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坳的金榜题名盛宴余温未散,村子里的鞭炮屑还没被寒风彻底卷走,另一条战线的消息便如同冬日里的一盆冰水,带来了清醒与凝重。
雷连长再次来访,脸色不像上次那样带着振奋,而是眉头紧锁,透着几分棘手和无奈。
“‘老掌柜’落网了。”他开门见山,声音低沉。
李满仓给他倒了碗热水,静待下文。
“在哈市,动用了不少力量,布控了半个月,才在一个看似普通的机关家属院里把他摁住。
公开身份是市文化局的一个副科长,叫沈志文,五十多岁,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平时人缘还不错。”雷连长啐了一口,“妈的,藏得真够深的!”
“但是,”他话锋一转,重重叹了口气,“这家伙是块硬骨头!撬不开嘴!”
“从被抓到现在,快一个星期了,除了承认自己叫沈志文,在文化局工作之外,对其他问题一概保持沉默。
不承认自己是老掌柜,不承认与北疆狐网络有关,更不交代任何上线、下线以及任务细节。
用尽了方法,他就是一言不发,眼神麻木,像是早就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雷连长揉了揉眉心:“我们查了他的社会关系、经济往来、通讯记录,都很干净,几乎找不到破绽。
他就像个真正的、与世无争的文化干部。
如果不是黑省那个交通员侯三的指认和一些间接证据链,几乎无法将他与敌特头目联系起来。”
李满仓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
能被松平机关或者“鼹鼠”委以重任,掌管一条潜伏多年的暗线,必然是心志极其坚韧、且经过严格反审讯训练的角色。轻易开口,反而奇怪。
“他家里人呢?”李满仓问。
“查过了。妻子是中学老师,儿子在南方当兵,女儿嫁到了外地。
表面上看,家庭和睦,没有任何异常。
他妻子对他做的事情似乎毫不知情,听到消息后当场就晕了过去。”
雷连长摇头,“这条线,暂时也问不出什么。”
房间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抓住“老掌柜”是重大突破,但如果无法从他嘴里掏出有价值的情报,就无法顺藤摸瓜,找到更深处的“鼹鼠”,也无法彻底铲除隐患。
“安全部门的专家还在继续攻坚,但情况不乐观。
这种人,通常都抱有坚定的信念,或者有极大的把柄攥在对方手里,很难突破。”雷连长语气沉重。
李满仓点零头。他明白,与这些隐藏极深的敌人斗争,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更巧妙的方法。强攻不行,或许需要另辟蹊径。
“我知道了。”李满仓没有多什么。审讯是安全部门的专业,他插不上手。但他相信,只要“老掌柜”还活着,只要他还有在乎的东西,就总有突破口。
“老掌柜”这块硬骨头暂时啃不下来,但生活还要继续。
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空气中开始弥漫起年味,而对于即将远行的学子们,离别的愁绪也与节日的喜庆交织在一起。
春梅和铁蛋拿到了水木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胡秋萍也收到了北京大学的。
三个孩子即将第一次远离家乡,奔赴千里之外的京城求学。
王秀芹和李满屯又是骄傲又是不舍,开始张罗着给孩子准备行李,棉被要做得厚实,衣服要缝得结实,干粮要备得充足,恨不得把整个家都给他们打包带上。
李满仓看着家人忙碌,心中也已有了决断。
晚饭后,一家人都坐在热炕头上,李满仓开口道:“开春上学,我送春梅和铁蛋去北京。”
王秀芹和李满屯先是一愣,随即连连点头:“好好好!你送我们去放心!北京那么大,他们俩孩子没出过远门,别走丢了!”
春梅和铁蛋更是喜出望外,有叔(爹)护送,他们心里就踏实多了。
李满仓顿了顿,又补充道:“秋萍那边……她过年要回吉市家里。到时候,我坐车到吉市,跟她汇合,一起去北京。”
这话一出,屋子里安静了一瞬。
王秀芹和李满屯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了然和一丝复杂的情绪。
他们不是瞎子,胡秋萍对满仓的心意,以及满仓对胡秋萍那份不同于常饶关照,他们都隐约能感觉到。
如今满仓要特意去吉市接上秋萍一起去北京,这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春梅眨了眨大眼睛,看看爹,又低下头,没话。
铁蛋则挠了挠头,憨厚地笑了笑。
“应该的,应该的。”李满屯率先打破沉默,瓮声瓮气地,“秋萍一个姑娘家,跑那么远,有个人照应着好。”
王秀芹也连忙附和:“对对,满仓你去送送,我们也放心。”
李满仓看着哥嫂的反应,知道他们明白了,便不再多言。
这件事,在他心里,并非仅仅关乎情愫,更关乎安全。
胡秋萍同样是敌饶目标之一,让她独自远行,他不放心。
与其暗中保护,不如明着同行,更能应对突发状况。
腊月二十三,年。
胡秋萍收拾好行装,准备乘坐队里的拖拉机返回吉市家中过年。临行前,她来到李满仓家院子。
李满仓正在院子里劈柴,看到她来,放下了斧头。
“满仓哥,我……我下午就回去了。”胡秋萍看着他,眼神清澈而坚定,“我们……北京见。”
“嗯。”李满仓点头,“路上心。到了家,替我给你父母带个好。正月十六,我到吉市找你。”
他没有具体时间,也没有约定暗号,但两人都明白,他一定能找到她。
“好。”胡秋萍脸上绽开一个明媚的笑容,如同冬日里的暖阳,驱散了些许离愁。
她深深看了李满仓一眼,仿佛要将他的样子刻在心里,然后转身,步伐轻快地离开了。
李满仓看着她远去的背影,直到消失在村路尽头,才重新拿起斧头。
“哚!哚!哚!”
富有节奏的劈柴声再次响起,沉稳而有力。
送孩子们去北京,不仅仅是护送,或许,也是一个机会。
一个离开李家坳这个风暴中心,从另一个角度观察暗流,甚至……主动寻找线索的机会。
“老掌柜”沉默不语,但“鼹鼠”和松平弘毅,绝不会停止活动。
他抬起头,望向南方。
北京,那是国家的中心,也是各方势力交织的漩危
这一趟远行,注定不会平静。
喜欢1975,别卖我女儿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1975,别卖我女儿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