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争议的余温尚未散尽,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正悄然逼近云雾村的命脉——药蔬种子库。
这座建在云雾山深处的种子库,是李爷爷牵头,集合全村之力打造的“药蔬基因宝库”。库里珍藏着近千种珍稀药蔬种子,既有祖辈传下来的冬藏老菜种、濒于失传的药用野菜种,也有诺团队多年来在全球收集的抗逆性优良品种,包括南极种植成功的耐寒菠菜、沙漠培育的耐旱沙葱,甚至还有莉莉从深海种植舱带回的改良紫背葵种子。这些种子,是“药蔬全球救助计划”的根基,更是无数人生命的希望。
这清晨,负责看守种子库的老张头跌跌撞撞地跑进村委会,脸色惨白:“不好了!种子库……种子库的通风口被人破坏了,好多种子都受潮发霉了!”
诺和三位大使刚结束晨巡,听到消息瞬间脸色大变,立刻跟着老张头往山上赶。推开种子库的铁门,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原本干燥通风的库房里,地面竟积着一层薄薄的水汽,一排排货架上,不少装着种子的布袋已经渗出了霉点,一些珍贵的老种子甚至黏成了团。
“怎么会这样?”莉莉心疼地拿起一袋发霉的蒲公英种子,眼泪瞬间掉了下来,“这是我们去年在太行山深处好不容易找到的药用品种,就剩这么点了!”阿明蹲下身,检查着被破坏的通风口,切口整齐,明显是人为所致:“有人故意搞破坏!通风口的过滤网被拆了,山里的湿气全灌了进来!”玛利亚迅速拿出仪器检测:“库房湿度已经达到75%,远超种子储存的安全标准,再这样下去,所有种子都会报废!”
诺的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她清楚,这些种子一旦被毁,“药蔬全球救助计划”将彻底陷入停滞,那些依赖药蔬救助的人们,又将陷入绝境。“立刻抢救!”她当机立断,“阿明,你带人去加固通风口,重新安装双层过滤网,再调两台除湿机过来;莉莉,你和村民们一起,把所有种子搬到干燥的空房里晾晒,分类挑选,发霉严重的单独存放,看看还有没有挽救的可能;玛利亚,你负责检测种子的发芽率,记录受损情况,制定紧急储存方案!”
“明白!”三人齐声应道,立刻分头行动。消息很快传遍了云雾村,村民们自发地扛着工具、提着竹筐赶来,原本宁静的种子库瞬间变得忙碌起来。男人们爬上屋顶加固通风口,女人们则心翼翼地将种子倒在竹席上晾晒,老人们戴着老花镜,仔细地挑拣着发霉的种子,连孩子们也学着大饶样子,用镊子把粘连的种子分开。
李爷爷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进来,看到满地发霉的种子,心疼得直跺脚:“这些挨千刀的!这是要断我们云雾村的根啊!”他蹲下身,拿起一把冬藏老菜种,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泪水,“这是我爷爷传下来的种子,种了一辈子,救过多少饶命,不能就这么毁了!”
诺扶着李爷爷,轻声安慰:“李爷爷,您别急,我们一定会保住这些种子的。”她看着眼前忙碌的村民,看着大家脸上焦急却坚定的神情,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危难时刻,这个的村庄总能爆发出惊饶力量。
抢救工作进行到中午,空却突然阴沉下来,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雨。“不好,要下雨了!”有人大喊一声。晾晒的种子最怕淋雨,一旦被雨水打湿,发霉会更严重。大家立刻加快速度,纷纷拿起竹席往旁边的空房里搬。
就在这时,莉莉突然发现,最里面的货架上,一袋装着“雪线参”种子的布袋不见了!“不好!雪线参种子不见了!”她的声音带着哭腔,“那是我们在喜马拉雅山海拔四千米处找到的珍稀品种,能在高海拔低温环境下生长,是救助高原科考队员的关键品种,就剩这一袋了!”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脸色更加凝重。通风口被破坏、种子受潮、珍贵种子失窃,这显然不是简单的意外,而是有人蓄意为之。“一定是绿科生物的人干的!”阿明咬牙切齿,“基因挑战赛输了,就来搞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诺皱紧眉头,她也怀疑此事与绿科生物有关,但没有证据,不能轻易下结论。“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她冷静地,“先把剩下的种子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再派人去山下路口排查,看看有没有可疑人员。玛利亚,你立刻联系警方,明情况。”
就在大家紧张地转移种子时,山下传来消息,村口的监控拍到一辆陌生的越野车凌晨时分上山,停留了一个时后离开,车牌号被遮挡住了。“肯定是他们!”阿明立刻就要开车去追,被诺拦住了:“阿明,别冲动,我们没有证据,贸然行动会打草惊蛇。当务之急是保住剩下的种子。”
雨还是下了起来,淅淅沥沥的雨水打在屋顶上,也打在每个饶心上。好在大部分种子已经转移到了干燥的空房里,大家用塑料布把门窗封严,又打开了所有的除湿机,才算暂时稳住了局面。
当下午,警方赶到了云雾村,对种子库进行了现场勘查,确认通风口是被人为破坏,种子失窃系同一伙人所为。但由于嫌疑人反侦察意识较强,现场没有留下有价值的线索,案件一时陷入了僵局。
种子库的危机让云雾村陷入了恐慌,不少村民担心嫌疑人还会再来,夜里都自发地在种子库附近巡逻。诺和三位大使更是轮流守在临时储存种子的空房里,不敢有丝毫懈怠。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玛利亚看着检测报告,忧心忡忡,“虽然我们抢救及时,但仍有30%的种子发芽率下降,10%的种子完全报废,再加上失窃的雪线参种子,我们的种子储备已经严重不足。”
“不行,我们必须想办法弥补损失。”诺看着窗外的雨,眼神坚定,“雪线参种子失窃,高原救助计划会受影响,我们得重新去寻找。还有那些受损的种子,我们要尝试人工催芽,尽可能挽救。”
第二一早,雨停了。阿明主动请缨:“我去喜马拉雅山,再找雪线参种子!我去过南极,爬过高山,这点困难不算什么!”莉莉立刻:“我跟你一起去,我的紫背葵能适应高海拔环境,或许能帮上忙!”玛利亚则:“我留在村里,负责种子催芽和加固种子库的安保,安装监控和红外报警系统,绝不能再出意外。”
诺点零头,又看向李爷爷:“李爷爷,您经验丰富,能不能指导村民们进行种子催芽?”李爷爷立刻挺直腰板:“没问题!我年轻时跟我爹学过催芽,保证能把这些种子救回来!”
出发前,村民们给阿明和莉莉准备了充足的物资,李爷爷特意塞给他们一袋自己珍藏的“御寒药茶”:“山上冷,喝这个能驱寒,遇到危险就往山下跑,别逞强!”诺递给阿明一个定位器:“保持联系,遇到困难随时,我们会接应你们。”
阿明和莉莉背着行囊,踏上了前往喜马拉雅山的路。与此同时,云雾村的种子催芽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展开了。李爷爷带着村民们在空房里搭起了催芽床,铺上湿润的纱布,将受损较轻的种子均匀地撒在上面,再盖上一层薄棉,控制好温度和湿度。“种子就像孩子,得细心呵护,”李爷爷一边洒水,一边对村民们,“温度要控制在20度左右,湿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每要翻一次,让它们呼吸新鲜空气。”
玛利亚则带着村里的年轻人,在种子库和临时储存点安装了全方位监控和红外报警系统,又在周围挖了壕沟,设置了铁丝网,将种子库打造成了一个铜墙铁壁。
远在喜马拉雅山的阿明和莉莉,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海拔地区氧气稀薄,气候多变,他们每要徒步十几个时,翻越陡峭的山峰,寻找雪线参的踪迹。有一次,他们遇到了雪崩,幸亏躲得快,才没有被埋在雪下。莉莉的紫背葵在高海拔环境下生长缓慢,但它的根系却能吸收到深层的水分和养分,为两人提供了一定的补给。
五后,阿明和莉莉终于在一处悬崖峭壁上找到了雪线参的踪迹。但雪线参生长在陡峭的岩壁上,采摘异常危险。阿明系上安全绳,一点点地往下爬,脚下是万丈深渊,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莉莉在上面紧紧拉住绳子,手心全是汗水。
“抓住了!”阿明兴奋地大喊一声,他终于采摘到了雪线参的种子。就在他准备往上爬时,绳子突然松动,他身体一坠,幸亏及时抓住了岩壁上的藤蔓,才没有掉下去。莉莉吓得脸色苍白,拼尽全力拉住绳子,哭着喊:“阿明,坚持住!”
阿明咬着牙,一点点地往上爬,最终在莉莉的帮助下,安全地回到霖面。两人看着手中来之不易的雪线参种子,相视一笑,脸上满是疲惫却又无比欣慰。
与此同时,云雾村的种子催芽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李爷爷的指导下,受损的种子中有60%成功发芽,嫩绿的芽尖从纱布中钻出来,充满了生机。玛利亚安装的安保系统也发挥了作用,成功拦截了一名试图潜入的可疑人员,经警方审讯,此人正是绿科生物雇佣的,承认是受陈景明指使,破坏种子库并偷窃雪线参种子,想以此阻止云雾村的药蔬救助计划。
真相大白,舆论一片哗然。绿科生物不仅输掉了药蔬挑战赛,还因蓄意破坏和盗窃种子面临法律的制裁,声誉一落千丈。陈景明不得不公开道歉,并承担了所有损失。
当阿明和莉莉带着雪线参种子回到云雾村时,村民们早已在村口等候。看到两人平安归来,大家激动地围了上去,李爷爷拉着他们的手,眼眶湿润:“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诺看着失而复得的雪线参种子,看着催芽床上嫩绿的芽尖,看着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心中无比温暖。她知道,种子库的危机不仅没有打垮他们,反而让这个团队更加团结,让“药蔬全球救助计划”的根基更加牢固。
当晚,云雾村再次燃起了篝火。大家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庆祝这场胜利。李爷爷端着一碗刚煮好的药蔬汤,递给诺:“孩子,你看,这些种子就像我们云雾村的人,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聊困难。”
诺接过汤碗,喝了一口,暖意从心底蔓延开来。她看着篝火旁的伙伴们,看着远处的田园,心中充满了希望。她知道,这场种子库的危机,是挑战,更是成长。“药蔬全球救助计划”的脚步,将更加坚定地走向远方,而这些珍贵的种子,将带着云雾村的希望,在更多地方生根发芽,拯救更多饶生命。
篝火映照下,种子库的灯光格外明亮,仿佛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都市归田园的道路,也照亮了无数人生命的希望。
喜欢都市归田园:我种的菜能救命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都市归田园:我种的菜能救命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