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山上,雪花簌簌飘落,玄清老道伫立观前,掌心托着几片晶莹雪瓣,眸中映着漫风雪,低语呢喃:“是时候了。”
崇祯九年夜观星象,见紫微异动,他遂将长平公主朱媺娖接入紫虚观避祸,如今已过两载半。忽闻殿外脚步声齐整,老道转身,只见六位青衣弟子躬身而立 —— 青山、绿芜、云清、流水、沧海、巫山,齐齐下拜:“师父有何吩咐?”
“你们随长平公主一同下山去吧。” 玄清老道声音平静却带着千钧分量,“你们在道观中皆有所得,各怀所长。”
他看向为首的青山:“你精研治世之术,胸有丘壑,日后辅佐陛下,兴国安邦。”又转向唯一的女弟子绿芜:“你虽为女子,却练就一身好武艺,此行便护公主周全,莫要辜负所停”目光落至云清身上:“你不修道门玄功,却专研济世救国之道,往后辅佐皇帝,必能有一番作为。”对着生性寡淡的流水道:“你不好儒道,却悟透奇门遁甲,下山后做陛下谋士,料敌机先。”望向本性好斗的沧海:“为师传你纵横之术,如今已窥门径,以口舌智谋辅佐陛下,合纵连横。”最后看向神色肃然的巫山:“你生性刚猛,为师授你公正廉洁之道,他日入仕为官,当铁面无私,澄清吏治。”
老道话锋一转,语气骤然凌厉:“汝等需自修己心,恪守本心。若有一日违背初衷,为非作歹,为师定将你们扒皮拆骨,魂魄贬入九幽之下,永世不得超生!去吧。”
六位弟子再拜:“弟子谨记师训!” 起身退去收拾行囊。
玄清老道缓步走向后山别院,院中一名九岁女童正练着道家武学,招式虽不精练,却已有模有样,正是长平公主朱媺娖。老道颔首:“不错,是块练武的好苗子。可惜你身为大明长公主,治世之道远重于武艺。这两年教你烹茶煮酒、修身养性,兼传些许防身之术,便是盼你打磨心性,不忘本分。”
他顿了顿,续道:“我已派六位弟子随你下山,他们各有专长,可辅助你父皇成就伟业。你本是上金龙命格,当以拯救百姓于水火为己任,盛世华章,需由你们朱家亲手创造。切记道法自然,心随本意。” 言罢,背手而去,朝主殿行去,口中喃喃:“妙极,妙极……”
没过多久,观外传来急促马鸣,数名锦衣卫翻身下马,神色肃然。门外童早已接到师父吩咐,连忙上前躬身道:“诸位官爷,祖师有令,您等一到便请入内,即刻护送公主殿下下山。”
锦衣卫随童入内,恰逢朱媺娖与六位弟子收拾妥当,齐聚山门前。为首的锦衣卫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启禀公主殿下,皇后娘娘亲下懿旨,派臣等前来接您,随大军一同前往西安。”
朱媺娖望着主殿方向,师父的身影早已不见,她又转头凝望紫虚观的飞檐翘角,眼中满是敬重,轻声呢喃:“师父,我一定会记住你的言传身教,再会。” 罢,抬手道:“那便走吧。”
七人对着道观深深一拜,而后踏着风雪,登上了锦衣卫备好的马车。
车厢内暖炉燃着炭火,朱媺娖好奇地看向六位师兄师姐:“诸位师兄师姐,行囊中可带了什么好物?”
五位男弟子相视一笑,而后异口同声道:“我等只带了清酒一壶、《道德经》一部!”
话音刚落,几人齐齐望向唯一的女弟子绿芜,打趣道:“绿芜师姐,你带了什么?”
绿芜脸颊微红,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我比你们多带零干粮,若是饿了,师兄们和公主殿下尽管开口。”
车厢内顿时响起一阵爽朗的笑声,随即五人又转向朱媺娖:“公主殿下,您又带了什么?”
朱媺娖俏皮地起身转了个圈,从怀中掏出一只油纸包,眼睛亮晶晶的:“我什么贵重之物都没带,就带了一只烤鸡 —— 今早上刚从师父院子里抓的,可香了!”
着便拆开油纸,将烤鸡分给六人,车厢内香气弥漫,欢声笑语伴着马蹄声,朝着洛阳方向疾驰而去,预备与护驾大军汇合。
喜欢崇明之二创盛世大明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崇明之二创盛世大明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