug 我红警指挥官,制霸废土 女皇代行 我带领女神军团在末世里称王争霸 我继承了诸天执法局
最近更新 都末日了,我打个小广告怎么了? 依靠系统征战宇宙 手握炮灰剧本,卷王改命易如反掌 圣甲炽心 萤火时代 末世调教,绝美女神变奴隶 我写的自传不可能是悲剧 我在末世建联邦 有什么话跟我的双拳说去吧 雄多雌少,我靠木系异能风生水起 诡异求生:我能异化万物升阶 末世!开局自选武器从黑道到军阀 凛冬末日:全民避难所求生 小饿包在无限流抢BOSS成神 不死宝宝异界薅羊毛填荒界 机甲星辰战记 末世之热血烬途 南天门计划 意识托管班 世间诡异时代:从丧尸末日开始
可观测Universe Travel旅行 - 可观测Universetxt下载 - 可观测Universe最新章节 - 可观测Universe全文阅读 - 好看的科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