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吴襄从锦州总兵的位置上卸任,这两万原本属于吴家私兵的关宁铁骑也将不再属于吴家!
失去了关宁铁骑兵权的吴家,即便吴襄 吴三桂父子,仍然在大明担任山东都指挥使,和兵部侍郎等要职,但他们所代表的吴家,也算是倒台了...
吴三桂忘记了自己是怎么回到自己班位的;当他失魂落魄的回到自己的位置站定之后,朝堂上顿时陷入了死寂般的沉默!
群臣们都被太子殿下的这一手儿给震惊了!
辽东将门吴家,那可不门户的家族啊,在辽东耕耘了将近三十年的家族,就被眼前这位看起来人畜无害,才十多岁的孩子,翻手之间就死死的拿捏了?
这一刻,朝臣们对站在龙椅身边的那位少年的敬畏,甚至超过了龙椅上的那位!
反倒是崇祯皇帝仿佛是非常满意的点零头,然后开口问道:
“诸位爱卿可还有本奏?”
面对崇祯皇帝的问询,在场的所有朝臣们全都沉默了!
崇祯皇帝环视一圈,发现的确没有人在上奏折之后,便对着侍立在龙椅右侧的王承恩使了个眼色,并吩咐道:
“既然诸位爱卿都没有要事上奏,那么,王承恩,宣旨吧!”
崇祯皇帝这一句话落地,顿时所有的朝臣们都疑惑的看向了崇祯皇帝,包括朱慈烺在内,所有人此时都猜不到崇祯皇帝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王承恩可没有去观察群臣们的表情,朝着守在自己身后的太监挥了挥手,那个太监立刻端着一个木质托盘,来到了王承恩的身边;而在太监手中的托盘之中,足足有六道明黄色的圣旨卷轴放在托盘上!
“咳咳!”
王承恩清了清嗓子之后,开始用太监独特的嗓音,宣读圣旨!
山东镇总兵,黄得功接旨!
站在武将一边,位置靠着中间位置的黄得功,突然听到宣旨的老太监的叫到了自己的名字,神情顿时一愣;随后赶紧收拾思绪,恭恭敬敬的出班下跪道:
“臣,黄得功接旨!”
奉承运皇帝,诏曰:
山东镇总兵黄得功,志虑忠纯,勇冠三军。镇戍北疆,屡拒建奴入侵,斩馘擒敌,累建奇功。
崇祯九年,与建奴鏖战昌平之际,尔身先士卒,奋斩敌酋大军主帅扬古利,破敌胆气、扬我明威,厥功卓着,殊堪嘉赏。
兹特嘉封尔为靖威伯,以旌懋绩。赏蟒缎十匹、云锦八匹、白银千两、黄金百两;
另赐玉带一围、镔铁刀一口。望尔益加勤勉,誓扫胡尘,卫护疆土,以纾国难,不负朕之重停
钦此!
“嘶~~~”
随着王承恩的话音落下,朝堂上顿时传出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此时的满朝文武都震惊了!
要知道,大明上一次有人因为战功受封爵位,还是在六十一年前,李成梁在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因战功,被朝廷册封为宁远伯...
可如今...
“臣,黄得功领旨谢恩!”
王承恩的声音足足停顿了五六秒钟之后,跪在地上的黄得功才回过神来,呻吟颤抖的接旨道!
“黄得功,好好干,朕期待你能立下更大的战功!”当群臣们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龙椅上的崇祯皇帝,亲自开口对着黄得功勉励道!
“臣黄得功,叩谢陛下圣恩!”
这个时候,黄得功也不知道按照礼制,自己应该怎么回答了!
可是,黄得功的表现,却让满朝文武大跌眼镜!
按照明朝的礼制,崇祯皇帝给黄得功下旨册封伯爵,黄得功应该立刻三辞三让;可是大老粗黄得功又哪里懂得这些呢?
“咳咳!黄得功!”
看到黄得功君前失仪,朱慈烺立刻轻咳两声!
可是,朱慈烺的提醒,反倒让黄得功这个大老粗更加疑惑的,瞪着自己的卡姿兰大眼睛,不解的眨巴着!
“黄将军,按照礼制,你应该三辞三让...”最后,还是距离黄得功最近的李邦华,低声出言提醒道!
啊?
啊!
哦...
“那个,那个陛下,臣是粗鄙之人,臣觉得臣配不上这..这个爵位...”
大老粗的黄得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都了些什么,反正是按照礼制,完成了三辞三让的戏码,才从老太监王承恩的手中,接过了那道他封伯的圣旨...
在黄得功从王承恩的手中,接过那道象征着因为武勋战功封伯的圣旨之时,十数道艳羡的目光,齐齐看向了黄得功;
包括周遇吉、曹变蛟、李定国等所有在场的武将,无一例外的朝着黄得功投去羡慕的目光!
和周遇吉等去纯羡慕的目光不同的是,作为曾经掌管关宁铁骑,并一直憧憬以战功封侯拜相的吴三桂,眼神之中更是融合了羡慕、嫉妒以及悔恨等多种情绪!
在这一刻,吴三桂甚至在想,如果崇祯十年的时候,他吴三桂没有和高起浅那个阉人沆瀣一气,选择毅然出兵救援,和建奴大军在窦县鏖战的雄军;
皇太子殿下会不会高看自己一眼?
此时封伯的会不会就是他吴三桂?
“靖威伯!多么荣耀的称呼啊!”吴三桂在心里惊呼着!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而已!
“腾骧左卫指挥使,周遇吉接旨!”
在黄得功刚刚归位之后,王承恩又点到了周遇吉的名字!
“臣,周遇吉接旨!”
奉承运皇帝,诏曰:
腾骧左卫总兵周遇吉,忠勇贯日,骁果绝伦。屡率部拒击建奴,戍边御敌,累着勋劳。
崇祯九年涿州之役,躬冒矢石,奋勇啃,生擒建奴大军主帅,敌酋饶余贝勒阿巴泰,破贼氛、扬国威,厥功甚懋。
兹特嘉封尔为靖武伯,以彰厥功。赏蟒缎十匹、云锦八匹、白银千两、黄金百两,另赐玉带一围、镔铁刀一口。
望尔益励忠勤,再接再厉,扫平胡虏,卫我疆土,以报朕恩。
钦此!
“臣,周遇吉功微德薄,不足以当此荣宠;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有了黄得功的例子,再加上平日里和太子殿下学了不少东西,周遇吉立刻按照礼制,开始三辞三让...
喜欢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