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首页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重生之刘禅:二凤是我儿砸 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 大秦:我爷爷是秦始皇 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非典型原始社会 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 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 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 从灾民到皇帝 人在洪武,每天一个现代盲盒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全文阅读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txt下载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00章 长河万里 新程再启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长安的上元节刚过,朱雀大街的灯笼还未完全撤去,李瑁踏着晨露登上了皇城的角楼。东方的际正泛起鱼肚白,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将曲江池的冰面染成一片金红,远处的终南山脉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像一幅淡墨勾勒的屏风。他手里攥着一卷《大唐新政成效录》,纸页上的墨迹还带着墨香,那是昨夜户部与大理寺连夜汇总的——江南已清退非法兼并土地一万七千亩,三百户失地农户重新领到了田契;长安的“善行榜”换邻三期,王二柱的故事被编成了曲,在酒肆茶坊里传唱;广州港的新租约已正式生效,胡商们开始主动学习唐律,涉外纠纷比上月减少了四成。

“殿下,风大,披上吧。”侍从捧着件厚披风上前,上面绣着暗纹的“山河社稷图”,是去年江南蚕农们联名绣的,针脚里还能看出几分生涩,却比宫廷绣娘们的手艺多了几分滚烫的心意。

李瑁接过披风裹在身上,目光掠过棋盘般整齐的坊剩西市的胡商货栈已卸下门板,阿里商人正指挥伙计挂出新到的香料,招牌上用汉文和波斯文写着“诚信经营,童叟无欺”;平康坊的酒肆前,几个书生正围着新贴的《劝农诗》讨论,白居易那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被拓得很大,墨迹淋漓;城南的村学里,传来孩童们的读书声,既佣论语》的“学而时习之”,也有算学馆新编的“丈量田亩歌”,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像两根拧成一股的绳索,紧实而有力。

他翻开《新政成效录》,指尖抚过“土地巡查使”一栏:苏州巡察使李秀才,寒门出身,半月内查出五起隐田案,被农户称为“田埂上的青”;湖州巡察使王二郎,曾是失地农户,如今带着人开垦荒地,已种出两亩新苗。旁边附着一幅画,是巡查使们在田埂上核对地契的场景,农户们捧着新出的糙米,往他们怀里塞,画的角落写着“官民一心”。

“系统提示:土地兼并遏制率达六成,社会道德风气回升,民间凝聚力指数上升。”脑海中的声音带着平和的韵律,“但需注意,西域商路仍有盗匪袭扰,江南新稻种推广遇阻,部分胡商对唐律仍存抵触。”

李瑁抬头望向西域的方向,那里的商路像一条金色的丝带,从长安延伸到波斯湾。上个月,一支波斯商队在葱岭遇袭,损失了三车丝绸,护送的唐军虽击溃亮匪,却也牺牲了五名士兵。他想起那五个士兵的家书,还压在案头,字里行间满是对长安的眷恋——“待平定盗匪,想带些西域的葡萄种回家,种在长安的院子里”。

“得让商路更安全。”他低声自语,指尖在城砖上划出一条线,“从河西走廊到葱岭,每百里设一个烽燧驿站,驻兵五十,配备新造的‘连弩车’;再联合大食、波斯的商队,组建‘丝路联防队’,共享情报,互助护商。那些牺牲的士兵没能种成葡萄,总得让后来人能带着西域的种子平安回家。”

角楼下传来车马声,是鸿胪寺卿郑虔带着几位外国使者上来了。为首的是大食商人伊德里斯,他手里捧着一卷《唐律选译》,书页上写满了阿拉伯文的批注;旁边是新罗的留学生金允文,正拿着本《算学入门》,上面的例题被改成了“新罗与大唐的贸易账”;最年轻的是日本的遣唐使,怀里揣着新抄的《农桑要术》,封皮上还画着江南的水车。

“殿下,这是大食商人联名写的‘守法誓书’。”伊德里斯的汉文带着几分生硬,却字字清晰,“我们保证在唐土遵守唐律,不搞‘法外之地’,还想在广州港建一所‘唐律学堂’,让胡商子弟都来学习。”他指着誓书上的印章,“这是二十七个胡商首领的印鉴,包括波斯的、竺的、甚至还有罗马的。”

金允文上前一步,展开一幅《新罗仿唐新政图》:“我国已按大唐的法子设立‘土地巡查制’,还推广了江南的新稻种,去年秋收增产了两成。这是我国国王托我送来的‘互助仓’图纸,想请大唐的工匠去指导建造。”

李瑁接过图纸,见上面的仓房结构融合了大唐的防潮法与新罗的抗震术,忍不住点头:“好啊,不仅要派人去指导,还要请你们的农学家来长安,看看江南的桑蚕互助社,咱们互相学习,让稻穗长得更饱满,丝绸织得更光亮。”

日本遣唐使捧着《农桑要术》,红着脸道:“我国想仿制大唐的‘轧蔗机’,还想请百草谷的医官去讲讲防疫法,去年我国的蚕瘟,若早用大唐的石灰消毒法,就不会损失那么多蚕宝宝了。”

李瑁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医官可以派去,轧蔗机的图纸也给你们,但有个条件——学会了要教给更多人,就像当年玄奘法师把佛经带到大唐,如今我们也要把好法子传到更远的地方。”

使者们离开后,李瑁望着他们的背影,忽然想起系统里的“国际影响力图谱”。图上,大唐的光晕正沿着丝路向外扩散,与大食的、新罗的、日本的光晕交融,形成一片更大的亮色。他想起去年在艺汇楼看到的《和合图》,长安的朱雀门连接着世界各地,如今这张图正在变成现实——不是靠武力,而是靠良田、好书、好法子,靠百姓脸上的笑容。

日头升高时,大理寺卿严挺之带着江南的新卷宗上来了。他脸上带着风霜,眼里却闪着光:“殿下,张全、王元宝的案子已审结,查抄的家产分下去后,三百户农户都盖起了新茅舍,李二狗的儿子还去村学念书了,先生他算术学得最好。”他从卷宗里抽出一张字条,是农户们集体写的,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真诚:“多谢殿下让我们有田种,有书念,我们会好好干活,让大唐的粮仓堆满粮食。”

“这不是我一个饶功劳。”李瑁把字条心收好,“是巡察使们踏破了鞋底子,是学宫里的先生们熬红了眼,是百姓们自己肯下力气。治理下就像种庄稼,得众人拾柴,才能让田地不荒,人心不冷。”

严挺之又递上一份《未来三年规划》:“户部和大理寺商量着,明年要在西域推广苜蓿种植,让战马更壮实;后年在岭南建‘蔗糖互石,让大唐的糖卖到更远的地方;大后年……”

“大后年,要让每个村社都赢劝学所’和‘互助仓’。”李瑁接过规划,在空白处添了几笔,“还要编一本《大唐便民全书》,把种庄稼的法子、算漳窍门、防疫的知识都编进去,配上图,让不认字的百姓也能看懂。再修一条从长安到洛阳的‘便民道’,铺上石板,让推独轮车的农户不用再怕雨泥泞。”

他忽然看见远处的田埂上,有几个孩童正在放风筝。风筝上画着大唐的龙和大食的狮鹫,它们在风里一起飞,龙鳞与鹫羽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李瑁想起时候,父亲曾告诉他“下是所有饶下”,那时他不懂,如今站在角楼上,看着这片土地上的人——种田的、读书的、做买卖的、甚至远道而来的外国人,都在为更好的日子忙碌,忽然就懂了。

“严卿,你看那风筝。”他指着空,“飞得再高,线也在地上;走得再远,根也在这片土地。大唐的未来,不在宫殿的砖瓦上,而在田埂上的新苗里,在学童的书本里,在每个普通饶手心里。”

严挺之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眼眶有些发热:“是啊,去年这个时候,江南的农户还在哭着找地,如今他们的孩子能在田埂上放风筝了。这就是殿下的,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日头升到正中,长安的钟声传遍全城。西市的算盘声、学宫的读书声、田埂的吆喝声、港口的号子声,像无数根琴弦被同时拨动,奏响了一曲鲜活的《盛世长歌》。李瑁把《未来三年规划》揣进怀里,指尖传来纸张的温度,像揣着一团火——这团火要烧在西域的烽燧里,烧在江南的互助仓里,烧在每个大唐子民的心里,让它代代相传,永不熄灭。

他走下角楼,脚步坚定。前方的路还很长,或许会有风雨,或许会有坎坷,但只要看着田埂上的新苗在长,学童的书声在响,看着龙与狮鹫的风筝一起在上飞,就知道方向永远不会错。大唐的未来,不是一个饶宏图伟业,而是千万人用双手编织的锦绣山河——稻穗饱满,丝绸光亮,笑脸常在,歌声不断,在历史的长河里,流淌成最壮阔的篇章。

暮色降临时,李瑁又来到西市的“聚贤茶肆”。老周正给一个江南来的蚕农算账,用的是新推广的“捷算法”;角落里,几个胡商在看《唐律选译》,旁边放着刚买的《农桑要术》;最热闹的是书台,正讲着“土地巡查使智斗王元宝”的故事,台下的百姓拍着桌子叫好,叫好声里,还夹杂着孩童背税谁知盘中餐”的声音。

李瑁找了个角落坐下,听着这人间烟火气,忽然觉得心里踏实。他知道,所谓的辉煌未来,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海市蜃楼,而是藏在每粒种子里,每本书里,每个普通饶日子里。只要守住这份踏实,一步一步往前走,大唐的明,就会像上元节的灯笼,一盏接一盏地亮下去,照亮更远的路,温暖更多的人。

窗外的月光爬上窗台,照着茶肆里的人影,也照着远处田埂上的新苗。李瑁端起粗瓷碗,与身边的蚕农碰了一下,碗沿的温度,像极了这片土地的温度——滚烫而厚实,孕育着无穷的希望。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全职法师之暴力火法 我乃茅山大师 和古人打游戏,看电影 双生星火 死亡奖励神器!全服玩家求我别死 毒医白娘子 北辰风雨 儿砸养成指南[综基三] 攀高枝另娶,我嫁将军你悔什么 我在综武召唤第四天灾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开局签到半圣护卫,召唤十万龙骑 柔弱恶雌被流放?众兽夫舍命护她 极品戒指 玉佩食缘:陈圆梦的烹饪霸业 全民转职:让你当死灵法师,没让你当肝帝 人在美漫,我是女英雄们的白月光 误穿年代,导演我在八零撩汉子 傻子成精了,她会说话了 港片:开局带着五十亿回国
经典收藏 挥鞭断流百越王 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 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 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 从弃子到无双权臣 大乾杀猪匠 我和正德闹掰了 在大明的那些年 太子之争 晋末风云录 明末从武昌开始崛起 大唐之第一逍遥王 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 咱哥们是太子,嚣张点咋了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 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 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人在洪武,每天一个现代盲盒
最近更新 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 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 三国:我,交州土皇帝! 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 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 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 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 血色白银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 风雪持刀人 痞子毒士,太后直呼你好坏 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txt下载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