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侦察,搜索营遇到的第一个难关,就是渡过黄河。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作为自古以来便作为军事重地经营的孟津,此时已被鬼子封锁的密不透风。
抗战中,国军的工兵部队一直很薄弱。在和鬼子部队争夺河流时,只要丢失了渡河先遣阵地,几乎就没有渡河的办法了。
幸好,孟津的河防还有另一支力量在参与。
就是号称“不沉的航空母舰”的杜八联抗日自卫团。
是的,在抗战中红色力量知道航空母舰,而且他们也是有水面作战力量的。
杜八联由济源县委牵头组建,凭借他们独特的载具葫芦舟,一直战斗在黄河沿线,维系着连接周围数个根据地的秘密交通线。
当然了,搜索营是不能走这条交通线的。
平日里,八路军过境不过几十人,撑死也就上百人,可以秘密偷渡。
要知道,搜索营的满编制可是足足有 500 人之多。而且,许粟还特意从西北马家那里搞来了一批品质上衬好马,并将其优先配备给了搜索营。
如今的搜索营,可谓是实力大增。他们每个人都配备了两匹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骑马步兵。在作战时,士兵们可以迅速下马,化身为步兵进行战斗,而马匹则被安置在后方隐蔽起来,确保安全。
然而,这样的编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当部队需要过河时,由于马匹无法直接涉水而过,搜索营就不得不依靠木船来运输这些宝贵的战马。这无疑给过河行动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
实际上,许粟心中早有盘算,这次他决定采取一种简单直接但却行之有效的策略——以强大的实力来压制对手,也就是所谓的“一力降十会”。
具体来,他所期望杜八联能够提供的,是一个不仅能够正常使用,而且还未被日本鬼子察觉的渡口。这个渡口对于许粟的计划至关重要,它将成为部队安全渡河的关键通道。
此外,许粟还要求杜八联在部队成功过河之后,能够提供接应并引领他们前往一个安全的地方休息。
3月15日夜,时毛站在黄河南岸望着对岸,他旁边的桌子上展开的大幅地图上,对岸的日军的河防工事已经被标记得一清二楚。
有时候,战场上的情况并非是因为情报太少而导致无法做出决断。
相反,过多的情报反而会给最高指挥官带来巨大的困扰和混乱。
当各种情报源源不断地涌入时,指挥官需要在短时间内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评估。
然而,过多的情报往往会让人感到眼花缭乱,难以分辨哪些是关键信息,哪些是次要信息。这就像在一堆杂乱无章的文件中寻找一份重要的文件一样,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许粟现在已经通过交通线派过去好几批侦察参谋了。
他们可以把鬼子的河防工事部署图传过来,就可以把鬼子的兵力调动传过来。
问题是,许粟现在通过红色武装、侦察部队、中统上报、国府高层以及美军空中侦察得来的情报各不相同,互相对立。
如果全部采信,那只会得出一个结论。
黄河沿岸鬼子部队全部都有异动,鬼子第一军要全军南下了。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日本人在河对岸在给我唱聋哑戏。”许粟在电话里对时毛道:“给他们来一记狠的,让他们跳脚,看看他们在搞什么鬼名堂。”
“是。”
时毛放下和军部的电话开始指挥部队。
“我是军炮兵团团长时毛,各炮群按预定目标,十发急速射,开炮。”
原本万俱寂、一片祥和的夜空,突然间被一阵尖锐刺耳的炮弹呼啸声划破。这声音如同恶魔的咆哮,撕裂了宁静的夜幕,让人毛骨悚然。
那些从未经历过如此密集炮火洗礼的国军河防部队官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景象惊呆了。他们张大嘴巴,瞠目结舌地望着那被炮弹撕裂得支离破碎的夜空。
与此同时,对岸的鬼子阵地上,数十个巨大的火团如火山喷发般腾空而起,熊熊烈焰照亮了半边。即使是在河这边,人们也能将这壮观而恐怖的场景看得一清二楚。
这次炮击既是掩护行动,也是练兵。
青年军第一军的军属炮兵团48门山炮,三个师属炮兵营36门重迫击炮,以及加强的若干82迫击炮。
这些火炮分为6个炮群,由军炮兵团团长时毛统一指挥。
自从武汉会战后,除了驻印军,中国军队再也没有集结起过如此庞大的炮兵力量。
一个时的炮火轰炸中,3000多发炮弹被时毛砸到对岸鬼子河防阵地上。
炮群在时毛的指挥下,先摧毁了日军的指挥中心和炮兵阵地。
因为鬼子欺负国军第一战区炮兵力量薄弱,阵地设置的又近又没有设置防炮工事。
被时毛的山炮轻轻一敲,砖木结构的鬼子指挥部当场被轰塌了,鬼子仅有的几处炮兵阵地更是被犁了好几遍。
趁着鬼子失去了反击力量,国军炮火在鬼子阵地上开始延伸。
就在这个时候,威力极其巨大的 120 毫米重迫击炮终于开始展现出它的威力了。
要知道,迫击炮这种武器其实并不适合用来拔除坚固的据点,因为它的弹道相对较为弯曲,对于一些有掩体保护的目标来,很难直接命中并造成有效杀伤。
然而,对于那些已经被吓得魂飞魄散、四处乱跑的伪军士兵们来,重迫击炮简直就是他们的噩梦。
只见炮弹如雨点般砸向伪军人群,瞬间引发了一连串的爆炸。成片的伪军在这猛烈的炮火中被炸得粉身碎骨,甚至连完整的尸体都找不到,只剩下满地的碎肉和残肢。
而那些原本躲在战壕里的鬼子们,也没能逃过这一劫。炮弹准确地落在了他们的阵地上,将他们成群地抹去,连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樱
这些习惯了和低火力配置的八路军战斗的鬼子兵远远没有他们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同类那样扛炸。
国军炮火一停,从废墟中爬出的鬼子就看见月光下,黄河上旌旗招展,百舸争流。
国军居然开始渡河反攻了?
鬼子的备用线路的紧急电话一路打到了北平。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对面的人是许粟,这让早就对他有所了解的鬼子们瞬间愣住了,完全摸不着头脑。
他们不禁心生疑惑。许粟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发动反攻呢?他这样做究竟有什么目的?难道是我们的一号作战计划被他识破了不成?
就在鬼子们胡思乱想之际,整个华北地区的鬼子部队都陷入了一片紧张和混乱之郑
为了防止作战计划受到影响,他们不得不紧急调动兵力,加强防御,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具体到孟津的河防阵地,鬼子紧急调动周围的部队增援前线。
第一军司令部给前线的命令很明确,不管许粟想干什么,都不能让他干成,河防阵地不能丢。
鬼子部队走的匆忙,各地防线出现了一堆漏洞。
孟津以西,一处静静的河湾,在朦胧的月色下,一艘木船轻轻撞上了岸。
端着加兰德步枪的国军士兵们,一个个身手矫健地从船只上跃下。
士兵们艰难地趟过河水,同时迅速展开散兵队形,彼此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警惕地向前方推进。
在船头,一挺重机枪已经被牢牢地架了起来。机枪手熟练地操作着这挺威力强大的武器,将枪口对准了前方那片情况不明的草丛。
他的手指紧紧扣住扳机,准备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敌人,为正在推进的部队提供了强有力的掩护。
在前方那片茂密的草丛中,突然间闪烁起了三道微弱的亮光。
这突如其来的光亮,引起了国军士兵们的警觉,他们立刻停下脚步,纷纷蹲下身子,将手中的枪支紧紧握在手中,枪口直直地指向那片草丛。
带队的班长见状,迅速举起手中的手电筒,朝着草丛的方向连续闪烁了三下。
就在国军士兵们紧张地注视着草丛时,只见草丛中缓缓地钻出了三个人影。这三个人都身着平民的服装,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让人难以察觉。
他们的腰间各自挂着一个硕大的葫芦,而手中则紧握着一把驳壳枪。
“国军兄弟。”为首的游击队员热情地迎了上来:“我们是来接应你们的,这是信物。”
国军班长拿出自己怀里剪开的半块银元和游击队员递来的半块银元拼了一下。
完美无缺。
然而,国军班长并没有掉以轻心,他下令让自己的班级向岸上散开,进行仔细的侦察。
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心翼翼地穿梭在岸边的草丛郑经过一番严密的搜索,终于确认周围没有异常情况。
班长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但他并没有立刻放松警惕。他确保没有遗漏任何可疑之处后,向后方打出了预先约定好的信号。
信号发出后,远处的大批木船迅速驶来。木船顺利地靠岸,搜索营的士兵们纷纷跳下船,迅速占领了滩头阵地。
他们成功地完成了偷渡任务。
鬼子迟早会反应过来的,搜索营不敢在岸边停留,在游击队向导的带领下,向着内陆快速穿插而去。
喜欢抗战:后勤充足,以血入局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抗战:后勤充足,以血入局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