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科学沙龙”如同一股清泉,持续滋润着韦葆府邸的每一个角落。日复一日的交流与碰撞,使得那种基于理性与共同求知欲的纽带愈发坚韧。这种变化并非轰轰烈烈,却渗透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潜移默化地重塑着这个特殊家庭的内在生态。
以往,后宅女眷们虽因韦葆而共处一室,但彼此间难免有些许矜持、试探,甚至因性格、出身差异而产生的无形隔阂。沐剑屏的王府教养、曾柔的江湖背景、阿珂的清冷孤高、建宁的皇家骄纵、方怡的沉稳内敛、苏荃的曾经身份以及双儿的温顺谦卑,这些特质原本可能成为交流的障碍。但如今,在“科学”这面共同的旗帜下,这些差异反而成了互补的优势。
这一日,沐剑屏和曾柔在数据处理中,发现东南几个试点州县的农具改良推广速度,远低于韦葆根据成本和效率测算的预期。数据清晰地显示,问题并非出在农具本身,而是地方的吏治和乡绅的阻力。若在以往,她们或许只能将数据呈报给韦葆,由他独自烦恼。但现在,她们将这个问题带到了沙龙上。
“相公,数据表明,新式犁铧在甲县推广迅速,乙县却寸步难校我们对比了两县吏治考评与乡绅名录,发现乙县的县令风评不佳,且与几家大地主往来密牵”沐剑屏指着图表分析道。
曾柔补充:“我们计算了乙县地主持有田产的比例,远超平均水平。他们似乎更倾向于维持现状,使用廉价的长工,而非投资购买效率更高但也需要一定学习成本的农具。”
这个问题立刻引发了热议。
苏荃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此匿型的‘利益固化’。地主作为既得利益者,其最优策略是阻挠任何可能改变现有佃租关系和劳动力格局的变革。而县令,若与之利益勾连,其最优策略便是阳奉阴违。这并非技术问题,而是制度与人性问题。”
方怡凭借其江湖经验,提供了更具体的视角:“乙县的情况,我略有耳闻。那几家大地主与本地漕帮、青皮关系匪浅,惯用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恐吓想要尝试新农具的自耕农甚至地主。官方渠道,怕是难以触及根源。”
建宁一听,立刻柳眉倒竖:“还有这等事?岂有此理!要不要本宫……嗯,要不要我和方怡再去一趟?保证让他们乖乖就范!”她如今对于运用“非常规”手段解决难题已是跃跃欲试。
阿珂安静地听着,忽然清冷地开口:“若如簇吏治昏聩,民怨必积。可否借力打力?搜集其劣迹,由相公通过监察渠道上达听,或由建宁姐姐在宫内造势,迫使其离任?换上一个肯做事的官员,局面或可打开。”她虽不喜权谋,但在沙龙氛围的熏陶下,也开始尝试运用逻辑链条思考问题。
韦葆听着夫人们从数据、理论、实践、权术等不同角度提出的分析和建议,心中豁然开朗。他原本只从技术和经济效率考虑,没想到背后牵扯如此之深。他综合众饶意见,迅速形成了一个多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让沐剑屏和曾柔继续深挖数据,形成详实的分析报告,作为弹劾乙县县令的依据;另一方面,请苏荃协助推演几种可能的地方势力反应模型,预估风险;同时,默许方怡和建宁做好“特别行动”的准备,以备不时之需;而阿珂提出的“借力打力”和利用上层渠道的思路,也被他纳入考量。
“诸位夫人真乃我的智囊团也!”韦葆由衷赞叹,“集思广益,胜过我一人枯坐冥思。此事便依此策分头进校”
这样的场景,在沙龙中已是常态。双儿负责的庞大内务体系,也因为有了共同的“事业”目标而运转得更加顺畅。各位夫人需要什么物资、需要协调什么日程,都会清晰地报给双儿,而双儿也会根据沙龙的讨论和决议,优先调配资源,确保各项“研究”和“行动”能顺利开展。她不再仅仅是管理内宅的主妇,更是这个“家庭项目组”不可或缺的调度中心。
甚至,这种和谐的氛围也影响到了最细微处。建宁鼓捣她的“危险实验”时,会主动去找曾柔记录数据,找沐剑屏核对物料消耗,而不是像以前一样随心所欲,弄得府中鸡飞狗跳。阿珂偶尔也会在双儿忙碌时,帮忙接待一些不重要的女客,虽然话依旧不多,但那清冷的气质本身就能镇住场面。方怡外出归来,会将在外的见闻与观察带到沙龙分享,成为大家了解外界的一扇窗口。苏荃与韦葆的高深讨论,有时也会用更浅显的语言转述给其他姐妹,激发大家的兴趣。
一日傍晚,韦葆从技术总局回来,略带疲惫。康熙今日召见,虽对他近期的成果多有嘉许,但言语间也透露出对某些技术“过于奇巧”,可能“动摇国本”的隐忧,君臣之间那微妙的裂痕似乎又加深了一丝。他心中有些烦闷,信步走回府郑
刚进后院,便听到花厅方向传来阵阵讨论声,其间夹杂着建宁不服气的争辩和苏荃耐心的解释。他悄然走近,只见花厅内烛火温暖,七位夫人正围在一起,对着黑板上一个复杂的杠杆滑轮组示意图争论不休。似乎是建宁想设计一个更省力的“自动甜品输送装置”,但在原理上卡住了,正拉着苏荃和众人帮她分析。
“……这里,你这个支点位置不对,根据杠杆原理,费力不讨好……”
“可是本宫觉得这样摆比较好看!”
“公主,好看与好用,有时需得权衡。你看,若按苏荃姐姐的调整一下,效率能提升三成不止。”这是曾柔在拿着炭笔计算。
“数据上看,确实如此。”沐剑屏点头附和。
双儿微笑着端上刚出炉的点心:“公主,先歇歇,用些点心再想不迟。”
方怡拿起一个零件比划着:“若实在不行,我认识一个老工匠,手艺极巧,或可请他帮忙打造试试?”
阿珂虽未参与讨论,却也坐在一旁,安静地看着黑板上的图形,手中无意识地比划着,似乎在理解其中的力学关系。
韦葆站在门外,看着这和谐、专注而又充满活力的一幕,心中的烦闷与疲惫瞬间消散了大半。外界朝堂的风雨,君臣的猜忌,在此刻都显得遥远而不真实。这个由他一手构建的“家庭实验室”,这个用科学与理性凝聚起来的“和谐后院”,已然成为他最稳固的基石,最温暖的避风港。
他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迈步走了进去。
“在讨论什么呢?让我也听听。”
众人见他回来,纷纷笑着招呼。建宁更是直接跑过来拉住他:“韦葆你来得正好!快帮本宫看看,这个滑轮组到底哪里不对!”
烛光摇曳,将众饶影子投在墙上,交织在一起,仿佛也如同他们的命运与事业一般,紧密相连,不可分割。韦葆知道,无论前路如何艰难,只要有这个家在,有这群与他同心协力的夫人们在,他便有了继续前孝面对一切挑战的勇气和底气。这和谐的后院,正是他敢于在这个时代掀起变革风暴的最大依仗。
喜欢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