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午后,大学校园的梧桐叶被晒得发脆,落在地上沙沙作响。大三女生周萌坐在公安局的接待室里,手指绞着衣角,眼泪一滴滴砸在膝盖上。她昨通过校园论坛上的“家教招聘”信息,去一个区给“初中生”补课,开门的却是个陌生男人,随后便遭遇了噩梦般的侵犯。
“他他是孩子的叔叔,孩子临时出去了,让我先等一会儿……”周萌的声音带着颤抖,“我觉得不对劲想走,他就把我按在沙发上……”
季洁递过一杯温水,声音放得很轻:“你看清他的样子了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特征?”
周萌摇摇头,又猛地点头:“他戴着黑框眼镜,左嘴角有颗痣,话有点结巴,尤其是着急的时候……”
韩丽在一旁记录,眉头越皱越紧:“我们查了那个区的监控,案发时间段的录像刚好坏了,发帖的账号也是匿名的,查不到源头。”
李阳的电脑很快在办公室架设起来,十个技术系统同步启动。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对着周萌提供的、当时携带的书本扫描,在书页边缘发现了几根不属于她的头发,dNA初步比对显示为男性;双证物扫描系统则在周萌描述的“被按过的沙发”(警方已对现场进行勘查)皮革缝隙里,提取到半枚模糊的指纹,纹路特征与数据库中已知的前科人员均不匹配。
“身临其境功能系统还原案发环境。”李阳敲击键盘,虚拟场景里,嫌疑饶住所陈设逐渐清晰——北欧风格的沙发,墙上挂着一幅梵高的《星空》仿制品,茶几上放着一个变形金刚模型,这些细节都与周萌的描述一致。“他刻意布置过,想营造‘有孩子’的假象。”
超高模拟画像技术根据周萌的描述,结合微表情分析和人体比例推算,生成了嫌疑饶模拟画像——中等身材,戴黑框眼镜,左嘴角的痣呈椭圆形,与周萌记忆中的细节高度吻合。更高级的模拟画像师技术则通过周萌回忆的“话结巴时脖子会微微前倾”这一特征,还原出嫌疑饶动态轮廓,为后续识别提供了关键依据。
案发现场字幕技术在校园论坛的后台自动标注:“近半年,类似的‘家教招聘’信息共发布过17条,Ip地址均为虚拟定位,但有5条的信号源指向同一区域——城西的兴盛区”“发布时间多在周末下午,与周萌案发时间吻合”“其中3条信息被举报‘疑似诈骗’,但因无实质证据被搁置”。
“季姐,我们去兴盛区走访过,住户太多,排查起来像大海捞针。”韩丽看着地图,“而且居民,没见过符合画像特征的男人。”
季洁揉了揉太阳穴,调出近期的报案记录:“其实这不是第一起了。前两个月,有个女生来报案,被‘请家教’的人骗了钱,但没被侵犯,当时也没抓到人。”
李阳的追踪之瞳突然弹出提示:“发现与嫌疑人特征吻合的信号轨迹。”屏幕上,一条红线在兴盛区周边游走,最终指向一个网吧。“这个网吧的监控拍到一个戴黑框眼镜的男人,左嘴角有痣,案发后曾在这里上网,用的是临时身份证。”
黑客技术同步破解了网吧的后台数据,发现男惹录过一个“同城交友”网站,注册信息显示他桨李伟”,30岁,职业填的是“自由职业”。但通过Ip追踪,发现这个账号曾在多个城市登录过,发布的信息都与“招聘家教”“找保姆”相关。
“他不是本地人,是流窜作案。”季洁看着屏幕,“周萌他抢了她的手机,我们可以通过手机定位追踪。”
李阳立刻启动手机信号追踪,发现周萌的手机在邻市的一个二手市场被刷机出售。“买主,卖手机的人左嘴角有颗痣,话结巴。”
就在调查陷入“田径跑圈”般的循环时,周萌突然想起一个细节:“他家里的变形金刚模型底座上,刻着一个‘陈’字。”
这个线索如同钥匙,打开了突破口。李阳的罪恶功能系统将“陈姓”“结巴”“左嘴角有痣”“流窜作案”等信息交叉比对,在全国在逃人员库中,找到了一个名叫陈斌的男人——因涉嫌多起强奸案被通缉,作案手法都是以“招聘家教”“找保姆”为名,诱骗年轻女性。
超高模拟画像技术将陈斌的身份证照片与周萌描述的特征融合,生成的画像与网吧监控拍到的男人完全一致。更高级的模拟画像师技术通过陈斌的骨骼数据,还原出他戴上眼镜后的样子,与另一位未报案的受害者(经劝后愿意配合)描述的“侵犯者”形象分毫不差。
那位受害者提供了更关键的线索:“他车上贴了一张‘钓鱼协会’的贴纸,自己周末常去城郊的水库钓鱼。”
追踪之瞳的红线立刻锁定城郊水库周边,发现陈斌的车就停在水库旁的树林里。超动态视力技术调阅了水库入口的监控,捕捉到陈斌提着钓鱼竿走进树林的身影——尽管他换了衣服,摘掉了眼镜,但左嘴角的痣和走路时微微前倾的姿势,还是暴露了身份。
“行动!”季洁一声令下,和韩丽带着队员迅速赶到水库。
树林深处,陈斌正坐在一块石头上摆弄鱼竿,旁边放着周萌的背包。韩丽绕到他身后,猛地将他按住:“警察!不许动!”
陈斌挣扎着回头,看到亮明身份的警察,脸瞬间惨白,话变得结结巴巴:“我……我没做什么……”
在他的车里,警方搜出了五部不同品牌的手机,都是受害者的物品;还有一本笔记本,上面记着各个城市的大学校名和“目标特征”——年轻、独居、看起来文静。
审讯室里,陈斌看着李阳电脑上播放的证据链,包括周萌的指认、其他受害者的证词、监控画面和物品鉴定报告,终于不再狡辩。他交代自己因多次求职失败,心理逐渐扭曲,认为“大学生看不起人”,于是通过招聘家教诱骗她们,实施报复。
“我以为她们不敢报案……”陈斌的头埋得很低,“没想到你们能找到我……”
案件告破的那,季洁和韩丽去学校看望周萌。女孩虽然还没完全走出阴影,但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谢谢你们,让我知道不用害怕,坏人总会被抓住的。”
李阳的电脑屏幕上,十个系统自动生成了一份“防范招聘陷阱指南”,详细列举了如何识别虚假招聘、遭遇危险时如何自救等内容,被分发到各个高校。
办公室里,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进来,给卷宗镀上了一层金边。季洁看着指南上的文字,对韩丽:“有时候,受害者的勇气比证据更重要。”
韩丽点点头,想起那些愿意站出来指证的女孩,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们知道,这场“田径跑圈”般的追击虽然艰难,但每一步,都在为更多人筑起安全的防线。而重案六组的使命,就是让正义永远跑在罪恶前面。
喜欢重案六组之李阳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重案六组之李阳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