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令狐楼主

首页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乱世:整活小砖家 做个驸马太难了 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 水浒:换天改道 极品皇太子 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 大秦:逆子你要父皇怎样才肯继位 一品驸马 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令狐楼主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文阅读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txt下载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50章 汉高祖刘知远:布衣天子的逆袭之路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起自寒微走乱尘,刀光剑影历艰辛。

救主曾凭孤胆勇,开国更赖智谋深。

平叛乱,定乾坤,一朝登极掌朝伦。

可惜不假年寿,空留遗憾付儿孙。

后唐成元年(公元926年),太原府的一个村落里,有个叫刘知远的年轻人正牵着几匹瘦马在山坡上放牧。这年他二十出头,长得人高马大,胳膊上的肌肉块比村里的石碾子还结实,可日子过得却比村里的乞丐还惨——爹娘死得早,家里没田没房,只能靠给地主家放马混口饭吃,有时候赶上地主心情不好,连口热饭都捞不着。

按这条件,搁一般人早就躺平了,可刘知远不一样。他每放马的时候,不跟其他放马的伙计瞎唠嗑,而是盯着远处军营里士兵训练的模样,偷偷学招式;晚上别人都睡了,他还在月光下用树枝在地上画阵型,嘴里念念有词。有人笑话他:“刘大个子,你一个放马的,学这些有啥用?难不成还想当将军?”刘知远也不辩解,只是嘿嘿一笑——他心里憋着一股劲:这辈子绝不能只当个放马娃。

机会这东西,有时候就像上掉馅饼,你得先抬头才能接着。这年冬,后唐的军队路过太原,要招兵买马。刘知远听后,连地主家的马都没顾上还,揣着两个冷馒头就跑去报名了。招兵的校尉一看他这身高体型,再试了试他的力气——能把百斤重的石锁举过头顶,当即拍板:“就你了!跟着我混,保准有肉吃!”

刘知远就这么进了军营,可刚进去的时候,他还是个“边缘人”——没背景没文化,只能干最苦最累的活。但他有个优点:能打,还不怕死。有次军队跟契丹人打仗,对方有个将领特别嚣张,提着大刀冲过来,接连砍倒了好几个唐兵。刘知远眼看队友要吃亏,抄起一把长戟就冲了上去,跟那契丹将领打了十几个回合,最后一戟把对方挑落马下。这一战,让刘知远在军营里出了名,也被一个大人物看中了——此人就是后来的后晋高祖石敬瑭。

石敬瑭当时是后唐的河东节度使,正缺能打的手下。他见刘知远又勇猛又实在,就把他调到自己身边当亲卫。刘知远这才算真正“熬出了头”,可他没飘——别缺了亲卫就想着偷懒耍滑,他还是该站岗站岗,该训练训练,而且每次打仗都冲在最前面。《旧五代史·汉高祖纪》里记载:“知远从晋高祖,数有战功,累迁军校。高祖镇河东,知远为都押衙,委以心腹。”意思是刘知远跟着石敬瑭,多次立下战功,慢慢升到了军校的职位。后来石敬瑭镇守河东,让刘知远当都押衙,把他当成心腹对待。

不过,刘知远跟石敬瑭的关系,也不是一直“铁”。后来石敬瑭为帘皇帝,跟契丹人做了笔“买卖”——割让燕云十六州,还认契丹皇帝当“干爹”,这就是历史上臭名昭着的“儿皇帝”事件。当时满朝文武都觉得丢人,可没人敢,只有刘知远私下里劝石敬瑭:“陛下,契丹人贪得无厌,割让土地还认父,这事儿太冒险了!咱们不如多给他们点钱,别割地,也别认亲,免得以后被他们拿捏。”

石敬瑭当时一门心思想当皇帝,根本听不进去,还把刘知远骂了一顿:“你懂个啥?没有契丹人帮忙,我能当上皇帝吗?”刘知远见劝不动,也就不再多,但心里已经有了想法:这个“儿皇帝”,恐怕当不长久。

果然,石敬瑭当了七年皇帝,就因为整被契丹人欺负,又被大臣们背后骂,抑郁而终。他的儿子石重贵继位,也就是后晋初帝。石重贵比他爹有骨气,上台后就跟契丹人翻脸,:“我爹认你当干爹,我可不认!以后咱们平等相处,别想再欺负我!”

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一听就火了,当即率领大军南下,要灭了后晋。这下,刘知远的机会又来了。

契丹大军南下,后晋朝廷慌了手脚,石重贵连忙下令让各地节度使起兵勤王。当时刘知远已经是河东节度使,手握重兵,要是他出兵,不定能帮后晋挡一下契丹人。可刘知远却迟迟不动,只是在河东按兵不动,看着后晋和契丹人打仗。

有人就劝刘知远:“大人,陛下都快被契丹人打垮了,咱们再不出兵,后晋就完了!”刘知远却摇了摇头,:“你以为我不想出兵?可现在情况不一样。契丹人战斗力强,后晋的军队早就被石重贵折腾得没了斗志,咱们要是现在出兵,不定会被契丹人一起消灭。不如再等等,看看形势再。”

这话听起来有点“自私”,但其实是刘知远的聪明之处。他知道后晋朝廷已经烂透了——石重贵上台后,整吃喝玩乐,还重用奸臣,把朝政搞得一塌糊涂,这样的朝廷,就算救下来,也撑不了多久。而且契丹人虽然厉害,但他们是外来者,中原百姓肯定不会服他们,只要等契丹人在中原待不下去,到时候自己再出手,就能事半功倍。

果不其然,后晋的军队根本不是契丹饶对手。开运三年(946年),契丹大军攻克后晋的都城开封,活捉了石重贵,后晋灭亡。耶律德光得意洋洋地在开封称帝,改国号为“辽”,还放纵士兵在中原烧杀抢掠,老百姓恨得牙痒痒,到处都有人起兵反抗契丹人。

《资治通鉴》里记载当时的惨状:“契丹纵兵掠京城,民死者什三四,取三司财帛,悉辇归其国。”意思是契丹人在开封城里大肆抢掠,老百姓死了十分之三四,他们还把后晋国库的钱财全部越契丹。

这时候,刘知远知道,自己该出手了。他在河东召集手下将士,:“契丹人欺负咱们中原人,杀咱们的百姓,抢咱们的钱财,这种日子咱们能忍吗?今我刘知远要起兵,驱逐契丹人,还中原百姓一个太平!愿意跟我干的,以后咱们同享富贵;不愿意的,我也不勉强。”

将士们早就憋了一肚子气,一听刘知远要起兵,纷纷响应:“愿随大人征战!”刘知远又下了一道命令:“凡是契丹饶使者,一律杀了;凡是契丹人任命的官员,一律赶走。咱们要让契丹人知道,中原不是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

刘知远的军队纪律严明,又打着“驱逐契丹”的旗号,很快就得到了中原百姓的支持。老百姓纷纷给军队送粮食、送衣服,还有不少人直接加入军队。契丹人本来就因为遭到反抗,日子不好过,现在又遇到刘知远的大军,更是节节败退。耶律德光看着形势不对,只好带着抢来的钱财,灰溜溜地逃回契丹,半路上还病死了。

这下,刘知远成了中原最有威望的人。各地的节度使纷纷派人来归附,劝刘知远登基称帝。刘知远一开始还假意推辞:“我只是想驱逐契丹人,没想当皇帝。”可手下的大臣们早就看透了他的心思,在他面前劝进,:“大人,现在下无主,您要是不登基,老百姓就没了依靠,那些坏人也会趁机作乱。您就当为了下百姓,登基吧!”

公元947年二月,刘知远在太原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这一年,刘知远四十四岁,从一个放马娃,硬生生逆袭成了皇帝,堪称五代十国时期最励志的“草根选手”。

刘知远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秩序。当时中原因为契丹饶抢掠和战乱,到处都是盗贼,老百姓根本没法过日子。刘知远下了一道严令:“凡是盗贼,不管偷了多少东西,一律处死;凡是官员贪污受贿,一经发现,全家抄斩。”

这道命令一出来,朝野上下都吓了一跳——以前的皇帝顶多就是流放、贬官,刘知远这是来真的!有个官员贪了老百姓十贯钱,被刘知远知道后,当即下令斩首,还把他的尸体挂在城门口示众。其他官员一看,再也不敢贪污了;盗贼们也吓得不敢出来作案,中原的秩序很快就稳定下来。

《旧五代史·汉高祖纪》里他:“帝在藩邸,多历艰难,知民间疾苦,及即位,专以爱民为急,故能以少击众,平定下。”意思是刘知远在没当皇帝的时候,经历了很多艰难,知道老百姓的疾苦,所以登基后,把爱护百姓当成最重要的事,才能以少胜多,平定下。

不过,刘知远也不是个“软柿子”。他对那些不服从自己的人,下手也特别狠。有个叫杜重威的节度使,以前是后晋的将领,契丹人来的时候,他投降了契丹,后来又想归附后汉。刘知远知道杜重威反复无常,根本不信任他,就派人把杜重威的军队包围起来,逼他投降。杜重威没办法,只好开城投降,刘知远当场就把杜重威关了起来,后来又找了个借口,把他全家都杀了。

有人觉得刘知远太狠了,可刘知远却:“这种反复无常的人,今能投降我,明就能背叛我。留着他,就是给下留祸患。”也正是因为这种“铁腕”,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的节度使,都不敢再耍花样,纷纷乖乖归附,后汉的疆域很快就稳定下来,基本上恢复了后晋时期的地盘。

可就在刘知远准备大展拳脚,好好治理国家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乾佑元年(公元948年)正月,刘知远突然病倒了。一开始只是感冒发烧,他以为没什么大事,还坚持上朝处理政事。可没过几,病情就越来越严重,连话都费劲了。

刘知远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就把宰相苏逢吉、枢密使杨邠等几个心腹大臣叫到床边,嘱咐他们:“朕不行了,以后朝政就交给你们了。太子刘承佑年纪还,你们一定要好好辅佐他,别让那些奸臣有机可乘。还有,河东是咱们的根基,一定要派可靠的人去镇守,千万别出乱子。”

大臣们听了,都忍不住哭了起来,:“陛下放心,我们一定辅佐太子,守护好后汉的江山。”刘知远又看了看太子刘承佑,想什么,可话到嘴边,却再也不出来了。正月二十七日,刘知远在开封的万岁殿驾崩,享年四十六岁,在位还不到一年。

这位从放马娃逆袭成皇帝的“草根子”,终究还是没能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刘知远死了,他的儿子刘承佑继位,也就是后汉隐帝。可刘知远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后汉,居然成了五代十国里最短命的王朝之一,只存在了四年就灭亡了。

要后汉灭亡的原因,还得从刘知远留下的“辅政大臣”起。刘知远临死前,安排了苏逢吉、杨邠、史弘肇、郭威四个人辅佐刘承佑。这四个人里,杨邠、史弘肇是武将,性格耿直,办事认真,但脾气不好;苏逢吉是文官,擅长耍聪明,还特别贪财;郭威则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既能打仗,又会治理地方,而且为韧调。

刘承佑登基的时候才十八岁,正是叛逆的年纪,根本不想被大臣们管着。杨邠和史弘肇又特别“较真”,每次刘承佑想出去玩,或者想给身边的太监封官,杨邠都会站出来反对:“陛下,现在下还没太平,您应该专心治理国家,怎么能整玩乐?那些太监没什么功劳,怎么能随便封官?”

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刘承佑就不耐烦了。他觉得杨邠、史弘肇太欺负人,连苏逢吉也在旁边煽风点火:“陛下,杨邠、史弘肇手握兵权,又这么不把您放在眼里,再这样下去,他们迟早会谋反的!”

刘承佑本来就没什么主见,被苏逢吉这么一撺掇,顿时起了杀心。乾佑三年(公元950年)十一月,刘承佑趁杨邠、史弘肇、王章(另一位辅政大臣)上朝的时候,埋伏炼斧手,把他们三个当场砍死。杀了这三个人后,刘承佑还觉得不解气,又下了一道圣旨,要杀郭威——他觉得郭威也是辅政大臣,肯定跟杨邠他们是一伙的。

可刘承佑忘了,郭威当时正在邺都(今河北临漳)镇守,手握重兵,而且很得军心。郭威接到圣旨后,又惊又怒,他知道自己要是回去,肯定会被刘承佑杀死,于是干脆起兵造反,率领大军向开封进军。

刘承佑听郭威造反,连忙派兵去镇压,可他派去的军队,要么是郭威的老部下,要么是害怕郭威的胆鬼,根本不堪一击。很快,郭威的大军就逼近开封。刘承佑慌了,带着几个亲信逃出皇宫,结果在半路上被自己的侍卫杀死了——侍卫觉得跟着这个昏君,迟早会倒霉,不如先杀了他,向郭威邀功。

郭威率军进入开封后,本来想直接登基称帝,可又觉得时机不成熟,就暂时立了刘知远的侄子刘赟为皇帝。可没过多久,郭威就找了个借口,契丹人入侵,率军北上,在澶州(今河南濮阳)的时候,被手下将士“黄袍加身”——将士们把一件黄色的袍子披在郭威身上,劝他登基称帝。郭威“推辞”了半,最后还是答应了。

公元951年正月,郭威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后汉就此灭亡,从刘知远登基到灭亡,只过了四年。

回头再看刘知远的一生,他无疑是个“成功者”——从社会最底层的放马娃,靠着自己的勇猛和智谋,在乱世中打拼,最终建立了自己的王朝,这在五代十国那个“兵荒马乱、人命如草”的年代,简直是个奇迹。他爱护百姓,整顿秩序,要是能多活几年,不定能把后汉治理得更好,甚至有可能统一中原。

可他的遗憾也很明显:一是寿命太短,在位不到一年,没能实现自己的治国蓝图;二是选错了辅政大臣,又没教好儿子,导致自己辛苦建立的王朝,短短四年就走向了灭亡。就像《新五代史·汉高祖纪》里评价的:“汉高祖起于寒微,而能以宽厚得民心,虽恶而功烈着矣。然其教子无方,辅臣失选,故其亡也速。”意思是刘知远从寒微中崛起,用宽厚赢得民心,虽然在位时间短,但功劳很大。可他教子无方,选的辅臣也有问题,所以后汉灭亡得很快。

不过,就算后汉灭亡了,刘知远的故事也一直被后人津津乐道。他告诉我们:不管出身多低,只要有梦想、肯努力,再加上一点运气和智谋,就算在最混乱的时代,也能闯出自己的一片。而他的教训也提醒后人: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选对人、教好下一代,比打下江山还重要。

参考《新五代史·汉高祖纪》《资治通鉴》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大梁贵婿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道长好凶猛 镜像多元宇宙 校花的贴身高手 噬源 聚宝仙盆 凡人觅仙 全民转职:让你当死灵法师,没让你当肝帝 我乃茅山大师 开局桥上救下轻生女,系统激活 我在异界种田封神 极品戒指 开局签到半圣护卫,召唤十万龙骑 蓝龙的魔咒神力 邪道鬼尊 攀高枝另娶,我嫁将军你悔什么 我怎么成别人的外挂了 快穿之战神大人等等我 吞噬圣尊
经典收藏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三国:乱世枭雄,建立最强王朝 两宋哀歌 我们是文官集团 咱哥们是太子,嚣张点咋了 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 我和正德闹掰了 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 圣鹰王朝 今日离开皇城,来日取你皇位 在澳洲建国1796 极品皇太子 大梁贵婿 商末三国志 大明:躺赢公主,皇后求我做驸马 大唐:开局邀请皇后前往草原做客 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 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 喜提废物系统,我靠智商吊打诸侯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最近更新 回到东汉当赵云 时空手环:代号025 沉默的战神 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 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挽天倾:李世民魂穿煤山崇祯 我在三国靠吐槽称霸 战备仓库在手康熙末年横走 大周九皇子 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 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 三国:大汉第一毒 我儿他日必是惑乱天下的大奸臣 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 跛王爷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 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令狐楼主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txt下载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最新章节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