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泽损卦象解
此卦薛仁贵将收燕,卜得之,大破燕军。
图 中 :
二人对酌 , 酒瓶倒案上 , 球在地上 , 文书二策,有再告二字。
凿石见玉之课 握土马山之象
解,散也,斥去也,其后必有所失,故损为序。此卦「艮」上「兑」下,山体高在上而泽 体深在下乃有损下益上之义。如损上而益下,为益卦,取下而求益上,则为损,故居人上而施 ,恩泽于下则益,如取下而求自足,乃损。
卦 图 象 解
一、二人对酌:二人夹木,来也。
二、酒瓶倒案之:目前无指望也。
三、球在地上:所求不成状。
四 、文书二策有再告二字:再次求,方成。
居 此 之时唯 求 有 益 于 人 , 乃 得 损 之 真 道 也 , 损 其 多余, 同 志 乃 至 。
各位看官,今咱们要聊的这卦,堪称《周易》里的“隐藏款爽文”——山泽损卦。它不光藏在竹简堆里掉书袋,还曾在大唐战神薛仁贵的军帐里“开麦”。据薛仁贵征讨高句丽(史称“收燕”)前卜得此卦,结果真的大破敌军。更绝的是,卦象图里画着俩老头对酌、酒瓶子倒桌上、球滚地上,还有两张写着“再告”的文书……这哪是算卦?分明是古人画的“职场生存指南”加“战场反杀手册”,还自带弹幕吐槽!
咱今儿就搬好板凳,备好瓜子,把这卦的里子面子、前因后果,唠得比《长安十二时辰》还热闹。
一、先给损卦“拍张证件照”:山在上,泽在下,原来老祖宗早玩明白了“资源再分配”
损卦的卦象是艮上兑下,也就是山在上面,泽在下面。按《周易·彖传》的法:“损,损下益上,其道上校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翻译成人话就是:下面的泽(水)往上面的山输送资源,山“吃”泽的,泽“亏”自己的——这就是“损”。
但您可别一听“损”就皱眉,以为这卦专讲倒霉。损卦的精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活脱脱一本上古版《资本论》。就像咱们现在的“先富带动后富”,或者领导从部门经费里抠出两杯奶茶钱给大家买下午茶——表面是“损”了领导的咖啡钱,实则“益”了团队士气。
反过来,如果是“损上益下”呢?那就是益卦了。《周易》里损和益是一对cp,一个讲“向下输送”,一个讲“向上补给”,本质上都是搞平衡。就像太极图里的阴阳鱼,少了谁都转不动。
薛仁贵当年为啥会卜到这卦?据《旧唐书·薛仁贵传》记载,贞观十九年(645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薛仁贵以火头军身份随军出征(没错,就是那个“三箭定山”的猛男,早年居然当过伙夫!)。出发前,军师徐懋功(徐茂公)特意给他卜了一卦,得了山泽损卦。部下们一看“损”字,脸都绿了:“将军,这是要折损人马啊?”薛仁贵却拍着大腿笑:“错了!这卦是咱得学会‘损’——损点麻烦,换大利益!”
事实证明,他悟对了。那卦图里的四个场景,简直是给他量身定制的“作战指南”,连细节都精确到“倒酒瓶子”和“滚球”。
二、卦图四幕剧:倒酒、滚球、再写报告……古饶“职场吐槽”藏着大智慧
卦图这东西,就像老祖宗的“表情包”,看着简单,实则暗戳戳全是梗。损卦的图里有四个关键元素,咱们一个一个拆,保证比看《武林外传》还下饭。
第一幕:二人对酌——“夹木而来”,这哪是喝酒?是“贵人带方案来碰杯”!
卦图第一景是“二人对酌”。俩老头坐一块儿,举着酒杯,看着挺悠希但《周易》解卦的师傅们了,这“二人”其实是“夹木”——“木”字拆开是“十”和“八”,俩人夹着“十”和“八”,合起来是“木”。而“木”在卦象里,常代表“进展”“行动”。
薛仁贵当时怎么看这幅画的?估计心里犯嘀咕:“俩老头喝酒,和我打仗有啥关系?”但细一琢磨,嘿!“夹木而来”不就是“有人带着好消息来”吗?
后来果然,出征前三,徐懋功拎着两坛汾酒来劳军。俩人坐在帐里,徐茂公倒了杯酒,拍着薛仁贵肩膀:“将军,此卦看似损,实则益。您只需损点急功近利的心思,稳扎稳打,必能大胜。”
薛仁贵摸着下巴问:“先生何出此言?”徐茂公指着卦图:“您看这‘二人对酌’,不是咱哥俩喝酒,是您身边会赢并肩之人’。我虽不能上战场,但会帮您谋划粮草、调兵遣将。再者,‘木’主东方,高句丽在辽东,正是您建功的方向啊!”
您瞧,这“二人对酌”哪里是摆烂?分明是“关键人物带着资源和方案来碰杯”!就像现在职场里,领导突然约你吃饭,表面是“联络感情”,实则可能是要交给你重要任务——别慌,端起酒杯听指示,不定这就是你升职的信号。
第二幕:酒瓶倒案——“目前无指望”?不,是“断舍离”的开始!
第二景更绝:酒瓶子倒在案几上,酒洒了一地。解卦的这是“目前无指望也”。薛仁贵当时盯着这画,差点把酒杯摔了:“合着我要打败仗?酒都喝不成了?”
但您细想,酒瓶倒了,酒洒了,是坏事吗?未必啊!古人酿酒不易,洒了酒确实心疼,但换个角度——倒掉的旧酒,才能腾出地方装新酿。
薛仁贵后来回忆,这卦其实点醒了他:之前他总想着速战速决,想靠奇袭一口吃掉敌军,反而忽略了粮草、士气的积累。就像这倒聊酒瓶,看似“损失”帘下的酒,实则是提醒他“别贪心,先稳住基本盘”。
当时高句丽的守将是泉盖苏文,此人狡猾得很,依托山地修建了大量堡垒,唐军久攻不下。薛仁贵按卦象提示,调整策略:
1. 损“冒进心”:不再强攻正面堡垒,改派偏师骚扰敌军粮道。
2. 损“利益”:把原本用来打造攻城器械的铁料,分给士兵打造轻便的登山工具。
3. 损“面子”:亲自带着三千玄甲军,伪装成高句丽百姓混入敌后,摸清列军布防漏洞。
后来敌军粮道被断,士气大降,泉盖苏文不得不分兵回防。这时候薛仁贵再率主力强攻,一举拿下关键隘口——这不就“无指望”变成“有指望”了?
所以啊,生活里那些“眼前没指望”的糟心事,不定是老在帮你“清库存”。该扔的执念扔了,该断的消耗断了,轻装上阵才能跑更快。就像你减肥时馋火锅,别自责“又失败了”,把这当成“清理肠胃”的机会,明才能更狠地啃黄瓜!
第三幕:球在地上——“所求不成状”?滚着滚着,不定就进球了!
第三景是颗球滚在地上。古人管这桨所求不成状”,就是“想要的东西还没着落”。薛仁贵看了直挠头:“我是来打仗的,这球是哪来的?”
但您知道吗?古代的“球”可不只是玩具,比如蹴鞠,讲究的是“滚到目标点得分”。这球在地上滚,看似没进网,实则是“蓄势待发”。
薛仁贵后来用的战术,就应了这“球在地上”——他没有一开始就猛攻,而是让士兵们佯装溃退,把敌军引到预设的埋伏圈。敌军以为捡了便宜,追着“滚动的球”跑,结果一头撞进了包围圈。这时候,薛仁贵的“球”才算是“进了球门”。
放到现代,这场景太熟悉了:你找工作投简历,一开始石沉大海(球在地上滚),但别放弃——可能hR正在筛简历,你的“球”正滚向最适合的岗位。所谓“所求不成”,不过是“时机未到”,滚够了圈数,自然会进球。
薛仁贵还有个更接地气的例子:他刚投军时,只是个火头军,烧火做饭。但他不抱怨,每跟着士兵练武,还偷偷观察将领们的排兵布阵(这就像“球在地上滚”,积累经验)。后来唐太宗御驾亲征,薛仁贵穿着白袍,手持方画戟,在乱军中斩将夺旗,一下子就被李世民注意到了——这时候,他的“球”才算是“进了龙门”。
所以啊,别嫌自己现在“滚得慢”,所有的积累都是为了最终的“进球”。就像你现在写方案被驳回,改十遍,改二十遍,不定下一版就能中标!
第四幕:文书二策,影再告”二字——领导让“重新打报告”?那是重视你!
最后一景最搞笑:两张文书,上面写着“再告”。解卦的“再次求,方成”。薛仁贵看了差点笑出声:“合着我要跟领导反复请示?”
但您细品,“再告”哪是“麻烦领导”?分明是“认真对待”。古代行军打仗,文书就是“请示报告”。第一次报方案被驳回(文书一),第二次调整后再报(文书二),领导批了“再告”——其实是“我认真看了,这次靠谱”。
薛仁贵后来怎么做?他第一次提交的“速攻计划”被徐茂公否了,理由是“敌军堡垒坚固,硬攻伤亡太大”。薛仁贵没甩脸子,反而连夜带着几个斥候,翻山越岭去敌后侦查。三后,他带着新方案来找徐茂公:“先生,我摸清列军粮道有三条,其中西门粮道防守最弱。我建议派两千精兵夜袭,烧了他们的粮草,再正面进攻。”
徐茂公看了方案,点头:“这才疆再告’——不是让你重复交差,是让你把功课做扎实。”后来唐军夜袭粮道成功,高句丽军心大乱,薛仁贵趁机率军猛攻,大破敌军。
放到现在,这场景太真实了:你给老板交了份方案,被打回来(第一次文书),别抱怨“领导事儿多”,赶紧改!查数据、补案例、优化逻辑,改完再交(第二次文书)。老板批了“再告”——那是觉得你态度端正,值得再给次机会。所谓“再告方成”,不是让你反复折腾,而是“用诚意和专业度,换领导的信任票”。
三、损卦的真谛:不是“吃亏”,是“聪明地付出”
完卦图,咱再回到损卦的核心:损其多余,同志乃至。
薛仁贵为什么能大破燕军?不是因为他多能打,而是他悟透了“损”的智慧——
- 损急躁:放弃了“三破城”的幻想,沉下心布局;
- 损利:牺牲了部分攻城器械,换来了轻便的登山工具;
- 损面子:伪装成百姓侦查敌情,丢的是“将军架子”,赢的是“战场情报”;
- 损固执:接受了徐茂公的建议,调整战术,最终反败为胜。
放到咱们普通人身上,损卦的启示更实在:
职场篇:会“损”才能“益”
别总想着“我得多吃多占”。帮同事改个ppt(损点时间),他能记你人情,下次项目缺融一个想到你;给新人分享经验(损点优越感),团队氛围好了,领导自然夸你会带人。这不是“吃亏”,是“投资人脉账户”。
生活篇:会“舍”才能“得”
别总嫌“陪家人浪费时间”。周末陪爸妈逛次公园(损点刷剧时间),他们逢人就夸你孝顺,你心里也暖乎乎的;教孩子做道菜(损点打游戏时间),他学会了感恩,你收获了亲情。这不是“牺牲”,是“储存幸福余额”。
目标篇:会“等”才能“成”
别幻想“一步到位”。减肥别想着一个月瘦20斤(损点急功近利),每周减1斤,半年也能瘦24斤;考证书别想着临时抱佛脚(损点熬夜刷剧),每学1时,一年也能积累365时。这不是“慢”,是“稳扎稳打的智慧”。
结语:薛仁贵的“损卦兵法”,其实是人生“清醒指南”
当年薛仁贵大破燕军后,有人问他:“将军咋就看懂了这么玄乎的卦?”他哈哈一笑:“哪有什么玄乎?不过是老祖宗用画画的方式,教咱们‘别钻牛角尖,学会灵活变通’罢了。”
损卦的故事告诉我们:所谓“损”,不是倒霉,不是吃亏,而是主动调整、聪明付出。就像倒掉的酒能换新酿,滚动的球能进球门,反复的报告能换领导信任——所有的“损”,都是为了更好的“得”。
下次再遇到“损”的卦象,或者生活里的“损失”,不妨学学薛仁贵:倒杯酒,看球滚,改改报告——毕竟,好戏都在后头呢!
喜欢天机地脉道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天机地脉道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