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来了。”
莫清砚瞬间换了张笑脸,稍微点头道:“侄女婿,旅途劳顿,辛苦了。”
“昨日实在事务繁杂,所以没来得及上门拜见,三叔莫要怪罪。”
“唉!”莫清砚嗔怪,微笑道:“你们夫妻二人过好自己的日子便可,一家人,哪里拘这么多礼,得了空,去我那里吃顿便饭即可。”
二人在中堂坐定。
“圣人昨日龙心大悦,今早遣内侍赏赐财物与地契,我已经交给姝了,侄女婿抽空也看一看,挑个合适的时机,去宫里谢恩。”
“三叔,请问可是骊山?”
“当然,这不是你跟圣人求得么?”莫清砚往前探了探身,疑惑道:“为何要那块地,离长安可是极其偏远呐。”
“我还是比较喜欢偏远一点的地方。”
“嗯。”
莫清砚没有多问,他这侄女婿出身山门,喜欢山野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远离长安也好,这里确实嘈杂了些。
“昨日你的表现非常好,一鸣惊人,给朝臣,给机府,关键是给圣人都留下了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让大家真真切切体会到鬼谷派的厉害之处,也让那一句,诸子百家,唯我纵横落到了实处。
曾经,曾经二皇子经史绝伦,圣人也安排了这么一遭,可惜啊,他也不过也才过了两关而已,并不是二殿下学艺不精,而是人力终究有限,通一通二通三,但无法融会贯通更多学派的思想。
侄女婿也是凡人之躯,想必和大家都是一样的,之所以学贯百家,我冒昧问一句,这其中关键,是否在幼儿的蒙学上面?”
“三叔的没错,蒙学是打地基的一个过程,不过它起不了关键的作用,在此之后还要继续学习诸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不是囫囵吞枣,而是一个从下而上,系统性教育的过程。”
莫清砚似懂非懂,皱眉道:“总之,还是有法门的对吧。”
“自然有法门,只要将我的经历,再复刻几遍就行了。”
“圣人命中书拟定文书,昭告下,告知下人鬼谷门派正式入驻机府。”
莫清砚露出一抹微笑,嗯了一声道:“侄女婿应该慎重一些,还是要有自己的孩子,将来就有了自己的传承,如此才能家学绵长。”
秦渊微笑道:“三叔,您的意思我懂,身边的这些孩子,我也不过是启蒙而已。”
“并无他意,三叔无意干涉你的家事,也没有干涉你师承的意思,只是秦家与莫氏同样的子嗣凋零,个人认为,还是以子嗣为重,有个孩子,将来莫氏也可照拂外孙一二。”
“我自然明白三叔的意思。”
莫清砚笑道:“好,这事我就不多提了,这次圣人赏赐了不少财物,我已经换成兑票交给了姝,另外骊山的宅邸,圣人也委派将作监与工部配合,一应条陈已经发放,你打算何时动工?”
秦渊眼中闪过一抹喜意,示意三叔稍待,他出身喊了声夫人,让莫姊姝把他之前画的效果图拿过来。
他按照脑海中的记忆画了一幅依山傍水的魏晋风格的庄园效果图,但对土地面积的需求比较大,大概五百亩左右才能实现,如果建成,他能实现许多构想。
莫姊姝将画卷拿了过来,在书案处铺开。
“三叔请看,这便是我的构想。”
莫清砚凑过来看了半晌,皱眉道:“如此样式图倒是新颖,而且对于匠人来会更加直观,只是如此美轮美奂的壮景,你打算耗费多少年建成?还是简单一些比较好。”
“三个月足够。”
“三个月?”莫清砚稍微皱眉。
“人多一些,还有器具更加便捷一些,三个月,足够了。”
“如何实现?”莫清砚的眉头皱紧了些。
“如果匠人足够,而且器具足够便利,三个月大概能够完成主要部分,不影响居住的情况下,其余的屋舍可以慢慢来。”
莫清砚觉得有些匪夷所思,这是建私宅,不是建宫殿,无法征调民夫,匠人也是有数的,看效果图上的规划,他觉得三年应该是差不多,三个月,不管怎么推算都无法完成,这是方夜谭。
“三叔,我自有办法,趁这两有空,我打算亲自去现场勘探一下,再做进一步的规划,不过整体就是效果图上的这个样子,基本上不会大改了。”
莫清砚觉得自己根本没有办法跟着秦渊的思路,当下只无奈道:“好吧,也不知道侄女婿想要用什么办法,不过记得不要犯忌讳,也不要违规制,这个地块儿距离骊山行宫并不远,注意动工的时候一定不要冲犯。”
“侄女婿晓得了。”
……
谢山长为他备下六封手札,字字郑重。其一致礼部谢尚书,其二呈裴令公,其三送汾国公席亮,另有一封递与当朝柱国大将军纪羡;更有一封,是托与江湖职白夜斜的侠客,
末了一封,则是致圣饶表章。
这是山长藏于长安最金贵的人脉根系。他将这沉甸甸的托付完整交予秦渊,曾再三叮嘱:“此辈皆国之重器,牵一发便动朝局,非至万不得已,切不可轻叩其门。”
秦渊捧信在手,不敢稍作迁延,这几日便亲自上门拜见,亲自将信件交给他们。
所以这两没忙别的,秦渊让莫姊姝准备了重礼,亲自上门一一拜见,所幸一切顺利,其实无需提山长的名头,光一个秦渊的名字就足够让他们亲自接见。
尤其是汾国公席亮,接到山长的信,老泪纵横,他哽咽着问子陵兄种种,身体可好,饭食几何,当即撰写回信,洋洋洒洒五张信纸,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后来听他讲述才知道,汾国公席亮早年狂放不羁,谢山长与他同年进学,后来同朝为官,互有际遇,后者救了他两次性命,一次战场失利,一次得罪了勋贵。
谢子陵曾倾尽全力,为其转圜,这才使其免于刀斧加身。
当年有意结拜,可惜谢氏宗族死活不同意,认为士庶结拜故交是大的笑话,汾国公每每谈于此,总是长叹气,自己没福气,不过他不拘名头,会终身视谢子陵为兄长。
.............................................................................................................................................................................
喜欢敕封一品公侯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敕封一品公侯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