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离去时那仓皇的背影,如同被惊散的鸥鸟,短暂地打破了老宅表面的平静,却也带来了更深层的信息——赵氏的覆灭并非终点,沉船之下,仍有暗礁潜藏。那些未能随着公司清算而消散的“关系”与“记录”,如同水底的漩涡,随时可能将靠近的船只拖入深渊。
林舒安回到书房,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王海手中的“东西”,林家不能沾,但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谁知道那些“记录”会落在谁手里,又会被用来做什么?她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不是为了使用,而是为了防范。
她沉吟片刻,拿起手机,没有直接联系顾怀笙,而是发信息给了周谨。内容简洁,只提及王海来访,及其手中可能存在的、涉及赵氏过往某些“特殊关系”的记录,并表明林家态度是不参与、不沾染,但提醒注意潜在风险。
不过几分钟,周谨回复:「收到,已呈报顾总。我们会留意。」
言简意赅,却让林舒安心下稍安。顾怀笙那边必然会有所应对。这就是拥有强大盟友的好处,有些暗处的污浊,无需自己亲手去碰。
处理完这桩意外插曲,她将注意力重新拉回到林氏内部的整合上。大哥林书鑫那边进展顺利,新能源项目稳步推进,之前被二叔搅乱的几个部门也逐渐理顺。但林舒安知道,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让林家这艘老旧的巨轮,找到新的、可持续的航向。仅仅守住祖业是不够的,尤其是在与顾怀笙合作,见识过更前沿的思维和模式之后。
她再次翻开爷爷留下的手稿,里面除了对现有产业的分析,还零星提及了一些关于文化产业、新兴科技投资的模糊构想,只是当时时机未到,未能付诸实践。爷爷的目光,其实早已投向更远的地方。
“守正出奇……”她喃喃念着这四个字,目光落在窗外沉沉的夜色上。“守正”是根基,是林家的风骨与信誉,这一点不能丢。那“出奇”呢?在如今这个时代,林家该如何“出奇”?
“璇玑”项目是一个尝试,但还不够。它更多是借助顾氏的技术平台,林家提供内容核心。林家需要拥有更多自主的、能够代表未来方向的东西。
一个念头在她心中渐渐清晰——或许,可以依托林家多年积累的文化底蕴和资源,建立一个专注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金或机构?不仅仅局限于古籍,还可以涵盖传统工艺、非遗活化、甚至支持具有文化情怀的科技初创项目。这既能发挥林家的长处,又能切入新兴领域,与“璇玑”形成联动,甚至在未来,成为独立于顾氏合作之外的一条腿走路。
这个想法让她有些兴奋。她立刻在电脑上建立了一个新的文档,开始勾勒初步的构想,记录下需要调研的方向和可能面临的困难。
直到深夜,她仍伏案工作。书房里只亮着一盏台灯,光晕笼罩着她专注的侧脸。花婶悄悄送来夜宵,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心疼地叹了口气,又轻轻退了出去。
不知过了多久,手机屏幕亮起,打破了书房的寂静。是顾怀笙发来的信息,没有文字,只有一个定位分享——位置显示在“云山”高尔夫球场,那个他们曾“偶遇”李明翰的地方。时间标注是明上午十点。
林舒安看着那个定位,微微蹙眉。他又想做什么?还是又有什么新的发现或危机?
她回复了一个「?」。
很快,他的信息回了过来,依旧简洁:「带你见个人。」
见谁?需要如此隐秘?林舒安心中疑惑,但基于之前的合作与信任,她没有多问,只回了一个「好」字。
放下手机,她走到窗边,拉开一丝窗帘。城市的霓虹在远处闪烁,如同永不熄灭的星火。她知道,自己选择的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前方有家族的沉疴,有外界的虎视,有暗处的礁石,也有身边那个男人带来的、无法预测的风暴。
但此刻,她的内心却异常平静。
因为她知道,自己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等待风暴过去的女孩。她开始学习掌舵,学习辨别方向,甚至……开始尝试绘制属于自己的航线。
那个定位,像是茫茫大海中,一座临时灯塔发出的微光。或许危险,却指明了前行的可能。
她回到书桌前,关掉电脑。明还有一场未知的会面,她需要养精蓄锐。
暗礁潜藏,但灯塔的光,已然亮起。而她,正驾着船,朝着那光亮指引的方向,坚定前校
喜欢明珠映夜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明珠映夜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