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的日子

打卡小达人

首页 >> 1937年的日子 >> 1937年的日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佬今天也在给真千金递刀 一步一回首 修仙从烧火童子开始 收手吧阿度,外面全是警察! 聚宝仙盆 毒医白娘子 寻回的璀璨人生 小世子被拐十年,再见已是国师 穿越到大梁国从落水开始 替嫁太监三年,哥哥们跪求我原谅
1937年的日子 打卡小达人 - 1937年的日子全文阅读 - 1937年的日子txt下载 - 1937年的日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N次元小说

第17章 阡陌纵横:根据地的经济脉络与民心根基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阡陌纵横:根据地的经济脉络与民心根基

一、集市里的新气息

仲夏的清晨,柳树屯的打谷场比往常热闹十倍。十几根木杆支起的布篷下,摆着铁厂新打的锄头、纺织厂织的土布、药坊晒的草药,甚至还有炸药坊用剩下的硝石——老顾这玩意儿能当肥料,撒在地里能让黄瓜结得更壮。

张老汉攥着三斤新收的米,在布篷前转悠。他想换块蓝布给孙子做件新褂子,又瞅着铁厂的镰刀直咂嘴:“这刀能砍玉米杆不?”

“不光能砍玉米杆,”赵铁柱的徒弟王举着镰刀比划,“砍鬼子的刺刀都崩不了口!”周围的人哄堂大笑,笑声惊飞了树上的麻雀。

这是根据地的第一个“互助集时,每月初三、十八开集,不用铜钱,全靠物物交换。三斤米能换一尺布,一把草药能换两个手榴弹(当然是没装炸药的空壳,孩子们当玩具),最抢手的是铁厂的农具——赵铁山的队伍打伏击缴了几袋盐,这会儿正用盐换棉花,布篷前排着长队。

李明远站在集市边缘,看着百姓们用粮食换农具、用棉花换布料,眼里的笑意藏不住。周满在旁边记账,笔尖在纸上飞快滑动:“盐换出十五斤,换进棉花三十斤;锄头换出八把,换进米二十斤……”

“这彰记细点,”李明远拍着他的肩膀,“知道百姓缺啥、有啥,咱的工厂才能对症下料。你看,药坊的艾草没人换,明村里不缺这个;但止血的茜草换得快,下次得多采点。”

正着,周桂兰带着几个姑娘挤过人群,手里捧着几匹染成淡蓝色的布:“用靛蓝草染的,不掉色!李营长,给战士们做夏装咋样?”

布篷下的百姓都凑过来看,张老汉摸着布料直点头:“比城里的洋布结实!俺用两袋土豆换一匹,行不?”

“当然行!”周桂兰笑得眉眼弯弯,“土豆能做淀粉,给伤员换药时当纱布用。”

集市散时,日头已经升到头顶。百姓们扛着换来的东西往家走,有有笑。李明远望着他们的背影,突然对周满:“再开几个集市,让黑风口、杏花村都樱路不好走就修,用铁厂的铁轨铺几段,让独轮车能走得稳当点。”

二、水渠连起的生机

水生的水渠工程比预想中难。黑风口的山泉水要引到李家庄的田里,得凿穿三道石崖,还要架两座木桥。开工那,二十多个村民拿着锄头、錾子在崖下集合,赵铁山的队伍也派了十个弟兄来帮忙——他们手里的炸药派上了用场,炸石崖比錾子快十倍。

“这渠得宽三尺、深两尺,”水生蹲在图纸前,用树枝比划,“水要能流到三十亩地,还要带动水磨——磨面粉、轧棉花,省不少力气。”

最险的是架木桥。河湾村的木匠王师傅带着徒弟,把山里的松树锯成横梁,用铁厂打的铁钉钉在一起。水生系着绳子吊在崖边,指挥着把横梁往石墩上放,手心全是汗:“慢点!左边再挪半尺,别让桥歪了!”

半个月后,水渠终于通了。开闸那,百姓们围着渠口欢呼——清凌凌的泉水顺着渠槽流进田里,干裂的土地“滋滋”地冒着泡,像在喝水。李家庄的王老汉捧着渠水喝了一大口,眼泪直掉:“三年了,地里没浇过这么干净的水!今年秋粮肯定能多打三成!”

水渠不光浇地,还带动了一串“副业”。水生在渠边建了座水磨,上下两块石盘,借着水流的力气转得飞快。以前磨十斤面得用半,现在一个时辰就够了,还能把棉花轧成棉絮,供纺织厂用。

“这水磨是咱的‘聚宝盆’,”水生给磨盘上的铁轴涂蓖麻油,“一能磨五十斤面,除了给部队,还能换百姓的豆子——磨成豆腐,给伤员补身子。”

水渠流过的地方,很快冒出新的生机。有村民在渠边种上了蔬菜,黄瓜、豆角顺着渠岸爬;药坊的姑娘们在渠边种了大片茜草、薄荷,浇水方便,长得比山里的壮实;连铁厂都把淬火的池子挪到渠边,用活水冷却铁器,打出的锄头更耐用。

赵铁山路过水渠时,总爱蹲在渠边看水流。有次他突然对水生:“这水要是能流到县城边上就好了——鬼子的据点在城西,咱偷偷挖条支渠,把水引过去,淹了他们的弹药库!”

水生笑了:“先把根据地的地浇好再。等咱的粮食够吃了,兵也练强了,别淹弹药库,端了县城都行!”

三、识字班走出的“账房先生”

杏花村的识字班多了门新课——算账。周桂兰请了以前在县城商铺当过伙计的老陈来教,孩子们趴在供桌上,用烧焦的树枝在地上写“一、二、三”,嘴里念着“一斤棉花换三尺布,两斤米换一把柴刀”。

“不光要会认字,还得会算账,”老陈敲着黑板,“不然去集市换东西,容易被人糊弄。你看,三斤土豆换一尺布,六斤土豆能换几尺?谁会算?”

底下的孩子们都举着手,张婶的儿子狗剩喊得最响:“两尺!俺娘昨就用六斤土豆换了两尺蓝布!”

识字班的孩子成了村里的“账房”。有次药坊的姑娘来收草药,狗剩拿着树枝在地上算:“王奶奶采了五斤艾草,按一斤换半两盐,该换二两半……”算得比姑娘手里的算盘还快。

周桂兰看着孩子们认真的模样,心里有了新想法。她让老陈教些简单的记账法,给每个村的供销点派两个“识字娃”,专门记录换进来多少东西、换出去多少东西。

“这疆台账’,”周桂兰给孩子们发了用桑皮纸订的本子,“今换了十斤棉花,记上;明换出去五把柴刀,也记上。月底汇总给周满,让他知道咱缺啥、多啥。”

黑风口的“账房”石头最细心。他发现马老根的炭窑换出去的木炭总比账本上少两斤,就跑去问:“马大叔,您是不是藏了木炭?”

马老根被问得一愣,后来才发现是称不准——铁厂新打的秤砣比标准的轻了半两。他赶紧让赵铁柱重打了秤砣,笑着:“这娃比账本还灵!”

识字班还出了个“发明家”。河湾村的柱子看水磨磨面时总掉麸皮,就琢磨着在磨盘边加个木槽,把麸皮接住——这样每能多收两斤麸皮,能给牲口当饲料。水生照着他的法子改了水磨,笑着:“这是咱根据地的‘鲁班’!”

四、应对封锁的“土办法”

鬼子很快发现了根据地的变化。县城周边的封锁线加了岗,不准铁器、棉花、药材运出去,甚至连盐都限量——他们想困死根据地。

“想卡咱的脖子?没门!”李明远在祠堂里拍了桌子,“他们不让运盐,咱就自己熬;不让运棉花,咱就多种;不让运药材,山里多的是,让猎户们帮忙采。”

熬盐的法子是张老汉想出来的。他海边的盐是海水晒的,咱这的盐碱地也能出盐。百姓们带着铲子、陶罐到盐碱地,把表层的白土刮下来,用水泡、用火熬,熬出的盐虽然有点苦,却能下饭。

铁厂的赵铁柱更绝。他让人把鬼子扔的炮弹壳砸扁,做成铁锅,分给各村熬盐用。“这疆废物利用’,”他举着炮弹壳改的铁锅,“鬼子用它炸咱,咱用它做饭、熬盐,气死他们!”

棉花不够,周桂兰就教百姓种木棉。这种植物在山里长得多,棉絮虽然不如棉花软,但能做填充物,给战士们做棉衣。姑娘们还把旧衣服拆了,重新纺线织布,“旧布变新布,穿在身上更暖和”。

最麻烦的是硫磺——造炸药离不了。老鼓炸药坊快断货时,马老根带来个好消息:黑风口的煤窑里有硫磺矿,虽然不纯,但能提炼。

提炼硫磺得用大铁锅煮矿石,烟味呛得人睁不开眼。马老根带着五个矿工,在窑洞里守了三三夜,煮出了半斤硫磺。老顾用它配了炸药,试爆时威力一点没减:“这硫磺比鬼子的还冲!”

鬼子的封锁不仅没困住根据地,反而让百姓们更齐心。有次伪军偷偷往根据地送了两袋盐——他们的家人在杏花村的药坊治病,周桂兰没收钱。伪军队长红着眼:“俺们也是中国人,不能看着你们渴死。”

李明远听后,让周满记上账:“欠伪军两袋盐,以后打鬼子时,给他们留条活路。”

五、民心是最好的“补给线”

秋收时节,根据地的打谷场堆成了山。李家庄的玉米结得比拳头还大,河湾村的水稻压弯了腰,连黑风口的土豆都比往年多收了两成。

百姓们推着独轮车往供销点送粮食,有有笑。张老汉送来五袋米,非要多留一袋:“给伤员熬粥喝,他们打仗辛苦。”

赵铁山的队伍扩到了两百人,新军装是周桂兰的纺织厂做的,蓝布褂子配着土造步枪,精神得很。训练时,百姓们常送来茶水、红薯,有个老太太还把攒了半年的鸡蛋塞给战士:“补补身子,好打鬼子。”

这,军分区的司令员亲自来了。他看着铁厂的土造步枪、纺织厂的染布、水渠边的稻田,拉着李明远的手:“你们搞的不是‘土工厂’,是民心工程!有了百姓的支持,再难的仗都能打赢。”

临走时,司令员留下二十支步枪和一箱子弹:“军区知道你们缺这个。但记住,枪是死的,人是活的——你们这千把百姓,比千支枪还管用。”

夕阳西下时,李明远站在水渠边,看着孩子们在水里摸鱼,妇女们在渠岸洗衣,远处的铁厂还在“叮叮当当”打铁。他突然想起穿越前看过的书,战争的本质是民心的较量。

现在他信了。当根据地的水渠连起千亩良田,当土布军装穿在百姓和战士身上,当孩子们能在识字班念书、还会算“互助账”,鬼子的封锁线就成了纸糊的墙。

“该准备过冬的物资了,”李明远对身边的赵铁山,“让铁厂多打些镢头,冬修水渠;纺织厂多织些厚布,给百姓和战士做棉衣;药坊多备些治风寒的草药——咱不仅要打赢仗,还得让百姓过个暖冬。”

水渠里的水哗哗地流,映着满晚霞,像一条金色的带子,一头连着今的烟火,一头连着明的希望。李明远知道,只要这水一直流,这土地一直长庄稼,这工厂一直冒烟,胜利就早晚能来。

喜欢1937年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1937年的日子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我怎么成别人的外挂了 成年男团混进来一个小学生?! 我乃茅山大师 开局桥上救下轻生女,系统激活 极道武学修改器 人在美漫,我是女英雄们的白月光 镜像多元宇宙 极品戒指 刀镇寰宇 我建立了收容组织 邪道鬼尊 道长好凶猛 铠甲:系统你让我搞直播 宿舍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 重燃2003 和古人打游戏,看电影 至尊鼎 斗罗之拥有八奇技 庶女攻略:重生为后 重生之杀手至尊
经典收藏 收手吧阿度,外面全是警察! 白客小姐和BUG先生的日常 [重生]之邪不压正 双面蜜谋 穿越成NPC开局设计勇者 七零,军王彻底被医学博士拿捏了 帐中宠:腹黑王爷太高冷 红楼之黛玉今天也在怼人 拥有随身空间,我卖山货暴富了 在六零年代靠闺蜜上供,发家致富 重回九零,我只想赚钱 国家制造 小世子被拐十年,再见已是国师 军婚遇冷:她忘了自己订的娃娃亲 蚕神 庶女攻略:重生为后 穿成病娇皇叔的掌心宠 茅山后裔 天才成长实录 创世玄箓
最近更新 四合院潇洒的家族继承人 综影:都市剧的高甜日常 快穿之化解怨气攒功德救命 万人迷,金丝笼中雀 炼刀录 五个道侣争到欲生欲死,可她脸盲 僵约:我的道术能进化 魔劫临 御兽,我是最强路人 斗罗2:霍雨浩与冬儿现代生活 斗破之人生模拟器 大小姐她一心只想上位 带着仓库穿年代,作精媳妇被娇宠 鬼灭之刃:月华蝶羽 佟贵妃只想修仙 病弱美人下乡后,搞科研卷疯了 五行四元 嫁进深山后,绿茶继妹又来下毒了 仙集 清穿:救命!太子妃她又在揍人啦
1937年的日子 打卡小达人 - 1937年的日子txt下载 - 1937年的日子最新章节 - 1937年的日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N次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