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云在厅长任上的务实作风,如同细雨润物,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西南公安的面貌。他并不满足于宏观指导,始终相信,真正的风险隐藏在细节之中,而巨大的战果往往源于对细微线索的敏锐捕捉和不懈追踪。接下来的几个月,几起看似独立的案件,恰恰印证了他的这一理念。
一切始于一份看似普通的月度警情分析报告。沈青云在翻阅时,注意到一个被标注为“幅上升”的数据——冒充公检法类电信诈骗案件报案数。增幅不大,在整体治安数据中并不起眼,但沈青云却让秘书调来了详细案卷。
他花了两个晚上,仔细阅读了数十份报案记录。一个细节引起了他的注意:多名受害者在描述中都提到,接到过来自“+85”或“+87”开头的号码,对方能准确出其姓名、身份证号甚至近期消费记录。
“信息泄露源头必须查清!”沈青云立即召集刑侦、网安总队负责人,“这些号码像是‘幽灵’,打一个换一个。但我不信他们没有破绽!网安总队,组织精干力量,溯源这些虚拟拨号设备的物理位置和背后的网络支撑。刑侦总队,从受害人资金流入手,顺线追踪,看资金最终流向哪里,哪怕是在境外,也要摸清取现点和关联账户!”
厅长对“案件”的超常规关注,让相关部门不敢怠慢。网安总队通过复杂的技术溯源,发现这些号码最终指向缅北几个特定区域的电信基站。而刑侦总队通过对海量资金流的分析,勾勒出一个庞大的、分工明确的洗钱网络,资金在多个对公账户和个人账户间快速转移、拆分,最终在缅北等地被取现。
线索在境外似乎断了。但沈青云没有放弃,他指示:“境内的工作不能停!深挖信息泄露源头,盯死那些违规收集、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地下黑产!”
就在这时,一个看似无关的治安案件提供了转机。某市派出所处理一起街头打架纠纷时,从一名当事饶手机里,意外发现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和用于虚拟拨号的软件。派出所民警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不止是普通纠纷,按近期厅里强调的“案深挖”要求,将线索上报。
市局刑侦支队顺藤摸瓜,打掉了一个专门为境外电诈团伙提供“料商”(公民个人信息)和通讯支持的黑灰产团伙。通过对落网嫌疑饶审讯和电子证据勘验,一个隐藏更深、与境外电诈集团紧密勾结,利用某些行业“内鬼”大规模窃取公民信息的犯罪网络浮出水面,甚至牵扯到个别基层通讯运营商的外包员工。
沈青云听取汇报后,立即决定成立专案组,将此案列为省厅督办案件,并上报公安部,请求协调境外执法合作。他强调:“电诈案件侵害的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动摇的是社会信任基础。无论犯罪分子藏得多深,跑到哪里,都要坚决打击!此案,必须一查到底,既要摧毁境内的黑灰产支撑,也要力争境外除恶务尽!”
一封来自基层民警的邮件,引起了沈青云的注意。发件人是某县局一位即将退休的老刑警,他在邮件中提及,近期辖区内一名女性出租车司机夜间失踪,其作案手法与十五年前一起一直未破的年轻女性失踪案有诸多相似之处:都是夜间单独出行后失联,车辆被遗弃在偏僻处,车内物品无明显翻动痕迹,但受害人至今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老刑警在邮件中恳请省厅能关注并串并案侦查,他认为这绝非孤立事件。
“不能因为时间久远,就让正义缺席。”沈青云在这封邮件上做了批示,要求厅刑侦总队立即调阅两起案件,特别是十五年前那起积案的原始卷宗,组织专家进行复核,并利用最新的刑事技术手段,对当年提取的微量物证进行重新检验。
刑侦总队组织了精干力量,包括厅里的刑侦专家和痕迹检验工程师,下沉到该县局。他们对当年的物证,尤其是从那辆被遗弃车辆上提取的几根几乎看不见的纤维和极微量的土壤,运用最新的高精度仪器进行重新分析。
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曙光。微量土壤的成分分析,指向了县郊一个特定区域的砖窑厂周边。而纤维的比对,虽然未能直接锁定嫌疑人,但排除了大量干扰项,将侦查范围大大缩。
同时,对失踪“的姐”社会关系的排查也有了进展。一名与其有过纠纷、且有暴力前科的男子王某进入警方视线。在对王某的秘密调查中,侦查员发现其名下有一辆二手摩托车,轮胎花纹与“的姐”车辆遗弃现场发现的模糊压痕高度相似。
沈青云在听取专案组汇报时,指示:“证据链要闭环!立即秘密提取王某的生物样本进行比对,同时对其近期活动轨迹、通讯记录进行深度研判,寻找与十五年前案件的关联点。”
当dNA比对结果显示,王某的生物样本与十五年前积案中受害者衣物上提取的极微量生物痕迹认定同一时,案件取得了决定性突破。面对铁证,王某的心理防线崩溃,不仅交代了杀害“的姐”的犯罪事实,更供认了十五年前那起命案。
消息传出,当地轰动。老刑警泪流满面,十五年的心结终于解开。沈青云专门批示,对这位老民警认真负责、坚持到底的精神予以通报表扬,并要求全省刑侦部门学习这种“案不破、征衣不解”的执着精神。
一起发生在某市夜市的普通斗殴事件,按常规应由辖区派出所处理。但现场处置民警在带回涉案人员时,其中一名颇为嚣张的男子叫嚣:“你们所长是我哥们,赶紧把我放了!”
这句狂言被记录在接处警记录中,在后续的警情复核中被厅督察总队的网上巡查系统捕捉到关键词,触发了警报。
“查!”沈青云看到督察总队的报告后,只有一个字的批示。他深知,这种看似“吹牛”的话,背后往往隐藏着权力寻租和腐败的线索。
厅督察总队与市局纪委联合介入,没有惊动该派出所,而是从外围入手。他们调取了该男子及其关联人员的案底、社会关系、经济活动记录,并秘密走访了夜市多家商户。
调查发现,该男子确实与辖区派出所副所长往来密切,其经营的几家娱乐场所存在黄赌问题却鲜被查处。更深入调查显示,这名副所长存在违规经商、入股娱乐场所、多次泄露警务工作秘密、收受好处费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
沈青云听取汇报后,面色凝重。“蚁穴虽,可溃长堤。基层所队领导与不法分子勾连,充当‘保护伞’,危害极大!必须坚决清除,绝不姑息!”他要求,立即对该副所长采取纪律审查措施,并以此为契机,在该市公安机关开展一轮隐秘的作风与廉政风险排查。
最终,这名副所长被“双开”并移送司法。该市公安局也以此为反面典型,开展了教育整顿。一场因街头斗殴引发的“插曲”,最终铲除了一颗寄生在公安肌体上的“毒瘤”。
总结与布局
这几起案件,类型不同,规模不一,但都体现了沈青云主导下的西南公安新气象:重视初看平常的警情数据,不放过任何细微的异常线索;鼓励基层深挖彻查,赋予其更多责任与权限;充分运用科技手段赋能传统侦查;对内部问题坚持“零容忍”,主动发现,坚决清理。
在月底的厅党委会上,沈青云总结了这几起案件的启示:“同志们,公安工作如同中医看病,要善于‘望闻问钳。‘望’大局态势,‘闻’基层声音,‘问’案件细节,‘钳问题脉搏。很多时候,大案要案的突破口,就隐藏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里。我们必须建立起更加敏锐的感知系统和更加高效的响应机制,将风险化解于未萌,将案件侦破于初始!”
他指示,要进一步优化警情分析研判机制,建立“微异常”线索强制上报和核查反馈制度;要加强各警种资源共享和协同作战能力,打破壁垒;要持续加大对基层民警,特别是技术民警的培训投入,提升全警运用科技手段的能力。
西南公安的利剑,在沈青云的执掌下,正变得更加精准、更加锋利。他知道,这片土地上的斗争远未结束,但他有信心,带领这支经过淬炼的队伍,迎接任何挑战。而他的目光,也开始投向更宏大的治安防控体系构建,思考如何从根本上提升社会治安的整体掌控能力。
喜欢重生从抓小偷开始立一等功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重生从抓小偷开始立一等功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