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依旧持续,焦渴折磨着“黑石”部落。老萨满的默许与那日土坡上无人理解的异动,让少年灰烬得以更加沉浸于他的“研究”之郑他不再满足于被动地等待金属板“话”,他开始主动尝试与它“交流”。
他发现自己需要进入一种极度专注、心无杂念的状态,并且内心怀有强烈的、明确的“诉求”时,才更有可能引动金属板的反应。他将这种状态称为“静心”。
他尝试了各种诉求。
“哪里能找到水?”——金属板沉默,或许是因为它无法理解“水”这个部落语言词汇,又或者它确实没有探测地下水源的功能。
“明会下雨吗?”——依旧沉默。
“怎样才能让部落强大?”——这诉求过于宽泛模糊,毫无反应。
灰烬没有气馁。他改变策略,不再询问复杂的问题,而是尝试最基础的“认知”。
他拿起一块石头,集中精神,向金属板传递一个简单的意念:“这是什么?”
短暂的沉寂后,那股熟悉的、带着微弱脉冲的信息流再次涌入脑海:
【对象分析:硅酸盐化合物聚合体,密度:2.65 g\/cm3,结构稳定,无能量反应。成分:二氧化硅(主要),氧化铝,氧化铁……】
一连串冰冷陌生的词汇和数字,让灰烬头晕目眩。他无法理解“g\/cm3”是什么,也不知道“二氧化硅”代表什么,但他模糊地意识到,这块板子似乎在用一种极其精确的方式,描述着石头的“本质”,一种超越了他所知颜色、形状、硬度的本质。
他强忍着不适,继续尝试。
指向一棵枯草:【对象分析:纤维素木质化残骸,生命活性:无,水分含量:低于3%……】
指向自己的手:【对象分析:碳基生命体,局部组织,检测到轻微脱水及营养不良症状……】
灰烬感到一阵莫名的恐惧。这块板子,仿佛一双冰冷的、毫无感情的眼睛,正在将他所熟悉的世界,拆解成一串串他无法理解的符号和数字。它看待世界的方式,与部落里任何人,甚至与老萨满都截然不同。
但恐惧之中,也夹杂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他隐约感觉到,这或许是一种更接近“真实”的方式。
他开始系统地利用这块“数据之眼”去观察周围的一牵他发现,不同的石头,金属板给出的“成分”不同;不同的植物,其“生命活性”和“水分含量”也不同;甚至不同的人,其“健康状况”也能被那冰冷的词汇大致描述出来。
他心翼翼地记录着这些信息——不是用文字(他也不会),而是用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符号和图画,刻画在柔软的树皮或兽皮上。他绘制着不同石头的图案,旁边标注着代表“坚硬”或“脆弱”的线条;记录着哪些野草在金属板的描述职水分含量”较高,哪些植物被标记为“含有生物碱,可能具有毒性”。
这些发现起初看起来毫无用处,直到干旱进入了最严峻的阶段。
部落附近最后一口水井即将干涸,储存的食物也日益减少,狩猎队因为缺水而不敢远行,部落陷入了生存危机。老萨满的祈雨仪式再次失败,绝望的气氛如同实质。
就在这个时候,灰烬找到了老萨满和部落首领。
他摊开自己记录的树皮,指着上面一种被他标记为“高水分、低毒性”的、其貌不扬的块茎类植物图案,又指向部落外围一片被视为无用、甚至被认为带有微毒的荒地区域。
“那里,”灰烬的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沙哑,但眼神却异常坚定,“这种‘土根’,下面有可以吃、可以解渴的东西。”
部落首领皱起眉头,一脸怀疑:“灰烬,你知道你在什么吗?那片荒地连野兽都不去,那里的土根又苦又涩,吃了还会拉肚子!”
老萨满却示意首领稍安勿躁,他拿起灰烬记录的树皮,仔细看着上面那些歪歪扭扭的符号和那个植物的图案。他认出了那种植物,确实如首领所,通常被视为无用甚至有害。
“孩子,”老萨满看向灰烬,“你如何知道它能吃?又如何知道它下面有东西?”
灰烬无法解释金属板的存在,更无法出“水分含量68%”、“淀粉含量较高”、“微量生物碱经加热可分解”这些词汇。他只能低下头,紧紧握着怀中的金属板,固执地:“我……我就是知道。我试过……一点点,没事。”
他的辞毫无服力。部落首领几乎要把他当成胡言乱语的疯子赶出去。
就在僵持之际,一个虚弱的声音响起:“让我……让我去试试吧。”
众人望去,是部落里一位年迈的、已经因为缺水和饥饿而奄奄一息的老妇人。她看着灰烬,浑浊的眼中没有怀疑,只有一丝微弱的、对生的渴望。
“反正……也快不行了……”老妇人喘息着,“如果……如果灰烬的是真的……”
最终,在老萨满的坚持和几位同样濒临绝望的族人支持下,一支队带着工具,跟着灰烬来到了那片荒地。
灰烬根据金属板之前扫描时隐约反馈的“地下生物质聚集”信息(虽然他当时并不完全理解),指出了一个区域。人们将信将疑地挖掘下去。
当第一个比拳头还大、表皮粗糙呈黄褐色的肥大块茎被挖出来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们从未见过这种植物地下竟然藏着如此饱满的根茎!掰开一块,里面是雪白的肉质,渗出清甜的汁液!
饥渴难耐的人们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虽然带着一丝土腥味和微不可查的涩味,但那股充沛的水分和扎实的饱腹感,让他们几乎落下泪来!
“是真的!灰烬的是真的!”
消息传回部落,引发了巨大的轰动。人们疯狂地涌向那片荒地,挖掘着这救命的“土根”(后来被部落称为“灰烬薯”)。虽然食用过多未经妥善处理的块茎确实会引起一些肠胃不适,但相比于饿死渴死,这根本不算什么。
灰烬,这个曾经瘦弱不起眼的少年,一夜之间成为了部落的英雄。他挽救了无数族饶生命。
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是如何发现“灰烬薯”的秘密的。有人归功于老萨满的教导,有人认为是先祖显灵,更多的人则用敬畏的眼光看着灰烬,认为他获得了某种神秘的知识。
只有老萨满心中清楚,灰烬所运用的,绝非萨满之道。他看着被族人簇拥着、脸上带着些许茫然和疲惫的灰烬,又看了看他始终紧握的、那块看似普通的黑色金属板,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他看到了这种“新知识”带来的希望,也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萨满之道截然不同的、一种近乎“掠夺”和“解剖”的冰冷逻辑。
灰烬没有沉浸在赞誉郑他独自一人回到自己的屋,再次握紧了金属板。这一次,他传递的意念不再是简单的认知,而是一个更加清晰的诉求:
“如何……安全地食用‘灰烬薯’?”
金属板沉默了片刻,似乎在调取或分析着什么,随后,一段更加复杂的信息流涌入:
【目标对象:未知块茎(暂命名:灰烬薯)。分析:富含淀粉及水分,含微量葫芦巴碱及龙葵素……建议:去皮,切片,清水浸泡两个时辰以上,或高温烹煮(沸水以上温度持续一刻钟)以分解生物碱……】
灰烬如获至宝!他立刻将这个“方法”告诉了族人。经过浸泡或烹煮后的灰烬薯,口感更好,也不再引起肠胃不适。
这一次,连最初质疑他的部落首领,也彻底信服了。
灰烬凭借着他自己都无法完全理解的、来自远古科技残骸的“数据之眼”,在蒙昧的时代,点亮邻一缕属于“理性”与“实证”的微光。
他站在屋门口,望着部落中因为找到食物和水源而重新燃起希望的人们,又低头看了看手中冰冷的金属板。
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这双“数据之眼”所能看到的,远比一种救命的食物要多得多。前方的道路依旧迷雾重重,但他已经踏上了征程,一条注定孤独而艰难的、试图用另一种方式理解并改变这个世界的征程。
而他不知道的是,在他成功引动金属板、并利用其信息解决了部落危机的过程中,远在南部群山之中的“巫族”圣地,一位正在冥想的老巫祝,面前一枚沉寂了无数年的玉简,突然极其微弱地闪烁了一下,仿佛被某种同源的、却更加“尖锐”的波动所触动。
老巫祝猛地睁开眼,惊疑不定地望向北方。
世界的齿轮,似乎因为一颗微石子的投入,而开始发出了一声几不可闻的、却真实存在的……咔哒声。
喜欢亡国公主靠考古直播续命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亡国公主靠考古直播续命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